</p>


    到底人心都是肉長的!這些人,大部分又都是大明最注重的漢人。作為大明高層的南峰,自然會心疼。而且死的又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又一群。


    即使是戰死沙場的士兵,也沒有這些骨瘦如柴、靜靜腐爛的流民屍體恐怖。


    由於南峰一行人都騎著高頭大馬,顯得很不一般。所以不少路過的流民,都向他們下跪,請求給點吃的。但南峰強忍著,沒有理會。因為饑餓的人,其實是最可怕的。所以一旦南峰開了施舍的先河,那些處在餓死邊緣的流民,就會不顧一切的,抓住這根救命稻草。


    如果有人起了歹念,引起流民們搶糧。那南峰他們,很可能就有生命之憂。因此再不忍心,也不能有婦人之仁。


    但是意外總是接踵而至!


    就在南峰一行人,一臉冷漠的向前時,一個一米左右的小男孩,突然衝到他們跟前。若不是南峰他們,本就行速不快,說不定,小男孩就會被踩成肉泥。


    眼見有人攔路,護衛們都緊張的將南峰守在裏麵。即使對方隻是一個看似很瘦弱的小男孩,護衛們也不敢大意。這就體現出了護衛們的素養!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警惕。


    到底是萬裏挑一的,能有這樣的表現,也是情理之中。


    而那個攔路的小男孩,則是一臉的緊張。畢竟護衛們都是經曆過血與火的考驗的,因此身上,帶著常人少有的煞氣。此時又神情戒備,那氣息,就是成年人都會心生恐懼。


    何況是這麽個半大孩子。


    但不知道這孩子哪裏來的勇氣!愣是在護衛們逼人的煞氣、銳利的眼神下,硬生生的站著不動。這倒讓南峰,有些意外。


    由於按照原定計劃,他們應該在太陽落山前,趕到開化府的治所文山縣。所以路上,最好是不能耽擱。於是一個強裝的護衛,很不客氣的走到小男孩跟前,讓他走開。


    但那小男孩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哭著請求眾人救他娘一命。南峰這才看到,路邊的草叢裏,正躺著一個瘦骨嶙峋的婦人。以當前的情況,一旦倒下,是很難再活著站起來了。


    而此時路邊,已站了不少流民。他們都觀望著,看南峰會不會伸出援手。如果南峰真救了人,這些流民,肯定會第一時間,向南峰求條活路。


    盡管南峰他們帶了一些口糧,但分給這麽多人,也有些相形見絀。所以為了避免意外,南峰對護衛搖了搖頭。


    於是護衛拍了拍坐騎,從小男孩的右側離去。到底官道不窄,小男孩不可能擋住整個官道。因此即使他不離開,南峰等人,也可以從旁邊經過。


    隻是這小男孩,還真是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竟然一把抓住馬尾,想讓南峰他們停下。


    而馬匹也是知道痛的,小男孩又用了十足十的力道。立時嘶鳴一聲,馬蹄高高揚起。坐在上麵的護衛,差點被摔下了馬。那個小男孩,也一下子被甩了出去。


    南峰微微皺眉,再也做不到無動於衷。就讓護衛將那小男孩帶過來,同時將地上的婦人,一起背走。畢竟這裏的流民都在看著,糧食肯定是不能拿出來見光的。


    另外為避免其它流民學著攔路,護衛一帶上小男孩,南峰就揚鞭拍馬,極速離開。


    直到經過一個名為逢春裏的小鎮時,才慢慢放慢行速。


    此時這鎮上非常破敗,許多房子,都是人去屋空。一些走不動的流民,則坐在街道兩旁,等著死亡來臨。瞧著這些人麻木的眼神,南峰的神情,顯得十分平靜。也是路上見多了,現在都有些見怪不怪。


    坐在護衛懷裏的小男孩,則用一雙烏黑的眼珠子,不斷的打量著南峰。他是看出來了,南峰在這群人中,地位最高。因此他的注意力,就全係在南峰身上。


    且他很乖巧!自帶上馬後,就安靜的坐在護衛懷裏。即使他還一直擔心著他娘親的安慰,也仍然不哭不鬧。


    好在吃了些幹糧後,他娘親的麵色,已不再那麽慘敗。雖然依舊昏迷不醒,但比之前垂死的模樣,好上太多了。


    就這樣一路無言,小男孩跟著南峰等人,來到開化府的駐地文山縣。這是最靠近老街的清國縣城,規模雖不大,但城牆、城門等基礎性的防禦設施,都還保存完整。


    也讓南峰,近距離瞧見這時代城池的模樣。隻是他對考古沒興趣,所以麵對灰撲撲的城牆,很快失去了打量的興趣。尤其是在城門緊密的情況下,他更沒心思打量了。


    也是大明不想在清國大肆用兵,所以這種烏龜殼的城池,邊防軍一直都沒有動它。於是直到現在,這城池還依舊掌握在清國官府的手裏。


    當初為了防止明軍攻進城池,文山縣從邊防軍進入開化府的轄境開始,就速度極快的采取全城封閉的防守策略。也是在邊防軍手上吃了不小的敗仗,文山縣的所有清兵,都不敢再與邊防軍接觸。


    所以就龜縮在縣城內,任由大明邊防軍在開化境內活動。


    隻是為了防止意外,大明在文山縣外,還是留了兩千人規模的守備部隊。他們主要是監視文山縣和附近區域的清兵,以及協助移民機構,記錄流民的動向與規模。畢竟文山縣,是流民大軍,必過的線路之一。


    先前邊防軍還沒有進入開化時,不少流民,就在文山縣附近徘徊。期望著縣城的官老爺和富戶們,能可憐可憐他們,開棚施粥。可惜的是,一連數十天,文山縣都沒有施過一粒米。


    後來明軍進入,文山縣直接把城門一關。那些進城的流民,也都被趕了出來。促使更多流民,湧入越南。先前滯留在邊境的二十多萬流民,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開化府的。


    當下南峰換了一匹矮小的西南馬,身邊跟著衛兵和邊防軍。看著眼前的軍營,默然不語。駐守在此地的部隊指揮官,則照著他的要求,通報了文山縣的一些基本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起澳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做的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做的事並收藏雄起澳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