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官府,除了最初幾次,施了清得能照鏡子的陳米粥外,就再沒管流民的死活。
於是這些重返家園的一群人,又再次離開家園,四散逃荒。
隻是這次,因聽說過百蓮教會給所有加入教會的教民,一口吃的。所以很多流民,開始向百蓮教的聚集地遷移。
雲貴之地,也成了流民匯集之地。而清國官府的不作為,更是加重了流民的匯集。
由於得到了大明廣招清國百姓的命令,百蓮教對這些流民,也是完全來者不拒。隻要稍稍清查一遍,處理一些窮兇惡極之徒。其它人,都會得到白蓮教的照拂。
但隨著大明糧食趨緊,以及清國的豎壁清野之策,白蓮教得到的糧食,也越來越少。這些與日增加的人口,也逐漸成為白蓮教的負擔。
沒辦法,百蓮教就在無上老祖的指示下,讓教民們自發向南部的越南遷移。並許下承諾,隻要到了越南,也就是神國所在之地,任何人都不會餓死。且還分田分地,讓所有人都有飯吃,有衣穿。
本來這隻是針對內部教民的指示,但隨著白蓮教戰事的持續,越來越多的百姓,也成為了流民。很多教民,又有三姑八大嬸的親戚。便私傳消息,使得向南部遷移的指示,經過一傳十,十傳百,變成了眾所周知的事情。
又因白蓮教轉戰雲貴,當地官府與清國的聯係,也就此斷絕。很多守在雲南、廣西兩省的邊境部隊,要不北上迴援,反攻駐紮在雲貴的白蓮教勢力。要不在駐越大明部隊的清剿下,損失殆盡。
更多的清軍,則被打散,成為雲貴以及清越邊境的土匪。
這就使得整個雲貴地區,一片混亂。其中有清軍、白蓮教、數不清的土匪以及進入雲南的駐越明軍。同時漫長的邊境線,也形同虛設。
很多百姓,為了躲避兵災,找個活路,就一路南下。跨越漫長的邊境線,進入越南、琅勃拉邦、緬甸木邦、蟒冷地等邊界區域。
不過琅勃拉邦和緬甸境內,因為沒有大明的移民辦事處。所以進入當地的清國百姓,隻是少數。更多的,則進入高度漢化的越南。
以致本就為移民過多而煩惱的大明移民辦事處,更是壓力大增。最近的紅河特區,還調派了大量人手,負責安置移民。
可是隨著冬季的到來,移民一天比一天多。局勢相對安穩的廣西,也在雲貴局勢不穩的情況下,出現動亂。
本來在移民辦事處的安排下,所有進入越南的清國移民,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不僅每人有一套新衣服,新鞋子,還都能分到田地、住處。但現在,這些福利都大幅縮減。不僅新衣服、新鞋子沒有了,就是最低的飯食,都有些供應不足。
以前每天,還能發三個饅頭和三碗稀飯,或者一些冒著油星的青菜湯、肉糜湯。如今每人能領到的,隻有兩個饅頭。且一天隻發兩次,每個移民,一天隻能吃兩頓。
隨著時間往後推移,饅頭也從兩個減到一個。移民們,也越來越為自己的處境憂心。
可惜人還是太多了,排山倒海的,綿綿不絕。移民辦事處的施粥棚,從早施到晚,還是有很多流民,沒有領到熱粥或饅頭。
並且不少流民,為了早日進入越南。特意翻山越嶺,從各種人跡罕至的山間林地,進入越南。
他們沒有移民辦事處的安排,隻能漫無目的的遷移。又因餓得慌,所以路過的地方,都被他們吃得幹淨。很多種下的莊稼,都遭到了他們的禍害。
所以無奈之下,移民辦事處聯合駐越明軍,在清越邊境的各個通關口岸,設下重重關卡,管理流民。並且組織巡邏隊,清查清越邊境,防止流民私自入境。
大明移民辦事處,則盡最大努力,清查流民,給予他們移民身份,讓他們通關。
但清越的邊境線實在太長了,很多流民,不知道從哪個旮旯縫裏,突然鑽了出來。並且都是成群結隊的,最少有百人,最多都突破了上千。越南邊境之地,也因流民的到來,而治安下降。
也是缺乏管束,很多餓怕了的流民。隻要看見吃的,就不會停手。起先還有百姓給予他們吃食,但出現流民殺人、搶劫的案子後,很多百姓,就對這些流民,心生芥蒂。
而且在巡邏隊的大力整治後,流民還曲徑通幽。從之前的私自搶劫,變成了聚眾鬧事。往往憑著人多勢眾,主動向邊境的移民村落索要食物。如果不給,他們就大肆喧嘩,刻意恐嚇。並將村民的牲畜、糧食等生活物資,野蠻搶走。
弄得清越邊界一線,陷入了人心不穩的焦慮中。
到底這些私自進入越南的流民,沒有事先甄別。所以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成分極其複雜。有些窮兇惡極之徒,搶了村民的財物不算,還邊境之地,招兵買馬,收攏流離失所的流民,落草為寇,占山為王。
為邊境之地的局勢,火上澆油。
當下黃州府的稻農看到的流民,規模大有三百來人。其中青壯男丁占了八成,婦孺有兩成。半大孩子不多,老人完全沒有。個個衣衫襤褸,很是落魄。
每個人也都是臉色蠟黃,身形消瘦。有的,都瘦成了竹竿。前麵地裏的莊稼,就被他們大把大把的禍害。有些小孩子顯然餓得不行,竟然將和著橙黃的禾苗,徑直往嘴裏塞。
眼皮白翻的,很是噎著了。
有稻農看著心急,還趕過去阻攔。但被餓得慌的流民,直接推開。黃州府的稻農見到同村的人被打,幹淨和其他的稻農,跑過去幫架。
在踹翻了幾個作惡的流民後,才算將那稻農,拉扯出來。不過他們是不敢過去阻攔了!因為看這些流民猩紅的眼神,就知道會為一口吃的,與人拚命。
於是稻農們,隻能惡狠狠的看著流民。
但他們的眼神並不管用,流民們,依然毫無所覺似的,將大把的麥穗,塞進嘴裏。
並且不遠處的寬闊的官道上,又出現了一批黑壓壓的流民。這些稻農,整顆心一下子沉到穀底。
而官府,除了最初幾次,施了清得能照鏡子的陳米粥外,就再沒管流民的死活。
於是這些重返家園的一群人,又再次離開家園,四散逃荒。
隻是這次,因聽說過百蓮教會給所有加入教會的教民,一口吃的。所以很多流民,開始向百蓮教的聚集地遷移。
雲貴之地,也成了流民匯集之地。而清國官府的不作為,更是加重了流民的匯集。
由於得到了大明廣招清國百姓的命令,百蓮教對這些流民,也是完全來者不拒。隻要稍稍清查一遍,處理一些窮兇惡極之徒。其它人,都會得到白蓮教的照拂。
但隨著大明糧食趨緊,以及清國的豎壁清野之策,白蓮教得到的糧食,也越來越少。這些與日增加的人口,也逐漸成為白蓮教的負擔。
沒辦法,百蓮教就在無上老祖的指示下,讓教民們自發向南部的越南遷移。並許下承諾,隻要到了越南,也就是神國所在之地,任何人都不會餓死。且還分田分地,讓所有人都有飯吃,有衣穿。
本來這隻是針對內部教民的指示,但隨著白蓮教戰事的持續,越來越多的百姓,也成為了流民。很多教民,又有三姑八大嬸的親戚。便私傳消息,使得向南部遷移的指示,經過一傳十,十傳百,變成了眾所周知的事情。
又因白蓮教轉戰雲貴,當地官府與清國的聯係,也就此斷絕。很多守在雲南、廣西兩省的邊境部隊,要不北上迴援,反攻駐紮在雲貴的白蓮教勢力。要不在駐越大明部隊的清剿下,損失殆盡。
更多的清軍,則被打散,成為雲貴以及清越邊境的土匪。
這就使得整個雲貴地區,一片混亂。其中有清軍、白蓮教、數不清的土匪以及進入雲南的駐越明軍。同時漫長的邊境線,也形同虛設。
很多百姓,為了躲避兵災,找個活路,就一路南下。跨越漫長的邊境線,進入越南、琅勃拉邦、緬甸木邦、蟒冷地等邊界區域。
不過琅勃拉邦和緬甸境內,因為沒有大明的移民辦事處。所以進入當地的清國百姓,隻是少數。更多的,則進入高度漢化的越南。
以致本就為移民過多而煩惱的大明移民辦事處,更是壓力大增。最近的紅河特區,還調派了大量人手,負責安置移民。
可是隨著冬季的到來,移民一天比一天多。局勢相對安穩的廣西,也在雲貴局勢不穩的情況下,出現動亂。
本來在移民辦事處的安排下,所有進入越南的清國移民,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不僅每人有一套新衣服,新鞋子,還都能分到田地、住處。但現在,這些福利都大幅縮減。不僅新衣服、新鞋子沒有了,就是最低的飯食,都有些供應不足。
以前每天,還能發三個饅頭和三碗稀飯,或者一些冒著油星的青菜湯、肉糜湯。如今每人能領到的,隻有兩個饅頭。且一天隻發兩次,每個移民,一天隻能吃兩頓。
隨著時間往後推移,饅頭也從兩個減到一個。移民們,也越來越為自己的處境憂心。
可惜人還是太多了,排山倒海的,綿綿不絕。移民辦事處的施粥棚,從早施到晚,還是有很多流民,沒有領到熱粥或饅頭。
並且不少流民,為了早日進入越南。特意翻山越嶺,從各種人跡罕至的山間林地,進入越南。
他們沒有移民辦事處的安排,隻能漫無目的的遷移。又因餓得慌,所以路過的地方,都被他們吃得幹淨。很多種下的莊稼,都遭到了他們的禍害。
所以無奈之下,移民辦事處聯合駐越明軍,在清越邊境的各個通關口岸,設下重重關卡,管理流民。並且組織巡邏隊,清查清越邊境,防止流民私自入境。
大明移民辦事處,則盡最大努力,清查流民,給予他們移民身份,讓他們通關。
但清越的邊境線實在太長了,很多流民,不知道從哪個旮旯縫裏,突然鑽了出來。並且都是成群結隊的,最少有百人,最多都突破了上千。越南邊境之地,也因流民的到來,而治安下降。
也是缺乏管束,很多餓怕了的流民。隻要看見吃的,就不會停手。起先還有百姓給予他們吃食,但出現流民殺人、搶劫的案子後,很多百姓,就對這些流民,心生芥蒂。
而且在巡邏隊的大力整治後,流民還曲徑通幽。從之前的私自搶劫,變成了聚眾鬧事。往往憑著人多勢眾,主動向邊境的移民村落索要食物。如果不給,他們就大肆喧嘩,刻意恐嚇。並將村民的牲畜、糧食等生活物資,野蠻搶走。
弄得清越邊界一線,陷入了人心不穩的焦慮中。
到底這些私自進入越南的流民,沒有事先甄別。所以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成分極其複雜。有些窮兇惡極之徒,搶了村民的財物不算,還邊境之地,招兵買馬,收攏流離失所的流民,落草為寇,占山為王。
為邊境之地的局勢,火上澆油。
當下黃州府的稻農看到的流民,規模大有三百來人。其中青壯男丁占了八成,婦孺有兩成。半大孩子不多,老人完全沒有。個個衣衫襤褸,很是落魄。
每個人也都是臉色蠟黃,身形消瘦。有的,都瘦成了竹竿。前麵地裏的莊稼,就被他們大把大把的禍害。有些小孩子顯然餓得不行,竟然將和著橙黃的禾苗,徑直往嘴裏塞。
眼皮白翻的,很是噎著了。
有稻農看著心急,還趕過去阻攔。但被餓得慌的流民,直接推開。黃州府的稻農見到同村的人被打,幹淨和其他的稻農,跑過去幫架。
在踹翻了幾個作惡的流民後,才算將那稻農,拉扯出來。不過他們是不敢過去阻攔了!因為看這些流民猩紅的眼神,就知道會為一口吃的,與人拚命。
於是稻農們,隻能惡狠狠的看著流民。
但他們的眼神並不管用,流民們,依然毫無所覺似的,將大把的麥穗,塞進嘴裏。
並且不遠處的寬闊的官道上,又出現了一批黑壓壓的流民。這些稻農,整顆心一下子沉到穀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