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尤其是在真臘國王驅趕暹羅使節,被大明登報表揚後,占巴塞、萬象等小國,都變本加厲。生怕別的小國做得比自己好,而降低了自己在大明外交司的分量。
以致演變著,就變成了大肆屠·殺暹羅人。讓本就處在冰點的雙邊關係,滑入深不見底的深·淵。
之後大明見差不多了,才許以蠅頭小利,讓他們組成五國聯軍。並由大明指派指揮官,統領五國二十萬大軍。盡管多多少少有些排斥,但大明的威嚴在那兒。
所以官麵上,都答應了下來。
於是從琅勃拉邦山脈與湄公河緩衝地帶的黎府、嗬叻高原的廊開、烏隆、甘烹山脈的沙繳等交界地帶,三線進攻暹羅。和西邊的緬甸,形成遙相唿應之勢。
隻是對暹羅來說,最緊要的敵人隻有大明和緬甸。所以大部分兵力,都是布置在巴蜀以北,清邁周邊。以致東邊的戰事一起,暹羅就顯得吃緊。使得彭世洛、烏隆等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相繼易手。
整個暹羅周邊,也都烽火連天。
本來清國是答應出兵越南、緬甸,幫助暹羅對付當地的大明駐軍。和緬軍。可是驟然爆·發的白蓮教起·義,打亂了清國的計劃。並因雲貴地區,落入白蓮教之手,使得清國和暹羅、越南、緬甸等國的陸上通道,失去聯係。
所以暹羅一時間,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之前英國答應好的武器、物資援助,也都在明英戰事結束後,化為泡影。
眼見國祚覆滅在即,依刹羅頌吞想方設法,求得大明的原諒。但大明的態度極其強硬,暹羅派出去的使節,也都被大明堵在昭披耶河河口。
直到駐紮在清邁的暹羅大軍因彭世洛淪·陷,而軍心大亂。使得緬甸尋得空機,一鼓作氣。攻破清邁,全·殲暹羅大軍。之後順河而下,攻克南邦、達府等城,與大明領導的北路五國八萬聯軍,成功會師於披集城下。
當地的披集守軍,眼見大事不妙。用調虎離山之計,瞞過緬甸與五國聯軍,棄城南撤。以致緬甸與五國聯軍,不費吹灰之力,占領披集城。
待時間轉到1797年八月,緬甸與五國聯軍,已兵臨昭披耶河中遊的北攬坡。
這下,大明才私下通知暹羅,願意接受暹羅的請罪,並出麵調停。
這是因為大明執行的半島均衡政策,使得暹緬兩國,永遠都保持著微妙的平衡。盡管此次暹羅,確實惹惱了大明。但從長遠考慮,大明並不願意看到暹羅就這麽被緬甸吞·並。
所以在暹羅大半國土淪·陷,國祚不保的時候,大明終於態度軟化,出麵調停。
這樣一來,大明既讓暹羅得到了應有的教訓,也讓暹羅的國力,和緬甸大致相等。畢竟緬甸之前的內亂,使得國力落後了暹羅一大截。現在暹羅受戰事影響,國力又衰·弱得和緬甸差不多了。
算起來,雙方又恢複到了微妙的平衡。
隻是相對於大明而言,兩國事實上,比之前更加衰·弱了。因為戰爭,永遠都是最大的消金窟。對民生、經濟的影響,尤為明顯。像近些年,暹緬兩國的糧食產量,就以倍數遞減。無人耕種的荒田,則以倍數遞增。
食鹽、絹帛、生肉、大米等和百姓息息相關的必需品,也在戰爭的影響下,價格暴漲。大明若不是發行了商票限購,也會物價上漲。
而暹緬兩國,卻沒有大明那樣的經濟經驗。所以眼看著物價暴漲,卻沒有半點應對之法。不僅如此,暹緬兩國為了保住戰場上的優勢,還對百姓征收額外的戰爭稅,使得很多暹緬百姓,日子越過越苦。甚至出現普遍的,食不果腹的現象。
雖然這兩個國家,都將佛教奉為國教。百姓們,也大多是虔誠的佛教徒。但這並不意味著,百姓們就是逆來順受,任勞任怨的泥人。且暹緬兩國起·義的曆史,也由來已久。
比如暹羅上一任國主鄭信,也稱吞武裏大帝,就被不滿他的百姓和貴族拉下王位。所以在生活越來越差的情況下,暹緬兩國的百姓,就對包括國王在內的統治者們,越來越不滿。
最直接的力證就是,自暹緬重啟戰事後,新山的暹緬移民,就比之前,暴·漲了二十倍。特別是在耶城、巴蜀以南的地區,落入大明之手後。
暹緬兩國百姓,更是排起長隊,在明緬暹三國邊境,請求進入大明。由於當地剛被大明掌控,很多反對勢力,還沒清除。所以大明慎重其見,不準暹緬兩國百姓,從這裏進入大明。
算是封閉了最便捷的陸上通道。
不然的話,進入大明的暹緬百姓,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五到十倍。
除此以外,占巴塞、琅勃拉邦、川壙、萬象、真臘五個小國的移民,也呈暴增的趨勢。雖然和暹羅相比,五小國的移民體量很小。但這五個小國,本身人口就不多。
再經過這麽規模龐大的人口外流,生產力定然倒退。再加上出兵暹羅的影響,農業生產,隻會雪上加霜。
這就符合大明的預期!
在沒有實力,吞下並消化整個中南半島之前,讓以暹緬為首的地區大國,越來越亂,越來越弱。甚至在大明未出兵前,就讓這些國家四分五裂。
所以此次調停,隻會是大明的一場惺·惺作態。主要的目的,是暫時阻止緬甸削弱暹羅。並且大明自身,也出現了較嚴重的經·濟問題。所以想從暹緬等國身上,割點肉來,壯大自己。
尤其是糧食,大明定然會向他們獅子大開口。
當下依刹羅頌吞王子,就是和幕僚們商議,該如何投大明所好,贏大明歡心。從而在調停上,盡最大限度維護暹羅的利益。隻要能保住暹羅的國祚,維護暹羅皇室的統治,那什麽條件,暹羅都可以答應。甚至包括割地賠款!
被逼到了這個份上,可以想象暹羅的境況有多危險!所以依刹羅頌吞王子,也是壓力山大。
(有書友說更新太慢,這個真的需要諒解拉。主要是這本書基本沒有收益,所以平時,我不得不做點兼職,賺點生活費。每天兩個章節,是平時能擠出來的有限時間。每天更新這麽晚,都是因為直到晚上才寫完。m。
尤其是在真臘國王驅趕暹羅使節,被大明登報表揚後,占巴塞、萬象等小國,都變本加厲。生怕別的小國做得比自己好,而降低了自己在大明外交司的分量。
以致演變著,就變成了大肆屠·殺暹羅人。讓本就處在冰點的雙邊關係,滑入深不見底的深·淵。
之後大明見差不多了,才許以蠅頭小利,讓他們組成五國聯軍。並由大明指派指揮官,統領五國二十萬大軍。盡管多多少少有些排斥,但大明的威嚴在那兒。
所以官麵上,都答應了下來。
於是從琅勃拉邦山脈與湄公河緩衝地帶的黎府、嗬叻高原的廊開、烏隆、甘烹山脈的沙繳等交界地帶,三線進攻暹羅。和西邊的緬甸,形成遙相唿應之勢。
隻是對暹羅來說,最緊要的敵人隻有大明和緬甸。所以大部分兵力,都是布置在巴蜀以北,清邁周邊。以致東邊的戰事一起,暹羅就顯得吃緊。使得彭世洛、烏隆等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相繼易手。
整個暹羅周邊,也都烽火連天。
本來清國是答應出兵越南、緬甸,幫助暹羅對付當地的大明駐軍。和緬軍。可是驟然爆·發的白蓮教起·義,打亂了清國的計劃。並因雲貴地區,落入白蓮教之手,使得清國和暹羅、越南、緬甸等國的陸上通道,失去聯係。
所以暹羅一時間,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之前英國答應好的武器、物資援助,也都在明英戰事結束後,化為泡影。
眼見國祚覆滅在即,依刹羅頌吞想方設法,求得大明的原諒。但大明的態度極其強硬,暹羅派出去的使節,也都被大明堵在昭披耶河河口。
直到駐紮在清邁的暹羅大軍因彭世洛淪·陷,而軍心大亂。使得緬甸尋得空機,一鼓作氣。攻破清邁,全·殲暹羅大軍。之後順河而下,攻克南邦、達府等城,與大明領導的北路五國八萬聯軍,成功會師於披集城下。
當地的披集守軍,眼見大事不妙。用調虎離山之計,瞞過緬甸與五國聯軍,棄城南撤。以致緬甸與五國聯軍,不費吹灰之力,占領披集城。
待時間轉到1797年八月,緬甸與五國聯軍,已兵臨昭披耶河中遊的北攬坡。
這下,大明才私下通知暹羅,願意接受暹羅的請罪,並出麵調停。
這是因為大明執行的半島均衡政策,使得暹緬兩國,永遠都保持著微妙的平衡。盡管此次暹羅,確實惹惱了大明。但從長遠考慮,大明並不願意看到暹羅就這麽被緬甸吞·並。
所以在暹羅大半國土淪·陷,國祚不保的時候,大明終於態度軟化,出麵調停。
這樣一來,大明既讓暹羅得到了應有的教訓,也讓暹羅的國力,和緬甸大致相等。畢竟緬甸之前的內亂,使得國力落後了暹羅一大截。現在暹羅受戰事影響,國力又衰·弱得和緬甸差不多了。
算起來,雙方又恢複到了微妙的平衡。
隻是相對於大明而言,兩國事實上,比之前更加衰·弱了。因為戰爭,永遠都是最大的消金窟。對民生、經濟的影響,尤為明顯。像近些年,暹緬兩國的糧食產量,就以倍數遞減。無人耕種的荒田,則以倍數遞增。
食鹽、絹帛、生肉、大米等和百姓息息相關的必需品,也在戰爭的影響下,價格暴漲。大明若不是發行了商票限購,也會物價上漲。
而暹緬兩國,卻沒有大明那樣的經濟經驗。所以眼看著物價暴漲,卻沒有半點應對之法。不僅如此,暹緬兩國為了保住戰場上的優勢,還對百姓征收額外的戰爭稅,使得很多暹緬百姓,日子越過越苦。甚至出現普遍的,食不果腹的現象。
雖然這兩個國家,都將佛教奉為國教。百姓們,也大多是虔誠的佛教徒。但這並不意味著,百姓們就是逆來順受,任勞任怨的泥人。且暹緬兩國起·義的曆史,也由來已久。
比如暹羅上一任國主鄭信,也稱吞武裏大帝,就被不滿他的百姓和貴族拉下王位。所以在生活越來越差的情況下,暹緬兩國的百姓,就對包括國王在內的統治者們,越來越不滿。
最直接的力證就是,自暹緬重啟戰事後,新山的暹緬移民,就比之前,暴·漲了二十倍。特別是在耶城、巴蜀以南的地區,落入大明之手後。
暹緬兩國百姓,更是排起長隊,在明緬暹三國邊境,請求進入大明。由於當地剛被大明掌控,很多反對勢力,還沒清除。所以大明慎重其見,不準暹緬兩國百姓,從這裏進入大明。
算是封閉了最便捷的陸上通道。
不然的話,進入大明的暹緬百姓,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五到十倍。
除此以外,占巴塞、琅勃拉邦、川壙、萬象、真臘五個小國的移民,也呈暴增的趨勢。雖然和暹羅相比,五小國的移民體量很小。但這五個小國,本身人口就不多。
再經過這麽規模龐大的人口外流,生產力定然倒退。再加上出兵暹羅的影響,農業生產,隻會雪上加霜。
這就符合大明的預期!
在沒有實力,吞下並消化整個中南半島之前,讓以暹緬為首的地區大國,越來越亂,越來越弱。甚至在大明未出兵前,就讓這些國家四分五裂。
所以此次調停,隻會是大明的一場惺·惺作態。主要的目的,是暫時阻止緬甸削弱暹羅。並且大明自身,也出現了較嚴重的經·濟問題。所以想從暹緬等國身上,割點肉來,壯大自己。
尤其是糧食,大明定然會向他們獅子大開口。
當下依刹羅頌吞王子,就是和幕僚們商議,該如何投大明所好,贏大明歡心。從而在調停上,盡最大限度維護暹羅的利益。隻要能保住暹羅的國祚,維護暹羅皇室的統治,那什麽條件,暹羅都可以答應。甚至包括割地賠款!
被逼到了這個份上,可以想象暹羅的境況有多危險!所以依刹羅頌吞王子,也是壓力山大。
(有書友說更新太慢,這個真的需要諒解拉。主要是這本書基本沒有收益,所以平時,我不得不做點兼職,賺點生活費。每天兩個章節,是平時能擠出來的有限時間。每天更新這麽晚,都是因為直到晚上才寫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