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於是一得知領長收下了自己的禮物,他臉上的喜色,就再也掩飾不住。心頭的大石,也終是沉沉落地。因為在他看來,這領長既然收禮了,就是答應了自己的請求。
和華人打交道那麽多年,他也明白那人手短,吃人嘴軟的道理。
且作為大明派駐南洋的最高長官,這領長的命令,自然是說一不二的。所以他才特意派人將禮物送到新山,而不是進攻渤泥的最高指揮官。
為了表明心意,他還假裝好心的,收留那些逃難到這裏的王公貴族。隻等明軍一到,就將這些人,送到明軍的軍營中。
雖然這有些殘忍,冷酷,但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一切,也隻有這樣做了。
弄得守在古晉城外的明軍,還以為這是四王子的詭計!不過在絕對的優勢麵前,一切詭計,都是紙老虎,不堪一擊。
因此明軍將這些還搞不清楚狀況的王公貴族,都照單全收了。使得他們憑白的,多了一筆功績。
這就和南峰收下四王子的禮物一樣。反正都是大明的,提前收,也沒什麽大不了的。而且這還會讓四王子浮想聯翩,放鬆警惕。
如此一來,大明也能早日拿下渤泥。
此等一箭雙雕的好事,南峰幹嘛不成全呢?也是四王子聰明反被聰明誤,在國家利益麵前,還依著和華人打交道的經驗辦事。
何況南峰隻收禮物,並沒給出任何承諾。四王子就自行腦補,實在愚蠢至極。
等到鵬帶著山嶽般的鋼鐵巨艦趕來,才用犀利的火炮,轟破了四王子的幻想。這時候,他才後悔沒有聽從英國使者的建議,和大明死抗到底。
便妄想坐船,逃亡海外。
隻是大明的火炮,一下子就轟毀他的小木船。使其和戰死的渤泥士兵一起,葬身海底。
至此,渤泥最後一塊土地,也插上了大明紅旗。婆羅洲上最久遠的古國,也正式泯滅在曆史的長河中。
這時候,還是1796年,五月初頭。
完成既定作戰任務的第一陸戰師編隊,也不停下進攻的步伐。便在鵬的帶領下,離開渤泥國境,深入蘭芳。準備進入婆羅洲的腹地,在蘭芳國的首都東萬律,和第三陸戰師編隊,成功會師。
而此時坤甸稍具規模的定居點,都已被大明攻克。但裏麵的人,都在明軍到來之前,提前轉移到東萬律。這就好比二戰時期的以空間換時間,蘭芳國試圖用土地,換取足夠的抗戰時間。
便見前往東萬律的官道上,都是趕著牛車,載著行李。或偕老扶幼、挑著大擔小擔的蘭芳人。那長長的人流,一眼都看不到頭。
別看蘭芳國的人口不多,但聚起來,也有將近二十萬人。這裏麵,有八成是婆羅洲的歸化土著。也是大明的政策,對華人的吸引力太大,使得本該以華人為主的蘭芳國,都留不住華人。
畢竟大明國富民強,聲威遠播四海。國內又有相對完善的法律體製,相當多的發展機遇。
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道路,是個人都懂!
華人們,便用自己的腳,做出自己的選擇。
而大明,又不準蘭芳拿出具體的措施,阻止人口外流。致使蘭芳高層,好不容易從清國招攬的華人,都在待一段時間後,就投入了大明的懷抱。
完完全全的,給大明做了嫁衣。
無奈之下,蘭芳高層,隻能將注意打到了婆羅洲的土著身上。雖說和華人相比,土著們不僅語言不通,腦袋瓜子也笨了一點。相當一部分,還懶得出奇。
但他們有個好處!
那就是沒華人那麽輕而易舉的,移居大明。因為根據去年出台的國籍法,土著們想移居大明,不但需要一定的居住年限,還要有一定的知識文化水平。
而以土著人笨笨的腦袋,沒個三五年,是很難達到那個條件了。所以蘭芳高層,開始大力捕捉深山的土著部落,招攬北邊的渤泥百姓,以及買進除華人以外的土著人口。
反正都是用來挖礦的,也沒想對他們多好。就天天皮鞭加大棍,沒少毒打。
這才使因人口急劇流失,差點國不成國的蘭芳國,維持了正常運轉。
因此當下看到的蘭芳百姓,大多麵黃肌瘦。除了少部分華人,衣衫還算整潔外。其它人,都衣衫襤褸,整得跟叫花子差不多。背著的行李,也都五花八門。有破了洞的盆子、缺了口的杯子,又黑又滿是油漬的被褥,上麵還補得花花綠綠的,舊得不成樣子。
放在後世,連撿垃圾的乞丐,都懶得看一眼。但這些等同於奴隸的蘭芳百姓,卻都帶著,顯然窮到了極點。
在道路兩旁,還跟著很多穿著披肩大褂,敞著肚皮的蘭芳士兵。或持著大刀,或握著火槍,兇神惡煞的盯著趕路的百姓。因大明的聲譽極好,所以一路走來,沒少出現逃跑的現象。
大概是想著,逃到大明的地界,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以致有走得慢的蘭芳百姓,馬上被這些士兵拳打腳踢,好一頓教訓。這使得旁觀的百姓,都忍著疲憊,強打精神。生怕慢了,又引來軍爺們的暴打。
可一路上,還是陸陸續續的,有人落伍。畢竟蘭芳國以金礦為主,耕田的是少數。那養牛的,也不多。所以很多人,全靠雙腿。
這連夜趕路的,大人還好,沒成年的小孩和上了年紀的老人,可就慘了。再加上一路被催著走,也沒時間生火造飯。出來時,也走得匆忙,沒備著幹糧。
體力消耗加劇的情況下,就不斷有人暈倒。監視的蘭芳士兵,立即走過來踩上幾腳。發現醒不過來後,跟著補上一槍或一刀,免得便宜了大明。
顯然蘭芳國高層,是恨極了被大明占便宜。否則不會把人殺了,也不願意留給大明。
於是通往東萬律的官道上,散落著隨處可見的屍體。殷紅的鮮血,將整條官道染紅。
饒是見慣了生死的劉衛國,心下也忍不住生出了異樣之情。未完待續。
於是一得知領長收下了自己的禮物,他臉上的喜色,就再也掩飾不住。心頭的大石,也終是沉沉落地。因為在他看來,這領長既然收禮了,就是答應了自己的請求。
和華人打交道那麽多年,他也明白那人手短,吃人嘴軟的道理。
且作為大明派駐南洋的最高長官,這領長的命令,自然是說一不二的。所以他才特意派人將禮物送到新山,而不是進攻渤泥的最高指揮官。
為了表明心意,他還假裝好心的,收留那些逃難到這裏的王公貴族。隻等明軍一到,就將這些人,送到明軍的軍營中。
雖然這有些殘忍,冷酷,但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一切,也隻有這樣做了。
弄得守在古晉城外的明軍,還以為這是四王子的詭計!不過在絕對的優勢麵前,一切詭計,都是紙老虎,不堪一擊。
因此明軍將這些還搞不清楚狀況的王公貴族,都照單全收了。使得他們憑白的,多了一筆功績。
這就和南峰收下四王子的禮物一樣。反正都是大明的,提前收,也沒什麽大不了的。而且這還會讓四王子浮想聯翩,放鬆警惕。
如此一來,大明也能早日拿下渤泥。
此等一箭雙雕的好事,南峰幹嘛不成全呢?也是四王子聰明反被聰明誤,在國家利益麵前,還依著和華人打交道的經驗辦事。
何況南峰隻收禮物,並沒給出任何承諾。四王子就自行腦補,實在愚蠢至極。
等到鵬帶著山嶽般的鋼鐵巨艦趕來,才用犀利的火炮,轟破了四王子的幻想。這時候,他才後悔沒有聽從英國使者的建議,和大明死抗到底。
便妄想坐船,逃亡海外。
隻是大明的火炮,一下子就轟毀他的小木船。使其和戰死的渤泥士兵一起,葬身海底。
至此,渤泥最後一塊土地,也插上了大明紅旗。婆羅洲上最久遠的古國,也正式泯滅在曆史的長河中。
這時候,還是1796年,五月初頭。
完成既定作戰任務的第一陸戰師編隊,也不停下進攻的步伐。便在鵬的帶領下,離開渤泥國境,深入蘭芳。準備進入婆羅洲的腹地,在蘭芳國的首都東萬律,和第三陸戰師編隊,成功會師。
而此時坤甸稍具規模的定居點,都已被大明攻克。但裏麵的人,都在明軍到來之前,提前轉移到東萬律。這就好比二戰時期的以空間換時間,蘭芳國試圖用土地,換取足夠的抗戰時間。
便見前往東萬律的官道上,都是趕著牛車,載著行李。或偕老扶幼、挑著大擔小擔的蘭芳人。那長長的人流,一眼都看不到頭。
別看蘭芳國的人口不多,但聚起來,也有將近二十萬人。這裏麵,有八成是婆羅洲的歸化土著。也是大明的政策,對華人的吸引力太大,使得本該以華人為主的蘭芳國,都留不住華人。
畢竟大明國富民強,聲威遠播四海。國內又有相對完善的法律體製,相當多的發展機遇。
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道路,是個人都懂!
華人們,便用自己的腳,做出自己的選擇。
而大明,又不準蘭芳拿出具體的措施,阻止人口外流。致使蘭芳高層,好不容易從清國招攬的華人,都在待一段時間後,就投入了大明的懷抱。
完完全全的,給大明做了嫁衣。
無奈之下,蘭芳高層,隻能將注意打到了婆羅洲的土著身上。雖說和華人相比,土著們不僅語言不通,腦袋瓜子也笨了一點。相當一部分,還懶得出奇。
但他們有個好處!
那就是沒華人那麽輕而易舉的,移居大明。因為根據去年出台的國籍法,土著們想移居大明,不但需要一定的居住年限,還要有一定的知識文化水平。
而以土著人笨笨的腦袋,沒個三五年,是很難達到那個條件了。所以蘭芳高層,開始大力捕捉深山的土著部落,招攬北邊的渤泥百姓,以及買進除華人以外的土著人口。
反正都是用來挖礦的,也沒想對他們多好。就天天皮鞭加大棍,沒少毒打。
這才使因人口急劇流失,差點國不成國的蘭芳國,維持了正常運轉。
因此當下看到的蘭芳百姓,大多麵黃肌瘦。除了少部分華人,衣衫還算整潔外。其它人,都衣衫襤褸,整得跟叫花子差不多。背著的行李,也都五花八門。有破了洞的盆子、缺了口的杯子,又黑又滿是油漬的被褥,上麵還補得花花綠綠的,舊得不成樣子。
放在後世,連撿垃圾的乞丐,都懶得看一眼。但這些等同於奴隸的蘭芳百姓,卻都帶著,顯然窮到了極點。
在道路兩旁,還跟著很多穿著披肩大褂,敞著肚皮的蘭芳士兵。或持著大刀,或握著火槍,兇神惡煞的盯著趕路的百姓。因大明的聲譽極好,所以一路走來,沒少出現逃跑的現象。
大概是想著,逃到大明的地界,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以致有走得慢的蘭芳百姓,馬上被這些士兵拳打腳踢,好一頓教訓。這使得旁觀的百姓,都忍著疲憊,強打精神。生怕慢了,又引來軍爺們的暴打。
可一路上,還是陸陸續續的,有人落伍。畢竟蘭芳國以金礦為主,耕田的是少數。那養牛的,也不多。所以很多人,全靠雙腿。
這連夜趕路的,大人還好,沒成年的小孩和上了年紀的老人,可就慘了。再加上一路被催著走,也沒時間生火造飯。出來時,也走得匆忙,沒備著幹糧。
體力消耗加劇的情況下,就不斷有人暈倒。監視的蘭芳士兵,立即走過來踩上幾腳。發現醒不過來後,跟著補上一槍或一刀,免得便宜了大明。
顯然蘭芳國高層,是恨極了被大明占便宜。否則不會把人殺了,也不願意留給大明。
於是通往東萬律的官道上,散落著隨處可見的屍體。殷紅的鮮血,將整條官道染紅。
饒是見慣了生死的劉衛國,心下也忍不住生出了異樣之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