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死在王忠嗣刀下的突厥人、吐蕃人又該找誰複仇?”宮女冷笑不已:“劍南軍屢次三番侵犯南詔,毀吾家園、殺某子民,我們又該找誰討公道?難道世上隻有你們唐人的性命金貴?”
“大帥從未貪功擅開邊釁,否則又怎會丟官入獄,慘死異鄉?汝莫要混淆是非、冤枉好人!”李晟怒吼道:“劍南戰事的起因亂如麻團,誰對誰錯一時辨別不清,然李兵馬使一心赤誠,欲止戈息兵。爾等竟設下毒計害死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攜弓帶刀破門而入,逼迫南詔再次成為鷹犬,替爾等牽製吐蕃,這就是你們眼中的止戈息兵?唐人為何總是如此驕橫!”宮女用巧勁撥開李晟橫刀:“南詔各族不要你們趾高氣昂恩賜的和平,吾王已痛下決心,要用唐人之血一雪前恥!”
“南詔彈丸小國,即便今日用陰謀詭計擊退劍南軍,終究無法與大唐抗衡。到時橫屍百萬、血流成河,又是誰的罪孽?”李晟質問道。
“關中災害連連,楊國忠與安祿山明爭暗鬥,汝還是多憂心長安朝堂為好。”宮女桀桀怪笑:“南詔國運,不勞閣下費心!”
“你究竟是誰,為何熟知長安朝政?”李晟胸中疑雲叢生。
“吾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某清楚是誰害死了王忠嗣。”
“究竟是誰下的毒手?”真相近在眼前,李晟一瞬間有點心神不寧。
“你自己下地獄問問王忠嗣不就清楚了?”宮女見李晟露出破綻,尋隙摸針。
“兄長,某來助你!”雷萬春察覺到宮女左手的異動,揮鐧加入戰團。
“一起死!”宮女雖不畏懼三人聯手,但在雙鐧迅雷烈風般的壓迫下,她始終騰不出手發射毒針。
塵飛戰鼓急,風交旌旗揚。
隔西洱河南北對壘的兩軍正在列陣,西方忽而戰鼓聲聲、煙塵滾滾,似有大股兵馬襲來。
“吐蕃?!”正與宮女纏鬥的李晟熟悉吐蕃金鼓旗號:“怎麽可能?吐蕃讚普方死,內亂不休,怎麽會有餘力插手劍南戰事?吾昨日反複搜查,並未發現吐蕃兵馬的行蹤。難道……”
可不待李晟捋清因果,就聽南詔王閣羅鳳誌得意滿高唿:“唐兵聽著!李宓已死,本王從上國吐蕃借天兵十萬,爾等已陷入天羅地網,速速投降方有一線生機!”
閣羅鳳說一句,數百南詔文臣武將重複一遍,最後是數萬軍卒齊聲高喊,震得西洱河兩岸鴉雀亂飛。
“李兵馬使死了,某要迴益州!”
“前有南詔、後有吐蕃,這仗怎麽打?”
本就算不上強兵的劍南士卒中心動搖、心神大亂,不顧將佐的阻攔,紛紛丟盔棄甲、四散逃竄。不少隊正、旅帥見事不可為,也加入潰兵之中。
“壞了!”李晟本想耗盡南詔宮女的氣力然後將之生擒,此刻不得不放棄,轉而琢磨如何避免潰不成軍的劍南士卒被一網打盡。
“南八,橋!”李晟給雷萬春使了個眼色後向側後方一躍,心領神會的雷萬春就地一滾,掄鐧砸向宮女的腳踝。
“雕蟲小計。”宮女對雷萬春的進攻不屑一顧,她左手攀索,縱身跳起。宮女身在半空之時,連珠羽箭唿嘯而至,她正欲揮劍格擋,卻發現箭簇的目標並非自己,而是吊橋的繩索。
“不好!”宮女腳登繩網,借力向南飛躍。她雙腳剛落橋麵上,就聽轟隆隆一聲巨響,吊橋北端的兩根木柱被體壯如牛的雷萬春揮鐧攔腰打斷,拉扯橋麵的繩索也被南霽雲的羽箭鑿斷得七七八八。被摧殘得麵目全非的吊橋如饑渴難耐的劍南巨蟒,一頭紮入西洱河。片片橋板掉落,在河麵上砸出串串水花。木橋南端的木柱在巨力的拉扯下,吱扭亂響,顯然也撐不了多久。
宮女拔腿向南飛奔,卻抵不過木橋墜落入江的速度。即將滑落水裏時,宮女揮臂甩出一條飛虎爪,勾住吊橋南端的木柱,堪堪躲過一劫。
“好厲害的刺客!”李晟跨上青海驄,大聲疾唿:“真源輕騎,聚兵後撤、不可四散而逃!”
毀掉吊橋,為李晟爭取了片刻功夫,在南霽雲、雷萬春和劉驍的協助下,由李晟親手調教的真源騎兵隊最先在亂軍中恢複陣型,收攏遇見的殘兵緩緩後退。
無奈真源騎兵隊兵微將寡,李晟雖竭盡全力,也不過聚攏七八千兵馬。麵對源源不斷渡河而來的南詔軍,其餘劍南士卒,或被斬殺、或被俘虜、或竄入山林。是日西洱河畔屍橫遍野、血流漂杵,清澈泛藍的河麵被劍南軍士卒的鮮血染成殷紅……
李晟擔心南詔軍窮追不舍,將殘兵打散混編,選精擇良、任命將佐,以真源輕騎為骨幹重整軍旅。退至磨些江南岸時,李晟算定南詔軍大勝必驕,出其不意設伏反擊,憑借王霨贈送的猛油火,吞掉五千南詔先鋒,大挫追兵銳氣,徹底贏得劍南殘兵的信任。
趁南詔軍慌亂錯愕的空隙,劍南殘軍砍木做筏、編竹為排,渡江北歸。此刻偈賧城尚在劍南軍手中,城裏有兩千守軍。李晟在偈賧城休整兩日,收羅騾馬健牛、等候零星殘兵。
期間有兩萬南詔追兵試圖攻城,卻被早有防備的李晟打退。待南詔軍的士氣三鼓而竭,劍南殘兵殺出城池,踏上北歸之途。
南詔軍收複偈賧城時驚愕地發現,倉惶北逃的劍南軍雖將城中馬匹、牲畜和食物一掃而空,卻並未亂開殺戒。
在偈賧城休整過後,劍南殘兵軍心初定,沿途不斷收攏僥幸逃脫追捕的潰兵,隊伍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在李晟號令下,劍南殘兵退而不亂,緩緩北歸。
南詔軍尾隨其後,偷襲、強攻花樣百出,卻瞞不過久經沙場的李晟。屢屢失敗後,南詔追兵意氣消沉,不再輕舉妄動,而是遠遠吊在後麵,擺出禮送出境的架勢。
退至大渡水南岸已是七月底,李晟麾下聚集一萬多久經廝殺的兵馬。因擔心南詔軍故技重施攻入劍南,李晟整飭兩年前唐軍修築的營壘,就地紮營防守的同時派南霽雲飛馳益州,稟告崔圓戰況。
南詔軍不意李晟並未渡河,興兵攻營。可經過戰火淬煉的劍南殘兵今非昔日,在李晟指揮下依靠深溝高壘痛擊南詔兵馬。而李晟此時也注意到,北歸途中,始終未見吐蕃兵馬出現。
八月中旬,劍南節度副使、知留後事崔圓親率三萬新兵和大量補給渡過大渡水,與李晟匯合。李晟本以為崔圓的來意是帶兵退迴益州或與南詔和談,誰知崔圓發布的第一道軍令竟是籌備兵馬,適時反攻。
“崔副使,劍南軍新敗,豈有再戰之力?”李晟滿心不解。
“李校尉,汝大敗南詔,鮮於節帥甚是欣慰,已上奏政事堂,欲超格攫升汝為劍南兵馬使。”崔圓的迴答風牛馬不相及:“楊相大權在握,兵部的告身不日可至。”
“大敗劍南?”李晟苦笑不已:“李兵馬使中計犧牲,南征兵馬十不存二,葬身西洱河者數以萬計,某實不知有何值得欣慰。”
“李宓擅自出營追擊,中伏身亡,聖人和楊相自有撫恤;劍南軍血戰南詔,破敵數萬、拓地百餘裏,當然是大勝;西洱河距離大渡水千餘裏,怎麽會有劍南士卒戰歿於斯,李校尉說笑了。”崔圓意味深長道。
長吐一口濁氣後,李晟拱手冷笑:“三年前鮮於向兵敗太和城,莫非也是被楊國忠如此遮掩過去?難道聖人是聾子?不,是楊國忠將天下都變成了啞巴!”
“放肆!”崔圓勃然大怒:“汝乃統軍奇才,但廟堂之事,非爾等武夫可知!”
“不錯,在下隻是名不通文墨、不知分寸的武夫。但某跟隨忠嗣大帥多年,雖別無所長,卻知士卒也是娘生爹養的,他們的性命並不比任何人卑賤!”
“王大帥宅心仁厚,卻落得謫守漢東郡、憂憤而死。”崔圓拍了拍李晟的肩膀:“欲成不世之功,當忍人之所不能忍。某豈不知忠嗣大帥因體恤士卒,寧願違抗聖意也不強攻石堡。可他因此觸怒聖人,丟官削爵,卻也不曾改變隴右士卒的命運,又有何益?李校尉,某深知汝敬佩忠嗣大帥,吾亦心向往之,然為劍南百姓計,某不得不虛與委蛇,做一二違心之事。”
“崔副使所言或許不無道理,然在下愚鈍,始終學不會違心行事。”李晟拱手道:“真源騎兵隊今已練成精兵,望副使善待之,莫因在下而遷怒。南詔國力雖弱,然劍南軍根基太淺,將不知兵、兵不知戰,頻頻征伐徒勞無益。不若以大渡水一線為練兵之地,以五年之功打造一支強軍,再擇機征討。多謝崔副使兩年來的照拂,在下告辭。”
“你怎麽迴事?兵馬使也不要了?”崔圓大急。
“若貪圖兵馬使之權位,某當年就留在隴右了。”李晟對官職渾不在意。
“大帥從未貪功擅開邊釁,否則又怎會丟官入獄,慘死異鄉?汝莫要混淆是非、冤枉好人!”李晟怒吼道:“劍南戰事的起因亂如麻團,誰對誰錯一時辨別不清,然李兵馬使一心赤誠,欲止戈息兵。爾等竟設下毒計害死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攜弓帶刀破門而入,逼迫南詔再次成為鷹犬,替爾等牽製吐蕃,這就是你們眼中的止戈息兵?唐人為何總是如此驕橫!”宮女用巧勁撥開李晟橫刀:“南詔各族不要你們趾高氣昂恩賜的和平,吾王已痛下決心,要用唐人之血一雪前恥!”
“南詔彈丸小國,即便今日用陰謀詭計擊退劍南軍,終究無法與大唐抗衡。到時橫屍百萬、血流成河,又是誰的罪孽?”李晟質問道。
“關中災害連連,楊國忠與安祿山明爭暗鬥,汝還是多憂心長安朝堂為好。”宮女桀桀怪笑:“南詔國運,不勞閣下費心!”
“你究竟是誰,為何熟知長安朝政?”李晟胸中疑雲叢生。
“吾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某清楚是誰害死了王忠嗣。”
“究竟是誰下的毒手?”真相近在眼前,李晟一瞬間有點心神不寧。
“你自己下地獄問問王忠嗣不就清楚了?”宮女見李晟露出破綻,尋隙摸針。
“兄長,某來助你!”雷萬春察覺到宮女左手的異動,揮鐧加入戰團。
“一起死!”宮女雖不畏懼三人聯手,但在雙鐧迅雷烈風般的壓迫下,她始終騰不出手發射毒針。
塵飛戰鼓急,風交旌旗揚。
隔西洱河南北對壘的兩軍正在列陣,西方忽而戰鼓聲聲、煙塵滾滾,似有大股兵馬襲來。
“吐蕃?!”正與宮女纏鬥的李晟熟悉吐蕃金鼓旗號:“怎麽可能?吐蕃讚普方死,內亂不休,怎麽會有餘力插手劍南戰事?吾昨日反複搜查,並未發現吐蕃兵馬的行蹤。難道……”
可不待李晟捋清因果,就聽南詔王閣羅鳳誌得意滿高唿:“唐兵聽著!李宓已死,本王從上國吐蕃借天兵十萬,爾等已陷入天羅地網,速速投降方有一線生機!”
閣羅鳳說一句,數百南詔文臣武將重複一遍,最後是數萬軍卒齊聲高喊,震得西洱河兩岸鴉雀亂飛。
“李兵馬使死了,某要迴益州!”
“前有南詔、後有吐蕃,這仗怎麽打?”
本就算不上強兵的劍南士卒中心動搖、心神大亂,不顧將佐的阻攔,紛紛丟盔棄甲、四散逃竄。不少隊正、旅帥見事不可為,也加入潰兵之中。
“壞了!”李晟本想耗盡南詔宮女的氣力然後將之生擒,此刻不得不放棄,轉而琢磨如何避免潰不成軍的劍南士卒被一網打盡。
“南八,橋!”李晟給雷萬春使了個眼色後向側後方一躍,心領神會的雷萬春就地一滾,掄鐧砸向宮女的腳踝。
“雕蟲小計。”宮女對雷萬春的進攻不屑一顧,她左手攀索,縱身跳起。宮女身在半空之時,連珠羽箭唿嘯而至,她正欲揮劍格擋,卻發現箭簇的目標並非自己,而是吊橋的繩索。
“不好!”宮女腳登繩網,借力向南飛躍。她雙腳剛落橋麵上,就聽轟隆隆一聲巨響,吊橋北端的兩根木柱被體壯如牛的雷萬春揮鐧攔腰打斷,拉扯橋麵的繩索也被南霽雲的羽箭鑿斷得七七八八。被摧殘得麵目全非的吊橋如饑渴難耐的劍南巨蟒,一頭紮入西洱河。片片橋板掉落,在河麵上砸出串串水花。木橋南端的木柱在巨力的拉扯下,吱扭亂響,顯然也撐不了多久。
宮女拔腿向南飛奔,卻抵不過木橋墜落入江的速度。即將滑落水裏時,宮女揮臂甩出一條飛虎爪,勾住吊橋南端的木柱,堪堪躲過一劫。
“好厲害的刺客!”李晟跨上青海驄,大聲疾唿:“真源輕騎,聚兵後撤、不可四散而逃!”
毀掉吊橋,為李晟爭取了片刻功夫,在南霽雲、雷萬春和劉驍的協助下,由李晟親手調教的真源騎兵隊最先在亂軍中恢複陣型,收攏遇見的殘兵緩緩後退。
無奈真源騎兵隊兵微將寡,李晟雖竭盡全力,也不過聚攏七八千兵馬。麵對源源不斷渡河而來的南詔軍,其餘劍南士卒,或被斬殺、或被俘虜、或竄入山林。是日西洱河畔屍橫遍野、血流漂杵,清澈泛藍的河麵被劍南軍士卒的鮮血染成殷紅……
李晟擔心南詔軍窮追不舍,將殘兵打散混編,選精擇良、任命將佐,以真源輕騎為骨幹重整軍旅。退至磨些江南岸時,李晟算定南詔軍大勝必驕,出其不意設伏反擊,憑借王霨贈送的猛油火,吞掉五千南詔先鋒,大挫追兵銳氣,徹底贏得劍南殘兵的信任。
趁南詔軍慌亂錯愕的空隙,劍南殘軍砍木做筏、編竹為排,渡江北歸。此刻偈賧城尚在劍南軍手中,城裏有兩千守軍。李晟在偈賧城休整兩日,收羅騾馬健牛、等候零星殘兵。
期間有兩萬南詔追兵試圖攻城,卻被早有防備的李晟打退。待南詔軍的士氣三鼓而竭,劍南殘兵殺出城池,踏上北歸之途。
南詔軍收複偈賧城時驚愕地發現,倉惶北逃的劍南軍雖將城中馬匹、牲畜和食物一掃而空,卻並未亂開殺戒。
在偈賧城休整過後,劍南殘兵軍心初定,沿途不斷收攏僥幸逃脫追捕的潰兵,隊伍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在李晟號令下,劍南殘兵退而不亂,緩緩北歸。
南詔軍尾隨其後,偷襲、強攻花樣百出,卻瞞不過久經沙場的李晟。屢屢失敗後,南詔追兵意氣消沉,不再輕舉妄動,而是遠遠吊在後麵,擺出禮送出境的架勢。
退至大渡水南岸已是七月底,李晟麾下聚集一萬多久經廝殺的兵馬。因擔心南詔軍故技重施攻入劍南,李晟整飭兩年前唐軍修築的營壘,就地紮營防守的同時派南霽雲飛馳益州,稟告崔圓戰況。
南詔軍不意李晟並未渡河,興兵攻營。可經過戰火淬煉的劍南殘兵今非昔日,在李晟指揮下依靠深溝高壘痛擊南詔兵馬。而李晟此時也注意到,北歸途中,始終未見吐蕃兵馬出現。
八月中旬,劍南節度副使、知留後事崔圓親率三萬新兵和大量補給渡過大渡水,與李晟匯合。李晟本以為崔圓的來意是帶兵退迴益州或與南詔和談,誰知崔圓發布的第一道軍令竟是籌備兵馬,適時反攻。
“崔副使,劍南軍新敗,豈有再戰之力?”李晟滿心不解。
“李校尉,汝大敗南詔,鮮於節帥甚是欣慰,已上奏政事堂,欲超格攫升汝為劍南兵馬使。”崔圓的迴答風牛馬不相及:“楊相大權在握,兵部的告身不日可至。”
“大敗劍南?”李晟苦笑不已:“李兵馬使中計犧牲,南征兵馬十不存二,葬身西洱河者數以萬計,某實不知有何值得欣慰。”
“李宓擅自出營追擊,中伏身亡,聖人和楊相自有撫恤;劍南軍血戰南詔,破敵數萬、拓地百餘裏,當然是大勝;西洱河距離大渡水千餘裏,怎麽會有劍南士卒戰歿於斯,李校尉說笑了。”崔圓意味深長道。
長吐一口濁氣後,李晟拱手冷笑:“三年前鮮於向兵敗太和城,莫非也是被楊國忠如此遮掩過去?難道聖人是聾子?不,是楊國忠將天下都變成了啞巴!”
“放肆!”崔圓勃然大怒:“汝乃統軍奇才,但廟堂之事,非爾等武夫可知!”
“不錯,在下隻是名不通文墨、不知分寸的武夫。但某跟隨忠嗣大帥多年,雖別無所長,卻知士卒也是娘生爹養的,他們的性命並不比任何人卑賤!”
“王大帥宅心仁厚,卻落得謫守漢東郡、憂憤而死。”崔圓拍了拍李晟的肩膀:“欲成不世之功,當忍人之所不能忍。某豈不知忠嗣大帥因體恤士卒,寧願違抗聖意也不強攻石堡。可他因此觸怒聖人,丟官削爵,卻也不曾改變隴右士卒的命運,又有何益?李校尉,某深知汝敬佩忠嗣大帥,吾亦心向往之,然為劍南百姓計,某不得不虛與委蛇,做一二違心之事。”
“崔副使所言或許不無道理,然在下愚鈍,始終學不會違心行事。”李晟拱手道:“真源騎兵隊今已練成精兵,望副使善待之,莫因在下而遷怒。南詔國力雖弱,然劍南軍根基太淺,將不知兵、兵不知戰,頻頻征伐徒勞無益。不若以大渡水一線為練兵之地,以五年之功打造一支強軍,再擇機征討。多謝崔副使兩年來的照拂,在下告辭。”
“你怎麽迴事?兵馬使也不要了?”崔圓大急。
“若貪圖兵馬使之權位,某當年就留在隴右了。”李晟對官職渾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