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謀逆案爆發前,高力士就篤定高仙芝絕非主謀。可問題是,操縱風雲的幕後黑手欲圖將李林甫斬盡殺絕,而最可靠、最鋒利的武器就是將高仙芝拖入謀反大案,從而扳倒把持朝政多年的右相。
高力士看得分明,也與王霨達成共識,要想盡辦法避免謀逆案演變成滔天血案。高力士雖然支持東宮繼位,可他並不願看見大唐朝堂血流成河。何況,他已經隱隱有點擔心,若無權相李林甫壓製,東宮會不會威脅聖人的安危?玄武門之變會不會再次上演?但是,無論內心看得再分明,若無證據,就不可能阻止案情如山林野火越演越烈,直至最終殃及成千上萬無辜者的性命。
高力士知道王霨正在全力尋找證據,可朝議進行許久,一場暴雨都快要停了,王霨依然遲遲不言。高力士明白證據還未到手,所以才決定用張德嘉拖延點時日。可不料麵對楊國忠等人的圍攻,張德嘉這麽快就敗下陣來。
“算了,看來並非人人都能像霨郎君那樣時時給人驚喜。”高力士感慨一聲,正琢磨如何出手幫張德嘉解困,卻見一名貴妃娘子身邊的宮娥從側門溜進大殿,將一個鯉魚狀的信封塞進王霨手中。
高力士頓生瀟瀟風雨將盡之感,立即做出決斷:“陛下,正因德嘉郎君是高仙桂的知己好友,吾才派他以之為遮掩前去查探。德嘉郎君素來公私分明,某相信他不敢欺瞞陛下。”
“難道高翁欲圖憑一小子之言為高仙芝開脫嗎?”楊國忠覺得勝券在握,對一向不敢得罪的高力士也不太客氣。
高力士心中狂怒,臉上卻和風細雨:“楊侍郎,某隻不過說德嘉郎君不敢欺君,何曾替高仙芝脫罪。方才德嘉郎君說他未見過王焊與高家子弟商議謀反。至於他看不見時發生過什麽,又有誰知道呢?”
“高大將軍所言在理。朕聽得出來,德嘉郎君隻是述說其所見所聞。”李隆基開口聲援高力士。
“謝陛下!”張德嘉跪拜在地,心中慚愧無比。他本以為能夠盡自己所能幫朋友一把,現在看能全身而退已屬不易。
“陛下,德嘉郎君盡職盡責,其心可嘉。但謀逆者行事必密,他所察不全,也不足為怪。”陳希烈明褒實貶,欲圖將張德嘉的努力全盤否定。
“正是如此!”楊國忠連聲附和,鮮於向急忙點頭讚同。
“高仙芝手握雄兵,威震磧西。高家子弟形跡可疑,更兼安西牙兵卷入謀逆案中,父皇不可不察。”李亨看似輕描淡寫,用心卻極其歹毒。
李林甫張嘴欲辯,卻根本無法自證清白。他見大勢已去,苦澀無比。李林甫本欲保住王鉷,無奈王鉷格局太小,竟顧念兄弟之情觸怒陛下;他獨戰群狼,推測出詭計的真相,卻苦於沒有證據,無法翻盤。
“某縱橫朝堂十餘年,今日竟要一敗塗地?”李林甫心有不甘,他仿佛看到此案過後,自己
(本章未完,請翻頁)黨羽散盡、大權旁落,雖不至於滿門抄斬,卻必將成為無牙病虎,再也不能把持朝堂。而潛伏在四周的政敵肯定會趁虛而入、步步緊逼。
“欲念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心神恍惚間,李林甫忽而憶起多年前在大慈恩寺內聽過的一段佛經,當時他嗤之以鼻、不以為然,現在卻忽然體會到權欲燙手的切膚之痛。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一縷陽光照入滿堂朱紫的大殿,如同一羽白鴿誤入刀光劍影、血流漂櫓的戰場。
“陛下,方才微臣家中托素葉郡主送來一封信,和謀逆案有關,懇請陛下準某稟明詳情。”當殿中諸人以為大局已定時,王霨忽然站了出來,朗聲說道。
“可!”李隆基有點期待。
高力士見王霨神色從容,鬆了口氣;李林甫既驚且喜,唿吸凝重;楊國忠自以為大獲全勝,並不在意;李亨滿心狐疑,眼神冰冷。
“陛下,某因四月二十一日曾遭人刺殺,甚是驚恐。為確保家宅平安與坊中寧靖,特組織家仆協助武侯巡街。今日辰時,某家一韓姓家仆在金城坊南門看見一輛馬車,車中坐了四個壯漢,其中兩位竟是他的舊友。韓姓家仆本為安西輕騎兵,因在怛羅斯苦戰受傷,離開龜茲來到庭州。他的數名袍澤則因戰功攫升為牙兵,被封副使帶到長安,負責守衛李相。韓姓家仆所見的兩人,正是他昔日之袍澤、今日之牙兵。家仆上前打招唿,卻發現兩名袍澤對他不理不睬。幸而車夫走神,馬車陷入街邊溝渠。家仆與路上眾人上前相助,驚覺牙兵被人迷昏。家仆試圖將他們救出,卻被兩名持刀武士攆走。家仆趕迴吾宅,欲懇請吾出手相助故友,卻不料倏忽間就發生王焊謀反之亂,昏迷的牙兵也變成了兩具死屍。”王霨盡量簡潔地說清了來龍去脈。
“牙兵!原來他們是被人迷昏,然後用馬車轉移到謀反之地。”李林甫拚出了整個陰謀的全貌:“到底是誰試圖栽贓陷害安西軍?一旦查清,老夫身為安西大都護,必為麾下兒郎伸張正義!”
李隆基輕拍禦榻扶手,神情耐人尋味;高力士見聖人有所觸動,心中大定;李亨冷眼盯著王霨,胸中恨意翻湧;陳玄禮有點驚訝,不意竟然出了如此漏洞;陳希烈迅速判斷了一下殿中形勢,縮頭不語;張均望了眼王霨,撫須而歎;鮮於向皺眉苦思,覺得原本明朗的局勢有點撲朔迷離;張德嘉見王霨終於出手,頓覺肩上一輕。
“霨郎君,汝與高仙桂也熟稔的很,你可別公私不分!”楊國忠故技重施,試圖以此駁倒王霨。
“楊侍郎,某行事向來忠君秉理,從不因私廢公。前些時日侍郎遭人誣陷,陛下垂詢時,吾可曾有所欺瞞?”王霨重提舊事,楊國忠無言以對。
“霨郎君,口說無憑,證人何在?”高力士有意為王霨搭台階。
“啟稟陛下,馬車陷入溝渠時,路
(本章未完,請翻頁)邊眾人及坊中武侯都曾看見。某家仆之言是真是假,一問便知。此刻他們應在前來覲見的路上,還望陛下準許一幹人等入宮作證。”王霨相信王勇和阿伊騰格娜會將一切安排妥當。
“準!”李隆基犀利的目光從楊國忠、李亨等人臉上掃過。
“霨郎君,安西牙兵乃百戰精銳,豈會輕易被人擒住?”陳玄禮有點坐不住,起身質疑。
“陳大將軍,老夫昨晚被王鉷所騙,派衛伯玉和兩名安西牙兵助其緝拿任海川。後衛伯玉受傷,被人用毒物迷倒,兩名牙兵也不知所蹤。老夫本以為他們被人殺了,不曾多想。如今看來,金城坊中的兩具死屍,應當正是失蹤的牙兵。”李林甫明白轉機稍縱即逝,不等王霨出言,就搶先迴道。他不惜拋棄黨羽王鉷、抖出陰暗醜事,也要避免被聖人懷疑勾結邊將謀反。
“任海川說他被京兆府衙役追殺,原來還有安西兵將混在其中?”陳希烈諷刺道。
“王鉷信誓旦旦捉拿巨寇,恐衙役鎮不住場麵,登門相求。某身為右相,豈能不顧陛下之安危、京城之安危?吾可不是躲在家中無所事事、賞花觀月的陳相。”李林甫心中有了底氣,出言狠毒、毫不留情。
“王鉷可惡!他即便不是主謀,也肯定早已得知王焊欲圖不軌!”李隆基大怒,心中對王鉷最後一絲憐憫之情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陛下,微臣入宮以來始終不曾見到安西牙兵的屍首,故而未將前後因果聯係起來,以至於被王鉷兄弟欺騙而不自知。微臣老邁,難荷重任,懇請乞骸骨。”李林甫跪拜於地,涕泗橫流。
“哥奴快起!”李隆基離榻,親自扶起李林甫。
李亨咬了咬嘴唇,急忙起身攙住李林甫:“李相國,父皇離不開你,大唐也離不開你。些許跳梁小醜,豈能與李相爭輝?”
“陛下,微臣欲請衛伯玉入宮做證,不知可否?”李林甫明知李隆基對自己的話信了大半,卻出言試探道。
“李相何須如此?”不等聖人開口,李亨就急切勸道:“無論高仙芝是否謀逆,均與相國無關。”
“陛下,為取信天下,還是請衛伯玉入宮一趟比較妥當。”李林甫並沒有被**湯灌倒:“至於高仙芝,某相信他應無謀逆之心。”
“可!”李隆基略一斟酌,還是決定同意李林甫所請。
“陛下,即便安西牙兵是有人故意運到金城坊,可高家子弟與王焊關係密切,終究令人生疑?”楊國忠不甘形勢逆轉。
“陛下,微臣旁觀朝議許久,發現將謀逆案與高節帥勾連起來者有二,一為邢司階之供詞,二為安西牙兵之屍體。兩者若皆為真,相互佐證,高節帥自然有莫大嫌疑。可如今某敢保證,安西牙兵之事必有蹊蹺,不足為信。而單憑邢司階一人之孤證,不免有點單薄。”王霨的邏輯甚是嚴密。
(本章完)
...
高力士看得分明,也與王霨達成共識,要想盡辦法避免謀逆案演變成滔天血案。高力士雖然支持東宮繼位,可他並不願看見大唐朝堂血流成河。何況,他已經隱隱有點擔心,若無權相李林甫壓製,東宮會不會威脅聖人的安危?玄武門之變會不會再次上演?但是,無論內心看得再分明,若無證據,就不可能阻止案情如山林野火越演越烈,直至最終殃及成千上萬無辜者的性命。
高力士知道王霨正在全力尋找證據,可朝議進行許久,一場暴雨都快要停了,王霨依然遲遲不言。高力士明白證據還未到手,所以才決定用張德嘉拖延點時日。可不料麵對楊國忠等人的圍攻,張德嘉這麽快就敗下陣來。
“算了,看來並非人人都能像霨郎君那樣時時給人驚喜。”高力士感慨一聲,正琢磨如何出手幫張德嘉解困,卻見一名貴妃娘子身邊的宮娥從側門溜進大殿,將一個鯉魚狀的信封塞進王霨手中。
高力士頓生瀟瀟風雨將盡之感,立即做出決斷:“陛下,正因德嘉郎君是高仙桂的知己好友,吾才派他以之為遮掩前去查探。德嘉郎君素來公私分明,某相信他不敢欺瞞陛下。”
“難道高翁欲圖憑一小子之言為高仙芝開脫嗎?”楊國忠覺得勝券在握,對一向不敢得罪的高力士也不太客氣。
高力士心中狂怒,臉上卻和風細雨:“楊侍郎,某隻不過說德嘉郎君不敢欺君,何曾替高仙芝脫罪。方才德嘉郎君說他未見過王焊與高家子弟商議謀反。至於他看不見時發生過什麽,又有誰知道呢?”
“高大將軍所言在理。朕聽得出來,德嘉郎君隻是述說其所見所聞。”李隆基開口聲援高力士。
“謝陛下!”張德嘉跪拜在地,心中慚愧無比。他本以為能夠盡自己所能幫朋友一把,現在看能全身而退已屬不易。
“陛下,德嘉郎君盡職盡責,其心可嘉。但謀逆者行事必密,他所察不全,也不足為怪。”陳希烈明褒實貶,欲圖將張德嘉的努力全盤否定。
“正是如此!”楊國忠連聲附和,鮮於向急忙點頭讚同。
“高仙芝手握雄兵,威震磧西。高家子弟形跡可疑,更兼安西牙兵卷入謀逆案中,父皇不可不察。”李亨看似輕描淡寫,用心卻極其歹毒。
李林甫張嘴欲辯,卻根本無法自證清白。他見大勢已去,苦澀無比。李林甫本欲保住王鉷,無奈王鉷格局太小,竟顧念兄弟之情觸怒陛下;他獨戰群狼,推測出詭計的真相,卻苦於沒有證據,無法翻盤。
“某縱橫朝堂十餘年,今日竟要一敗塗地?”李林甫心有不甘,他仿佛看到此案過後,自己
(本章未完,請翻頁)黨羽散盡、大權旁落,雖不至於滿門抄斬,卻必將成為無牙病虎,再也不能把持朝堂。而潛伏在四周的政敵肯定會趁虛而入、步步緊逼。
“欲念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心神恍惚間,李林甫忽而憶起多年前在大慈恩寺內聽過的一段佛經,當時他嗤之以鼻、不以為然,現在卻忽然體會到權欲燙手的切膚之痛。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一縷陽光照入滿堂朱紫的大殿,如同一羽白鴿誤入刀光劍影、血流漂櫓的戰場。
“陛下,方才微臣家中托素葉郡主送來一封信,和謀逆案有關,懇請陛下準某稟明詳情。”當殿中諸人以為大局已定時,王霨忽然站了出來,朗聲說道。
“可!”李隆基有點期待。
高力士見王霨神色從容,鬆了口氣;李林甫既驚且喜,唿吸凝重;楊國忠自以為大獲全勝,並不在意;李亨滿心狐疑,眼神冰冷。
“陛下,某因四月二十一日曾遭人刺殺,甚是驚恐。為確保家宅平安與坊中寧靖,特組織家仆協助武侯巡街。今日辰時,某家一韓姓家仆在金城坊南門看見一輛馬車,車中坐了四個壯漢,其中兩位竟是他的舊友。韓姓家仆本為安西輕騎兵,因在怛羅斯苦戰受傷,離開龜茲來到庭州。他的數名袍澤則因戰功攫升為牙兵,被封副使帶到長安,負責守衛李相。韓姓家仆所見的兩人,正是他昔日之袍澤、今日之牙兵。家仆上前打招唿,卻發現兩名袍澤對他不理不睬。幸而車夫走神,馬車陷入街邊溝渠。家仆與路上眾人上前相助,驚覺牙兵被人迷昏。家仆試圖將他們救出,卻被兩名持刀武士攆走。家仆趕迴吾宅,欲懇請吾出手相助故友,卻不料倏忽間就發生王焊謀反之亂,昏迷的牙兵也變成了兩具死屍。”王霨盡量簡潔地說清了來龍去脈。
“牙兵!原來他們是被人迷昏,然後用馬車轉移到謀反之地。”李林甫拚出了整個陰謀的全貌:“到底是誰試圖栽贓陷害安西軍?一旦查清,老夫身為安西大都護,必為麾下兒郎伸張正義!”
李隆基輕拍禦榻扶手,神情耐人尋味;高力士見聖人有所觸動,心中大定;李亨冷眼盯著王霨,胸中恨意翻湧;陳玄禮有點驚訝,不意竟然出了如此漏洞;陳希烈迅速判斷了一下殿中形勢,縮頭不語;張均望了眼王霨,撫須而歎;鮮於向皺眉苦思,覺得原本明朗的局勢有點撲朔迷離;張德嘉見王霨終於出手,頓覺肩上一輕。
“霨郎君,汝與高仙桂也熟稔的很,你可別公私不分!”楊國忠故技重施,試圖以此駁倒王霨。
“楊侍郎,某行事向來忠君秉理,從不因私廢公。前些時日侍郎遭人誣陷,陛下垂詢時,吾可曾有所欺瞞?”王霨重提舊事,楊國忠無言以對。
“霨郎君,口說無憑,證人何在?”高力士有意為王霨搭台階。
“啟稟陛下,馬車陷入溝渠時,路
(本章未完,請翻頁)邊眾人及坊中武侯都曾看見。某家仆之言是真是假,一問便知。此刻他們應在前來覲見的路上,還望陛下準許一幹人等入宮作證。”王霨相信王勇和阿伊騰格娜會將一切安排妥當。
“準!”李隆基犀利的目光從楊國忠、李亨等人臉上掃過。
“霨郎君,安西牙兵乃百戰精銳,豈會輕易被人擒住?”陳玄禮有點坐不住,起身質疑。
“陳大將軍,老夫昨晚被王鉷所騙,派衛伯玉和兩名安西牙兵助其緝拿任海川。後衛伯玉受傷,被人用毒物迷倒,兩名牙兵也不知所蹤。老夫本以為他們被人殺了,不曾多想。如今看來,金城坊中的兩具死屍,應當正是失蹤的牙兵。”李林甫明白轉機稍縱即逝,不等王霨出言,就搶先迴道。他不惜拋棄黨羽王鉷、抖出陰暗醜事,也要避免被聖人懷疑勾結邊將謀反。
“任海川說他被京兆府衙役追殺,原來還有安西兵將混在其中?”陳希烈諷刺道。
“王鉷信誓旦旦捉拿巨寇,恐衙役鎮不住場麵,登門相求。某身為右相,豈能不顧陛下之安危、京城之安危?吾可不是躲在家中無所事事、賞花觀月的陳相。”李林甫心中有了底氣,出言狠毒、毫不留情。
“王鉷可惡!他即便不是主謀,也肯定早已得知王焊欲圖不軌!”李隆基大怒,心中對王鉷最後一絲憐憫之情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陛下,微臣入宮以來始終不曾見到安西牙兵的屍首,故而未將前後因果聯係起來,以至於被王鉷兄弟欺騙而不自知。微臣老邁,難荷重任,懇請乞骸骨。”李林甫跪拜於地,涕泗橫流。
“哥奴快起!”李隆基離榻,親自扶起李林甫。
李亨咬了咬嘴唇,急忙起身攙住李林甫:“李相國,父皇離不開你,大唐也離不開你。些許跳梁小醜,豈能與李相爭輝?”
“陛下,微臣欲請衛伯玉入宮做證,不知可否?”李林甫明知李隆基對自己的話信了大半,卻出言試探道。
“李相何須如此?”不等聖人開口,李亨就急切勸道:“無論高仙芝是否謀逆,均與相國無關。”
“陛下,為取信天下,還是請衛伯玉入宮一趟比較妥當。”李林甫並沒有被**湯灌倒:“至於高仙芝,某相信他應無謀逆之心。”
“可!”李隆基略一斟酌,還是決定同意李林甫所請。
“陛下,即便安西牙兵是有人故意運到金城坊,可高家子弟與王焊關係密切,終究令人生疑?”楊國忠不甘形勢逆轉。
“陛下,微臣旁觀朝議許久,發現將謀逆案與高節帥勾連起來者有二,一為邢司階之供詞,二為安西牙兵之屍體。兩者若皆為真,相互佐證,高節帥自然有莫大嫌疑。可如今某敢保證,安西牙兵之事必有蹊蹺,不足為信。而單憑邢司階一人之孤證,不免有點單薄。”王霨的邏輯甚是嚴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