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上有幾處名勝,裴公洞乃是其一,位於懸崖邊。


    據說唐朝宰相裴休信奉佛教,其子孝道,順從父願立誌向佛,裴公子來到鎮江金山上,見到山中寺院荒廢,便在此處苦修,重修寺廟,正是後來金山寺的開山祖師裴頭陀。


    也有一種傳說,這金山岩洞中原有一條白蟒盤踞,為害郊野,裴頭陀驅趕白蟒,修成功德,後被人尊稱為法海禪師。


    而今,金山寺又出一位明空禪師,名聲斐然,言傳他佛法高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尤其是這兩年來,到金山寺求見明空禪師的香客絡繹不絕,乃至於一擲千金捐贈香火,隻為能求他開口指點迷津。


    太史擎兩月前就來過金山寺,當時不巧,這位明空禪師遊方去了,未曾一見。


    七月十四,明日就是中元,進山的香客不多,寺院裏的僧人們正在上早課,遠遠的從念佛堂傳來誦經聲,山前焚起香燭,青煙嫋嫋升空。


    吳茱兒跟在太史擎身後,前往慈壽塔的方向,裴公洞就在西峰。


    一路上沒遇見什麽人,快到山跟前卻被守在小路上的兩個身穿褐色百衲衣的苦行僧攔住了,雙手合十道:


    “前麵乃是寺院清修之地,兩位施主請留步``。”


    太史擎先是還禮,再挑了眉頭,直白道:“先前我明明看見有人過去了,既不是你們院中的和尚,為何他們能過。我不能過?”


    兩個僧人相覷一眼,其中一人答道:“施主看見的應是本寺俗家弟子,他們前來拜會師父,所以通行。”


    太史擎冷笑道:“出家人不打誑語,你們滿口瞎話,想必是不怕佛祖聽見了。”


    二人臉色一變,頓時麵沉幾分,看著太史擎的目光不善起來。


    吳茱兒看見太史擎一開口就得罪人,連忙上前打圓場:“兩位師傅莫怪,事出緊急。我師兄才會出言不遜。聽說貴寺的明空禪師前日遠遊迴來了,眼下就在洞中修行,不知能否行個方便,替我們求見大師。”


    苦行僧見她是個女客。臉色略有緩和。卻是搖頭拒絕:“師父正在閉關。不見外客,二位請迴。”


    吳茱兒低聲求情:“昨夜進山,我家侄兒不小心走失了。過了一夜還找不到人,唯恐是衝撞了哪路鬼怪,但求大師指個方向,我們好去尋人。”


    聽她說明原委,兩個僧人不為所動,依舊是一句“施主請迴。”


    吳茱兒無計可施,苦著臉迴頭看向太史擎,卻見他從袖中摸出一錠明晃晃的金元寶,對那二人道:“昨夜來的匆忙,未曾捐得香火,不知此時遲是不遲。”


    那一錠金子,少說能有八兩重,成色又十足,拿去錢莊能兌一百兩銀子出來。


    就見那兩個苦行僧再次變了臉,雙手合十朝太史擎謝過,和顏悅色地伸手去接:“阿彌陀佛,施主有心向佛,不分遲早。”


    太史擎遞上金元寶,兩人自然而然讓出一條路來,請他們通過,態度十分客氣:“師父正在見客,請二位入內稍等。”


    吳茱兒張目結舌。看到這一幕還有什麽想不通的,合著不是不讓他們過去,而是要交過路費呐!一錠金的過路費,這真的不是打劫嗎?


    太史擎丟給吳茱兒一記嘲諷的眼神,領著她繼續往前走。


    吳茱兒滿腹牢騷,為了小鹿子忍著沒吭聲。


    來到裴公洞門前,就見洞門口守著一個小沙彌,門外還有兩個香客在此等候,就是苦行僧口中的“俗家弟子”了。


    吳茱兒打量這兩個人,見他們穿著打扮俱都是富貴人家出身,同樣麵有愁容,不知他們是交了多少過路費才進來的。


    對方見到他們一男一女,不免多看兩眼,其中一名中年男子擠出一絲笑,湊近了半步同太史擎搭話:“閣下也是來求見大師的?”


    太史擎掃他一眼,沒有理會,抱著手臂眺望遠處風景,儼然一副“別煩老子”的模樣。


    那人麵露尷尬,吳茱兒不願見他得罪人,連忙接過話頭:“是啊,我們是有事來求見明空禪師,您也是遇上麻煩事了嗎?


    太史擎扯了下嘴角,聽他們兩個說廢話。


    同吳茱兒閑扯兩句,中年人打開了話匣子,長籲短歎道:“敝人行商,小姓孫。去年在鎮江府花大價錢買了一座老宅子,上個月突然鬧起鬼來,攪得一家雞犬不寧。我前前後後請了不少道長與和尚去家中作法,總不見消停,一個個都說我那宅子裏住著百年冤魂,到了七月尤其厲害,唯有金山寺的明空禪師才有本事降服,萬不得已求到此處,想請大師隨我迴家超度一番。”


    老宅子鬧鬼不是什麽稀罕事,可要是遇見了惡鬼,往往要鬧出人命。


    吳茱兒對鬼怪一說本就心存畏懼,這下子聽了真人真事兒,愈發地擔憂起失蹤的小鹿子,當下沒了心情說話,探頭探腦朝洞口裏張望。


    正在想裏頭的人怎麽還不出來,就見坐在門口的小沙彌站起身,引了一個人出來。


    同等在外麵的人神色不同,剛出來的這名年輕男子腳步輕快,眉梢帶有一抹喜氣,不像是有什麽麻煩,倒像是遇見了好事似的。


    吳茱兒瞧著這人眼熟,才想著在哪兒見過,對方已是抬頭看見了太史擎,隻見那人一臉驚喜地大步上前,拱手叫喚:


    “魁一兄!”


    吳茱兒一下子想起來了,哦,是他啊。大概一個月前,太史擎帶上她到茅山書院砸人招牌,同席有個黏人的秀才,記得是姓祝,還是姓朱?


    祝知德未料會在這裏重逢太史擎,張口就道:“上迴在句容縣你我把酒夜談,第二天兄台就不告而別,叫人好是傷心,幸得有緣,竟在此地相會了。”


    太史擎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這個自來熟,動了動嘴皮子,道:“你認錯人了。”


    祝知德哈哈笑道:“魁一兄真是愛開玩笑,這大白天的,我怎麽會認錯人呢。”


    說著,又轉頭看向他身後的吳茱兒,眨了兩下眼睛才認出她是那個吹笛子的小師妹,上迴見到她隻是個其貌不揚的小丫頭,一晃眼就換作個水靈靈的小娘子了。


    祝知德頓時就結巴起來:“小生唐突,這個,那個,尚不知姑娘貴姓。”


    吳茱兒倒是覺得這人好玩兒,就同他客氣道:“我姓吳,你是祝相公吧?”


    “正是正是,小生正是姓祝,難為吳娘子還記得。”


    太史擎瞪了吳茱兒一眼,怪她沒眼色,看不出來他不想搭理這狗皮膏藥麽。緊接著,他又瞪了祝知德一眼,板著臉孔道:


    “原來是祝兄,萍水相逢,竟險些把你忘了。”


    祝知德壓根沒聽出來他話裏不爽,熱情不減:“魁一兄又開玩笑,哈哈哈。”


    許是他笑聲太大,守洞的小沙彌引了後麵一個人進去,出來便衝他們皺眉頭:“幾位施主說話小聲些,師父還在裏麵見客呢。”


    祝知德立刻閉上了嘴。


    等那小沙彌扭過頭去,他便湊近太史擎打聽道:“你們到金山寺來找明空禪師,所為何事啊?”


    太史擎不答反問:“你為何事?”


    祝知德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脖子,露出一根紅繩,告訴他:“下個月就要秋闈,家母卻夢見我落水,父母實在忐忑,便讓我親身到金山寺來求一道護身符。幸好我來得早,這可是最後一個了,再有人來求取,得等到明年去呢。”


    太史擎輕嗤一聲,舉目望著山頂的慈壽塔。


    “你們也是來求護身符的嗎?”


    吳茱兒正要作答,就聽太史擎輕飄飄說了一句:“不,我們來捉鬼。”(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茱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果並收藏紅茱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