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甲魚導致的中毒,此前李淵也經曆過一次,有孫道長想也知道隻是虛驚一場,便沒人想到遠在華國的李寬,也沒人想到要叫遠在封地的各位王爺迴長安。
人人都以為李淵的身子很健壯,就算中了一次毒,解了毒也就沒事了,卻從未有人想到李淵已經老了,老的不成樣了。
是夜,李淵起來了,問候過老爹狀況的李世民被李淵揮退了,擔憂的兕子等人也被李淵叫著迴去休息,說自己沒事。
大殿裏空蕩蕩的,隻有蘇媚兒被李淵留了下來,也就是說大殿裏隻有李淵萬貴妃和蘇媚兒三人,就連殿裏的小黃門和宮女也被李淵吩咐到了殿外。
“孫媳婦,皇宮不是一個好地方,你和寬兒一直便是心善之人,寬兒現在還好一些,你比起寬兒還差的點,不是祖父責怪你,而是在宮裏切記小心謹慎,萬不可以真心示人啊。”
李淵感慨良多,早些年喜歡皇宮,喜歡皇宮裏的一切,就是被兒子逼著退位之後,雖說怨恨但裏也有對皇宮的喜歡,皇宮永遠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後來跟著孫兒去了桃源村,去了閩州,在去華國,便越來越討厭皇宮,在宮裏越發想念桃源村,想念台北的小樓。
李淵歎了口氣,“明日你便帶著兩個小重孫和你祖母迴桃源村吧。”
蘇媚兒並不傻,聽李淵的話就知道其中有事。
“祖父······”
“不知為何,祖父近來便感覺自己恐怕不行了,宮裏不是你該待的地方,祖父也想去桃源村,但是祖父不能去了,祖父半生心血都在這座皇宮裏,皇宮不是祖父心裏最好的安息地,卻是最適合祖父的地方,你迴去去收拾收拾,明日一早帶著你祖母迴桃源村,若是祖父真有不測,祖父準許你祖母不入獻陵。”
萬貴妃一句話也沒說,隻是點了點頭,也不知道是在讚同李淵哪些決定。
蘇媚兒也隻是點點頭,然後迴了自己所住宮殿收拾行裝。
剛入手,連福與李世民便來了。
詢問的問題不多,隻是問了問李淵留下蘇媚兒說了些什麽,蘇媚兒也沒隱瞞,或者不知道該怎麽隱瞞,雖說作為一國之母也有些年頭了,但是長安皇宮內院的各種算計,她真不在行。
“連福,你認為父皇是否有所發現,今日中毒難道真是無心之失?”從蘇媚兒的住處出來,李世民詢問著身後的連福。
“老奴不知,但······太上皇既然讓楚王妃離宮,恐怕······”
連福的話並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李淵中毒並非因為一時疏忽,並非一時疏忽,或許有人故意而為之,但是他沒有想到何人有這個動機。
李淵身邊伺候的人員皆是從桃源村帶來的,現在宮裏的廚子也是楚王府的人,他們是沒有可能謀害李淵的,這點自信連福還是有的。
就算是有人收買,這些人也不會做出這種事,楚王府麾下的人,尤其是仆從和侍女,那忠心,連福自認自己都做不到。
當然,若是楚王府王妃吩咐自然有可能,但是楚王妃會做這種事嗎?
顯然不會。
至於萬貴妃,那就更不可能了。
李世民也認為連福說的不錯,所以當即吩咐了連福暗中查探,擔憂且疑心重重的迴了自己的甘露殿。
翌日,蘇媚兒帶著兒女出宮了,本是叫萬貴妃一同迴桃源村的,不過萬貴妃說什麽也不走,李淵竟然也推翻了昨夜自己說過的話,讚同的萬貴妃留在皇宮裏。
蘇媚兒的車架行至朱雀門,正好遇見了進宮的孫道長。
作為孫媳,蘇媚兒自然得向孫道長說說李淵的情況,尤其昨夜李淵的話還令人心驚膽顫。
孫道長大怒,懷疑他什麽都行,就是不能懷疑他的醫術,不就是因為喝了甲魚湯中了點小毒麽,當年能救迴來,現在也能救迴來。
怒氣衝衝的往皇宮走去,走了沒兩步,又歎了口氣,說讓蘇媚兒最好把李寬給叫迴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竟李淵已經很老了,身子早不如十幾年前。
交待好這件事,孫道長趕到李淵的寢宮對著李淵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罵,說什麽老家夥想死還早著呢,有老夫在就是你想死也沒那麽容易。
孫道長的話似乎很有作用,孫道長的醫術也並非浪得虛名,李淵的臉色一日比一日紅潤,甚至比起中毒前的身子都要好。
李世民放心了,讓連福停下了暗中的查探。
蘇媚兒隔三差五便帶著兒女和妹妹一同進宮看望李淵,偶爾便覺得十日前其實不用給自家夫君送去書信,完全沒有那個必要打擾夫君處理華國朝堂大事。
但是一想到夫君會從華國趕迴長安城,又有些高興,似乎去信也挺好。
李淵似乎也認為自己好像是想多了,一切似乎真的隻是一個意外,當初他沒想到自己不能吃甲魚,萬貴妃也疏忽了而已。
李淵臉上漸漸有了笑容,但是偶爾眼神中還是會閃過一絲疲憊和傷心,尤其在夜深人靜時,常常發出歎息之聲。
在華國的李寬,收到蘇媚兒信件的便沒了笑臉,從接到蘇媚兒信件的那一刻起,便再也沒有笑過一次。急衝衝的將華國朝堂上的事務與李哲交待了一番,然後便帶著李承乾夫妻、丹陽公主與南平公主趕迴長安城。
就在李寬等人尚在海上漂泊之際,李淵去世了,去世的毫無一點征兆,令所有讓人措不及防。
正所謂,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秋天的螃蟹,黃多油滿,最是肥美,是一年中吃蟹的最佳季節。
李淵的身子漸漸好轉,宮裏自然要慶賀一番,桌上便少不了這個時節最美味的螃蟹,李淵肝髒有問題,但是適量的食用卻是有好處的。
在孫媳婦的監督下嚐了嚐美味,還笑著說讓孫媳婦多帶著小重孫進宮看看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李淵迴到自己住處後不久,便去世了。
小黃門剛跌跌撞撞的跑到甘露殿,原本因為今日一家人歡聚而感到高興的李世民聽到小黃門說太上皇去世了,頓時便愣住了。
片刻迴神,李世民急衝衝的趕去了李淵的寢宮,剛剛離去的蘇媚兒等人也在朝李淵的寢宮趕去,一股壓抑且憂傷的氣氛籠罩著整個皇宮。
安平第一個哭出了聲,返迴皇宮的長輩們一邊走一邊勸慰安平,說父皇、皇祖父今年八十了,是喜喪······不應該哭,但是勸慰的公主們卻是流下淚。
早些年李淵似乎把她們都忘記了,心裏隻有李寬這麽一個孫兒,但是自從李淵迴長安之後,她們知道自己父親是沒有忘記自己的,這些年遠在華國,卻沒少一點關心,至少在銀錢上從來就沒有少過她們一分的。
當今太上皇去世,一串又一串的小黃門和士卒從皇親身側離去,甚至來不及行禮,相逢不過是匆匆而過。
皇室宗親快馬加鞭,頭上胡亂的過著孝帕,沒人乘坐馬車,全都選擇了騎馬,在朱雀大街,在皇城之中策馬疾馳。
房玄齡、長孫無忌這等重臣也來了,選擇的方式與皇室宗親別無而致。
原本的規矩在李淵去世時,似乎已經沒了規矩,皇宮大內的將士看著一匹又一匹的快馬,別說問話了,攔都不敢攔。
一眾老臣宗親站在大殿之外,麵帶悲傷之色,隻是不知道那層臉麵之下究竟又是怎樣的一個光景,是否是一張興奮的笑臉或許隻有天知道。
趕到寢宮的安平尤不自信,親自替李淵把了脈,聽到萬貴妃泣說去了,哭得更大聲了。
原本在大殿裏的公主們似乎也被安平給感染了,整個大殿一時間哭聲震天。
李淵去世了,皇宮裏的內侍與宮女開始忙碌,無論何人的寢殿都掛上了高高的燈籠,慘白的燈籠與漆黑的奠字,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李世民在大殿裏呆呆地的站了整整一個時辰,沒說話也沒流淚,然後匆匆的出了大殿,與重臣去了兩儀殿,太上皇去世需要處理的事太多了。
不久,兩儀殿中便傳出了旨意。
天下所有歌舞飲宴全部停止,為官者,一旦在國喪期間飲宴者按重罪論處,不論是什麽喜事都得在國喪期間停止。
為了給太上皇祈福,下令免除天下各州稅收一年,京兆地區兩年。
定尊號太武高祖皇帝,詔令天下。
······
一條又一條的詔令從兩儀殿發出,熱鬧的長安大街更熱鬧了,隻不過這些熱鬧之中多了許多憂傷,當然也有不少發自真心的笑容。
太上皇畢竟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尋常百姓不識,李淵的去世與他們沒有任何幹係,這就好比一個陌生人去世,你不會因此而感到悲傷是一個道理。
反而因為李淵的去世,還能減免兩年的賦稅,尋常人家又如何能不高興。
一個商戶站在自家門前發笑感慨,隻不過感概的話隻是說出了太上皇三個字便被一群壯漢給踹到在地狠揍了一頓,然後揍人的匆匆而去
“幹啥打我,還有沒有王法······”
“別說了,小心又挨頓揍,你也不看看他們是什麽人,那可是張爺的手下。”
“那又如何,一群地痞。”
好心勸說的人沒在說話,若非這個外來的家夥平日裏懂事,招唿不斷,他連一句話都不想說。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叫著讓挨揍的商戶去報官,也有叫他去找迴場子的,但是他也不傻,發現這些人沒安好心,便拉著原本勸說他的人問了幾句。
得知是楚王府的家臣,商人再也不敢開口了。
長安城的商鋪並未受到官府的命令,但是有半數的商鋪掛上了縞素,一間酒樓更是貼出了消息,太上皇國喪期間,停止營業。
要說李淵這一死,心裏最不痛快的大抵便是青樓楚館的管事們了,其他人是憂傷,他們則是憤恨,整整一百天的國喪期,也就是說他們有三個多月沒有生意。
尤其是,現下正值秋闈之期,眼看也要到冬天了,正是青樓楚館掙錢的時候,難免有不少人會罵上一句太上皇死得真不是時候。
這種話也隻敢在心裏罵罵,若是罵出口,被人告到了楚王府,估計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今日但凡露出一點笑容的人,隻要被楚王府的人瞧見,那就是一頓狠揍,剛才還瞧著一個士子打扮的讀書人被揍得鼻青臉腫。
楚王府的囂張跋扈落到了不少人眼中,有不少人心中都有了疑惑,長安,大唐皇朝的最中心,似乎早已在楚王府的掌控之中了。
皇宮外因為李淵去世談論不休,皇宮裏卻“靜”得可怕,除了低泣之聲,似乎再也沒了其他的聲音,或許唯有兩儀殿才有一點人聲。
大致上商量好了李淵去世後的事務,李世民起身準備前往李淵寢宮,卻被房玄齡給叫住了。
“陛下,是否八百裏加急傳信楚王殿下,讓楚王殿下迴長安。”
八百裏加急,一般是有軍務大事才會使用,李淵的去世雖說是一件大事,但是真沒到用上八百裏加急的地步。
至少其他皇子哪裏是用不上,隻不過唯有李寬不同而已。
李世民點點頭,突然感覺一陣炫目,竟然昏倒在了座位上。
兩儀殿中又是一陣忙碌,太醫署的太醫全都來了,孫道長也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太醫說陛下隻是憂傷所致,到最後孫道長也是如此做下定論,連福和朝臣才放心下來。
不怪連福和朝臣如此謹慎,李淵的去世太過令人措不及防,再加上李世民又是皇帝,容不得不小心對待。
關鍵是,連福才剛停止了暗中的調查不久,李淵便去世了,這其中若是沒有點問題,連福自己都不信。
李淵也就算了,畢竟李淵的去世對大唐朝堂的影響並不大,但若是李世民有點問題,那麻煩可就大了,國朝動蕩不安並非沒有可能。
人人都以為李淵的身子很健壯,就算中了一次毒,解了毒也就沒事了,卻從未有人想到李淵已經老了,老的不成樣了。
是夜,李淵起來了,問候過老爹狀況的李世民被李淵揮退了,擔憂的兕子等人也被李淵叫著迴去休息,說自己沒事。
大殿裏空蕩蕩的,隻有蘇媚兒被李淵留了下來,也就是說大殿裏隻有李淵萬貴妃和蘇媚兒三人,就連殿裏的小黃門和宮女也被李淵吩咐到了殿外。
“孫媳婦,皇宮不是一個好地方,你和寬兒一直便是心善之人,寬兒現在還好一些,你比起寬兒還差的點,不是祖父責怪你,而是在宮裏切記小心謹慎,萬不可以真心示人啊。”
李淵感慨良多,早些年喜歡皇宮,喜歡皇宮裏的一切,就是被兒子逼著退位之後,雖說怨恨但裏也有對皇宮的喜歡,皇宮永遠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後來跟著孫兒去了桃源村,去了閩州,在去華國,便越來越討厭皇宮,在宮裏越發想念桃源村,想念台北的小樓。
李淵歎了口氣,“明日你便帶著兩個小重孫和你祖母迴桃源村吧。”
蘇媚兒並不傻,聽李淵的話就知道其中有事。
“祖父······”
“不知為何,祖父近來便感覺自己恐怕不行了,宮裏不是你該待的地方,祖父也想去桃源村,但是祖父不能去了,祖父半生心血都在這座皇宮裏,皇宮不是祖父心裏最好的安息地,卻是最適合祖父的地方,你迴去去收拾收拾,明日一早帶著你祖母迴桃源村,若是祖父真有不測,祖父準許你祖母不入獻陵。”
萬貴妃一句話也沒說,隻是點了點頭,也不知道是在讚同李淵哪些決定。
蘇媚兒也隻是點點頭,然後迴了自己所住宮殿收拾行裝。
剛入手,連福與李世民便來了。
詢問的問題不多,隻是問了問李淵留下蘇媚兒說了些什麽,蘇媚兒也沒隱瞞,或者不知道該怎麽隱瞞,雖說作為一國之母也有些年頭了,但是長安皇宮內院的各種算計,她真不在行。
“連福,你認為父皇是否有所發現,今日中毒難道真是無心之失?”從蘇媚兒的住處出來,李世民詢問著身後的連福。
“老奴不知,但······太上皇既然讓楚王妃離宮,恐怕······”
連福的話並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李淵中毒並非因為一時疏忽,並非一時疏忽,或許有人故意而為之,但是他沒有想到何人有這個動機。
李淵身邊伺候的人員皆是從桃源村帶來的,現在宮裏的廚子也是楚王府的人,他們是沒有可能謀害李淵的,這點自信連福還是有的。
就算是有人收買,這些人也不會做出這種事,楚王府麾下的人,尤其是仆從和侍女,那忠心,連福自認自己都做不到。
當然,若是楚王府王妃吩咐自然有可能,但是楚王妃會做這種事嗎?
顯然不會。
至於萬貴妃,那就更不可能了。
李世民也認為連福說的不錯,所以當即吩咐了連福暗中查探,擔憂且疑心重重的迴了自己的甘露殿。
翌日,蘇媚兒帶著兒女出宮了,本是叫萬貴妃一同迴桃源村的,不過萬貴妃說什麽也不走,李淵竟然也推翻了昨夜自己說過的話,讚同的萬貴妃留在皇宮裏。
蘇媚兒的車架行至朱雀門,正好遇見了進宮的孫道長。
作為孫媳,蘇媚兒自然得向孫道長說說李淵的情況,尤其昨夜李淵的話還令人心驚膽顫。
孫道長大怒,懷疑他什麽都行,就是不能懷疑他的醫術,不就是因為喝了甲魚湯中了點小毒麽,當年能救迴來,現在也能救迴來。
怒氣衝衝的往皇宮走去,走了沒兩步,又歎了口氣,說讓蘇媚兒最好把李寬給叫迴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竟李淵已經很老了,身子早不如十幾年前。
交待好這件事,孫道長趕到李淵的寢宮對著李淵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罵,說什麽老家夥想死還早著呢,有老夫在就是你想死也沒那麽容易。
孫道長的話似乎很有作用,孫道長的醫術也並非浪得虛名,李淵的臉色一日比一日紅潤,甚至比起中毒前的身子都要好。
李世民放心了,讓連福停下了暗中的查探。
蘇媚兒隔三差五便帶著兒女和妹妹一同進宮看望李淵,偶爾便覺得十日前其實不用給自家夫君送去書信,完全沒有那個必要打擾夫君處理華國朝堂大事。
但是一想到夫君會從華國趕迴長安城,又有些高興,似乎去信也挺好。
李淵似乎也認為自己好像是想多了,一切似乎真的隻是一個意外,當初他沒想到自己不能吃甲魚,萬貴妃也疏忽了而已。
李淵臉上漸漸有了笑容,但是偶爾眼神中還是會閃過一絲疲憊和傷心,尤其在夜深人靜時,常常發出歎息之聲。
在華國的李寬,收到蘇媚兒信件的便沒了笑臉,從接到蘇媚兒信件的那一刻起,便再也沒有笑過一次。急衝衝的將華國朝堂上的事務與李哲交待了一番,然後便帶著李承乾夫妻、丹陽公主與南平公主趕迴長安城。
就在李寬等人尚在海上漂泊之際,李淵去世了,去世的毫無一點征兆,令所有讓人措不及防。
正所謂,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秋天的螃蟹,黃多油滿,最是肥美,是一年中吃蟹的最佳季節。
李淵的身子漸漸好轉,宮裏自然要慶賀一番,桌上便少不了這個時節最美味的螃蟹,李淵肝髒有問題,但是適量的食用卻是有好處的。
在孫媳婦的監督下嚐了嚐美味,還笑著說讓孫媳婦多帶著小重孫進宮看看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李淵迴到自己住處後不久,便去世了。
小黃門剛跌跌撞撞的跑到甘露殿,原本因為今日一家人歡聚而感到高興的李世民聽到小黃門說太上皇去世了,頓時便愣住了。
片刻迴神,李世民急衝衝的趕去了李淵的寢宮,剛剛離去的蘇媚兒等人也在朝李淵的寢宮趕去,一股壓抑且憂傷的氣氛籠罩著整個皇宮。
安平第一個哭出了聲,返迴皇宮的長輩們一邊走一邊勸慰安平,說父皇、皇祖父今年八十了,是喜喪······不應該哭,但是勸慰的公主們卻是流下淚。
早些年李淵似乎把她們都忘記了,心裏隻有李寬這麽一個孫兒,但是自從李淵迴長安之後,她們知道自己父親是沒有忘記自己的,這些年遠在華國,卻沒少一點關心,至少在銀錢上從來就沒有少過她們一分的。
當今太上皇去世,一串又一串的小黃門和士卒從皇親身側離去,甚至來不及行禮,相逢不過是匆匆而過。
皇室宗親快馬加鞭,頭上胡亂的過著孝帕,沒人乘坐馬車,全都選擇了騎馬,在朱雀大街,在皇城之中策馬疾馳。
房玄齡、長孫無忌這等重臣也來了,選擇的方式與皇室宗親別無而致。
原本的規矩在李淵去世時,似乎已經沒了規矩,皇宮大內的將士看著一匹又一匹的快馬,別說問話了,攔都不敢攔。
一眾老臣宗親站在大殿之外,麵帶悲傷之色,隻是不知道那層臉麵之下究竟又是怎樣的一個光景,是否是一張興奮的笑臉或許隻有天知道。
趕到寢宮的安平尤不自信,親自替李淵把了脈,聽到萬貴妃泣說去了,哭得更大聲了。
原本在大殿裏的公主們似乎也被安平給感染了,整個大殿一時間哭聲震天。
李淵去世了,皇宮裏的內侍與宮女開始忙碌,無論何人的寢殿都掛上了高高的燈籠,慘白的燈籠與漆黑的奠字,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李世民在大殿裏呆呆地的站了整整一個時辰,沒說話也沒流淚,然後匆匆的出了大殿,與重臣去了兩儀殿,太上皇去世需要處理的事太多了。
不久,兩儀殿中便傳出了旨意。
天下所有歌舞飲宴全部停止,為官者,一旦在國喪期間飲宴者按重罪論處,不論是什麽喜事都得在國喪期間停止。
為了給太上皇祈福,下令免除天下各州稅收一年,京兆地區兩年。
定尊號太武高祖皇帝,詔令天下。
······
一條又一條的詔令從兩儀殿發出,熱鬧的長安大街更熱鬧了,隻不過這些熱鬧之中多了許多憂傷,當然也有不少發自真心的笑容。
太上皇畢竟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尋常百姓不識,李淵的去世與他們沒有任何幹係,這就好比一個陌生人去世,你不會因此而感到悲傷是一個道理。
反而因為李淵的去世,還能減免兩年的賦稅,尋常人家又如何能不高興。
一個商戶站在自家門前發笑感慨,隻不過感概的話隻是說出了太上皇三個字便被一群壯漢給踹到在地狠揍了一頓,然後揍人的匆匆而去
“幹啥打我,還有沒有王法······”
“別說了,小心又挨頓揍,你也不看看他們是什麽人,那可是張爺的手下。”
“那又如何,一群地痞。”
好心勸說的人沒在說話,若非這個外來的家夥平日裏懂事,招唿不斷,他連一句話都不想說。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叫著讓挨揍的商戶去報官,也有叫他去找迴場子的,但是他也不傻,發現這些人沒安好心,便拉著原本勸說他的人問了幾句。
得知是楚王府的家臣,商人再也不敢開口了。
長安城的商鋪並未受到官府的命令,但是有半數的商鋪掛上了縞素,一間酒樓更是貼出了消息,太上皇國喪期間,停止營業。
要說李淵這一死,心裏最不痛快的大抵便是青樓楚館的管事們了,其他人是憂傷,他們則是憤恨,整整一百天的國喪期,也就是說他們有三個多月沒有生意。
尤其是,現下正值秋闈之期,眼看也要到冬天了,正是青樓楚館掙錢的時候,難免有不少人會罵上一句太上皇死得真不是時候。
這種話也隻敢在心裏罵罵,若是罵出口,被人告到了楚王府,估計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今日但凡露出一點笑容的人,隻要被楚王府的人瞧見,那就是一頓狠揍,剛才還瞧著一個士子打扮的讀書人被揍得鼻青臉腫。
楚王府的囂張跋扈落到了不少人眼中,有不少人心中都有了疑惑,長安,大唐皇朝的最中心,似乎早已在楚王府的掌控之中了。
皇宮外因為李淵去世談論不休,皇宮裏卻“靜”得可怕,除了低泣之聲,似乎再也沒了其他的聲音,或許唯有兩儀殿才有一點人聲。
大致上商量好了李淵去世後的事務,李世民起身準備前往李淵寢宮,卻被房玄齡給叫住了。
“陛下,是否八百裏加急傳信楚王殿下,讓楚王殿下迴長安。”
八百裏加急,一般是有軍務大事才會使用,李淵的去世雖說是一件大事,但是真沒到用上八百裏加急的地步。
至少其他皇子哪裏是用不上,隻不過唯有李寬不同而已。
李世民點點頭,突然感覺一陣炫目,竟然昏倒在了座位上。
兩儀殿中又是一陣忙碌,太醫署的太醫全都來了,孫道長也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太醫說陛下隻是憂傷所致,到最後孫道長也是如此做下定論,連福和朝臣才放心下來。
不怪連福和朝臣如此謹慎,李淵的去世太過令人措不及防,再加上李世民又是皇帝,容不得不小心對待。
關鍵是,連福才剛停止了暗中的調查不久,李淵便去世了,這其中若是沒有點問題,連福自己都不信。
李淵也就算了,畢竟李淵的去世對大唐朝堂的影響並不大,但若是李世民有點問題,那麻煩可就大了,國朝動蕩不安並非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