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作美,一連好幾天大雪的長安城迎來了暖陽,地麵上的白雪在陽光下泛著光暈,楚王府的仆從和侍女們拿著一根根的竹竿清理著廊簷上的冰晶。
此時的李寬正在被窩裏翻來覆去,像似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享受著被窩裏的溫暖,直到日上三竿了他才從房中出來。
“哲兒迴桃源村了?”沒見到兒子,李寬隨口便問了看著他吃早飯的蘇媚兒一句。
“沒迴,跟著王方翼母子去買禮物去了,說是順便去拜訪同安姑祖母。”
什麽順便去看看同安長公主,不過是借口罷了,無非是同安大長公主對王方翼母子很刻薄,現在王方翼母子去同安公主府受刁難也是常理,但打狗還得看主人呢,王方翼如今可是他李哲手下的人,李哲自然要去給王方翼母子撐腰,順帶著像王方翼母子表達下他對王方翼的看重,收攏人心。
隻聽蘇媚兒一句話,李寬就將李哲的用意猜的七七八八,所以他不認為李哲有機會跟隨王方翼母子去見到同安長公主。
雖說他與王方翼母子交談不多,僅僅隻是幾句話,但從王方翼那種不卑不亢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王方翼不是那種攀附權貴借而仗勢欺人之輩。
王方翼作為晚輩去拜見同安長公主這個長輩,還領著剛剛才投效的主子,明顯給人一種狗仗人勢的感覺,王方翼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不出李寬所料,正和蘇媚兒談論著大兒子何時能到長安的李寬就看見了李哲帶著護衛們迴來了。
“拉攏人心應該是不漏痕跡的,你的舉動太明顯了,王方翼又是個聰明人,豈會讓你跟著一同前往同姑祖母府上。”
進門就聽到李寬這麽一句話,李哲連想都沒去想父親為何知道自己打算與王方翼一同去同安大長公主府上是為了拉攏人心,隻是有些疑惑的問道:“為何?”
“一來,王方翼才剛剛投效於你,沒有半分功績,又豈會讓你前往同安姑祖母府上為他們母子二人撐場麵,所謂無功不受祿便是這個道理。
二來,說到底王方翼母子乃是同安姑祖母的兒媳和孫子,哪怕是名義上的,他們與同安姑祖母亦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間又豈會有稱場麵一說。
三來,同安姑祖母與王方翼母子之間肯定是有矛盾的,不見麵還好,若是見了麵或許有可能再次鬧出矛盾,導致不歡而散,這便是家醜,正所謂家醜不可外揚,王方翼自然是不會讓你一同前往的。
盡管你可以找一個自己也去拜見長輩的借口,但借口終究是借口,但凡聰明一點都能看出來,你若是去了,同安姑祖母會怎麽想,會認為王方翼是狗仗人勢。
而且同安姑祖母乃是祖父的同胞妹妹,乃我們的嫡親長輩,若是王方翼與同安姑祖母之間當場鬧的不愉快,你幫誰······”
話沒說完,李哲便打斷了,氣唿唿道:“孩兒自然是幫王方翼啊,誰讓同安曾姑祖母待人刻薄了。”
“所以了,這樣一來便令我們與同安姑祖母之間有間隙,王方翼願意見到嗎?”
李寬反問,李哲不說話了。
見兒子似乎想明白了,李寬才笑道:“拉攏人心的辦法有很多種,但要從被拉攏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王方翼,拉攏他就有其他辦法。
他們母子早年被同安姑祖母趕到鄉下,想來是吃了不少苦的,王方翼母親的身子骨肯定是有不少毛病的,借用自身的優勢去宮裏找幾個禦醫給王方翼母親看看,效果更好。”
“謝父親指點,孩兒這就進宮。”
“不用著急。”李寬笑了笑,道:“以後就別說什麽同安姑祖母待人刻薄了,當年王家之事具體如何,你小子自己沒親眼見到,僅憑王方翼母子之言,是難以判斷的。”
“父親,孩兒可不是從王方翼母子口中聽說王家之事的。”
“嗯?”李寬疑惑了。
仿佛明白李寬為何疑惑一般,李哲解釋道:“孩兒打算收王方翼於麾下,自然會派人打聽王方翼的品行如何,順便也就從王府老仆口中打聽王家當年之事。”
李哲沒說具體的事,李寬也不想過問,朝李哲揮了揮手。
剛走了沒幾步,李哲又停下了腳步,自己父親不就是有名的神醫嗎,自己幹嘛還進宮去找禦醫呢。
這個想法在腦海中浮現了片刻,李哲又邁開步子走了,父王與進宮找來的禦醫相比,所代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確實,若是李寬出手診治一番,那便是李寬對王方翼母子的恩惠,哪怕請求李寬出手的是李哲,也是如此;但宮裏找來的禦醫,那便是李哲對王家母子的恩惠,性質完全不同。
所以見到兒子停留了片刻,又邁開了步子,李寬笑了。
李哲還沒從宮裏迴來,王方翼母子倒是迴來了。
王方翼母子滿臉的苦澀與無奈,眼神之中帶著幾分憤恨,看樣子與同安大長公主之間相處的很不愉快。
“人老了,也就越來越固執,本王不知道你們與同安大長公主之間有什麽矛盾,但若是見麵導致大家都不開心,還不如不見為好。”李寬安慰道。
王方翼點點頭,長歎了一口氣,沒說話,但卻暗道,同安大長公主畢竟是自己祖母,自己在長安城又如何能不見呢?
傍晚時分,李哲小臉紅彤彤的從皇宮裏迴來了,看樣子是喝了酒,但沒多喝,神誌很清醒,吩咐著禦醫們給李氏看看。
盡管很疑惑有楚王在,為何還讓他們來診治,但禦醫們也盡心,給李氏開了些食療的方子,這才恭恭敬敬的離開。
效果不錯,王方翼恭恭敬敬的朝李哲謝恩,卻沒說任何關於感謝李寬的話,隻是感激的看了李寬一眼。
是個明白人。
這是李寬對王方翼的評價。
自從李哲請禦醫給王方翼母親看過之後,王方翼便放心大膽的將李氏留在了楚王府,獨自一人迴了並州,處理家中的產業和仆從。
王方翼離開後的第七日,楚王府再次迎來了客人,是同安大長公主。
同安大長公主是來叫王方翼母子去她府上住的,不過聽說王方翼迴了並州,也就沒有再提關於讓王方翼母子去她府上的意思,隻是在臨走之際提了幾句關於身份有別和輩分的問題。
李寬沒在意,但讓李哲心氣不順。
“什麽人嘛,說什麽一家人,讓王方翼母子去她府上住,結果一聽王方翼迴並州了連句問話也沒有,還不是做做樣子罷了,到最後竟然還拿輩分來壓我們,說得好像是我們在欺負她一樣。”
李寬敲了李哲一下:“哪來那麽廢話,去準備準備,差不多是時候走了。”
李寬一家是打算出門的,因為今日就是李景仁他們在曲江池設宴招待他們一家的日子,隻不過同安大長公主的突然前來,自然得接待長輩。
等到李哲出來,李寬一家坐上了馬車,趕赴曲江。
同時,長安城中亦有不少的官員吩咐著家中的仆從開始套馬車,也準備出門,而目的地與李寬一家的目的地相同,都是曲江池。
而且無巧不成書的,他們所要做的事情與李寬一家也是一樣的,都是去曲江池赴宴的。
此時的李寬正在被窩裏翻來覆去,像似一個沒長大的孩子,享受著被窩裏的溫暖,直到日上三竿了他才從房中出來。
“哲兒迴桃源村了?”沒見到兒子,李寬隨口便問了看著他吃早飯的蘇媚兒一句。
“沒迴,跟著王方翼母子去買禮物去了,說是順便去拜訪同安姑祖母。”
什麽順便去看看同安長公主,不過是借口罷了,無非是同安大長公主對王方翼母子很刻薄,現在王方翼母子去同安公主府受刁難也是常理,但打狗還得看主人呢,王方翼如今可是他李哲手下的人,李哲自然要去給王方翼母子撐腰,順帶著像王方翼母子表達下他對王方翼的看重,收攏人心。
隻聽蘇媚兒一句話,李寬就將李哲的用意猜的七七八八,所以他不認為李哲有機會跟隨王方翼母子去見到同安長公主。
雖說他與王方翼母子交談不多,僅僅隻是幾句話,但從王方翼那種不卑不亢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王方翼不是那種攀附權貴借而仗勢欺人之輩。
王方翼作為晚輩去拜見同安長公主這個長輩,還領著剛剛才投效的主子,明顯給人一種狗仗人勢的感覺,王方翼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不出李寬所料,正和蘇媚兒談論著大兒子何時能到長安的李寬就看見了李哲帶著護衛們迴來了。
“拉攏人心應該是不漏痕跡的,你的舉動太明顯了,王方翼又是個聰明人,豈會讓你跟著一同前往同姑祖母府上。”
進門就聽到李寬這麽一句話,李哲連想都沒去想父親為何知道自己打算與王方翼一同去同安大長公主府上是為了拉攏人心,隻是有些疑惑的問道:“為何?”
“一來,王方翼才剛剛投效於你,沒有半分功績,又豈會讓你前往同安姑祖母府上為他們母子二人撐場麵,所謂無功不受祿便是這個道理。
二來,說到底王方翼母子乃是同安姑祖母的兒媳和孫子,哪怕是名義上的,他們與同安姑祖母亦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間又豈會有稱場麵一說。
三來,同安姑祖母與王方翼母子之間肯定是有矛盾的,不見麵還好,若是見了麵或許有可能再次鬧出矛盾,導致不歡而散,這便是家醜,正所謂家醜不可外揚,王方翼自然是不會讓你一同前往的。
盡管你可以找一個自己也去拜見長輩的借口,但借口終究是借口,但凡聰明一點都能看出來,你若是去了,同安姑祖母會怎麽想,會認為王方翼是狗仗人勢。
而且同安姑祖母乃是祖父的同胞妹妹,乃我們的嫡親長輩,若是王方翼與同安姑祖母之間當場鬧的不愉快,你幫誰······”
話沒說完,李哲便打斷了,氣唿唿道:“孩兒自然是幫王方翼啊,誰讓同安曾姑祖母待人刻薄了。”
“所以了,這樣一來便令我們與同安姑祖母之間有間隙,王方翼願意見到嗎?”
李寬反問,李哲不說話了。
見兒子似乎想明白了,李寬才笑道:“拉攏人心的辦法有很多種,但要從被拉攏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王方翼,拉攏他就有其他辦法。
他們母子早年被同安姑祖母趕到鄉下,想來是吃了不少苦的,王方翼母親的身子骨肯定是有不少毛病的,借用自身的優勢去宮裏找幾個禦醫給王方翼母親看看,效果更好。”
“謝父親指點,孩兒這就進宮。”
“不用著急。”李寬笑了笑,道:“以後就別說什麽同安姑祖母待人刻薄了,當年王家之事具體如何,你小子自己沒親眼見到,僅憑王方翼母子之言,是難以判斷的。”
“父親,孩兒可不是從王方翼母子口中聽說王家之事的。”
“嗯?”李寬疑惑了。
仿佛明白李寬為何疑惑一般,李哲解釋道:“孩兒打算收王方翼於麾下,自然會派人打聽王方翼的品行如何,順便也就從王府老仆口中打聽王家當年之事。”
李哲沒說具體的事,李寬也不想過問,朝李哲揮了揮手。
剛走了沒幾步,李哲又停下了腳步,自己父親不就是有名的神醫嗎,自己幹嘛還進宮去找禦醫呢。
這個想法在腦海中浮現了片刻,李哲又邁開步子走了,父王與進宮找來的禦醫相比,所代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確實,若是李寬出手診治一番,那便是李寬對王方翼母子的恩惠,哪怕請求李寬出手的是李哲,也是如此;但宮裏找來的禦醫,那便是李哲對王家母子的恩惠,性質完全不同。
所以見到兒子停留了片刻,又邁開了步子,李寬笑了。
李哲還沒從宮裏迴來,王方翼母子倒是迴來了。
王方翼母子滿臉的苦澀與無奈,眼神之中帶著幾分憤恨,看樣子與同安大長公主之間相處的很不愉快。
“人老了,也就越來越固執,本王不知道你們與同安大長公主之間有什麽矛盾,但若是見麵導致大家都不開心,還不如不見為好。”李寬安慰道。
王方翼點點頭,長歎了一口氣,沒說話,但卻暗道,同安大長公主畢竟是自己祖母,自己在長安城又如何能不見呢?
傍晚時分,李哲小臉紅彤彤的從皇宮裏迴來了,看樣子是喝了酒,但沒多喝,神誌很清醒,吩咐著禦醫們給李氏看看。
盡管很疑惑有楚王在,為何還讓他們來診治,但禦醫們也盡心,給李氏開了些食療的方子,這才恭恭敬敬的離開。
效果不錯,王方翼恭恭敬敬的朝李哲謝恩,卻沒說任何關於感謝李寬的話,隻是感激的看了李寬一眼。
是個明白人。
這是李寬對王方翼的評價。
自從李哲請禦醫給王方翼母親看過之後,王方翼便放心大膽的將李氏留在了楚王府,獨自一人迴了並州,處理家中的產業和仆從。
王方翼離開後的第七日,楚王府再次迎來了客人,是同安大長公主。
同安大長公主是來叫王方翼母子去她府上住的,不過聽說王方翼迴了並州,也就沒有再提關於讓王方翼母子去她府上的意思,隻是在臨走之際提了幾句關於身份有別和輩分的問題。
李寬沒在意,但讓李哲心氣不順。
“什麽人嘛,說什麽一家人,讓王方翼母子去她府上住,結果一聽王方翼迴並州了連句問話也沒有,還不是做做樣子罷了,到最後竟然還拿輩分來壓我們,說得好像是我們在欺負她一樣。”
李寬敲了李哲一下:“哪來那麽廢話,去準備準備,差不多是時候走了。”
李寬一家是打算出門的,因為今日就是李景仁他們在曲江池設宴招待他們一家的日子,隻不過同安大長公主的突然前來,自然得接待長輩。
等到李哲出來,李寬一家坐上了馬車,趕赴曲江。
同時,長安城中亦有不少的官員吩咐著家中的仆從開始套馬車,也準備出門,而目的地與李寬一家的目的地相同,都是曲江池。
而且無巧不成書的,他們所要做的事情與李寬一家也是一樣的,都是去曲江池赴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