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說朕命你擔任閩州大都督一職了?”
朝中重臣和李泰瞠目結舌,這閩州大都督一職竟然不是由(自己)魏王殿下擔任,難道真是(九弟)晉王殿下擔任?
不管其他人怎麽想,李承乾是高興的,一高興的便直言不諱道:“四弟是否過於心急了?”
原本,因為李泰的自作多情,因為朝中大臣們的目光,李世民還覺得自己過於寵愛李泰,有所虧欠李承乾,但聽到李承乾這句話,虧欠之心蕩然無存。
李世民笑道:“不過,青雀知曉疼愛幼弟,朕心甚慰,遙領雍州牧之職以示獎賞。”
雍州牧便是涼州總管,原本在貞觀八年,李泰便應該受封領左武候大將軍的同時授予了雍州牧之職的,但因為李寬的關係,李泰的雍州牧沒了,雍州牧一直空缺,如今倒是讓李世民拿來敲打李承乾了。
這事兒落到別人眼中,李世民是過分的,但在李世民自己的心裏,他做的一點都不過分,堂堂太子竟然當著滿朝大臣的麵諷刺親弟,丟了皇家的顏麵,失了太子的威儀,理當敲打。而且,李承乾作為一國儲君,他對李承乾更嚴格一些,很合理。
“兒臣謝過父皇。”李泰也沒想到自己竟然因禍得福,原本還以為自己的自作多情會讓李世民責罵一頓,沒想到竟然還能遙領雍州牧一職。
李泰臉上的笑容,令李承乾頓時火從心頭起,若非眾人在場他恨不得一個大耳刮子朝李泰的胖臉上扇過去。
怒火中燒的李承乾當即朝李世民行禮道:“父皇······”
李承乾僅僅隻說了兩個字,便被李世民給打斷了,因為李承乾話中的不滿誰都能聽得出來,而這天下沒人是敢對皇帝不滿的。
“住嘴,堂堂一國太子,連這點胸襟亦沒有嗎?朕此前去台北,聽聞臻兒有一言,乃容納四海,就連稚子都能有如此胸懷,你看看你如今像什麽樣子?”
李承乾沉默了,一股悲涼之意直衝腦門。
氣氛很壓抑,除了李泰心中興奮之外,其他人要不是被李世民的氣勢所懾,要不就是替李承乾感到有些不值。
不過,皇家之事,不是他們能插嘴的。
房玄齡隻好出來打圓場,問道:“陛下,那閩州大都督一職由何人擔任?”
“福王。”
大唐數得著的王爺,在場眾人知之甚詳,可他們從未聽說過什麽福王。
“陛下,這福王是哪位皇子,微臣為何不知?”
“並非皇子。”李世民頓了頓,又笑道:“亦可說是皇子,不過是華國的皇子,福王乃是寬兒二子。”
“不是夷州王嗎?”長孫無忌疑惑道。
李世民沒說話,看了眼連福。
連福心領神會道:“長孫司空,陛下在台北時,已下旨敕封夷州王為福王,特許福王殿下開府,遷戶部倉部主事王玄策為王府司馬。”
眾人明白了,陛下這是早有決定,現在詢問自己這些人無非是走個過場而已。
不過,沒人提出反對意見,大家都明白李世民的打算,李哲不過是名義上的閩州大都督,實際上掌管閩州事務的還是李寬,畢竟有在三年之內將閩州恢複如初這個本事的人是李寬,李哲還差得遠呢!
讓李哲遙領閩州大都督一職,隻不過李世民的計策罷了。
明白了,也震驚了。
當年李寬一家三親王,便已讓眾人認為這是恩寵至極了,現在李哲再次被李世民晉封一字親王,眾人才真正體會到了何謂恩寵。
可是聽到連福解釋的的李承乾卻絲毫沒覺得李世民這是對李寬的恩寵,莫名替李寬感到一陣悲哀,在他看來,李寬隻是自己父皇手中的棋子罷了!
當年,李世民對待李寬的態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李世民對李寬的態度發生轉變是何時,他也比任何人都清楚。
那時在李寬出任閩州總管之後,在李寬將閩州打理成富庶之地之後,李世民才對李寬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這種轉變在他看來不過是李世民的一種皇帝的恩惠,一種拉攏人心的手段罷了。
現在,晉升李哲為一字親王,讓李哲遙領閩州大都督一職亦是如此,不僅能讓閩州恢複如初,還能拉攏到已是帝王的李寬,可謂一箭雙雕。
做了多年的太子,受到了李世民多年的熏陶,李承乾很確定自己的想法的正確性,這種手段是很厲害,但也僅僅是手段,這其中無關乎任何感情,這是一種悲哀,一種生於皇家的悲哀。
看來,二弟與孤是一樣的,所謂恩寵都不過是一種假象,二弟與孤皆是父皇手中棋子罷了,恐怕父皇隻將魏王視作親子了吧!
李承乾心中感慨萬千,看了眼笑嗬嗬的李泰,看了眼威嚴不凡的李世民,他的神色變了,由悲涼變為平靜,眼神中的戾色一閃而逝。
觀察眾人表情的李世民,沒有發現低著頭的李承乾眼神中閃過的一股戾色,倒是見到李承乾變得平靜,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
“太子,你認為閩州大都督一職有福王擔任,如何?”
“父皇英明,二弟向來才智過人,有二弟的教導,想必哲兒亦是聰慧非凡,哲兒擔任閩州大都督一職兒臣隻是讚同,有二弟與哲兒處理閩州政務,乃閩州百姓之福也。”
“諸位愛卿可有異議?”李世民笑道。
“臣等無異議。”
“既然如此,諸位愛卿便退下吧,為大軍準備糧草,不日出發。”李世民擺了擺手,率先迴了自己寢殿。
三日之後,大軍出發了,李世民派遣到台北的武將與儒士也出發了。
這些人之中,大抵隻有王玄策一人是最高興的,畢竟升了官嘛,從倉部主事升遷到親王府司馬,連升好幾級,可謂火箭般的升遷速度。
就他得知,在這個天下能有如此升遷速度的也就隻有劉仁軌一人,而劉仁軌如今的權勢,他可是從戶部侍郎李景仁口中多次聽到,他難免也生出了一種憧憬之心,憧憬自己亦能如劉仁軌一般,大權在握,青史留名。
當然,高興之餘,王玄策亦有些疑惑,疑惑李寬為何如此看重於他,畢竟自己的本事自己清楚,他不認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若是有本事,當年也不會在黃水做了多年縣令卻得不到升遷了。
可惜,這個疑惑沒人能給他解答。
王玄策一行人匆匆趕到閩縣,便見閩縣城門前站著一群大漢,隻見那群大漢敬禮到:“我等奉陛下之名,招待諸位大人。”
“陛下怎知我等今日到達閩縣?”一位儒士打扮的中年人疑惑道。
“於詹事,想來你大概是誤會了,他們口中的陛下乃楚王殿下,要知道這閩州乃是楚王殿下當年的封地,咱們一行人何時到達閩縣,楚王殿下又豈會不知。”一個將軍打扮的人給於誌寧解開了疑惑。
“你等可是楚王殿下親兵?”
於誌寧習慣性的稱唿李寬在大唐的身份,卻被大漢中的一人糾正道:“諸位大人乃大唐遣使,請稱唿陛下,至於我等,乃陛下身邊護衛——護龍衛。”
“放肆,這閩州之地乃大唐治下,楚王殿下親兵何敢自稱護龍衛,豈有此理。”
自古以來,隻有皇帝才能自稱為龍,而李寬在於誌寧的心目之中,依舊是大唐的楚王,根本沒資格稱龍,身邊的親衛自稱護龍衛根本不夠資格,是大不敬。
更何況如今這地方還是大唐的治下,並非華國治下,在大唐隻有當今陛下才能自稱為龍。
眼見著於誌寧和護龍衛就要起衝突,剛剛開口解釋的將軍打著圓場道:“於詹事,此中事宜你有所不知,他們自稱護龍衛亦算不得錯,這護龍衛乃是當年太上皇親自定下的稱唿,你可別忘了,太上皇如今可是在華國。再者說,楚王殿下如今已貴為一國之君,稱龍亦無不可。”
那將軍打扮的人撇了撇嘴,顯然有些不屑於誌寧斤斤計較的態度,轉頭看向了護龍衛,笑道:“既然華國陛下有吩咐,那便勞煩諸位帶路。”
雖不認識開口之人,但從打扮就能看出來是從軍之人,大家都是行伍之人,護龍衛眾人報之以微笑,撇了於誌寧一眼,笑道:“諸位大人,請。”
讀書人自當有讀書人的氣節,於誌寧冷哼一聲,還是乖乖的跟上的護龍衛的腳步。
“這位大哥,在下王玄策,敢問福王殿下可在閩州?”王玄策拉住了身邊的一位護龍衛問道。
“原來是王司馬,二皇子如今尚在台北,不過陛下有吩咐,若是王司馬不願去台北,大可在閩縣停留幾日,二皇子幾日之後便到閩縣。”
“我等何時動身麵見華國陛下?”於誌寧插了一句嘴,在華國陛下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明日一早,便動身。”護龍衛不鹹不淡的迴了一句,那尷尬的氣氛,讓王玄策都不好意思再開口,隻好默默的跟隨。
兩三日的功夫,轉眼便過,等到李寬在台北見到李世民派來的人之時,李寬笑了,感歎道:“自己這個二伯還真大氣啊!”
因為他從來人之中見到了一位熟人,牛進達。
朝中重臣和李泰瞠目結舌,這閩州大都督一職竟然不是由(自己)魏王殿下擔任,難道真是(九弟)晉王殿下擔任?
不管其他人怎麽想,李承乾是高興的,一高興的便直言不諱道:“四弟是否過於心急了?”
原本,因為李泰的自作多情,因為朝中大臣們的目光,李世民還覺得自己過於寵愛李泰,有所虧欠李承乾,但聽到李承乾這句話,虧欠之心蕩然無存。
李世民笑道:“不過,青雀知曉疼愛幼弟,朕心甚慰,遙領雍州牧之職以示獎賞。”
雍州牧便是涼州總管,原本在貞觀八年,李泰便應該受封領左武候大將軍的同時授予了雍州牧之職的,但因為李寬的關係,李泰的雍州牧沒了,雍州牧一直空缺,如今倒是讓李世民拿來敲打李承乾了。
這事兒落到別人眼中,李世民是過分的,但在李世民自己的心裏,他做的一點都不過分,堂堂太子竟然當著滿朝大臣的麵諷刺親弟,丟了皇家的顏麵,失了太子的威儀,理當敲打。而且,李承乾作為一國儲君,他對李承乾更嚴格一些,很合理。
“兒臣謝過父皇。”李泰也沒想到自己竟然因禍得福,原本還以為自己的自作多情會讓李世民責罵一頓,沒想到竟然還能遙領雍州牧一職。
李泰臉上的笑容,令李承乾頓時火從心頭起,若非眾人在場他恨不得一個大耳刮子朝李泰的胖臉上扇過去。
怒火中燒的李承乾當即朝李世民行禮道:“父皇······”
李承乾僅僅隻說了兩個字,便被李世民給打斷了,因為李承乾話中的不滿誰都能聽得出來,而這天下沒人是敢對皇帝不滿的。
“住嘴,堂堂一國太子,連這點胸襟亦沒有嗎?朕此前去台北,聽聞臻兒有一言,乃容納四海,就連稚子都能有如此胸懷,你看看你如今像什麽樣子?”
李承乾沉默了,一股悲涼之意直衝腦門。
氣氛很壓抑,除了李泰心中興奮之外,其他人要不是被李世民的氣勢所懾,要不就是替李承乾感到有些不值。
不過,皇家之事,不是他們能插嘴的。
房玄齡隻好出來打圓場,問道:“陛下,那閩州大都督一職由何人擔任?”
“福王。”
大唐數得著的王爺,在場眾人知之甚詳,可他們從未聽說過什麽福王。
“陛下,這福王是哪位皇子,微臣為何不知?”
“並非皇子。”李世民頓了頓,又笑道:“亦可說是皇子,不過是華國的皇子,福王乃是寬兒二子。”
“不是夷州王嗎?”長孫無忌疑惑道。
李世民沒說話,看了眼連福。
連福心領神會道:“長孫司空,陛下在台北時,已下旨敕封夷州王為福王,特許福王殿下開府,遷戶部倉部主事王玄策為王府司馬。”
眾人明白了,陛下這是早有決定,現在詢問自己這些人無非是走個過場而已。
不過,沒人提出反對意見,大家都明白李世民的打算,李哲不過是名義上的閩州大都督,實際上掌管閩州事務的還是李寬,畢竟有在三年之內將閩州恢複如初這個本事的人是李寬,李哲還差得遠呢!
讓李哲遙領閩州大都督一職,隻不過李世民的計策罷了。
明白了,也震驚了。
當年李寬一家三親王,便已讓眾人認為這是恩寵至極了,現在李哲再次被李世民晉封一字親王,眾人才真正體會到了何謂恩寵。
可是聽到連福解釋的的李承乾卻絲毫沒覺得李世民這是對李寬的恩寵,莫名替李寬感到一陣悲哀,在他看來,李寬隻是自己父皇手中的棋子罷了!
當年,李世民對待李寬的態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李世民對李寬的態度發生轉變是何時,他也比任何人都清楚。
那時在李寬出任閩州總管之後,在李寬將閩州打理成富庶之地之後,李世民才對李寬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這種轉變在他看來不過是李世民的一種皇帝的恩惠,一種拉攏人心的手段罷了。
現在,晉升李哲為一字親王,讓李哲遙領閩州大都督一職亦是如此,不僅能讓閩州恢複如初,還能拉攏到已是帝王的李寬,可謂一箭雙雕。
做了多年的太子,受到了李世民多年的熏陶,李承乾很確定自己的想法的正確性,這種手段是很厲害,但也僅僅是手段,這其中無關乎任何感情,這是一種悲哀,一種生於皇家的悲哀。
看來,二弟與孤是一樣的,所謂恩寵都不過是一種假象,二弟與孤皆是父皇手中棋子罷了,恐怕父皇隻將魏王視作親子了吧!
李承乾心中感慨萬千,看了眼笑嗬嗬的李泰,看了眼威嚴不凡的李世民,他的神色變了,由悲涼變為平靜,眼神中的戾色一閃而逝。
觀察眾人表情的李世民,沒有發現低著頭的李承乾眼神中閃過的一股戾色,倒是見到李承乾變得平靜,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
“太子,你認為閩州大都督一職有福王擔任,如何?”
“父皇英明,二弟向來才智過人,有二弟的教導,想必哲兒亦是聰慧非凡,哲兒擔任閩州大都督一職兒臣隻是讚同,有二弟與哲兒處理閩州政務,乃閩州百姓之福也。”
“諸位愛卿可有異議?”李世民笑道。
“臣等無異議。”
“既然如此,諸位愛卿便退下吧,為大軍準備糧草,不日出發。”李世民擺了擺手,率先迴了自己寢殿。
三日之後,大軍出發了,李世民派遣到台北的武將與儒士也出發了。
這些人之中,大抵隻有王玄策一人是最高興的,畢竟升了官嘛,從倉部主事升遷到親王府司馬,連升好幾級,可謂火箭般的升遷速度。
就他得知,在這個天下能有如此升遷速度的也就隻有劉仁軌一人,而劉仁軌如今的權勢,他可是從戶部侍郎李景仁口中多次聽到,他難免也生出了一種憧憬之心,憧憬自己亦能如劉仁軌一般,大權在握,青史留名。
當然,高興之餘,王玄策亦有些疑惑,疑惑李寬為何如此看重於他,畢竟自己的本事自己清楚,他不認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若是有本事,當年也不會在黃水做了多年縣令卻得不到升遷了。
可惜,這個疑惑沒人能給他解答。
王玄策一行人匆匆趕到閩縣,便見閩縣城門前站著一群大漢,隻見那群大漢敬禮到:“我等奉陛下之名,招待諸位大人。”
“陛下怎知我等今日到達閩縣?”一位儒士打扮的中年人疑惑道。
“於詹事,想來你大概是誤會了,他們口中的陛下乃楚王殿下,要知道這閩州乃是楚王殿下當年的封地,咱們一行人何時到達閩縣,楚王殿下又豈會不知。”一個將軍打扮的人給於誌寧解開了疑惑。
“你等可是楚王殿下親兵?”
於誌寧習慣性的稱唿李寬在大唐的身份,卻被大漢中的一人糾正道:“諸位大人乃大唐遣使,請稱唿陛下,至於我等,乃陛下身邊護衛——護龍衛。”
“放肆,這閩州之地乃大唐治下,楚王殿下親兵何敢自稱護龍衛,豈有此理。”
自古以來,隻有皇帝才能自稱為龍,而李寬在於誌寧的心目之中,依舊是大唐的楚王,根本沒資格稱龍,身邊的親衛自稱護龍衛根本不夠資格,是大不敬。
更何況如今這地方還是大唐的治下,並非華國治下,在大唐隻有當今陛下才能自稱為龍。
眼見著於誌寧和護龍衛就要起衝突,剛剛開口解釋的將軍打著圓場道:“於詹事,此中事宜你有所不知,他們自稱護龍衛亦算不得錯,這護龍衛乃是當年太上皇親自定下的稱唿,你可別忘了,太上皇如今可是在華國。再者說,楚王殿下如今已貴為一國之君,稱龍亦無不可。”
那將軍打扮的人撇了撇嘴,顯然有些不屑於誌寧斤斤計較的態度,轉頭看向了護龍衛,笑道:“既然華國陛下有吩咐,那便勞煩諸位帶路。”
雖不認識開口之人,但從打扮就能看出來是從軍之人,大家都是行伍之人,護龍衛眾人報之以微笑,撇了於誌寧一眼,笑道:“諸位大人,請。”
讀書人自當有讀書人的氣節,於誌寧冷哼一聲,還是乖乖的跟上的護龍衛的腳步。
“這位大哥,在下王玄策,敢問福王殿下可在閩州?”王玄策拉住了身邊的一位護龍衛問道。
“原來是王司馬,二皇子如今尚在台北,不過陛下有吩咐,若是王司馬不願去台北,大可在閩縣停留幾日,二皇子幾日之後便到閩縣。”
“我等何時動身麵見華國陛下?”於誌寧插了一句嘴,在華國陛下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明日一早,便動身。”護龍衛不鹹不淡的迴了一句,那尷尬的氣氛,讓王玄策都不好意思再開口,隻好默默的跟隨。
兩三日的功夫,轉眼便過,等到李寬在台北見到李世民派來的人之時,李寬笑了,感歎道:“自己這個二伯還真大氣啊!”
因為他從來人之中見到了一位熟人,牛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