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丫頭和兩個孩子這是打算去擺攤賣年貨。”李淵平靜的開口,對於府上的幾個小輩明日去賣年貨也不太高興,不過李寬下了決定他也不好多說,迴答完李世民便帶著萬貴妃一起出門了,蒙家院子裏還有一杯酒等著他喝呢!


    李世民這次沒跟著李淵出門,他有些疑惑,疑惑李寬為何讓兩個孩子去賣年貨,疑惑既然是賣年貨為何在府上沒有發現一點關於年貨的東西,按理說既然是年貨就應該有一大堆才是。


    同樣有著疑惑的還有蘇媚兒,她怎麽想也想不通李寬會同意兩個兒子明日還準備出門。


    兩個孩子的這點興趣,蘇媚兒知道,李寬也知道,在蘇媚兒看來,李寬答應兩個孩子出門售賣年貨大抵便是讓兩個孩子高興高興,畢竟李寬一直以來自詡慈父嘛,可李寬那種對於節日的重視,蘇媚兒很清楚。


    楚王府的所有產業在大年三十都會關閉大門,這隻是因為李寬下令說大年三十乃一家團聚的日子,按理說對待雇傭的工人和家將都是如此,應該不會準許兩個孩子在大年三十出門經商才對。


    將自己的想法給李寬一提,李寬放下了手中的毛筆。


    李寬原本是打算進房間準備睡覺的,但進了房間之後卻怎麽也睡不著,睡不著的他隻好提筆寫著明日的流程,畢竟過年之時的規矩很多,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李寬轉頭,瞧了一眼躺在床上的蘇媚兒,笑道:“你當時沒發現臻兒那認真的眼神啊,所謂堵不如疏,為何要強製讓臻兒留在家裏呢?更何況,明日所準備的事宜又非臻兒能幫上忙,能在祭祖之前迴來不就行了。”


    “您啊,就放任兩個孩子吧,您隻瞧見了臻兒眼神之中的認真,卻沒瞧見祖父當時那一臉的不高興。”


    李寬無奈的笑了笑,然後一本正經道:“論起教導孩子,我雖不敢說自己的方式天下無人可及,但祖父和二伯教導孩子的方式卻是比不上我的,兩個孩子交給為夫,你放心便是。”


    迴了蘇媚兒一句,李寬不在繼續糾結這個話題,專心致誌的做著自己的事。


    翌日一再,天色還未見到一絲亮光,李寬就已經起身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李世民竟然坐在客廳中的沙發上,一副整裝待發的樣子,明顯比他起來的還要早。


    “二伯,您這是?”


    “閑來無事,今日隨臻兒他們去看看。”


    李寬點點頭,徑直便去了府上的庫房,所謂的庫房並非堆積一家錢財的地方,而是堆積著一家上下今年過年的年貨,像似臘肉、幾日前買迴來的鮑魚、龍蝦之類的吃食。


    提著一個大豬頭和幾塊臘肉,匆匆迴到了客廳,卻見幾個孩子揉著眼角、打著哈欠從房間裏出來,顯然有些沒睡醒。


    “這是要準備出門了?”


    一群人給李寬行禮道:“父親(哥哥),早安。”


    李寬點點頭,沙發上坐著的李世民也不由的點點頭,嘴角勾起了一個淺笑,雖說孩子們不是給他行禮,可是孩子們這樣的作為,令他很高興,可以看得出楚王府的家教並不差。


    “咦,父皇也起身了嗎?父皇,早安。”小兕子發現了沙發坐著的李世民,學學姐姐給李寬問好的樣子,朝李世民撫了撫身。


    話音一落,就聽見一個笑聲傳來,“喲,這是怎麽了,怎麽今日大家都起的如此之早?”


    隻見李淵慢慢悠悠的從二樓走了下來。


    “父皇,早安。”李世民有樣學樣,站起身來,學著李臻和李哲兄弟兩的樣子給李淵拱手行禮,心裏竟然有一種說不出的開心。


    李淵不在意的擺擺手,看著李臻和李哲兄弟倆,笑道:“這是準備要出門了,你們比平日早了許多啊!”


    “曾祖父早。”李臻拱手行禮,笑道:“今日乃除夕,百姓出門購買年貨比平日要早一些,若晚了恐怕趕不上今日的早市。”


    “既然怕趕不上,那就走吧!記得早上吃早飯。”李寬朝李臻和李哲兄弟倆擺了擺手。


    “孩兒知道,父親孩子這便走了。”


    說完,李臻便帶著弟弟和姑姑準備出門。


    發現兕子也跟隨在李臻和李哲兄弟兩身後,李寬愣了愣,問道:“兕子也要去?”


    “對啊!”兕子臉上洋溢著歡笑,發現李寬臉上的表情有些怪異,耷拉著小腦袋問道:“二哥,兕子不能跟著安平姐姐一起去嗎?”


    “能去。”李寬給出了肯定的答案,看著李臻吩咐道:“照顧好你明達姑姑,你明達姑姑的早飯不能和你們吃的一樣,具體能吃什麽,記得要問你們師爺,明白嗎?”


    “孩兒知曉了。”李臻點頭。


    一行人匆匆出門,李世民緊隨其後。


    幾個孩子帶著李世民匆匆趕到了一棟小樓,敲響了房門,房門打開,隻見懷恩和懷義早已準備好了東西,幾個孩子找到了各自的裝束,脫掉了自己身上的錦衣華袍,換上了尋常人家的裝束。


    “陛下,您怎麽來了?”從房間裏出來的福伯發現了跟在李臻和李哲身後的李世民,有些疑惑。


    “閑來無事,朕跟著臻兒和哲兒一起去看看,朕實在有些好奇臻兒為何去擺攤,而寬兒竟然也同意此事······”


    福伯有些無語,這擺攤有什麽可看的,若是好奇大可以詢問王爺嘛,用得著親自跟隨?


    換好裝束的李臻和李哲很急切,顧不得李世民和福伯的交談,匆匆出了小樓,在院子裏叫著快一點。


    小孫子在催促了,李世民話說了一般還是住嘴了,匆匆跟著一行人上了馬車。


    馬車裏,李臻問著安平:“姑姑,您今日是隨弟弟去內城還是······”


    話沒說完,安平便笑道:“當然是和哲兒去內城了,誰願意跟著你去外城啊,外城掙的錢又不多,姑姑也不好意思朝你小手啊!”


    李臻點點頭,李哲卻一臉的不高興,不滿道:“今日,我隨哥哥一去外城,內城中的東西都已經賣完了。”


    “真的?!”安平笑臉盈盈的看著李哲,平靜道:“昨日收攤之前,姑姑可是記得還有不少哦,怎麽就賣完了?”


    “姑姑誤會弟弟了,昨日收攤之後,我讓弟弟把內城剩下的年貨都送到了外城之中。”


    李臻幫著弟弟解釋了一句,這才讓安平那威脅的笑容變為了無奈,早知道是這樣,就不去了,外城販賣的年華價格太低了,不好意思打劫小侄兒啊!


    就在安平和李臻兄弟兩交談之時,同在馬車之中的李世民也問起了福伯,“李福,這外城和內城有什麽區別嗎?”


    “外城大多乃近幾年到達台北的百姓,而內城多數乃當年便跟隨王爺一同到台北的百姓,內城的百姓比起外城的百姓富庶很多。”


    “原來如此,大抵就像長安的東西兩市對吧!”李世民點頭,隨即又疑惑道:“既然如此,那臻兒為何去外城販賣年貨呢,何不在內城之中?”


    內城相當於東市,外城相當於西市,哪怕同樣的貨物在內城肯定比在外城要貴上不少,想要掙錢自然得去內城,這點道理,李世民還是懂得。


    “大公子為何總在外城,老奴不知曉,或許懷義能了解一些。”福伯以前沒跟著一起擺過攤,隻有今年府上的仆從被李寬放了假才跟著一起出門,而他和懷恩一直都跟著李哲,確實不清楚李臻為何總是在外城之中擺攤子。


    不知不覺,出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朝陽雖未投下一天的一縷溫暖,但天色也已經微微見亮。


    李世民不由的的撩起了馬車之中的車簾,放眼望去,遠處火把閃耀,看人人背著背簍的樣子就知道這些人和李臻李哲兄弟倆是為了同一件事——擺攤。


    不過,不同的是,今日的擺攤收益對於李臻和李哲兄弟兩來說無足輕重,對於這些打著火把的百姓,卻至關重要,關係到一家能否過上一個富足的除夕夜。


    放下車簾,李世民轉頭問道:“李福,如今是何時辰?”


    福伯撩起車簾看了眼天色,這才稟告道:“陛下,現在卯時過半。”


    “卯時過半嗎?”李世民喃喃自語。


    或許他有點了解李寬為何讓兩個孩子出門擺攤了,看著這些卯時過半便背著背簍往集市上趕路的百姓,就是他心裏也有不小的震動。


    卯時過半,勳貴府的孩子在做什麽?李世民比誰都清楚,不是在自家府上唿唿大睡就是在煙花巷柳之地暖玉在懷,如何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若非他今日跟著李臻和李哲一同前往,也不會見到,隻會從臣子的口中得知,百姓生活富足,豈不知這種富足的生活,乃辛勞得來的。


    “臻兒、哲兒,你兄弟二人平日擺攤見到這樣的景象,作何感想?”李世民撩起了車簾,指著車外的無數火把問道。


    李臻像似小大人一般的歎了一口氣,道:“百姓不易,施仁政方可得民心。”


    李世民沒問李臻怎樣施行仁政,在他看來李臻這個年紀有此見解便足夠令大唐的皇子感到汗顏了,大唐的皇子們又有幾人能體會到百姓不易的道理呢!


    李世民轉頭看向了李哲,顯然是在等李哲的迴答。


    “百姓不易,哥哥已經說過了,我就不說了······在孫兒看來,他們都是一群值得敬佩之人,凡是能自力更生之人,皆是值得人敬重的,借用父皇曾告誡過孫兒的話說,作為上位者,既然知道百姓不易,讓百姓生活好起來便是我們作為上位者的責任。”


    李世民點點頭,沒在多說什麽,不由的有些高興,有些傲嬌。


    果然,朕沒猜錯,那小子的用意就是讓兩個孩子明白百姓不易的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承包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觀並收藏大唐承包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