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離開長安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這個通信嚴重滯礙的大唐,李寬不知道劉仁軌有沒有到涼州,也不知道去了涼州之後能不能和薛萬徹搞好關係,他能做的隻有默默的祈禱,希望涼州能如他計劃一般發展。
有希望是一件好事,人若是沒有一點希望,活下去還有什麽意義,馬周就不想活了。
自桃源村迴到何常的府邸之後,他便開始了醉生夢死的生活,前不久又聽聞李寬舉薦了劉仁軌為涼州刺史,關鍵是劉仁軌真被任命為了涼州刺史。他開始反思,為何劉仁軌能得李寬看重而他卻不行,結果讓他陷入了死胡同,他突然覺得上天對自己很不公平,他一生才華不弱於人,可是人生二十幾載,上天卻從未給過他一次機會,連老天爺都不給自己機會,那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初春的日光照耀在湖麵上,一陣春風拂麵,湖麵上泛起粼粼波光,岸邊的野花遍地,飄香四溢,讓人不由得迷醉其中,馬周迷醉了,不知是因為眼前的景色還是因為手中的酒壇子,總之他迷醉了。
或許是陽光照射湖麵引起五光十色的景致太過迷人,也或許是他想在此地安身,灌下了一口酒,亦步亦趨的走向了湖中。說來也是馬周的運氣好,正好遇見了出門問診的孫道長。
“小子年紀輕輕為何自尋短見?”孫道長厲聲喝問。
盡管天氣很好,陽光曬得人暖洋洋的,可是馬周隻感覺渾身冰涼,感覺自己就像是要死了一般,畢竟初春的湖水可不是鬧著玩的,冰雪初化,冰寒刺骨。或許是感受了一次死神降臨的恐懼,馬周也沒有再投湖的想法,渾身打著擺子,結結巴巴的說道:“馬周···在···此謝過道長。”
孫道長到底還是心善的,褪下自己的長袍披在了馬周的身上,扶起癱坐在地的馬周亦步亦趨的往前走,好在此地離他的道觀不遠。
沒多久,孫道長扶著馬周到了道觀,吩咐道觀中的道童帶馬周去換衣袍,而他在道觀中升起了一堆火,待馬周換好道袍出來的時候,三步並作兩步走到了火堆旁,直到此時才感覺自己好像活了過來。
“哈切。”馬周揉了揉鼻子,問道:“敢問道長名號?”
“老道孫思邈。”
“您是孫神醫?”
“神醫之名,老道可不敢當,隻是在治病救人方麵略有心得而已。”
馬周沉默了,長安城中誰人不知孫道長乃是楚王李寬的師父,一想到李寬,馬周不知該如何開口了,畢竟剛剛才經曆了生死,他覺得老天爺並未拋棄他,不然一心求死的他怎會被人叫住。
不過,他卻對李寬抱著敵視之意,要知道他當初登門求見之時,李寬可是連一個見麵的機會都不給他,而劉仁軌呢?竟然能讓李寬不惜放下身份親至大理寺監牢,兩相比較,怎能讓馬周心裏平衡。
見馬周一直在沉默,孫道長隻好起了話頭,畢竟馬周年紀輕輕,而孫道長又是個悲天憫人的性子,不勸說那是不可能的。
“馬周,老道聽寬兒說起過你,你既然才識不凡,為何要自尋短見呢?”勸人還是知道起因是什麽才好開口勸說,顯然孫道長是明白之人。
“楚王殿下認為我才識不凡?”馬周有些疑惑。
“月餘前,你登門求見,事後聽寬兒和太上皇談起過你。”
馬周越聽越疑惑:“既然楚王殿下亦認為我才學不缺,當初為何卻連麵也不見,孫神醫可知緣由?”
“這點老道倒是沒聽寬兒提起。”孫道長當然聽李寬提起過緣由,可是他不想再打擊馬周,萬一因為李寬的言論,馬周再次想不開怎麽辦?
在孫道長的話音落下之後,馬周急衝衝的走了,他要去問個清楚,明明都知道他有才學為何連麵都不肯見,若是不問清楚,他寢食難安。
孫道長的道觀離桃源村可不短,一路疾行,胸口起伏不定,在李府門外喘勻了氣的馬周朝著門前的仆役說著,有事求見楚王殿下。
馬周再次登門,讓李寬很高興,馬周這樣的人才他自然是不願意錯過的,他以為馬周已經想通了,自然是笑臉相迎。
前後的差距,馬周感覺莫名其妙,他沒忘記自己前來的初衷,朝李寬行禮之後,便說道:“草民有一事不明,望殿下解惑,殿下既亦知曉草民才學,為何當初避而不見?”
李寬很失望,原本以為馬周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沒想到馬周依舊還是那個心高氣傲的馬周,他李寬好歹也是楚王,你馬周不過隻是一個頗具才學的尋常學子而已,有什麽資格用一副質問的口氣質問當朝親王。
“你這是在質問本王嗎?”李寬怒問,親王的威嚴盡顯。
直到此時,馬周才發現眼前之人並不是尋常人家的稚子而是當朝親王,這不是他一個尋常百姓能質問的存在。
“草民不敢。”馬周再次行禮。
“你不敢,本王看你很敢,你以為你的那點心思能瞞得過本王,當初為何在桃源村中吟詩,難道要本王給你說明白?你是什麽身份,本王為何一定要見你,你以為你是當今陛下嗎?
不錯,你是有才學,可是那又如何?天下有才學的人多了,你算的了什麽,你以為你是管仲還是樂毅?不過有些許才華就如此自視甚高,你這樣的人有何資格為官一方?
不是本王看不起你,就是本王莊子上的一個稚子也比你有本事,懷義去向馬周討教討教算學。”
“王爺,要不還是讓小妹來吧,您讓我和馬周討教算學那不是欺負他嗎?”懷義提出了建議。
算學到底有多難,隻有在桃源村的孩子才知道,有時候李寬留的作業題目就連徐文遠這樣的大儒也答上來,更別說馬周了,在懷義看來,讓他和馬周討教算學題實打實的欺負馬周。
馬周怒了,區區一個孩童竟敢口出大氣,他好歹也讀書十幾載,竟然連一個孩子也看不起他,隻是礙於李寬在場,他不敢出言喝斥而已。
“本王讓你去,你就去,哪那麽多廢話,記得別出太難,弄個一元二次給馬周嚐嚐就行了。”
“是王爺。”
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題出現在馬周的麵前,看完題目馬周開始思考,過了半柱香的時間也沒一點眉目,一旁很不耐煩的懷義提起筆刷刷幾下便在紙上寫出了答案。
馬周沉默了。
“看見了,你自認為才學不凡,現在結果怎樣,竟然連一個孩童都比不了,你有什麽資格在本王麵前心高氣傲,德不高望不重,你有什麽資格讓本王舉薦你?你自以為自己是千裏馬,天下間識才的伯樂,可是你真的是千裏馬嗎?你隻不過是一匹尋常馬而已,別太高看自己了。”
看著兩眼無神的馬周,李寬才發現自己好像對馬周的打擊有些大了,若是真讓馬周喪失了了信心那就得不償失了。好在李寬還知道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的道理,遂提筆在宣紙上寫到認清自我四個大字。
將宣紙在馬周的眼前晃了晃,見馬周迴神,才說道:“拿迴去看看吧,什麽時候看明白了,你再來找本王。”
“殿下,難道······”馬周疑惑了。
“這是最後的一個機會,若還不明白,你以後也別再來找本王了。”
有希望是一件好事,人若是沒有一點希望,活下去還有什麽意義,馬周就不想活了。
自桃源村迴到何常的府邸之後,他便開始了醉生夢死的生活,前不久又聽聞李寬舉薦了劉仁軌為涼州刺史,關鍵是劉仁軌真被任命為了涼州刺史。他開始反思,為何劉仁軌能得李寬看重而他卻不行,結果讓他陷入了死胡同,他突然覺得上天對自己很不公平,他一生才華不弱於人,可是人生二十幾載,上天卻從未給過他一次機會,連老天爺都不給自己機會,那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初春的日光照耀在湖麵上,一陣春風拂麵,湖麵上泛起粼粼波光,岸邊的野花遍地,飄香四溢,讓人不由得迷醉其中,馬周迷醉了,不知是因為眼前的景色還是因為手中的酒壇子,總之他迷醉了。
或許是陽光照射湖麵引起五光十色的景致太過迷人,也或許是他想在此地安身,灌下了一口酒,亦步亦趨的走向了湖中。說來也是馬周的運氣好,正好遇見了出門問診的孫道長。
“小子年紀輕輕為何自尋短見?”孫道長厲聲喝問。
盡管天氣很好,陽光曬得人暖洋洋的,可是馬周隻感覺渾身冰涼,感覺自己就像是要死了一般,畢竟初春的湖水可不是鬧著玩的,冰雪初化,冰寒刺骨。或許是感受了一次死神降臨的恐懼,馬周也沒有再投湖的想法,渾身打著擺子,結結巴巴的說道:“馬周···在···此謝過道長。”
孫道長到底還是心善的,褪下自己的長袍披在了馬周的身上,扶起癱坐在地的馬周亦步亦趨的往前走,好在此地離他的道觀不遠。
沒多久,孫道長扶著馬周到了道觀,吩咐道觀中的道童帶馬周去換衣袍,而他在道觀中升起了一堆火,待馬周換好道袍出來的時候,三步並作兩步走到了火堆旁,直到此時才感覺自己好像活了過來。
“哈切。”馬周揉了揉鼻子,問道:“敢問道長名號?”
“老道孫思邈。”
“您是孫神醫?”
“神醫之名,老道可不敢當,隻是在治病救人方麵略有心得而已。”
馬周沉默了,長安城中誰人不知孫道長乃是楚王李寬的師父,一想到李寬,馬周不知該如何開口了,畢竟剛剛才經曆了生死,他覺得老天爺並未拋棄他,不然一心求死的他怎會被人叫住。
不過,他卻對李寬抱著敵視之意,要知道他當初登門求見之時,李寬可是連一個見麵的機會都不給他,而劉仁軌呢?竟然能讓李寬不惜放下身份親至大理寺監牢,兩相比較,怎能讓馬周心裏平衡。
見馬周一直在沉默,孫道長隻好起了話頭,畢竟馬周年紀輕輕,而孫道長又是個悲天憫人的性子,不勸說那是不可能的。
“馬周,老道聽寬兒說起過你,你既然才識不凡,為何要自尋短見呢?”勸人還是知道起因是什麽才好開口勸說,顯然孫道長是明白之人。
“楚王殿下認為我才識不凡?”馬周有些疑惑。
“月餘前,你登門求見,事後聽寬兒和太上皇談起過你。”
馬周越聽越疑惑:“既然楚王殿下亦認為我才學不缺,當初為何卻連麵也不見,孫神醫可知緣由?”
“這點老道倒是沒聽寬兒提起。”孫道長當然聽李寬提起過緣由,可是他不想再打擊馬周,萬一因為李寬的言論,馬周再次想不開怎麽辦?
在孫道長的話音落下之後,馬周急衝衝的走了,他要去問個清楚,明明都知道他有才學為何連麵都不肯見,若是不問清楚,他寢食難安。
孫道長的道觀離桃源村可不短,一路疾行,胸口起伏不定,在李府門外喘勻了氣的馬周朝著門前的仆役說著,有事求見楚王殿下。
馬周再次登門,讓李寬很高興,馬周這樣的人才他自然是不願意錯過的,他以為馬周已經想通了,自然是笑臉相迎。
前後的差距,馬周感覺莫名其妙,他沒忘記自己前來的初衷,朝李寬行禮之後,便說道:“草民有一事不明,望殿下解惑,殿下既亦知曉草民才學,為何當初避而不見?”
李寬很失望,原本以為馬周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沒想到馬周依舊還是那個心高氣傲的馬周,他李寬好歹也是楚王,你馬周不過隻是一個頗具才學的尋常學子而已,有什麽資格用一副質問的口氣質問當朝親王。
“你這是在質問本王嗎?”李寬怒問,親王的威嚴盡顯。
直到此時,馬周才發現眼前之人並不是尋常人家的稚子而是當朝親王,這不是他一個尋常百姓能質問的存在。
“草民不敢。”馬周再次行禮。
“你不敢,本王看你很敢,你以為你的那點心思能瞞得過本王,當初為何在桃源村中吟詩,難道要本王給你說明白?你是什麽身份,本王為何一定要見你,你以為你是當今陛下嗎?
不錯,你是有才學,可是那又如何?天下有才學的人多了,你算的了什麽,你以為你是管仲還是樂毅?不過有些許才華就如此自視甚高,你這樣的人有何資格為官一方?
不是本王看不起你,就是本王莊子上的一個稚子也比你有本事,懷義去向馬周討教討教算學。”
“王爺,要不還是讓小妹來吧,您讓我和馬周討教算學那不是欺負他嗎?”懷義提出了建議。
算學到底有多難,隻有在桃源村的孩子才知道,有時候李寬留的作業題目就連徐文遠這樣的大儒也答上來,更別說馬周了,在懷義看來,讓他和馬周討教算學題實打實的欺負馬周。
馬周怒了,區區一個孩童竟敢口出大氣,他好歹也讀書十幾載,竟然連一個孩子也看不起他,隻是礙於李寬在場,他不敢出言喝斥而已。
“本王讓你去,你就去,哪那麽多廢話,記得別出太難,弄個一元二次給馬周嚐嚐就行了。”
“是王爺。”
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題出現在馬周的麵前,看完題目馬周開始思考,過了半柱香的時間也沒一點眉目,一旁很不耐煩的懷義提起筆刷刷幾下便在紙上寫出了答案。
馬周沉默了。
“看見了,你自認為才學不凡,現在結果怎樣,竟然連一個孩童都比不了,你有什麽資格在本王麵前心高氣傲,德不高望不重,你有什麽資格讓本王舉薦你?你自以為自己是千裏馬,天下間識才的伯樂,可是你真的是千裏馬嗎?你隻不過是一匹尋常馬而已,別太高看自己了。”
看著兩眼無神的馬周,李寬才發現自己好像對馬周的打擊有些大了,若是真讓馬周喪失了了信心那就得不償失了。好在李寬還知道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的道理,遂提筆在宣紙上寫到認清自我四個大字。
將宣紙在馬周的眼前晃了晃,見馬周迴神,才說道:“拿迴去看看吧,什麽時候看明白了,你再來找本王。”
“殿下,難道······”馬周疑惑了。
“這是最後的一個機會,若還不明白,你以後也別再來找本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