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曆史,楊朱可以說是一個極奇葩的存在。
他生於戰國初期,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在後世眾生尤其是不精通戰國曆史的人眼裏,他的名字很陌生,似乎是個小人物。然而,知道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思想獨樹一幟,堪稱是一代宗師。
他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孟子曾如此評價:“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意思是說,楊朱的學說風靡華夏,跟墨家並駕齊驅,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學派。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說楊朱當時家喻戶曉,引領風騷,一點都不誇張。
然而,到了中國近現代,如果不通讀曆史,人們甚至都沒聽說過這號人物,在不少曆史教科書中,此人仿佛從沒存在過。
墨子之名流傳千古,能跟他齊名的人,卻湮沒在曆史的塵埃中,這就是楊朱的奇葩遭遇。
這是因為,楊朱的理念太過特立獨行,宣揚“貴己”“一毛不拔”,被很多人認為他自私縱欲,傾覆道義,連孟子和莊子這兩位大師,也一致對他猛烈抨擊。
試想一下,同時被儒道兩家的大師貶低,而這兩家又在後世占據主流,曆代學者若想立足,哪敢再秉承楊朱的學說?楊朱尊崇老子,思想發源於道家,卻因為被莊子排斥,徹底被後世道家除名了。
於是,自從漢武帝獨崇儒術後,楊朱便從史書上銷聲匿跡。
但無論如何,楊朱在戰國初期的崇高地位,是永遠不會被抹滅的。在那個時代,他自成一派,睥睨諸子百家,這份風流,天下無出其右。
……
話說迴到現在。
楊崢雖是穿越者,但如果他不是曆史係的高材生,或許未必知道楊朱此人。正因為熟悉楊朱的主張和地位,當聽到這個名字時,他整個人像弓弦一樣,瞬間緊繃起來。
得虧身軀無法動彈,否則,他必定勃然躍起,方能表達自己的震驚之情,“那個魔頭……”
他情緒激動,本來是想說,那個魔頭竟然是傳說中的楊朱,話到嘴邊,卻又猛然記起,自己在荀子眼裏是不知情者,如果表現出對楊朱了解的樣子,怕是會引起極大麻煩。
他迅速把話咽了迴去。
果然,荀子聽出他話裏的異樣情緒,眉頭一皺,試探道:“有什麽問題嗎?”
見荀子起疑,楊崢急中生智,改口說道:“那個魔頭,居然也姓楊,這難道是巧合?還是說,我真的跟他有極深的因果?”
楊朱姓楊,楊崢姓楊,連楊玄也姓楊。
跟龍魂霸體有關的三個人,姓氏竟然相同,這怎麽看都不像是巧合。
當然,楊崢心裏清楚,自己姓楊真的是巧合,誰讓他穿越前就叫這個名字呢?
荀子早就想到這層,說道:“昨天下午,楊玄顯露出龍氣時,我便嚇了一跳。後來聽到他的名字,我更是意識到非同尋常,環淵應該也有同感。”
難怪在那一刻,荀子和百裏之外的鬼穀子,都發出同樣的驚唿,“他竟然也姓楊?”(第111章)
原來令他們震驚的,不是楊崢和楊玄同姓,而是楊朱和楊玄同姓。
楊朱,才是令他們感到忌憚的恐怖威脅。
楊崢思緒淩亂,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難道是我猜錯了,我並非秦始皇嬴政,而是魔頭楊朱的兒子?不會祖龍的真姓也是楊吧!如果真是這樣,那我豈非成為諸子百家的仇敵,人人皆欲除之而後快!”
他現在終於明白了,自己來稷下學宮,在荀子這些人眼裏,等於送死。如果他真的知情,絕不敢招搖過市,送上門來。
荀子眉關緊鎖,“還有個很重要的細節。我昨天特意查過你和楊玄的登記資料,發現你倆今年都是十六歲。很不巧的是,楊朱就死在十六年前……”
楊崢噤若寒蟬。
他現在隨便說錯一句話,都可能招致殺身之禍。
荀子欣賞他是一迴事,忌憚魔梟之子,又是另外一迴事。隻要確定他的身世,荀子勢必會大義滅親,果斷將他殺死。
“天下隻有楊朱一人,懂得創造龍魂霸體,也就是說,他在臨死前創造了你倆。但詭異的是,世間最後一條真龍,當時跟他一同隕落,在那場大戰前,他哪有龍魂創造你倆的霸體?”
他沉聲說著,與其說是告訴楊崢,更像是在自言自語。
這個問題,不止是他,連鬼穀子鄒衍以及蓋聶等參戰的聖人,也都想不通。楊朱明明已經死了,這倆龍魂霸體,怎麽可能還會出世?
楊崢聽得冷汗直冒,諸聖沒想通的問題,他卻輕鬆想通了。不是因為他聰明,而是他知道一件事。
“楊玄的老師,曾派繚給我傳話,言談間充斥著對諸子百家的鄙夷。當時我便懷疑,他的道行足以躋身聖人之列,現在看來,他熟悉霸體,能指點楊玄修行,或許,他就是死而複生的楊朱!”
如果楊朱還活著,那麽,一切就都解釋得通,絲絲入扣。
十六年前那場大戰,諸聖以為殺死了楊朱和真龍,不料,楊朱僥幸逃生,利用龍魂創造出祖龍和楊玄的霸體,當做複仇的工具。
至於眼前的情形,就很好解釋了。祖龍,也就是楊崢,被信陵君帶到海外荒島,這是楊朱始料未及的變數。他再次出現時,已經是在齊國,而且來到都城臨淄,無知地想進學宮。
楊朱得到龍魂霸體出世的消息,便派繚和楊玄火速趕來,接近楊崢,想趕在楊崢被諸子百家收納步入正道前,將他引入魔道,好繼續施展計劃。
而楊朱又是道家的人,他能弄到兩部真經,傳授給楊玄,更是合情合理。
恰在這時,荀子忽然起身走到榻旁,注視著楊崢的麵容,目光幽深,試圖捕捉到楊崢細微的情緒變化。
“你的《衝虛真經》,是誰傳給你的?”
這個問題至關重要。世間有資格修煉這部內功的人,少之又少,魔頭楊朱自然是其中之一。
如果楊崢真是跟楊朱學來的,那就意味著,他先前的懵懂是裝出來的,而楊朱也沒死,倆人早就沆瀣一氣,在楊朱授意下,楊崢潛進學宮,意欲不軌。
關於此事,楊崢又沒法撒謊,隻能如實迴答。畢竟,荀子隻要找當事人驗證,很容易就能戳穿謊言。
在荀子目不轉睛的注視下,楊崢平靜答道:“田實。”
荀子啞然無語。
他生於戰國初期,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在後世眾生尤其是不精通戰國曆史的人眼裏,他的名字很陌生,似乎是個小人物。然而,知道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思想獨樹一幟,堪稱是一代宗師。
他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孟子曾如此評價:“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意思是說,楊朱的學說風靡華夏,跟墨家並駕齊驅,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學派。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說楊朱當時家喻戶曉,引領風騷,一點都不誇張。
然而,到了中國近現代,如果不通讀曆史,人們甚至都沒聽說過這號人物,在不少曆史教科書中,此人仿佛從沒存在過。
墨子之名流傳千古,能跟他齊名的人,卻湮沒在曆史的塵埃中,這就是楊朱的奇葩遭遇。
這是因為,楊朱的理念太過特立獨行,宣揚“貴己”“一毛不拔”,被很多人認為他自私縱欲,傾覆道義,連孟子和莊子這兩位大師,也一致對他猛烈抨擊。
試想一下,同時被儒道兩家的大師貶低,而這兩家又在後世占據主流,曆代學者若想立足,哪敢再秉承楊朱的學說?楊朱尊崇老子,思想發源於道家,卻因為被莊子排斥,徹底被後世道家除名了。
於是,自從漢武帝獨崇儒術後,楊朱便從史書上銷聲匿跡。
但無論如何,楊朱在戰國初期的崇高地位,是永遠不會被抹滅的。在那個時代,他自成一派,睥睨諸子百家,這份風流,天下無出其右。
……
話說迴到現在。
楊崢雖是穿越者,但如果他不是曆史係的高材生,或許未必知道楊朱此人。正因為熟悉楊朱的主張和地位,當聽到這個名字時,他整個人像弓弦一樣,瞬間緊繃起來。
得虧身軀無法動彈,否則,他必定勃然躍起,方能表達自己的震驚之情,“那個魔頭……”
他情緒激動,本來是想說,那個魔頭竟然是傳說中的楊朱,話到嘴邊,卻又猛然記起,自己在荀子眼裏是不知情者,如果表現出對楊朱了解的樣子,怕是會引起極大麻煩。
他迅速把話咽了迴去。
果然,荀子聽出他話裏的異樣情緒,眉頭一皺,試探道:“有什麽問題嗎?”
見荀子起疑,楊崢急中生智,改口說道:“那個魔頭,居然也姓楊,這難道是巧合?還是說,我真的跟他有極深的因果?”
楊朱姓楊,楊崢姓楊,連楊玄也姓楊。
跟龍魂霸體有關的三個人,姓氏竟然相同,這怎麽看都不像是巧合。
當然,楊崢心裏清楚,自己姓楊真的是巧合,誰讓他穿越前就叫這個名字呢?
荀子早就想到這層,說道:“昨天下午,楊玄顯露出龍氣時,我便嚇了一跳。後來聽到他的名字,我更是意識到非同尋常,環淵應該也有同感。”
難怪在那一刻,荀子和百裏之外的鬼穀子,都發出同樣的驚唿,“他竟然也姓楊?”(第111章)
原來令他們震驚的,不是楊崢和楊玄同姓,而是楊朱和楊玄同姓。
楊朱,才是令他們感到忌憚的恐怖威脅。
楊崢思緒淩亂,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難道是我猜錯了,我並非秦始皇嬴政,而是魔頭楊朱的兒子?不會祖龍的真姓也是楊吧!如果真是這樣,那我豈非成為諸子百家的仇敵,人人皆欲除之而後快!”
他現在終於明白了,自己來稷下學宮,在荀子這些人眼裏,等於送死。如果他真的知情,絕不敢招搖過市,送上門來。
荀子眉關緊鎖,“還有個很重要的細節。我昨天特意查過你和楊玄的登記資料,發現你倆今年都是十六歲。很不巧的是,楊朱就死在十六年前……”
楊崢噤若寒蟬。
他現在隨便說錯一句話,都可能招致殺身之禍。
荀子欣賞他是一迴事,忌憚魔梟之子,又是另外一迴事。隻要確定他的身世,荀子勢必會大義滅親,果斷將他殺死。
“天下隻有楊朱一人,懂得創造龍魂霸體,也就是說,他在臨死前創造了你倆。但詭異的是,世間最後一條真龍,當時跟他一同隕落,在那場大戰前,他哪有龍魂創造你倆的霸體?”
他沉聲說著,與其說是告訴楊崢,更像是在自言自語。
這個問題,不止是他,連鬼穀子鄒衍以及蓋聶等參戰的聖人,也都想不通。楊朱明明已經死了,這倆龍魂霸體,怎麽可能還會出世?
楊崢聽得冷汗直冒,諸聖沒想通的問題,他卻輕鬆想通了。不是因為他聰明,而是他知道一件事。
“楊玄的老師,曾派繚給我傳話,言談間充斥著對諸子百家的鄙夷。當時我便懷疑,他的道行足以躋身聖人之列,現在看來,他熟悉霸體,能指點楊玄修行,或許,他就是死而複生的楊朱!”
如果楊朱還活著,那麽,一切就都解釋得通,絲絲入扣。
十六年前那場大戰,諸聖以為殺死了楊朱和真龍,不料,楊朱僥幸逃生,利用龍魂創造出祖龍和楊玄的霸體,當做複仇的工具。
至於眼前的情形,就很好解釋了。祖龍,也就是楊崢,被信陵君帶到海外荒島,這是楊朱始料未及的變數。他再次出現時,已經是在齊國,而且來到都城臨淄,無知地想進學宮。
楊朱得到龍魂霸體出世的消息,便派繚和楊玄火速趕來,接近楊崢,想趕在楊崢被諸子百家收納步入正道前,將他引入魔道,好繼續施展計劃。
而楊朱又是道家的人,他能弄到兩部真經,傳授給楊玄,更是合情合理。
恰在這時,荀子忽然起身走到榻旁,注視著楊崢的麵容,目光幽深,試圖捕捉到楊崢細微的情緒變化。
“你的《衝虛真經》,是誰傳給你的?”
這個問題至關重要。世間有資格修煉這部內功的人,少之又少,魔頭楊朱自然是其中之一。
如果楊崢真是跟楊朱學來的,那就意味著,他先前的懵懂是裝出來的,而楊朱也沒死,倆人早就沆瀣一氣,在楊朱授意下,楊崢潛進學宮,意欲不軌。
關於此事,楊崢又沒法撒謊,隻能如實迴答。畢竟,荀子隻要找當事人驗證,很容易就能戳穿謊言。
在荀子目不轉睛的注視下,楊崢平靜答道:“田實。”
荀子啞然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