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看著躍躍欲試的韓世忠,怎麽可能把這樣的任務交給他?


    韓世忠是眼饞王稟的節度使的軍階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趙桓叮囑了韓世忠不可私自出兵。


    韓世忠無奈,然後想了想,自己這性子,真不適合在黑土區這種地方,跟金人打仗。


    但是派誰去?


    趙桓覺得王稟最為合適,但是王稟已經為大宋流了多少血了?


    趙桓真的不願意他再打硬仗了,王稟還打的動硬仗,但是趙桓有點舍不得。


    再折騰王稟,恐怕王稟這身子骨撐不住,林幼玉說王稟一到下雨下雪天氣,就渾身疼的要命,在床上咬著牙忍著。


    這次去的地方可不是黃龍府,而是金人的黑土區,核心中的核心區域。這麽遠的長途跋涉,趙桓有點於心不忍。


    雖然他知道,隻要他有命令,王稟一定會殺過去,但是趙桓有點舍不得折騰王稟了。


    而且王稟並不是一個心思細膩的人,他從臨潢到黃龍府,就謀劃了整整幾個月之久,還隻謀劃了去,沒謀劃迴來。


    這次去會寧府背後的黑土區,趙桓害怕他稍有不慎死在那裏。


    自己就這麽一個節度使,再用他去黑土區,王稟傷上加傷,恐怕自己真的再也看不到他。


    也無法完成對金人糧草形成騷擾的戰略目的。


    必須派去有一個有組織百姓經驗的人,去偷襲黑土區才可以。


    “臣有一人舉薦。八字軍都統製,王彥。”嶽飛出列說道。


    “王彥心思細膩,善於保全,而且有足夠的經驗組織民卒,聯袂會寧府的漢兒百姓這件事,臣覺得王彥極為合適。”嶽飛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趙桓眼睛一亮,王彥這個人的資料中趙桓是看過的,對大宋的忠誠度是絕對夠用的。


    而且他本人在太行山的戰績,也是足夠的保證。


    太行山三十六洞本來有三十六萬人之多,都被王彥給感化的感化,勸降的勸降,而且深入百姓中,組織過百姓抵抗流匪的劫掠。


    王彥,很合適啊。


    “那就派王彥去?”趙桓點了頭,讓趙英宣王彥上殿。


    王彥吃著飯就被拉到了燕京行宮,看到禦上的官家,說道:“臣願領命前往會寧府以北的黑土區,可是官家,臣可能需要馬匹。”


    “金人和太行流匪完全不同,若是在敵後展開,聯袂會寧百姓,沒有馬匹,我大宋軍卒和歸附漢兒,在金兵至時,絕無可能逃離。”


    王彥實事求是的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太行山流匪也沒有馬,王彥需要馬匹來增加自己的機動性,想在敵後破壞敵人的糧草補給,沒點機動性,實在是一件困難到極致的事。


    “說到馬,這次王將軍歸來的時候,送了朕一件寶物。”趙桓聽到王彥說出了困難,笑著說道。


    “走,隨朕去看看王將軍送給朕的寶貝。”趙桓興致盎然的站了起來,走到了月台。


    趙英非常知趣的帶著馬倌,將王稟送到宮中的馬匹拉了出來,說道:“官家帶到了。”


    眾多將領看著這馬,一頓迷惑……


    這馬給他們的直接觀感就是醜。


    而且體格太小,肩寬就四尺,挺寬,長得看起來也比較瘦弱,軀幹和腿有點粗。


    這就一個個頭很低,肩膀寬,肚子很大,但是軀幹很壯實的人一樣,這樣的人在樊樓蠻受娼妓的喜歡,因為體力好。


    這是眾將對這批劣馬的第一印象,很醜,而且黑白相間,讓人第一眼無法喜歡。


    “這是朕的雪花驄。”趙桓看著這匹馬,越看越喜歡,而朝臣們麵麵相覷,這個黑白相間的劣馬,叫雪花驄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趙桓看著朝臣們的臉色,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麽。


    當初王稟拉著這匹馬到趙桓麵前的時候,趙桓也是覺得這馬,太醜了。


    “千裏疾風萬裏霞,追不上百岔的鐵蹄馬。這是一匹地道的良駒。”趙桓賣著關子說道。


    “大宋的軍卒長期缺馬,這種劣馬跑的滿草原都是,半野生,也有牧民將這些馬馴服,但是性情暴虐,常常踢傷牧民,後來,慢慢就讓他們滿世界跑了,沒人管他們。”趙桓笑著說道。


    王彥要騎著這種劣馬繞著大圈,去黑土區,這種馬關係到了他和他帶著的義軍的身家性命。不能馬虎。


    他眉頭緊鎖的問道:“官家,便宜,再便宜不能用來做軍馬,這個打仗的時候,低了人一頭,實在是沒什麽價值啊。”


    “這種馬日行五百裏,夜間休息,可持續十八日而不停歇。”


    “王稟告訴朕的,他測過。跑的不如千裏馬快,但是勝在持久。”趙桓說出了第一個優點,這是王稟測出來的最高時速的行軍,差點把王稟給嚇到。


    王彥看著這匹馬的目光驟然變了,王稟這個節度使實至名歸,全軍都知道他的事跡,而且這個耿直的漢子,不擅長撒謊。


    如果這是真的,足以改寫大宋缺馬的現狀。


    至於馬戰?


    那大宋軍卒並不擅長,也指望這輩子能在馬上功夫,超過金人了,玩不過金人這種馬背上長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北宋當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迴到北宋當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