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父女之間,成角逐之勢。
道衍禪師目光如炬,“你懷疑魏國公殺妻,現在又我懷疑殺周夫人滅口。妙儀,你我父女十年的緣分,更兼在明教風雨同舟,與其互相猜忌防備,不如今日走到頭罷了。”
“義父!”
沒想到道衍禪師會有如此幹脆決絕,姚妙儀和姚繼同難以置信的齊齊叫道。
姚妙儀開始慌張起來了,“義父,我絕對不會背叛您和明教的。我隻是想要一個答案。”
姚繼同也說道:“義父,我相信妙儀的心性,何況她還為了明教付出了很多。您要她離開明教,豈不是自斷臂膀?”
道衍禪師目光堅定,“繼同,妙儀,我從已故的明王揭竿而起,成立第一支紅巾軍時,就暗中追隨明教了。這幾十年來,我看著明教從弱小、到強大。看著都是明教教徒的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三分天下,紅巾軍同室操戈。到朱元璋一統江南,陰謀害死繼同,毀了明教,自立為大明皇帝。”
道衍禪師歎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尤其是人性,皆為利益所驅使,利益相同者,攜手合作,這條路便越走越寬闊;利益相悖者,餘下的路會越走越窄,與其等到將來反目成仇,不如現在就散了吧。”
道衍禪師輕飄飄的一歎,如同一柄利劍,斬斷了十年養父養女的羈絆,從此以後,姚妙儀和他各不相幹了。
姚妙儀有些懵,有些無所適從,猶如走到了一個死胡同裏,進不得,退也不甘心。
道衍說道:“妙儀,我救你、養你,教導你十年;你救狐蹤,殺郭陽天,也為明教立下功勞,以後各不相欠,橋歸橋,路歸路。無論你是否承認,如今大明這些權貴,都認定你就是魏國公的嫡長女。將來你和我們估計會慢慢走向對立,甚至兵戎相見。或許念在好聚好散的份上,還能網開一麵。”
道衍禪師一席話很殘酷,但很現實,身處不同的陣營,注定身不由己。
姚繼同本能的想要再勸,可是冷靜一想,覺得此時散了,或許是最好的結局。國公府大小姐的身份,總比一個明教密黨醫女的身份要好得多。
“義父!”姚妙儀徒勞的抓住了道衍手中的佛珠,不肯放手。
道衍禪師將左腕的佛珠褪下,“這佛珠是大明第一高僧智及禪師所贈,比你的年歲還長,送給你當做念想吧,後會無期了。”
言罷,道衍禪師拂袖而去,不再迴頭。
姚繼同看著義父,又看了看臥床楞的姚妙儀,此時的他猶如一根在拔河中被兩頭猛力拉扯的繩子,左右為難,恨不得從中間斷開,分成兩截,義父和妙儀一人一半。
當道衍禪師漸漸遠去,身形消失在鵝毛大雪中。姚繼同猛然想起自己不僅僅是妙儀的義兄,義父的養子,他還是小明王,肩上擔負著明教教主的重任。
“妙儀……你好好保重。”姚繼同一聲長歎,追隨道衍禪師而去,離開了雞鳴山行宮。
宋秀兒端著煮好的火腿粥進來了,“姚姐姐,方才在外碰見姚繼同匆匆離開,臉色很不好看,他和道衍禪師都離開了行宮,怎麽了?你們吵架了?”
姚妙儀苦笑著靠在黃花梨月洞門架子床床欄上,“義父不要我了,我不再姓姚。”
其實這是早晚的事情,魏國公認定了姚妙儀是他的女兒,各種跡象也都能對的上,道衍禪師還能不放人認祖歸宗不成。
宋秀兒放下粥碗,安慰說道:“做不了父女,還能當忘年之交嘛。你們父女十年,突然有了變故,乍然都難以接受,等時間長了就好,以後再慢慢走動起來,父女不在,情分在。來,趁熱喝了這碗火腿粥,我用火腿最好的上方肉熬成的,好香啊。”
看著天真的宋秀兒,喝著噴香的火腿粥,姚妙儀心中不是滋味,一碗熱粥下肚,身上有了力氣,她起床說道:“此地不宜久留,我們走吧。”
周夫人已死,狐蹤順利逃走,郭陽天當做替罪羊永遠沉睡在太子湖底,等明年開春冰雪融化時,早就被饑餓的湖魚啃噬成一堆白骨。
一切都結束了,而以後的路還很長,很曲折。
宋秀兒向來沒有什麽主意,一切都聽姚妙儀的,她草草收拾了一下,打了個小包袱,“我去找阿毛——哦,是毛驤借一輛馬車。”
毛驤正焦頭爛額的忙著查天牢劫獄、郭陽天背叛之事,不可能親自送她們離開,便派了心腹丘福套
了馬車。
丘福頗為機靈,特地攏了一個炭盆放在馬車上,供姚妙儀和宋秀兒取暖,兩人道謝,丘福笑道:“昨晚被魔教逆黨下藥迷倒,是姚姑娘出手救了我,理當要報答姚姑娘的。”
對著丘福感激的笑容,姚妙儀有些愧疚,迷倒他們的曼陀羅花汁,是她親手調製的,計劃也是她和義父——不,是道衍禪師一起製定的。
毫不知情的宋秀兒惋惜的歎道:“你夠倒黴的,攤在昨晚值夜,現在天牢洞口被炸,還逃走了要犯,上頭會不會追責啊?”
丘福一邊趕著馬車,一邊說道:“毛千戶被罰俸半年,品級未降,目前是戴罪立功。按照軍規,我們肯定會被開除出親兵都尉府。”
宋秀兒驚訝說道:“哎呀,你們豈不是丟了飯碗?”
姚妙儀愧疚更深了。
丘福笑道:“沒有關係的,毛千戶已經給我們找到了新出路。四皇子封了燕王,要出宮開建燕王府,正缺知根知底的府兵呢,我們轉投燕王府,照樣有飯吃。燕王宅心仁厚,不會虧待我們的。”
如此一來,丘福等人要跟著燕王朱棣混前程了。
姚妙儀說道:“以後若有幫得上的地方,你們盡管來找我。”
丘福有些汗顏,“不敢煩勞姚姑娘,您是魏國公失散多年的女兒,我們——喂!”
馬車驀地停下了,姚妙儀聽見外麵趕車丘福叫道:“遠遠看到令牌和令旗還不放行?你們眼睛長屁股上了?”
接著外麵響起了一個女子的聲音,“那裏來的狗賊,嘴裏不幹不淨的,睜開你的狗眼看看本小姐是誰!”
丘福定睛一瞧,居然是女扮男裝的衛國公府嫡長女鄧銘!她身邊一左一右站著兩個男子,都是經常來行宮打獵的熟人,而且出身高貴。
右邊是鄧銘的三哥鄧鋌,和常森,徐增壽等人一樣,都是家中幼子,紈絝成性。
左邊的是曹國長公主之孫、曹國公李文忠的嫡長子——曹國公世子李景隆!這個李景隆生的十分風流瀟灑,相貌奇偉,和父親李文忠十分相似,洪武帝朱元璋的喜歡這個外甥孫。
遇到這等大人物,丘福趕緊下車跪拜,說道:“標下有眼無珠,衝撞了各位貴人,標下給貴人們磕頭謝罪。”
鄧銘火冒三丈,一鞭子抽過去,“磕頭就完事了?”
眼瞅著馬鞭就要抽在丘福臉上,這一鞭子下去,估計皮開肉綻,半個臉都要毀了,但此事因他而起,有錯在先,丘福不敢躲閃,咬牙硬撐著要受下這一鞭。
哐當!
從馬車裏飛出一張炕幾,攔在丘福麵前,抵擋住了這一擊。
丘福愕然、鄧三爺鄧鋌麵有怒色,而景國公世子李景隆雙手懶懶的抱胸在前,一副看熱鬧的樣子。
鄧銘明知馬車裏的人是誰,麵上卻裝作不知,大聲怒罵道:“什麽雞鳴狗盜之輩,藏在馬車裏偷襲本小姐!是不是做了什麽虧心事,不敢出來見人啊!”
馬車門簾飄動,李景隆饒有興致的看著門簾,但見裏頭出來以個清麗無比的俏佳人,生的肌膚若雪,雙眸如星,心中暗道,不愧為是當年吳中雙壁謝氏之女,果然美若仙子。
豈料俏佳人轉身打起了門簾,低聲叫道:“姐姐。”
李景隆先看見一隻纖長有力的素手,指甲光潔圓潤,泛著健康的肉粉色,沒有像尋常女孩子用的鳳仙花汁染紅。
然後看見一個披著熊皮大氅的女子走出了馬車,她身形挺拔,笨重的大氅罩在身上並不顯得累贅臃腫,反而有種矜貴端方的沉穩氣質,瞬間將身邊的俏佳人比成了一個丫鬟。
“又是你!”鄧銘毛毛躁躁的走上前去,示威似的瞪眼說道:“居然用炕幾偷襲我,還不快向本小姐磕頭道歉!”
姚妙儀一看鄧銘的架勢,就知今日來者不善了。
話說那晚鄧銘放獵犬咬人不成,反而被朱棣射了斷箭,脊背至今都還疼著。二皇子秦王朱樉又礙於朱棣之威,不敢反擊。鄧銘一氣之下跑迴家裏,她不敢告訴父親和身為衛國公世子的大哥鄧鎮哭訴,就尋了最疼愛她的三哥鄧鋌,添油加醋,顛倒黑白告狀。
見妹子被人欺負了,鄧鋌當然大怒,要為妹子討個公道,還特地找了好朋友——曹國公世子李景隆撐腰助威。
李景隆是曹國長公主的孫子,長公主是洪武帝的二姐,,既是勳貴,也是皇族。鄧鋌覺得,姚妙儀身邊有朱守謙和徐增壽等人幫忙,而他有李景隆,這個靠山足夠大了。
李景隆最近一直跟著父親李文忠在軍營裏操練,剛剛沐休迴家,就聽到魏國公之女徐鳳成了醫女等各種小道消息,頓時心生好奇,就答應了鄧鋌,來行宮看熱鬧。
暗想即使鬧大了,也是衛國公府鄧家兄妹出醜,和他沒有關係的,不至於被父母責罰。
李隆基唯恐天下不亂的期盼兩個頂級公卿世家長女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開戰,覺得女人吵架,尤其是漂亮高貴的女人吵架,比軍營裏那些枯燥乏味的排軍布陣好玩多了。
不過這個失而複得的姚妙儀並沒有接茬,而是定定的看著鄧銘,說道:“我偷襲你?是砸了你的手呢,還是傷了你一根頭?”
沒想到姚妙儀不僅不道歉求情,反而厚著臉皮抵賴——喂!平時做這種事情的應該是我才對啊!鄧銘暴跳如雷,指著雪地裏的炕幾問道:
“景國公世子、三哥,你們說說,剛才這個炕幾是不是她扔出來的?”
鄧鋌當然是站在親妹妹這邊,“就是,我親眼所見。”
李景隆並沒有說話,而是玩味的笑了笑,點點頭。
鄧銘得意的說道:“看你如何抵賴。”
姚妙儀卻坦然說道:“怎麽抵賴了?我從來沒否認炕幾是我扔的啊。你也確實沒傷一根汗毛。”
鄧銘叫道:“你為何要朝我扔炕幾啊?”
姚妙儀說道:“我沒故意扔你,我是阻攔鞭子抽到這個無辜的小旗。”
鄧銘叫道:“他還無辜?他敢說本小姐眼睛長在——”鄧銘頓了頓,不好意思說出“屁股”二字,隻得改口說道:
“一個小小的親兵都尉府頭目,居然敢對本小姐口出汙言穢語,一鞭子算什麽,我就是殺了他又如何?”
一旁助威的鄧鋌聽見妹子口出殺人狂妄之語,心中暗道不好,使了個眼神,要妹妹莫要衝動。
姚妙儀說道:“他是一名普通的小旗。但是他絕非鄧大小姐可以隨意輕賤踐踏之人。他家裏是軍戶,世襲的千戶,父親戰死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哥哥承襲了千戶之職,也在前方戍邊,保衛大明江山。別說是鄧大小姐你了,就是這位景國公世子,也不敢對英烈之後說殺就殺,說打就打的。”
今年重陽節那晚,丘福送姚妙儀去天牢躲避郭陽天手下騷擾時,在閑聊過程中告訴了自己的身份來曆,姚妙儀一直都記得這個千戶之子。
姚妙儀轉身對著李景隆說道,“世子爺,你說是不是?”姚妙儀是故意把李景隆拉進來。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就是一個看熱鬧的,別把我扯進來啊。不過,這個姚妙儀倒是挺有趣的,一通詭辯,把刁蠻任性大小姐鄧銘侃的團團轉。
李景隆狡猾的笑了笑,模棱兩可的說道:“自是不能的,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李景隆是在和稀泥,一句“不能”,仿佛是在替姚妙儀說話,但是後麵“有過則罰”,好像又是在給鄧銘台階下。
沒想到搬來的靠山李景隆如此靠不住。而且鄧銘從小嬌寵慣了,胡攪蠻纏,從無敵手,今日卻遇到了一個比她更會詭辯,更“無理取鬧”的姚妙儀,一時有些亂了陣腳,她深吸一口氣,看著跪在雪地裏一動不動的丘福,立刻計上心來。
想要攻擊一個未婚少女,沒有比名譽更順手、更歹毒、更百口莫辯的了。
鄧銘嘲諷的指著丘福說道:“喲,你對一個小旗的身份了如指掌,還百般維護,是不是對他有情啊?大雪天的,這個小旗冒著嚴寒送你下山,莫非你們之間有□□!”
丘福頓時渾身僵直,愣在雪地裏。隨即反應過來,叫道:“姚姑娘冰清玉潔,鄧小姐為何信口雌黃,咄咄逼人!”
太無恥了!宋秀兒聽了,頓時顧不得鄧銘身份高貴,立刻罵道:“自己做賊心虛,就把天下人都看做是賊!那晚在行宮冰湖,你做了什麽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們也知!”
雖然宋秀兒沒有明說,但是在場的鄧鋌和李景隆都猜出一些。鄧銘和秦王朱橚青梅竹馬,天生一對,大家都是一起玩到大的世交,心裏明鏡似的,隻是不捅破而已,默認鄧銘肯定是秦王妃。
隻是默認歸默認,一旦捅破了窗戶紙,冰湖私會,終究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
鄧銘頓時臉色煞白,“你這個小賤人!敢汙蔑本小姐!我撕爛你的嘴!”
這下更好玩了,李景隆樂嗬嗬的袖手旁觀,期待更勁爆的場麵。
沒想到是這個緣故,鄧鋌恨鐵不成鋼的看了妹妹一眼,鄧銘向他哭訴的時候,隻是說姚妙儀夥同四皇子欺負她,並沒有說冰湖私會之事。
但是鄧鋌看著宋秀兒的目光冰冷刺骨,起了滅口之意。這種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今日和道衍禪師十年父女情斷,姚妙儀心情本來就糟糕透頂,此刻麵對鄧銘惡毒的汙蔑、鄧鋌威脅的目光,頓時激起了她骨子的烈性和狠勁。
宋秀兒有些害怕鄧鋌的目光,退到了馬車旁邊,倒是丘福覺得氣氛不對,站了起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麵對鄧家兄妹這種歹毒之人,求情說理都是無用的。
丘福挺直了脊梁,不叫冤屈,也不再辯駁,冷冷的守護在旁邊,右手按住了腰間的繡春刀,打算一旦鄧鋌動手,他務必拚死保護姚姑娘和宋秀兒,否則對不起毛千戶的托付。
這丘福果然有英烈之子的風範,並非一味屈從之人。姚妙儀眼裏有一絲讚許,冷冷對鄧家兄妹說道:“哦,原來鄧大小姐今日設伏在此,是想著殺人滅口啊。”
“胡說八道!”鄧銘氣急,說老實話,她確實敢殺了宋秀兒,但是殺姚妙儀——逼急了,她也是敢的,大不了毀屍滅跡,姚妙儀消失過十年,就讓她永遠消失吧。
但是當著曹國公世子李景隆的麵,鄧銘就不得不掂量輕重了。
鄧鋌生怕妹妹衝動之下,做出不可挽迴之事,忙出言解釋道:“我妹妹在行宮丟了樣東西,四處找都找不到,懷疑被人偷了,所以在路邊設了關卡,出行宮的馬車都要搜一搜。”
鄧銘冷哼一聲,“你若正大光明,何懼我們搜馬車。”
姚妙儀冷笑道:“我不怕你們搜,就怕你們搜著搜著,馬車裏多出什麽來,栽贓嫁禍。”
鄧銘說道:“你心虛了吧,有景國公世子作證,誰會栽贓。你信不過我們,難道連曹國公世子都不信嗎?”
這下鄧銘也學聰明了,把李景隆拉迴自己陣營。
姚妙儀裝作悔過的樣子,說道:“哦,我剛才說錯了,馬車裏不會確實多出什麽來的,因為鄧大小姐的那個東西,其實早就沒有了啊。”
這句話實在曖昧,各種暗示,好像是說鄧銘早已失貞。
姚妙儀混跡市井十年了,更在髒話葷話最多的軍營裏混過兩年,什麽沒聽過?對付鄧銘這種胡攪蠻纏的千金大小姐,她有的是法子。
“你……你……”鄧銘不曉得如何反駁,順風順水十幾年,卻在姚妙儀出現之後頻頻受挫,各種侮辱打壓,鄧銘委屈不過,居然哇的一聲,蹲在雪地裏嚎哭不止。
鄧銘在一旁哭道:“敗壞我的清譽,殺了她,殺了他們!”
姚妙儀卻故作驚訝道:“咦,你們是什麽意思?要打要殺,尋死覓活的,我隻是說鄧大小姐蠻不講理,早就丟了臉麵,在馬車裏怎麽能尋到呢。”
雖說姚妙儀已經做出了補充解釋,但是聽者有意,尤其是素有浪蕩之名的李景隆,眼裏的笑意根本掩飾不住了,憋得心口疼。十年不見徐鳳,依然伶牙俐齒,膽大包天,而且更敢說了,真是有趣。
沒想到姚妙儀拐彎抹角的出言諷刺,簡直陰險歹毒,卑鄙下/流啊!鄧銘蠻橫,不講道理,但此刻也敗在了市井調調裏。
三哥鄧鋌氣得臉都白了,也顧不得被人恥笑欺負女人,他刷的一下拔/出了佩劍,直指姚妙儀,“滿口汙言穢語!今日我要替魏國公教訓你這個嘴長的潑婦!”
丘福也亮出繡春刀,站在姚妙儀前麵,“鄧三爺,此處是皇家行宮之地,豈能拔劍鬧事。”
丘福昨晚中了曼陀羅花之毒,經曆了洗胃灌腸之痛,臉色蠟黃,握著刀柄的手有些顫抖,所以鄧鋌並不把他放在眼裏,冷笑道:“讓開,否則刀劍無眼,誤殺一個小旗,想必不會追責於我。”
丘福紋絲不動,鐵了心要保護身後的兩個女子。
姚妙儀以前在軍營有過姚屠夫的惡名,她可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今日遭遇重挫,還被鄧家這對惡心透頂的兄妹屢次挑釁,真想好好打一架啊!
“丘福讓開,你好好保護秀兒即可。”
“既然你們擺明了不講道理,要用刀劍解決矛盾,那麽——”姚妙儀對李景隆說道:“世子今日是見證人,鄧鋌有劍,我手足寸鐵,有失公平吧?世子佩劍可否借我一用?”
李景隆巴不得更熱鬧一些呢,樂顛顛的解開了佩劍,遞給姚妙儀,“此乃皇上贈我的寶劍,削鐵如,姚姑娘悠著點用,點到為止,徐家和鄧家是世交了,衛國公和魏國公同朝為官,莫傷了和氣啊。”
李景隆表麵上是勸和,其實是煽風點火。要姚妙儀悠著點,其實就是暗諷鄧鋌力弱。
鄧鋌聞言,眼裏殺氣騰騰,朝著姚妙儀劈刺而來,姚妙儀單手持劍格擋,一腳踢向鄧鋌腰間。
父女之間,成角逐之勢。
道衍禪師目光如炬,“你懷疑魏國公殺妻,現在又我懷疑殺周夫人滅口。妙儀,你我父女十年的緣分,更兼在明教風雨同舟,與其互相猜忌防備,不如今日走到頭罷了。”
“義父!”
沒想到道衍禪師會有如此幹脆決絕,姚妙儀和姚繼同難以置信的齊齊叫道。
姚妙儀開始慌張起來了,“義父,我絕對不會背叛您和明教的。我隻是想要一個答案。”
姚繼同也說道:“義父,我相信妙儀的心性,何況她還為了明教付出了很多。您要她離開明教,豈不是自斷臂膀?”
道衍禪師目光堅定,“繼同,妙儀,我從已故的明王揭竿而起,成立第一支紅巾軍時,就暗中追隨明教了。這幾十年來,我看著明教從弱小、到強大。看著都是明教教徒的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三分天下,紅巾軍同室操戈。到朱元璋一統江南,陰謀害死繼同,毀了明教,自立為大明皇帝。”
道衍禪師歎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尤其是人性,皆為利益所驅使,利益相同者,攜手合作,這條路便越走越寬闊;利益相悖者,餘下的路會越走越窄,與其等到將來反目成仇,不如現在就散了吧。”
道衍禪師輕飄飄的一歎,如同一柄利劍,斬斷了十年養父養女的羈絆,從此以後,姚妙儀和他各不相幹了。
姚妙儀有些懵,有些無所適從,猶如走到了一個死胡同裏,進不得,退也不甘心。
道衍說道:“妙儀,我救你、養你,教導你十年;你救狐蹤,殺郭陽天,也為明教立下功勞,以後各不相欠,橋歸橋,路歸路。無論你是否承認,如今大明這些權貴,都認定你就是魏國公的嫡長女。將來你和我們估計會慢慢走向對立,甚至兵戎相見。或許念在好聚好散的份上,還能網開一麵。”
道衍禪師一席話很殘酷,但很現實,身處不同的陣營,注定身不由己。
姚繼同本能的想要再勸,可是冷靜一想,覺得此時散了,或許是最好的結局。國公府大小姐的身份,總比一個明教密黨醫女的身份要好得多。
“義父!”姚妙儀徒勞的抓住了道衍手中的佛珠,不肯放手。
道衍禪師將左腕的佛珠褪下,“這佛珠是大明第一高僧智及禪師所贈,比你的年歲還長,送給你當做念想吧,後會無期了。”
言罷,道衍禪師拂袖而去,不再迴頭。
姚繼同看著義父,又看了看臥床楞的姚妙儀,此時的他猶如一根在拔河中被兩頭猛力拉扯的繩子,左右為難,恨不得從中間斷開,分成兩截,義父和妙儀一人一半。
當道衍禪師漸漸遠去,身形消失在鵝毛大雪中。姚繼同猛然想起自己不僅僅是妙儀的義兄,義父的養子,他還是小明王,肩上擔負著明教教主的重任。
“妙儀……你好好保重。”姚繼同一聲長歎,追隨道衍禪師而去,離開了雞鳴山行宮。
宋秀兒端著煮好的火腿粥進來了,“姚姐姐,方才在外碰見姚繼同匆匆離開,臉色很不好看,他和道衍禪師都離開了行宮,怎麽了?你們吵架了?”
姚妙儀苦笑著靠在黃花梨月洞門架子床床欄上,“義父不要我了,我不再姓姚。”
其實這是早晚的事情,魏國公認定了姚妙儀是他的女兒,各種跡象也都能對的上,道衍禪師還能不放人認祖歸宗不成。
宋秀兒放下粥碗,安慰說道:“做不了父女,還能當忘年之交嘛。你們父女十年,突然有了變故,乍然都難以接受,等時間長了就好,以後再慢慢走動起來,父女不在,情分在。來,趁熱喝了這碗火腿粥,我用火腿最好的上方肉熬成的,好香啊。”
看著天真的宋秀兒,喝著噴香的火腿粥,姚妙儀心中不是滋味,一碗熱粥下肚,身上有了力氣,她起床說道:“此地不宜久留,我們走吧。”
周夫人已死,狐蹤順利逃走,郭陽天當做替罪羊永遠沉睡在太子湖底,等明年開春冰雪融化時,早就被饑餓的湖魚啃噬成一堆白骨。
一切都結束了,而以後的路還很長,很曲折。
宋秀兒向來沒有什麽主意,一切都聽姚妙儀的,她草草收拾了一下,打了個小包袱,“我去找阿毛——哦,是毛驤借一輛馬車。”
毛驤正焦頭爛額的忙著查天牢劫獄、郭陽天背叛之事,不可能親自送她們離開,便派了心腹丘福套
了馬車。
丘福頗為機靈,特地攏了一個炭盆放在馬車上,供姚妙儀和宋秀兒取暖,兩人道謝,丘福笑道:“昨晚被魔教逆黨下藥迷倒,是姚姑娘出手救了我,理當要報答姚姑娘的。”
對著丘福感激的笑容,姚妙儀有些愧疚,迷倒他們的曼陀羅花汁,是她親手調製的,計劃也是她和義父——不,是道衍禪師一起製定的。
毫不知情的宋秀兒惋惜的歎道:“你夠倒黴的,攤在昨晚值夜,現在天牢洞口被炸,還逃走了要犯,上頭會不會追責啊?”
丘福一邊趕著馬車,一邊說道:“毛千戶被罰俸半年,品級未降,目前是戴罪立功。按照軍規,我們肯定會被開除出親兵都尉府。”
宋秀兒驚訝說道:“哎呀,你們豈不是丟了飯碗?”
姚妙儀愧疚更深了。
丘福笑道:“沒有關係的,毛千戶已經給我們找到了新出路。四皇子封了燕王,要出宮開建燕王府,正缺知根知底的府兵呢,我們轉投燕王府,照樣有飯吃。燕王宅心仁厚,不會虧待我們的。”
如此一來,丘福等人要跟著燕王朱棣混前程了。
姚妙儀說道:“以後若有幫得上的地方,你們盡管來找我。”
丘福有些汗顏,“不敢煩勞姚姑娘,您是魏國公失散多年的女兒,我們——喂!”
馬車驀地停下了,姚妙儀聽見外麵趕車丘福叫道:“遠遠看到令牌和令旗還不放行?你們眼睛長屁股上了?”
接著外麵響起了一個女子的聲音,“那裏來的狗賊,嘴裏不幹不淨的,睜開你的狗眼看看本小姐是誰!”
丘福定睛一瞧,居然是女扮男裝的衛國公府嫡長女鄧銘!她身邊一左一右站著兩個男子,都是經常來行宮打獵的熟人,而且出身高貴。
右邊是鄧銘的三哥鄧鋌,和常森,徐增壽等人一樣,都是家中幼子,紈絝成性。
左邊的是曹國長公主之孫、曹國公李文忠的嫡長子——曹國公世子李景隆!這個李景隆生的十分風流瀟灑,相貌奇偉,和父親李文忠十分相似,洪武帝朱元璋的喜歡這個外甥孫。
遇到這等大人物,丘福趕緊下車跪拜,說道:“標下有眼無珠,衝撞了各位貴人,標下給貴人們磕頭謝罪。”
鄧銘火冒三丈,一鞭子抽過去,“磕頭就完事了?”
眼瞅著馬鞭就要抽在丘福臉上,這一鞭子下去,估計皮開肉綻,半個臉都要毀了,但此事因他而起,有錯在先,丘福不敢躲閃,咬牙硬撐著要受下這一鞭。
哐當!
從馬車裏飛出一張炕幾,攔在丘福麵前,抵擋住了這一擊。
丘福愕然、鄧三爺鄧鋌麵有怒色,而景國公世子李景隆雙手懶懶的抱胸在前,一副看熱鬧的樣子。
鄧銘明知馬車裏的人是誰,麵上卻裝作不知,大聲怒罵道:“什麽雞鳴狗盜之輩,藏在馬車裏偷襲本小姐!是不是做了什麽虧心事,不敢出來見人啊!”
馬車門簾飄動,李景隆饒有興致的看著門簾,但見裏頭出來以個清麗無比的俏佳人,生的肌膚若雪,雙眸如星,心中暗道,不愧為是當年吳中雙壁謝氏之女,果然美若仙子。
豈料俏佳人轉身打起了門簾,低聲叫道:“姐姐。”
李景隆先看見一隻纖長有力的素手,指甲光潔圓潤,泛著健康的肉粉色,沒有像尋常女孩子用的鳳仙花汁染紅。
然後看見一個披著熊皮大氅的女子走出了馬車,她身形挺拔,笨重的大氅罩在身上並不顯得累贅臃腫,反而有種矜貴端方的沉穩氣質,瞬間將身邊的俏佳人比成了一個丫鬟。
“又是你!”鄧銘毛毛躁躁的走上前去,示威似的瞪眼說道:“居然用炕幾偷襲我,還不快向本小姐磕頭道歉!”
姚妙儀一看鄧銘的架勢,就知今日來者不善了。
話說那晚鄧銘放獵犬咬人不成,反而被朱棣射了斷箭,脊背至今都還疼著。二皇子秦王朱樉又礙於朱棣之威,不敢反擊。鄧銘一氣之下跑迴家裏,她不敢告訴父親和身為衛國公世子的大哥鄧鎮哭訴,就尋了最疼愛她的三哥鄧鋌,添油加醋,顛倒黑白告狀。
見妹子被人欺負了,鄧鋌當然大怒,要為妹子討個公道,還特地找了好朋友——曹國公世子李景隆撐腰助威。
李景隆是曹國長公主的孫子,長公主是洪武帝的二姐,,既是勳貴,也是皇族。鄧鋌覺得,姚妙儀身邊有朱守謙和徐增壽等人幫忙,而他有李景隆,這個靠山足夠大了。
李景隆最近一直跟著父親李文忠在軍營裏操練,剛剛沐休迴家,就聽到魏國公之女徐鳳成了醫女等各種小道消息,頓時心生好奇,就答應了鄧鋌,來行宮看熱鬧。
暗想即使鬧大了,也是衛國公府鄧家兄妹出醜,和他沒有關係的,不至於被父母責罰。
李隆基唯恐天下不亂的期盼兩個頂級公卿世家長女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開戰,覺得女人吵架,尤其是漂亮高貴的女人吵架,比軍營裏那些枯燥乏味的排軍布陣好玩多了。
不過這個失而複得的姚妙儀並沒有接茬,而是定定的看著鄧銘,說道:“我偷襲你?是砸了你的手呢,還是傷了你一根頭?”
沒想到姚妙儀不僅不道歉求情,反而厚著臉皮抵賴——喂!平時做這種事情的應該是我才對啊!鄧銘暴跳如雷,指著雪地裏的炕幾問道:
“景國公世子、三哥,你們說說,剛才這個炕幾是不是她扔出來的?”
鄧鋌當然是站在親妹妹這邊,“就是,我親眼所見。”
李景隆並沒有說話,而是玩味的笑了笑,點點頭。
鄧銘得意的說道:“看你如何抵賴。”
姚妙儀卻坦然說道:“怎麽抵賴了?我從來沒否認炕幾是我扔的啊。你也確實沒傷一根汗毛。”
鄧銘叫道:“你為何要朝我扔炕幾啊?”
姚妙儀說道:“我沒故意扔你,我是阻攔鞭子抽到這個無辜的小旗。”
鄧銘叫道:“他還無辜?他敢說本小姐眼睛長在——”鄧銘頓了頓,不好意思說出“屁股”二字,隻得改口說道:
“一個小小的親兵都尉府頭目,居然敢對本小姐口出汙言穢語,一鞭子算什麽,我就是殺了他又如何?”
一旁助威的鄧鋌聽見妹子口出殺人狂妄之語,心中暗道不好,使了個眼神,要妹妹莫要衝動。
姚妙儀說道:“他是一名普通的小旗。但是他絕非鄧大小姐可以隨意輕賤踐踏之人。他家裏是軍戶,世襲的千戶,父親戰死沙場,立下赫赫戰功,哥哥承襲了千戶之職,也在前方戍邊,保衛大明江山。別說是鄧大小姐你了,就是這位景國公世子,也不敢對英烈之後說殺就殺,說打就打的。”
今年重陽節那晚,丘福送姚妙儀去天牢躲避郭陽天手下騷擾時,在閑聊過程中告訴了自己的身份來曆,姚妙儀一直都記得這個千戶之子。
姚妙儀轉身對著李景隆說道,“世子爺,你說是不是?”姚妙儀是故意把李景隆拉進來。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就是一個看熱鬧的,別把我扯進來啊。不過,這個姚妙儀倒是挺有趣的,一通詭辯,把刁蠻任性大小姐鄧銘侃的團團轉。
李景隆狡猾的笑了笑,模棱兩可的說道:“自是不能的,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李景隆是在和稀泥,一句“不能”,仿佛是在替姚妙儀說話,但是後麵“有過則罰”,好像又是在給鄧銘台階下。
沒想到搬來的靠山李景隆如此靠不住。而且鄧銘從小嬌寵慣了,胡攪蠻纏,從無敵手,今日卻遇到了一個比她更會詭辯,更“無理取鬧”的姚妙儀,一時有些亂了陣腳,她深吸一口氣,看著跪在雪地裏一動不動的丘福,立刻計上心來。
想要攻擊一個未婚少女,沒有比名譽更順手、更歹毒、更百口莫辯的了。
鄧銘嘲諷的指著丘福說道:“喲,你對一個小旗的身份了如指掌,還百般維護,是不是對他有情啊?大雪天的,這個小旗冒著嚴寒送你下山,莫非你們之間有□□!”
丘福頓時渾身僵直,愣在雪地裏。隨即反應過來,叫道:“姚姑娘冰清玉潔,鄧小姐為何信口雌黃,咄咄逼人!”
太無恥了!宋秀兒聽了,頓時顧不得鄧銘身份高貴,立刻罵道:“自己做賊心虛,就把天下人都看做是賊!那晚在行宮冰湖,你做了什麽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們也知!”
雖然宋秀兒沒有明說,但是在場的鄧鋌和李景隆都猜出一些。鄧銘和秦王朱橚青梅竹馬,天生一對,大家都是一起玩到大的世交,心裏明鏡似的,隻是不捅破而已,默認鄧銘肯定是秦王妃。
隻是默認歸默認,一旦捅破了窗戶紙,冰湖私會,終究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
鄧銘頓時臉色煞白,“你這個小賤人!敢汙蔑本小姐!我撕爛你的嘴!”
這下更好玩了,李景隆樂嗬嗬的袖手旁觀,期待更勁爆的場麵。
沒想到是這個緣故,鄧鋌恨鐵不成鋼的看了妹妹一眼,鄧銘向他哭訴的時候,隻是說姚妙儀夥同四皇子欺負她,並沒有說冰湖私會之事。
但是鄧鋌看著宋秀兒的目光冰冷刺骨,起了滅口之意。這種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今日和道衍禪師十年父女情斷,姚妙儀心情本來就糟糕透頂,此刻麵對鄧銘惡毒的汙蔑、鄧鋌威脅的目光,頓時激起了她骨子的烈性和狠勁。
宋秀兒有些害怕鄧鋌的目光,退到了馬車旁邊,倒是丘福覺得氣氛不對,站了起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麵對鄧家兄妹這種歹毒之人,求情說理都是無用的。
丘福挺直了脊梁,不叫冤屈,也不再辯駁,冷冷的守護在旁邊,右手按住了腰間的繡春刀,打算一旦鄧鋌動手,他務必拚死保護姚姑娘和宋秀兒,否則對不起毛千戶的托付。
這丘福果然有英烈之子的風範,並非一味屈從之人。姚妙儀眼裏有一絲讚許,冷冷對鄧家兄妹說道:“哦,原來鄧大小姐今日設伏在此,是想著殺人滅口啊。”
“胡說八道!”鄧銘氣急,說老實話,她確實敢殺了宋秀兒,但是殺姚妙儀——逼急了,她也是敢的,大不了毀屍滅跡,姚妙儀消失過十年,就讓她永遠消失吧。
但是當著曹國公世子李景隆的麵,鄧銘就不得不掂量輕重了。
鄧鋌生怕妹妹衝動之下,做出不可挽迴之事,忙出言解釋道:“我妹妹在行宮丟了樣東西,四處找都找不到,懷疑被人偷了,所以在路邊設了關卡,出行宮的馬車都要搜一搜。”
鄧銘冷哼一聲,“你若正大光明,何懼我們搜馬車。”
姚妙儀冷笑道:“我不怕你們搜,就怕你們搜著搜著,馬車裏多出什麽來,栽贓嫁禍。”
鄧銘說道:“你心虛了吧,有景國公世子作證,誰會栽贓。你信不過我們,難道連曹國公世子都不信嗎?”
這下鄧銘也學聰明了,把李景隆拉迴自己陣營。
姚妙儀裝作悔過的樣子,說道:“哦,我剛才說錯了,馬車裏不會確實多出什麽來的,因為鄧大小姐的那個東西,其實早就沒有了啊。”
這句話實在曖昧,各種暗示,好像是說鄧銘早已失貞。
姚妙儀混跡市井十年了,更在髒話葷話最多的軍營裏混過兩年,什麽沒聽過?對付鄧銘這種胡攪蠻纏的千金大小姐,她有的是法子。
“你……你……”鄧銘不曉得如何反駁,順風順水十幾年,卻在姚妙儀出現之後頻頻受挫,各種侮辱打壓,鄧銘委屈不過,居然哇的一聲,蹲在雪地裏嚎哭不止。
鄧銘在一旁哭道:“敗壞我的清譽,殺了她,殺了他們!”
姚妙儀卻故作驚訝道:“咦,你們是什麽意思?要打要殺,尋死覓活的,我隻是說鄧大小姐蠻不講理,早就丟了臉麵,在馬車裏怎麽能尋到呢。”
雖說姚妙儀已經做出了補充解釋,但是聽者有意,尤其是素有浪蕩之名的李景隆,眼裏的笑意根本掩飾不住了,憋得心口疼。十年不見徐鳳,依然伶牙俐齒,膽大包天,而且更敢說了,真是有趣。
沒想到姚妙儀拐彎抹角的出言諷刺,簡直陰險歹毒,卑鄙下/流啊!鄧銘蠻橫,不講道理,但此刻也敗在了市井調調裏。
三哥鄧鋌氣得臉都白了,也顧不得被人恥笑欺負女人,他刷的一下拔/出了佩劍,直指姚妙儀,“滿口汙言穢語!今日我要替魏國公教訓你這個嘴長的潑婦!”
丘福也亮出繡春刀,站在姚妙儀前麵,“鄧三爺,此處是皇家行宮之地,豈能拔劍鬧事。”
丘福昨晚中了曼陀羅花之毒,經曆了洗胃灌腸之痛,臉色蠟黃,握著刀柄的手有些顫抖,所以鄧鋌並不把他放在眼裏,冷笑道:“讓開,否則刀劍無眼,誤殺一個小旗,想必不會追責於我。”
丘福紋絲不動,鐵了心要保護身後的兩個女子。
姚妙儀以前在軍營有過姚屠夫的惡名,她可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今日遭遇重挫,還被鄧家這對惡心透頂的兄妹屢次挑釁,真想好好打一架啊!
“丘福讓開,你好好保護秀兒即可。”
“既然你們擺明了不講道理,要用刀劍解決矛盾,那麽——”姚妙儀對李景隆說道:“世子今日是見證人,鄧鋌有劍,我手足寸鐵,有失公平吧?世子佩劍可否借我一用?”
李景隆巴不得更熱鬧一些呢,樂顛顛的解開了佩劍,遞給姚妙儀,“此乃皇上贈我的寶劍,削鐵如,姚姑娘悠著點用,點到為止,徐家和鄧家是世交了,衛國公和魏國公同朝為官,莫傷了和氣啊。”
李景隆表麵上是勸和,其實是煽風點火。要姚妙儀悠著點,其實就是暗諷鄧鋌力弱。
鄧鋌聞言,眼裏殺氣騰騰,朝著姚妙儀劈刺而來,姚妙儀單手持劍格擋,一腳踢向鄧鋌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