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涼無限,乃花前訂終身,鬆下係同心的最佳時期。偏有些大煞風景之人。
清幽古寂的殿宇外,南北各飛入一道黑影,越過高牆,掠過湖泊,躍過假山,飄過長廊,飛過花叢……直入山莊深處。
一個登萍踏水如步平地,一個輕若飛花風過隨去。
一個輕盈優雅,一個瀟灑寫意。
皆是足落無聲,快若閃電,可見輕功之高妙。
兩道黑影幾乎同時在一處樓前停下身形,隻不過兩人一南一北隔著樓是以並不知這黑夜中還有另一人與他有著同樣的目的。兩人在落地的同時皆是屏息靜氣運功探查,最後很是自豪的發現沒有驚動他人,看來這名驚天下的守令宮也不過爾爾。
兩人輕悄悄的各開一扇窗,一縮身形仿如靈貓般迅速閃入,窗門在身落的同時無聲閉上。足沾地的一瞬隻覺一股寒意從腳底襲來,令兩人同時打個哆嗦,暗自納悶,這腳下的地板難道是冰做的不成,怎麽這麽冷。
樓內很黑,隻中心地一點淡淡的光華,其餘一切皆在黑暗中,兩人無聲的向樓中那點光華走去,距其一丈之處同時止步屏息驚豔的看著那光華中心。
那點光華原是珠光。從樓頂垂下一盞蓮花似的琉璃宮燈,燈中置一顆鴿蛋大小的夜明珠,珠上籠著一層白色輕紗,罩住了耀目的珠光,令它隻發出淡淡的光輝,照亮三尺見方的範圍。宮燈下是一高約四尺的白玉柱,平托著一塊一尺見方通體碧綠毫無雜質的美玉,可更攝目的卻是碧綠美玉上托著的兩朵花。
那是一黑一白並開於蒂的蘭花,花瓣全開,花大如碗,花瓣似一彎彎的月牙,黑如墨,白如雪,白花墨蕊,黑花雪蕊,緊緊相依,散發著一種如玉般的晶瑩光澤,如幻夢般美得惑人!
這便是蘭因璧月嗎?
世間最奇異最美麗的花!
兩人一時間皆不由被那奇異的花迷了心神,暗暗感歎世間竟有如此美物,同時更加堅定了決心,一定要將此物據為己有。思慮間,身形微動,手已不受控製的伸向玉台上的美麗花兒,也在那一刻,兩人同時發現了對麵黑暗中也伸出一隻手,且目標一致。那一刹,兩人一驚,電光火石間,一掌拍向對麵人影,一手不變依探向玉台。
想當然的,這一掌都沒有劈到對方都被巧妙的閃開,同時也沒有抓到蘭因璧月。錯身停步,兩人身形皆同時暴於珠
光之下,隔著玉台審視著對方,皆是黑色夜行衣黑紗蒙麵,看不著容顏獨留一雙黑夜中晶亮如星眸的眸子。
兩人很有默契的同時輕哼一下,然後身形一動擊向對方,用的都是巧勁,使的都是精妙的擒拿手,隻不過對手似乎都很高明,兩人打了一盞茶的功夫卻依未分勝負,兩人又皆不敢以真功夫互拚,就怕打起勁來會毀了玉台上美如仙物的蘭因璧月,又怕聲響大了驚動了守令宮的人。
一時兩人又同時收了手,雖都氣息平穩,可心裏卻是暗暗震驚對手的功夫,看看蘭因璧月又看看對手,都皺起了眉,都想要花兒可隻有一個,那就必要分個勝負,可真正打起來必驚動他人,那時便不好收場。
“唉!”
兩人正僵持著忽聞一聲歎息,頓時驚得兩人心頭一跳。這樓中竟有第三人?可他們竟都沒發覺。一時又羞又惱,羞的是自負武功絕頂竟不能發現,惱的是對方分了自己心神。
“兩個小娃娃,你們要在這打上一百年也行,但有一點要記住,千萬不要碰那蘭因璧月。”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
兩人聞聲環視,卻不知這人身在何處,又是驚又是怒。驚的是那人的高深莫測,怒的是那人的輕視語氣。哼!你叫我不碰就不碰麽!
“若不聽話,可別怪我啟動護令機關。”那人似看穿了兩人心思。
兩人迴首看對方一眼,然後微微點頭,達成一致意見:先拿這守令人再奪令花。
“小娃娃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一聲歎息伴著兩道輕飄飄的風掃向了兩人。
兩人同時運氣揮掌打算硬接,可輕風迎麵竟是千斤力道,兩人瞬間清醒,使盡平生所學,收手、扭腰、旋身、側飛,用足了十成功力,終於脫離了那道籠於全身的勁風,再抬首間,卻發現已各自退至了原先飛身而入的窗下,離那蘭因璧月已很遠了。
這一刻,兩人已不隻是驚更是懼了。這黑暗中的人他們至今不知其藏於何處,可自己所有心思行動盡在其掌中,這一刻清楚的知道,自己遠不是對手,今夜絕不可能奪得蘭因璧月了。
心思轉動,瞬下決定,足下一點,手一伸,已啟窗掠出,飛快的沿著來路出宮下山而去。
“這兩娃娃倒是不錯,將來誰能奪這蘭因璧月呢?”樓內那蒼老的聲音在感歎。
兩人本是一南一北下山,可行到中途卻又轉了個方向,各行了片刻,兩人同時發現了那朝著自己飛掠而來的人影。
停步,互視。
這人若不除,他日必是勁敵!
這一刻,兩人同樣的心思。
“兄台好。”兩人同時抱拳行禮。
“小弟向來自負武功,今夜卻為兄台折服,想與兄台結識為友。”南邊的人聲音清越應是弱冠少年。
“小弟素來喜結識英雄俊傑,兄台武藝如此出色,實乃吾渴求之友也。”北邊的人聲音清越中略帶粗啞,正是少年成長的標誌。
由此可知,北邊的人年齡或稍長於南邊的人,但兩人身形皆是清瘦修長身高無二,想來也差不了多少。
“太好了,能得兄台為友小弟三生有幸。”南邊的人高興的走向北邊的人。
“能結識兄台才是小弟的榮幸。”北邊的人也高興的走向南邊的人。
兩人急步走近同時伸出雙手拉住對方的手,彼此緊緊握住有些激動的抖著,那模樣啊,實是那萬裏相逢傾蓋如故啊。
“這英山乃英魂所聚之地,小弟今夜得識兄台,真想把酒放歌,隻是小弟身有要事不能停留,現與兄台相約,明夜此時再於此地相見可好?”南邊的人慢慢放開手道。
北邊的人也緩緩鬆開手道:“真巧啊,小弟也與人另有約,那就此約定,明夜此時再來與兄台把臂同歡,不見不散。”
“那就此告辭。”南邊的人抱拳。
“告辭。”北邊的人也抱拳。
兩人同時轉身離去,身形迅速可真是疾如飛箭,不過片刻功夫,兩人便同時到了山腳下。
“噗!”南邊的人一口鮮血吐出,身形一軟倒在一棵樹下。
“咚!”北邊的人倒在了草叢中,眼睛、鼻孔、嘴角、耳朵全流出了黑血。
此時正是皇朝英華三十九年,皇朝帝國締建至今已一百六十二年,曆八代帝王的治世,正是空前未有的盛世繁華。
然武林之中卻未如此太平。
昔風息雙王乃亂世雄主,隻因不忍天下蒼生多受戰苦,乃留詔棄位以國托於朝晞帝,雙雙歸隱江湖。誰知天下雖定,武林卻依是門派爭鬥一片混亂,是以兩人再次挺身而出,於英山下“蘭因令”鎮各派群俠,舉“璧月花”收綠林豪傑,從而一統武林。群英歸心,武林平靜,那時天下才真正的結束了殺伐亂世,得至真正的太平。是以無論是民間百姓還是武林豪傑對兩人皆是從心底推崇與臣服,又因兩人本為一國之王,
再加而今江湖雄主之位,又結合兩人昔日名號“白風黑息”,武林中便以“白風帝、黑息帝”尊稱兩人。
然兩人雖驚才絕豔卻是憑心而動任性而為之人,這武林帝王也不過做了十年,兩人又雙雙棄位隱去。一時武林群英為失去這兩位無人能及的帝主而扼腕歎息,可歎息過後誰又不為這武林帝王之位而心動呢?是以群雄齊聚英山要重選號令武林之主。卻不想所有人皆希望落空,白風夕義弟韓樸技壓群雄才逼眾英,奪得“蘭因璧月”,成為武林新的帝主。
他———要求所有人尊稱他為“武帝”。
他也是武林史上唯一一個獨統武林的霸主。
武林素來便分為黑白兩道,白風黑息統領武林之時,兩人夫妻一體,黑白兩道盡在掌中,兩道也同尊兩人為主。但兩人雖共為兩道之主卻深知兩道絕不可能融為一體,是以,以蘭因令號令白道,以璧月花號令黑道,武林才進入一個平衡且平靜的時期。
武帝韓樸統領武林二十年,晚年歸隱霧山。武林霸主之位又空下來了,但武林並未因爭位而發生混亂,畢竟曆白風黑息、武帝統領三十年,武林已非昨日那見人不順眼就殺見寶心癢就搶的武林,早已有各種製律約束且韓樸走後留下了一個守令宮。
東未亂世中曾葬無數英雄的落英山在風王殲盡東朝帝國七萬大軍後改名英山。
皇朝初年,白風黑息於此號令武林群英,英山便成了武林人心中的聖地,是英魂聚斂之地。白風黑息統領武林時曾於英山築建殿宇居住,後韓樸為武帝也居於此,是以英山在武林人心中也成了武林帝主居地的象征。
守令宮便在英山的山頂,蘭因璧月放於宮中,守令人是韓樸親自挑選培育世代傳遞,宮中機關無數,武帝離前曾下最後一道命令:新主未出,令護宮中。擅動擅奪,殺而無赦。
在武林新主未選出時,蘭因璧月便由守令宮守護著,各門派皆不許擅動,新主出時才由守令人奉上,也曾有人不信邪的暗動心思,最後卻皆是有來無迴,不是死於守令人劍下便是葬於機關。這一下群英才是真正的收斂不敢妄動,開始齊聚英山召開武林大會重新角逐武帝之位。
隻是此刻的武林經曆三十年的休生養息,各門各派已紮穩根基,實力漸展,不是一個單以武說話的地方,作為武林之主,不但要有鎮服群雄的武功,還要有令人臣服的德,更要有壓服黑白兩道名門世家的勢。
那一次武林大會群雄角逐了十二天,黑白
兩道各有一人勝出,兩人再互相比試又是一個平手,而黑白兩道都力挺自己這邊的人,一時僵持不下,最後武林德高望重的前輩宇文懷仁建議:各派同尊兩人為主,一持蘭因令號令白道,一持璧月花統領黑道,兩人同時為武林出力以護江湖眾生。此議得到眾人首肯,第三代武林帝王便由此誕生。
但那時的皇朝帝國也經過了三十年的治世,早已是雄視六合的強國,周邊各小國皆俯首稱臣,是以新的武林之主也不敢稱為武帝,以免真的引起朝廷的不滿而動兵鎮壓,持蘭因令的便為“令主”,持璧月花的便為“尊主”。
號令白道的是:“蘭因令主”明貞。
統領黑道的是:“璧月尊主”江渡雲。
同時,為了令主與尊主間平安、和睦相處,武林大會規定,每一代令主與尊主皆共同進退。即無論令主尊主哪一位或死或主動退位,另一位則同時退位。
此後,黑白兩道倒是形成默契,蘭因璧月各得一主,武林中令主尊主一代一代傳遞,既不讓你獨尊也不讓我獨統,黑白兩道平衡製約,倒也各得安寧,武林再也沒有出現過一人獨領江湖的局麵。
如此過去百多年,皇朝到了空前繁盛之時,武林也到了空前強盛之時,各派根基深牢人才輩出實力雄厚,實為可喜之事,然禍根卻也因此生芽。凡是強者,皆不服有其他派壓其頭頂,更不喜這權力還要分出一半予黑(白)道,是以皆有了獨尊武林之意。再加年代一久,這派係矛盾門戶仇怨便日益加多加深,這殺伐爭鬥便也多了常見了,武林也進入了群雄爭霸的時代,不再平靜。
英華三十九年,蘭因令主白昭去逝,璧月尊主展禦便也同時退位,蘭因璧月同迴守令宮,武林之主重新角逐。
英華三十九年,有兩個人偷偷潛入英山守令宮,未成而出。
這兩個日後震攝武林的人物此刻依是弱冠少年,英山是他們的第一次相會,那一夜,他們並不知彼此是誰,他們隻是感應到了,對方是強者,日後乃為強敵。
那一年,本應是兩人初出江湖大放異彩之時,可兩人卻因為英山腳下彼此那“友好”的一握而推阻了出江湖的時間。
隻因,一個震傷心脈,一個毒入五髒。
他們各自歸家養傷清毒,這一養便是五年,他們與英華三十九年的蘭因璧月失之交臂。
再遇時,他們無論是武功還是心智皆以至巔峰,武林無可相比。
再遇時
,他們是彼此最強的對手,他們是彼此最重要的敵人。
那一年是英華三十九年,新的蘭因令主是洺空,璧月尊主是隨輕寒。
初逢江霞綺如錦
傍晚,西天的落日輕盈的灑下一層緋紅的薄紗,將天將地將江河將山嶽草木皆籠在一片明輝豔光中,飄移的雲彩在江麵投下婀娜的影,徐徐江風拂過,與水草、葦影和著暮歌搖曳起舞,波光粼粼中滲出那壯麗嫵媚。
一片白帆輕輕破開那輕紗,輕盈的仿似遊弋於天地間的一片白羽,又疾速如一道白箭飛過江麵。
江邊趕路的人偶一抬首間不由被這瑰麗的晚霞江景所惑,停下腳步,目光迎著那片白帆。漸漸近了,舟頭一道綠色的身影矗立於這緋芒霞光中,分外鮮明卻無違和感,這滿天滿地滿江的豔色仿就是為他而生的,有如蒙蒙紅霧中淩雲挺立的蒼翠勁竹,綺豔華麗中更添一份清絕,如畫的暮色瞬間鮮活,江邊的人隻覺又重返了人間。
輕舟劃過眼前,江邊的人情不自禁的對著舟頭那道綠色身影微笑起來。其實彼此離得很遠,身形模糊麵貌更是看不清,可江邊的人就是覺得對方也迴了他一個微笑。那一刻,他滿心歡喜起來,一路的疲倦頓掃而光,目光追著那道身影,追著箭逝的舟影,直到天昏地暗。
蒙蒙蒼天暮色中,江邊的人迴過神,隱隱生出悔意,後悔剛才沒有出聲和舟上的人打個招唿,後悔沒和舟上的人相識,若是和那人結識了多好啊,那樣就是他入江湖以來交到的第一個朋友了。
若那一次他們相識了,他們或是另一番景象。
很多年後,他總是如此想著。
那是———寧朗第一次見到蘭殘音,在滿天滿地滿江的綺麗霞光中,仿佛不在人間。
這也是寧朗第一次踏入江湖,這年他十九歲。
自四歲上淺碧山習藝,整整十五載,至今年三月才下山,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涼無限,乃花前訂終身,鬆下係同心的最佳時期。偏有些大煞風景之人。
清幽古寂的殿宇外,南北各飛入一道黑影,越過高牆,掠過湖泊,躍過假山,飄過長廊,飛過花叢……直入山莊深處。
一個登萍踏水如步平地,一個輕若飛花風過隨去。
一個輕盈優雅,一個瀟灑寫意。
皆是足落無聲,快若閃電,可見輕功之高妙。
兩道黑影幾乎同時在一處樓前停下身形,隻不過兩人一南一北隔著樓是以並不知這黑夜中還有另一人與他有著同樣的目的。兩人在落地的同時皆是屏息靜氣運功探查,最後很是自豪的發現沒有驚動他人,看來這名驚天下的守令宮也不過爾爾。
兩人輕悄悄的各開一扇窗,一縮身形仿如靈貓般迅速閃入,窗門在身落的同時無聲閉上。足沾地的一瞬隻覺一股寒意從腳底襲來,令兩人同時打個哆嗦,暗自納悶,這腳下的地板難道是冰做的不成,怎麽這麽冷。
樓內很黑,隻中心地一點淡淡的光華,其餘一切皆在黑暗中,兩人無聲的向樓中那點光華走去,距其一丈之處同時止步屏息驚豔的看著那光華中心。
那點光華原是珠光。從樓頂垂下一盞蓮花似的琉璃宮燈,燈中置一顆鴿蛋大小的夜明珠,珠上籠著一層白色輕紗,罩住了耀目的珠光,令它隻發出淡淡的光輝,照亮三尺見方的範圍。宮燈下是一高約四尺的白玉柱,平托著一塊一尺見方通體碧綠毫無雜質的美玉,可更攝目的卻是碧綠美玉上托著的兩朵花。
那是一黑一白並開於蒂的蘭花,花瓣全開,花大如碗,花瓣似一彎彎的月牙,黑如墨,白如雪,白花墨蕊,黑花雪蕊,緊緊相依,散發著一種如玉般的晶瑩光澤,如幻夢般美得惑人!
這便是蘭因璧月嗎?
世間最奇異最美麗的花!
兩人一時間皆不由被那奇異的花迷了心神,暗暗感歎世間竟有如此美物,同時更加堅定了決心,一定要將此物據為己有。思慮間,身形微動,手已不受控製的伸向玉台上的美麗花兒,也在那一刻,兩人同時發現了對麵黑暗中也伸出一隻手,且目標一致。那一刹,兩人一驚,電光火石間,一掌拍向對麵人影,一手不變依探向玉台。
想當然的,這一掌都沒有劈到對方都被巧妙的閃開,同時也沒有抓到蘭因璧月。錯身停步,兩人身形皆同時暴於珠
光之下,隔著玉台審視著對方,皆是黑色夜行衣黑紗蒙麵,看不著容顏獨留一雙黑夜中晶亮如星眸的眸子。
兩人很有默契的同時輕哼一下,然後身形一動擊向對方,用的都是巧勁,使的都是精妙的擒拿手,隻不過對手似乎都很高明,兩人打了一盞茶的功夫卻依未分勝負,兩人又皆不敢以真功夫互拚,就怕打起勁來會毀了玉台上美如仙物的蘭因璧月,又怕聲響大了驚動了守令宮的人。
一時兩人又同時收了手,雖都氣息平穩,可心裏卻是暗暗震驚對手的功夫,看看蘭因璧月又看看對手,都皺起了眉,都想要花兒可隻有一個,那就必要分個勝負,可真正打起來必驚動他人,那時便不好收場。
“唉!”
兩人正僵持著忽聞一聲歎息,頓時驚得兩人心頭一跳。這樓中竟有第三人?可他們竟都沒發覺。一時又羞又惱,羞的是自負武功絕頂竟不能發現,惱的是對方分了自己心神。
“兩個小娃娃,你們要在這打上一百年也行,但有一點要記住,千萬不要碰那蘭因璧月。”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
兩人聞聲環視,卻不知這人身在何處,又是驚又是怒。驚的是那人的高深莫測,怒的是那人的輕視語氣。哼!你叫我不碰就不碰麽!
“若不聽話,可別怪我啟動護令機關。”那人似看穿了兩人心思。
兩人迴首看對方一眼,然後微微點頭,達成一致意見:先拿這守令人再奪令花。
“小娃娃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一聲歎息伴著兩道輕飄飄的風掃向了兩人。
兩人同時運氣揮掌打算硬接,可輕風迎麵竟是千斤力道,兩人瞬間清醒,使盡平生所學,收手、扭腰、旋身、側飛,用足了十成功力,終於脫離了那道籠於全身的勁風,再抬首間,卻發現已各自退至了原先飛身而入的窗下,離那蘭因璧月已很遠了。
這一刻,兩人已不隻是驚更是懼了。這黑暗中的人他們至今不知其藏於何處,可自己所有心思行動盡在其掌中,這一刻清楚的知道,自己遠不是對手,今夜絕不可能奪得蘭因璧月了。
心思轉動,瞬下決定,足下一點,手一伸,已啟窗掠出,飛快的沿著來路出宮下山而去。
“這兩娃娃倒是不錯,將來誰能奪這蘭因璧月呢?”樓內那蒼老的聲音在感歎。
兩人本是一南一北下山,可行到中途卻又轉了個方向,各行了片刻,兩人同時發現了那朝著自己飛掠而來的人影。
停步,互視。
這人若不除,他日必是勁敵!
這一刻,兩人同樣的心思。
“兄台好。”兩人同時抱拳行禮。
“小弟向來自負武功,今夜卻為兄台折服,想與兄台結識為友。”南邊的人聲音清越應是弱冠少年。
“小弟素來喜結識英雄俊傑,兄台武藝如此出色,實乃吾渴求之友也。”北邊的人聲音清越中略帶粗啞,正是少年成長的標誌。
由此可知,北邊的人年齡或稍長於南邊的人,但兩人身形皆是清瘦修長身高無二,想來也差不了多少。
“太好了,能得兄台為友小弟三生有幸。”南邊的人高興的走向北邊的人。
“能結識兄台才是小弟的榮幸。”北邊的人也高興的走向南邊的人。
兩人急步走近同時伸出雙手拉住對方的手,彼此緊緊握住有些激動的抖著,那模樣啊,實是那萬裏相逢傾蓋如故啊。
“這英山乃英魂所聚之地,小弟今夜得識兄台,真想把酒放歌,隻是小弟身有要事不能停留,現與兄台相約,明夜此時再於此地相見可好?”南邊的人慢慢放開手道。
北邊的人也緩緩鬆開手道:“真巧啊,小弟也與人另有約,那就此約定,明夜此時再來與兄台把臂同歡,不見不散。”
“那就此告辭。”南邊的人抱拳。
“告辭。”北邊的人也抱拳。
兩人同時轉身離去,身形迅速可真是疾如飛箭,不過片刻功夫,兩人便同時到了山腳下。
“噗!”南邊的人一口鮮血吐出,身形一軟倒在一棵樹下。
“咚!”北邊的人倒在了草叢中,眼睛、鼻孔、嘴角、耳朵全流出了黑血。
此時正是皇朝英華三十九年,皇朝帝國締建至今已一百六十二年,曆八代帝王的治世,正是空前未有的盛世繁華。
然武林之中卻未如此太平。
昔風息雙王乃亂世雄主,隻因不忍天下蒼生多受戰苦,乃留詔棄位以國托於朝晞帝,雙雙歸隱江湖。誰知天下雖定,武林卻依是門派爭鬥一片混亂,是以兩人再次挺身而出,於英山下“蘭因令”鎮各派群俠,舉“璧月花”收綠林豪傑,從而一統武林。群英歸心,武林平靜,那時天下才真正的結束了殺伐亂世,得至真正的太平。是以無論是民間百姓還是武林豪傑對兩人皆是從心底推崇與臣服,又因兩人本為一國之王,
再加而今江湖雄主之位,又結合兩人昔日名號“白風黑息”,武林中便以“白風帝、黑息帝”尊稱兩人。
然兩人雖驚才絕豔卻是憑心而動任性而為之人,這武林帝王也不過做了十年,兩人又雙雙棄位隱去。一時武林群英為失去這兩位無人能及的帝主而扼腕歎息,可歎息過後誰又不為這武林帝王之位而心動呢?是以群雄齊聚英山要重選號令武林之主。卻不想所有人皆希望落空,白風夕義弟韓樸技壓群雄才逼眾英,奪得“蘭因璧月”,成為武林新的帝主。
他———要求所有人尊稱他為“武帝”。
他也是武林史上唯一一個獨統武林的霸主。
武林素來便分為黑白兩道,白風黑息統領武林之時,兩人夫妻一體,黑白兩道盡在掌中,兩道也同尊兩人為主。但兩人雖共為兩道之主卻深知兩道絕不可能融為一體,是以,以蘭因令號令白道,以璧月花號令黑道,武林才進入一個平衡且平靜的時期。
武帝韓樸統領武林二十年,晚年歸隱霧山。武林霸主之位又空下來了,但武林並未因爭位而發生混亂,畢竟曆白風黑息、武帝統領三十年,武林已非昨日那見人不順眼就殺見寶心癢就搶的武林,早已有各種製律約束且韓樸走後留下了一個守令宮。
東未亂世中曾葬無數英雄的落英山在風王殲盡東朝帝國七萬大軍後改名英山。
皇朝初年,白風黑息於此號令武林群英,英山便成了武林人心中的聖地,是英魂聚斂之地。白風黑息統領武林時曾於英山築建殿宇居住,後韓樸為武帝也居於此,是以英山在武林人心中也成了武林帝主居地的象征。
守令宮便在英山的山頂,蘭因璧月放於宮中,守令人是韓樸親自挑選培育世代傳遞,宮中機關無數,武帝離前曾下最後一道命令:新主未出,令護宮中。擅動擅奪,殺而無赦。
在武林新主未選出時,蘭因璧月便由守令宮守護著,各門派皆不許擅動,新主出時才由守令人奉上,也曾有人不信邪的暗動心思,最後卻皆是有來無迴,不是死於守令人劍下便是葬於機關。這一下群英才是真正的收斂不敢妄動,開始齊聚英山召開武林大會重新角逐武帝之位。
隻是此刻的武林經曆三十年的休生養息,各門各派已紮穩根基,實力漸展,不是一個單以武說話的地方,作為武林之主,不但要有鎮服群雄的武功,還要有令人臣服的德,更要有壓服黑白兩道名門世家的勢。
那一次武林大會群雄角逐了十二天,黑白
兩道各有一人勝出,兩人再互相比試又是一個平手,而黑白兩道都力挺自己這邊的人,一時僵持不下,最後武林德高望重的前輩宇文懷仁建議:各派同尊兩人為主,一持蘭因令號令白道,一持璧月花統領黑道,兩人同時為武林出力以護江湖眾生。此議得到眾人首肯,第三代武林帝王便由此誕生。
但那時的皇朝帝國也經過了三十年的治世,早已是雄視六合的強國,周邊各小國皆俯首稱臣,是以新的武林之主也不敢稱為武帝,以免真的引起朝廷的不滿而動兵鎮壓,持蘭因令的便為“令主”,持璧月花的便為“尊主”。
號令白道的是:“蘭因令主”明貞。
統領黑道的是:“璧月尊主”江渡雲。
同時,為了令主與尊主間平安、和睦相處,武林大會規定,每一代令主與尊主皆共同進退。即無論令主尊主哪一位或死或主動退位,另一位則同時退位。
此後,黑白兩道倒是形成默契,蘭因璧月各得一主,武林中令主尊主一代一代傳遞,既不讓你獨尊也不讓我獨統,黑白兩道平衡製約,倒也各得安寧,武林再也沒有出現過一人獨領江湖的局麵。
如此過去百多年,皇朝到了空前繁盛之時,武林也到了空前強盛之時,各派根基深牢人才輩出實力雄厚,實為可喜之事,然禍根卻也因此生芽。凡是強者,皆不服有其他派壓其頭頂,更不喜這權力還要分出一半予黑(白)道,是以皆有了獨尊武林之意。再加年代一久,這派係矛盾門戶仇怨便日益加多加深,這殺伐爭鬥便也多了常見了,武林也進入了群雄爭霸的時代,不再平靜。
英華三十九年,蘭因令主白昭去逝,璧月尊主展禦便也同時退位,蘭因璧月同迴守令宮,武林之主重新角逐。
英華三十九年,有兩個人偷偷潛入英山守令宮,未成而出。
這兩個日後震攝武林的人物此刻依是弱冠少年,英山是他們的第一次相會,那一夜,他們並不知彼此是誰,他們隻是感應到了,對方是強者,日後乃為強敵。
那一年,本應是兩人初出江湖大放異彩之時,可兩人卻因為英山腳下彼此那“友好”的一握而推阻了出江湖的時間。
隻因,一個震傷心脈,一個毒入五髒。
他們各自歸家養傷清毒,這一養便是五年,他們與英華三十九年的蘭因璧月失之交臂。
再遇時,他們無論是武功還是心智皆以至巔峰,武林無可相比。
再遇時
,他們是彼此最強的對手,他們是彼此最重要的敵人。
那一年是英華三十九年,新的蘭因令主是洺空,璧月尊主是隨輕寒。
初逢江霞綺如錦
傍晚,西天的落日輕盈的灑下一層緋紅的薄紗,將天將地將江河將山嶽草木皆籠在一片明輝豔光中,飄移的雲彩在江麵投下婀娜的影,徐徐江風拂過,與水草、葦影和著暮歌搖曳起舞,波光粼粼中滲出那壯麗嫵媚。
一片白帆輕輕破開那輕紗,輕盈的仿似遊弋於天地間的一片白羽,又疾速如一道白箭飛過江麵。
江邊趕路的人偶一抬首間不由被這瑰麗的晚霞江景所惑,停下腳步,目光迎著那片白帆。漸漸近了,舟頭一道綠色的身影矗立於這緋芒霞光中,分外鮮明卻無違和感,這滿天滿地滿江的豔色仿就是為他而生的,有如蒙蒙紅霧中淩雲挺立的蒼翠勁竹,綺豔華麗中更添一份清絕,如畫的暮色瞬間鮮活,江邊的人隻覺又重返了人間。
輕舟劃過眼前,江邊的人情不自禁的對著舟頭那道綠色身影微笑起來。其實彼此離得很遠,身形模糊麵貌更是看不清,可江邊的人就是覺得對方也迴了他一個微笑。那一刻,他滿心歡喜起來,一路的疲倦頓掃而光,目光追著那道身影,追著箭逝的舟影,直到天昏地暗。
蒙蒙蒼天暮色中,江邊的人迴過神,隱隱生出悔意,後悔剛才沒有出聲和舟上的人打個招唿,後悔沒和舟上的人相識,若是和那人結識了多好啊,那樣就是他入江湖以來交到的第一個朋友了。
若那一次他們相識了,他們或是另一番景象。
很多年後,他總是如此想著。
那是———寧朗第一次見到蘭殘音,在滿天滿地滿江的綺麗霞光中,仿佛不在人間。
這也是寧朗第一次踏入江湖,這年他十九歲。
自四歲上淺碧山習藝,整整十五載,至今年三月才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