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徐晃還在思索龐山民所提建議的之時,已有士卒將囚車牢門打開,去掉徐晃身上繩索,待徐晃迴過神來,便見龐山民點頭笑道:“姑且算是禦史之職,龐某欲監察官員行事可有枉法之處,還是選擇一個與龐某麾下各世家毫無關聯,且處事可公平公正之人,公明此番兵敗被俘之時,龐某已有了這般想法,龐某殷切期待,還望公明勿要拒絕才是。”


    徐晃聞言,一時間也不清楚龐山民到底在打什麽主意了,莫非這荊襄真的將才濟濟,不需要他手中這柄大斧征戰沙場了麽?


    如今雖兵敗被俘,徐晃卻對這位聲名赫赫的唐侯並無多少惡感,丞相與荊襄交鋒多年,與龐山民仇隙不小,然而提及龐山民時,卻常讚不絕口,徐晃心中也很好奇,一年少豎子,如何當得丞相如此誇讚。


    徐晃神遊物外,龐山民並不打擾,隻是盯著徐晃堅毅的麵龐,若有所思。


    欲使徐晃監查百官,並非龐山民臨時起意,而是龐山民得知徐晃被俘之後,思索許久得出的辦法。


    如今荊襄世家之事,已牽扯龐山民不少精力,龐山民時不時的在想,偌大荊襄,卻缺少一個可以一心為公,監察百官之人。


    徐晃本為敵將,與荊襄中人並無瓜葛,且以龐山民多年以來對曹營將領的了解,其人並非徇私之人,所以若徐晃肯應下此事,龐山民願意看到。荊襄之中,有這麽一個一心為公之人。為朝堂之上帶來一股新的氣象。


    日後盛唐李世民肯用魏征,製衡關隴世家,龐山民為何不能用徐晃,肅清朝中世家糾葛?


    且龐山民也不擔心,徐晃會否決他的建議,徐晃與雲長交厚,眾人皆知,昔日於許昌之時。徐晃能勸得了關羽,如今在這荊襄,即便是龐山民說服不得徐晃,還有雲長相助,又不是讓徐晃與曹操兵戎相見,何愁他不為荊襄所用?


    這一簡單條件比之昔日關羽被困許都之時,已寬厚太多。龐山民極有信心,使徐晃為其所用。


    見徐晃躊躇不語,龐山民對徐晃笑道:“既然公明還有顧慮,那就再細細考慮一番也好,如今公明已被我荊襄所俘,沙場之事還是不要去想的好。龐某已於府上略備薄酒,還望公明賞個麵子,如何?”


    徐晃聞言頗為無奈的點了點頭,心中卻暗道,龐山民這人勸降的說辭也是另辟蹊徑。居然令他不知該如何拒絕了。


    入長沙太守府中,酒過三巡。徐晃心防比之之前稍稍放開,對龐山民道:“以唐侯觀之,宛城失於徐某手中,對丞相大業,有何影響?”


    龐山民聞言,頗為好笑的看了徐晃一眼,對徐晃道:“公明這個問題倒是將龐某為難住了,這樣說吧,之前無論丞相使何人鎮守宛城,皆敗多勝少,畢竟宛城在孟德公眼中,固若金湯,所以才未及時將穎川荀氏宗族,盡數遷徙,大戰一起,被我荊襄軍馬抄了後路,無論何人守城,敢不顧惜荀氏宗族性命?”


    徐晃聞言,久久不言,龐山民見狀笑道:“非是龐某小覷中原群雄,而是丞相太小看我荊襄本領了,荊襄臥薪嚐膽,發展三年,如今已是席卷中原之時,臥龍,鳳雛整戈待馬,此番戰事一起,即便是龐某也不知道,這二人可發揮出何等戰力了!”


    徐晃似乎並未被龐山民言語所激,輕笑一聲道:“唐侯此言,甚是托大,臥龍與徐某交鋒一場,的確是有些本事,可丞相帳下,人才濟濟,奉孝,文和二人,莫非擋不住臥龍鳳雛?”


    “戰事一起,總是勝敗難料……”龐山民並未與徐晃爭辯,對徐晃道:“這酒也喝了,不知公明考慮的如何?莫非公明還要讓龐某將雲長召迴,與公明敘敘舊情,公明才肯應龐某所邀?”


    徐晃聞言,輕歎一聲道:“無需牽累雲長舟車勞頓了,徐某暫且可應下唐侯,為一文吏,監察荊襄官員。”


    聞徐晃之言,龐山民喜形於色,對徐晃道:“多謝公明,如此一來,終於了卻龐某這樁心事!”


    徐晃見龐山民神情不似作偽,心中奇怪,輕哼一聲道:“荊襄將才濟濟,唐侯看不上徐某這身武藝,不足為怪!”


    龐山民聞言擺了擺手,對徐晃道:“為人主者,文治武功須麵麵俱到,非是龐某看不上公明武藝,而是若公明為我荊襄禦史,對龐某大業,作用更大!”


    龐山民不待徐晃多言,娓娓解釋起此戰宛城之前,荊襄世家之事,徐晃聞之,頗為驚訝道:“不想荊襄之中,竟有此事!”


    龐山民不以為忤,對徐晃道:“龐某非丞相,我二人執掌朝堂,手段各不相同,昔日官渡,曹軍缺糧之際,丞相可枉殺一糧官,保大軍不亂,龐某卻狠不下這般心思,枉殺無辜,說到底還是龐某這心境,不如丞相狠辣吧……荊襄世家,如今雖掣肘龐某不少事宜,然而昔日龐某執掌荊襄,多賴世家幫助,如今若是龐某行‘飛鳥盡,良弓藏’之事,龐某可邁不過心中的那道坎啊……”


    龐山民一席話說得頗為唏噓,徐晃見狀,微微點頭。


    酒席之上,沉默半晌,徐晃打破席間沉寂,對龐山民道:“還有一事,晃心中好奇,望唐侯解惑!”


    “何事?”


    龐山民話音剛落,便聽徐晃道:“不知唐侯以為,文遠可否於廬江,攻城拔寨?”


    龐山民聞言,暗歎一聲,說到底徐晃還是難忘中原之事,不過龐山民也不以為怪,思索片刻,龐山民對徐晃道:“文遠的本事,不須龐某來說,公明自然了解,若隻蔣欽,周泰二人坐守城池,文選隻須費些時日,自有破城之法,隻是在龐某看來,廬江乃江東唯一位於江北之門戶,對孫權而言,不容有失,若文遠數日破不得城,一旦江東周郎親至,便是文遠大敗之時了吧……”(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鳳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並收藏大鳳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