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馬車入了城中,一路向太守府駛去,黃承彥下車之後,徑自尋龐德公與司馬徽而去,見老師風風火火的樣子,龐山民心中感動不已。


    帶著祝融,於廳堂之中見到諸葛亮後,龐山民把心中謀劃盡數道來,諸葛亮與龐山民商議片刻,便定下計策,見龐山民自進屋時就麵上笑容不止,諸葛亮問其緣由,得知黃承彥欲傳龐山民衣缽之後,心中大驚。


    “恭喜兄長,得償所願。”諸葛亮說罷,心中頗為感慨,口中喃喃道:“兄長真叫人好生羨慕。”


    “你與士元,皆是老師學生,又何必羨慕為兄?”龐山民心中不解,見諸葛亮長噓短歎,一臉奇怪。


    諸葛亮聞言苦笑一聲,收拾心情,與龐山民解釋起來。


    黃承彥雖學生眾多,但親傳弟子如今隻龐山民一人,即便是臥龍鳳雛,也無法如龐山民這般,得其傳承,黃承彥於“奇術”一道,學究天人,若龐山民得其真傳,受益無窮。


    見諸葛亮一臉豔羨之色,龐山民搖頭笑道:“孔明何必如此,日後你為先生女婿,亦可得其傳承,若先生不允,為兄便收了你為弟子便是!”


    諸葛亮聞言笑道:“亮可不敢拜兄長為師,隻是兄長切記,師從承彥公後切勿懶惰,這‘奇術’雖於治國並無大用,卻對民生,軍務之上,頗有裨益,且承彥公於荊襄名望素隆,師承承彥公,對兄長日後於這荊襄官場之中立足,亦有大用。”


    龐山民點了點頭,對諸葛亮道:“正是如此,雖說為兄拜黃老先生為師,乃是為這‘奇術’傳承,但這份師徒之誼,亦幫為兄於這荊襄之地,提升了許多聲望,這拜師一事,為兄當選良辰吉日,備份厚禮,且屆時也讓那江東魯肅,來做個見證!”


    “兄長拜師,還不忘記算計江東……怕是那周瑜也不會想到,得罪兄長會有如此結果吧。”諸葛亮聞言失笑,看了一眼龐山民身旁的祝融,道:“隻是這蠻人公主,行事穩妥麽?”


    “你這書生,少瞧不起人!”先前龐山民與諸葛亮商議之事,祝融皆未聽懂,諸葛亮這句發問,倒是讓她聽的明白,祝融氣唿唿的對諸葛亮道:“跟玲兒二娘一起住了那麽久的時間,我又不傻,演戲騙人,自然也學會一些!”


    龐山民沒想到自己一句戲謔之言,居然被祝融記得清楚,見諸葛亮莫名其妙,龐山民隻得又與諸葛亮解釋起了“演戲騙人”的由來。


    諸葛亮聞言,不禁笑道:“兄長與這貂蟬,生活倒也有趣的緊,隻是不知亮娶了月英之後,會是如何?”


    隻是半日時間,黃承彥欲收龐山民為徒的事情,便在長沙城中傳揚開來,龐山民心知這是老師為他日後執掌荊襄,提前造勢,感動莫名,忙命下人去準備禮物,且擇下月月初,良辰吉日,與黃承彥行師徒之禮。


    同時龐山民亦手書一封,送與江東,邀魯肅同來觀禮,下人剛將書信送走,荊襄三老便聯袂而至,龐德公與司馬徽二人,看向龐山民的目光,頗為怪異。


    “你這小子,不聲不響,居然將承彥勸服,你可知道,若你日後主政荊襄,必無多少時間,去學承彥之‘奇術’?”司馬徽說罷,龐山民正欲作答,卻聽黃承彥接過話茬,出言維護道:“老夫之‘奇術’重在天資,以老夫觀之,那士元也未見有多勤奮,於你兵法韜略一脈上,學的也是不差,我若教導山民,占不了他多少時間!”


    司馬徽聞言語塞,於龐德公對視一眼,二人盡皆心中明了,看來這黃承彥決意已下,怕是難改了。


    想到此處,龐德公對龐山民道:“既然承彥看重於你,你師從承彥之後,須尊師重道,不可懈怠,若讓為父知道你令承彥生氣,為父必不饒你。”


    “老夫弟子,需你來聒噪?”黃承彥說罷,龐德公愣了半晌,迴過神來,破口罵道:“老夫教導兒子,也要你管!”


    黃承彥迴護之情,讓龐山民心中無比感動,見老師與父親又要鬥嘴,龐山民忙出言勸說,順便還說起了欲於下月吉日拜師,屆時還要陰謀江東一筆,如今司馬徽亦在,龐山民自然希望也得其指點。


    “計雖好計,卻不夠大氣,你這性子,也就適合學承彥那‘奇術’小道了。”司馬徽話音剛落,黃承彥又欲爭吵,龐山民連忙勸道:“還請水鏡先生指教。”


    “你欲佯作蠻漢不合,卻隻為騙那江東些許錢財,為何不使那江東揮軍荊南,與那蠻人,前後夾擊?”司馬徽說罷,龐山民卻搖了搖頭,對司馬徽道:“江東雖與荊襄乃是世仇,如今卻不是我荊南興兵之際,若我壞了那江東軍馬,使其仇視荊南,引軍攻伐,對我荊南無任何益處,在下以為,臨淵而漁不如結網而退,隻是算那江東一筆,讓其警惕,卻不毀雙方交情,若使江東傷的狠了,則有悖我荊南欲漁翁得利之形勢!”


    司馬徽聞言,心中驚訝,對龐山民道:“此計雖非韜略,卻甚是長遠,小子心中還有何想法,盡數與老夫道來!”


    龐山民聞言,點了點頭道:“學生以為,那江夏一役,來年開春避無可避,江夏重鎮,比之荊南位置,對江東來說要重要許多,所以在下與孔明,皆欲把荊南之力,放在這場大戰之上。”


    “黃祖不是那周郎對手,且先前你亦算計使蔡瑁水軍與江東江上大戰!”司馬徽說罷,龐山民笑道:“正是如此,如今蔡氏強勢,江東更強,或許日後,那新野劉備也會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學生以為若長久下去,此戰規模,可稱之南方的‘官渡之戰’,若各家勢力於此役之上,僵持不下,此消彼長,便是我荊南得利之時。”


    司馬徽聞言大驚失色,對龐山民道:“你與孔明,居然是此般打算?你可知,若戰事一起,要有多少百姓會遭這兵災之苦?”


    龐山民聞言,苦笑一聲,對司馬徽道:“不敢欺瞞先生,這百姓受苦一事,學生心中自然有數,隻是學生以為,長痛不如短痛,若能日後使天下安定,付出一些代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ps:感謝哈利路亞784同學的評價,感謝王新亮002同學的評價以及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鳳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並收藏大鳳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