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不用擔心,但是不代表其他地方不用擔心。
廣州經過一段時期的軍管之後,現在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再也沒有之前的那種混亂的場麵了。
隻是在廣大的鄉間,依然存在著許多土豪劣紳。他們憑借著明清戰爭的機會,在鄉間依靠自己的名望拉攏起一支支軍隊,打著保衛鄉間的旗號,卻幹著魚肉百姓,對抗大明政府的勾當。不過,朱海濤已經發布了一道法令,以用來從全國範圍內消除土豪劣紳。
雖然他想親自去看看地方上的情況,但是這種土豪劣紳真的是到處都是,整治他們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南京和周圍轉了一圈之後,朱海濤就重新迴到了應天府,主持朝政去了。
雖然現在是在備戰期間,但是對於東亞地區其他沒有控製的地方,朱海濤也一直在盯著,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擴張土地的機會。
現在南方隻剩下泰國和緬甸兩國沒有征服,而這兩個國家多少都和大明有著仇隙。
緬甸和大明的仇恨更大一點,因為當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曆皇帝流亡緬甸,被緬甸當地的政權羞辱,還因為咒水之難,永曆皇帝身邊的人都被殺幹淨了,本人也被緬甸人送到吳三桂的手中,被用弓弦勒死。
雖然製造咒水之難的是東籲王朝,而不是現在的貢榜王朝,但是因為前不久的清緬戰爭,緬甸並沒有討到想要的便宜,因此趁著明清戰爭的機會,奪取了雲南邊境的一些地方。現在雲南的普洱地區,就已經被緬甸占領。
不過現在因為英國重兵雲集孟加拉一帶,緬甸的波道帕耶國王為了防備這一點,將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西線,因此對於雲南地區,他並不能發動更多的力量來大舉吞並,隻能派遣土司進行蠶食。
泰國和大明的關係在明軍占領馬來半島,並且攻占了老撾和柬埔寨這兩個泰國一直想要控製的地方,讓現在的泰國國王拉瑪一世十分不滿,而且因為拉瑪一世是發動政變,奪取了華夏人鄭信所建立的政權,大明也一直拿這個說事,就讓拉瑪一世不斷派兵騷擾邊境地區,讓兩國的關係並不怎麽好。
當然,緬甸和泰國的關係就更不好了,雙方在這幾百年來經常互相攻伐,就在二十多年前緬甸還攻占了泰國的首都,雙方到現在戒備還非常強烈。
朱海濤已經定下了計劃,準備一舉將這兩個國家滅亡。
首先是引起兩國之間的內戰,然後大明再從北麵、南麵和東麵,進攻這兩個國家,讓他們自顧不暇,並且提防英國可能的軍事入侵。
作戰準備一直在進行,朱海濤準備抽調兩個軍的兵力來執行此次作戰任務。
其實在朱海濤看來,一個軍的兵力就能徹底消滅這兩個弱雞的國家,但是為了對付英國人可能的入侵,他還是打算投入兩個軍的兵力,以防萬一。
“這兩個國家在戰略上的地位比較重要,靠近印度,如果被英國人占領,那麽就會嚴重威脅我國的南部,甚至切斷我們領土在陸地上的聯係,如果被我們占領,那麽就能夠威脅印度,迫使英國加大在印度的防務力量,而英國本身的力量本來就少,不如我國,在印度多加一份,英國在歐洲就少一分。”朱海濤說道。
因為是世界大戰,畢竟得想著一些歐洲的盟友,幫助他們減輕在歐洲的壓力也好。
就算法國等國在歐洲做大又能怎麽樣?歐洲各國幾千年來互相爭戰,每個國家之間的矛盾多得是,隻要稍微挑撥,就能讓他們之間的敵意起來,到時候大明就能坐收漁翁之利了。
這就是大一統的好處,隻要東亞、東南亞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就能在整個世界上產生極其強大的影響力。
朱海濤就是想讓炎夏龍騰四海,讓歐美白皮們的統治從世界上消失。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總參謀部拿出了一份作戰計劃,李繼發在禦前會議上將計劃說了出來。
“陛下,總參謀部打算將第一軍放在明緬邊境和明泰邊境上,從中麵進攻兩國,將第二軍一分為二,部署三個師放在馬來半島,從南麵夾擊泰國,而其餘部隊都會擺在柬埔寨,從正麵進攻泰國的首富曼穀。”李繼發說道。
“嗯,不錯,從正麵和側麵進行攻擊。朕相信,這兩個菜鳥根本就擋不住咱們的致命一擊。”朱海濤在禦前會議上說道。
“陛下,軍隊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了,預計在1785年,即光複元年11月1日準備完畢。”李繼發說道。
“國內的治安強化運動進行的怎麽樣了?新組建的部隊的訓練情況呢?”朱海濤問道。
“經過幾個月的整頓,許多地方勢力已經被我們徹底剿滅,但是西南地區的許多土司還是沒有完全清剿幹淨。新的軍隊編練情況正在進行之中,相信再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就能夠進入到戰場之中。”李繼發又說道。
“嗯,就等到軍隊準備完畢之後,在發動進攻,咱們這次一定要徹底消滅這兩個國家,一定不能讓他們被英國人捷足先登!”朱海濤說道。
在朱海濤看來,欲征服世界,必先統一東亞與東南亞,隻要這片地區被大明占領,那麽整個世界遲早都會被大明所占據。
“陛下,我們的軍隊戰無不勝,一定會取得成功的!”李繼發說道。
“嗯,朕也相信這一點,但是對滿清的防禦不可鬆懈,他們都是些眼高於頂的家夥,一旦覺得比咱們強了,他們就會對咱們發動挑釁,咱們一定不能讓他們得逞!必要時刻,發動突擊,消滅他們的挑釁。”朱海濤說道。
“您放心吧,我們已經占據了江北的許多據點,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來到咱們這裏進行挑釁。類似江北大營的東西,他們是根本不可能再搞了。”李繼發說道。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絕對不會再讓滿清在江北建立前進基地,因此明軍將軍隊都駐紮在了江北,時刻準備出擊。
廣州經過一段時期的軍管之後,現在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再也沒有之前的那種混亂的場麵了。
隻是在廣大的鄉間,依然存在著許多土豪劣紳。他們憑借著明清戰爭的機會,在鄉間依靠自己的名望拉攏起一支支軍隊,打著保衛鄉間的旗號,卻幹著魚肉百姓,對抗大明政府的勾當。不過,朱海濤已經發布了一道法令,以用來從全國範圍內消除土豪劣紳。
雖然他想親自去看看地方上的情況,但是這種土豪劣紳真的是到處都是,整治他們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南京和周圍轉了一圈之後,朱海濤就重新迴到了應天府,主持朝政去了。
雖然現在是在備戰期間,但是對於東亞地區其他沒有控製的地方,朱海濤也一直在盯著,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擴張土地的機會。
現在南方隻剩下泰國和緬甸兩國沒有征服,而這兩個國家多少都和大明有著仇隙。
緬甸和大明的仇恨更大一點,因為當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曆皇帝流亡緬甸,被緬甸當地的政權羞辱,還因為咒水之難,永曆皇帝身邊的人都被殺幹淨了,本人也被緬甸人送到吳三桂的手中,被用弓弦勒死。
雖然製造咒水之難的是東籲王朝,而不是現在的貢榜王朝,但是因為前不久的清緬戰爭,緬甸並沒有討到想要的便宜,因此趁著明清戰爭的機會,奪取了雲南邊境的一些地方。現在雲南的普洱地區,就已經被緬甸占領。
不過現在因為英國重兵雲集孟加拉一帶,緬甸的波道帕耶國王為了防備這一點,將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了西線,因此對於雲南地區,他並不能發動更多的力量來大舉吞並,隻能派遣土司進行蠶食。
泰國和大明的關係在明軍占領馬來半島,並且攻占了老撾和柬埔寨這兩個泰國一直想要控製的地方,讓現在的泰國國王拉瑪一世十分不滿,而且因為拉瑪一世是發動政變,奪取了華夏人鄭信所建立的政權,大明也一直拿這個說事,就讓拉瑪一世不斷派兵騷擾邊境地區,讓兩國的關係並不怎麽好。
當然,緬甸和泰國的關係就更不好了,雙方在這幾百年來經常互相攻伐,就在二十多年前緬甸還攻占了泰國的首都,雙方到現在戒備還非常強烈。
朱海濤已經定下了計劃,準備一舉將這兩個國家滅亡。
首先是引起兩國之間的內戰,然後大明再從北麵、南麵和東麵,進攻這兩個國家,讓他們自顧不暇,並且提防英國可能的軍事入侵。
作戰準備一直在進行,朱海濤準備抽調兩個軍的兵力來執行此次作戰任務。
其實在朱海濤看來,一個軍的兵力就能徹底消滅這兩個弱雞的國家,但是為了對付英國人可能的入侵,他還是打算投入兩個軍的兵力,以防萬一。
“這兩個國家在戰略上的地位比較重要,靠近印度,如果被英國人占領,那麽就會嚴重威脅我國的南部,甚至切斷我們領土在陸地上的聯係,如果被我們占領,那麽就能夠威脅印度,迫使英國加大在印度的防務力量,而英國本身的力量本來就少,不如我國,在印度多加一份,英國在歐洲就少一分。”朱海濤說道。
因為是世界大戰,畢竟得想著一些歐洲的盟友,幫助他們減輕在歐洲的壓力也好。
就算法國等國在歐洲做大又能怎麽樣?歐洲各國幾千年來互相爭戰,每個國家之間的矛盾多得是,隻要稍微挑撥,就能讓他們之間的敵意起來,到時候大明就能坐收漁翁之利了。
這就是大一統的好處,隻要東亞、東南亞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就能在整個世界上產生極其強大的影響力。
朱海濤就是想讓炎夏龍騰四海,讓歐美白皮們的統治從世界上消失。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總參謀部拿出了一份作戰計劃,李繼發在禦前會議上將計劃說了出來。
“陛下,總參謀部打算將第一軍放在明緬邊境和明泰邊境上,從中麵進攻兩國,將第二軍一分為二,部署三個師放在馬來半島,從南麵夾擊泰國,而其餘部隊都會擺在柬埔寨,從正麵進攻泰國的首富曼穀。”李繼發說道。
“嗯,不錯,從正麵和側麵進行攻擊。朕相信,這兩個菜鳥根本就擋不住咱們的致命一擊。”朱海濤在禦前會議上說道。
“陛下,軍隊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了,預計在1785年,即光複元年11月1日準備完畢。”李繼發說道。
“國內的治安強化運動進行的怎麽樣了?新組建的部隊的訓練情況呢?”朱海濤問道。
“經過幾個月的整頓,許多地方勢力已經被我們徹底剿滅,但是西南地區的許多土司還是沒有完全清剿幹淨。新的軍隊編練情況正在進行之中,相信再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就能夠進入到戰場之中。”李繼發又說道。
“嗯,就等到軍隊準備完畢之後,在發動進攻,咱們這次一定要徹底消滅這兩個國家,一定不能讓他們被英國人捷足先登!”朱海濤說道。
在朱海濤看來,欲征服世界,必先統一東亞與東南亞,隻要這片地區被大明占領,那麽整個世界遲早都會被大明所占據。
“陛下,我們的軍隊戰無不勝,一定會取得成功的!”李繼發說道。
“嗯,朕也相信這一點,但是對滿清的防禦不可鬆懈,他們都是些眼高於頂的家夥,一旦覺得比咱們強了,他們就會對咱們發動挑釁,咱們一定不能讓他們得逞!必要時刻,發動突擊,消滅他們的挑釁。”朱海濤說道。
“您放心吧,我們已經占據了江北的許多據點,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來到咱們這裏進行挑釁。類似江北大營的東西,他們是根本不可能再搞了。”李繼發說道。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絕對不會再讓滿清在江北建立前進基地,因此明軍將軍隊都駐紮在了江北,時刻準備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