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說的大義凜然,可是見了常知府之後,這老東西就進入了狀態,完全是獅子大開口。


    “府尊大人,現在老夫已經籌措到了三百萬兩的啟動資金,修路的整體運作已經開始了。但是工程龐大,需要的各種開銷也太多……首先我希望朝廷能給提供一批太倉的陳糧。”


    “陳糧?”常知府皺著眉頭,“你要陳糧幹什麽?新糧不香嗎?”


    王行板著臉道:“那些倭寇怎麽配吃新糧?他們為非作歹,老夫給他們陳糧吃就不錯了……我準備出一萬兩,希望朝廷能提供二十萬石陳糧!”


    滾!


    常知府簡直要罵娘了,在應天,最便宜的糧食,從安南來的占城稻,也要380文一石,就算是陳糧,也有250文以上,你老東西一萬兩買20萬石,你怎麽不去搶?


    “府尊大人,說是陳糧,其實你給一點麩子穀糠也是沒問題的。老夫隻要20萬石就行。”


    常知府哼道:“你是把人當成了豬仔牲畜,對吧?”


    王行絲毫不以為意,“老夫就當府尊答應了……咱們再談征地這一項……老夫的意思是希望朝廷先幫著墊付,最好能全額墊付,不行的話,也要八成……還有,老夫希望能給提供貸款,越快越好,最好明天就給我……”


    王行一口氣提出了十幾樣條件,個個都讓人臉黑,等到最後,常知府已經口幹舌燥,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


    這人一旦經商,一旦隻盯著利潤,那是什麽事情都能幹得出來,什麽話都能說得出來!


    姓王的,你就做個人吧!


    這麽大年紀了,你不怕遺臭萬年啊!


    “我沒法做主,必須請太傅決斷。”


    王行嗬嗬一笑,“那就煩勞府尊大人了,迴頭老朽再來拜會,您放心,少不了麻煩你!”王行邁著輕快的步伐,哼著小曲就下去了。


    常知府簡直想一頭撞死,可最後也沒有辦法,隻能垂頭喪氣,去找柳淳。


    “太傅大人,下官也沒有辦法了,這個姓王的,簡直得寸進尺,吃人不吐骨頭……我看啊,為了修成這條路,他除了祖墳不會刨了,什麽事情都幹得出來,您是不是出麵,跟他談談,讓他收斂……”


    柳淳哈哈大笑,打斷了常知府的話。


    “用商人就用在這裏!他們挖空心思,壓低成本又如何?如果讓朝廷去做,官吏就會無償征用民夫,就會無償占用土地,那樣的結果更糟糕。他現在的這些手段,我還真不在乎……你隻要堅持住一點就行,他不管怎麽修,鐵路的規格都要符合要求,不能自己搞一套標準。等到時候,朝廷想要收迴,這就是朝廷的財產了!”


    從柳淳這裏出來,常知府是仰天長歎,難怪他隻能當知府,人家柳淳能官居一品,位列太傅呢!


    這境界就是有差距啊!


    既然有差距,那就要乖乖聽人家的安排。


    常知府很忠誠落實了柳淳的要求。


    其實這家夥還是忘了一點……如果出了問題,不光王行一個背鍋的,他這個應天知府也很可能要去填坑。


    反正對大明來說,最需要的就是鐵路,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隻要能把鐵路修成,就已經賺大了。


    從朝廷這邊得到了幾乎全力以赴的支持,王行就迅速折騰起來。


    大約過了兩個月的光景,離著永樂八年已經不遠了,在籌備處貼出了一張巨大的紅紙,上麵鐵畫銀鉤的一行大字,宣布鐵路初期工程完成,歡迎大家前去觀禮。


    這個消息傳出,別說普通人了,就連柳淳都有點遲疑,這王老頭是不是腦子壞了,又或者喝酒多了,說醉話呢!


    這點時間,連征地都沒完成,而且訂購的蒸汽機車也要明年上半年才能送來。


    你個老東西拿什麽吹牛皮啊?


    “師父,王行給您老發了請帖,咱們去,還是不去啊?”朱高燧猶豫問道。


    柳淳看了看請帖,還是老頭親自寫的,書法是真的不錯。


    “去,幹嘛不去!他要是不成,就再換一個!”柳淳惡狠狠道。


    “換?”朱高燧傻了,“師父,不是沒有人嗎?”


    柳淳輕笑道:“你知道什麽?這兩天已經有個姓莊的商人在運作,打算把家裏的三萬張織機抵押出去,籌措一百萬兩,爭取修建鐵路的權力。”


    朱高燧眨巴了一下眼睛,他終於想起這個莊姓的商人是誰了。


    論起人品,論起財力,他都比王行強多了,隻可惜此人太過保守,也不知道能不能擔起大任?


    且看看吧,要是王行不行,就把他給換掉!


    師徒兩個答應出席,這下子王行可高興壞了,太傅和趙王都點頭了,其他人還有什麽可矜持的!


    挨個送請帖,曹國公李憲,應天留守夏原吉,還有其他各界名流,應天,蘇州各地的官吏士紳,就連雞鳴山學堂,還有皇家科學研究會都沒有放過。


    所有人都被請了過來。


    老頭王行還弄了一身紅色絲綢的袍子,而且仔細看,還會發現,在紅色的絲綢上麵,竟然還用紅線繡了花,完美詮釋了低調奢侈。


    腰帶上麵還放了兩塊春水綠的美玉。


    大紅配大綠,快七十的人,愣是捯飭出了五十歲的感覺。


    他滿臉春風,笑嗬嗬迎接柳淳。


    “太傅,趙王,老夫有禮了。”


    柳淳微微點頭,朱高燧咳嗽了一聲,湊到王行耳邊低聲道:“這要是皇祖父在世,你的腦袋就沒了!”


    王行滿臉不在乎,笑嘻嘻道:“唯有永樂盛世,才有如此局麵。老夫不過是為盛世大明……添彩罷了!”


    真是不要臉!


    朱高燧氣哼哼道:“你最好別玩砸了,不然有你好瞧的!”


    王行信心十足,玩砸,不存在的!


    要說起來,王行也不是尋常的讀書人,更不是腐儒可比……他在軍中參讚軍機,深知用兵之道,出奇製勝。


    在戰場上,不就是比操作嗎!


    憑著老夫的經驗,怕誰啊?誰能勝得過我?


    王行把太傅和趙王請入了觀禮台,其餘的嘉賓也都到齊了。


    老頭春風滿臉,衝著大家夥抱拳道:“諸公,老夫十歲讀書,十五習武,凡五十餘年,於家國天下,無有尺寸之功,華發早生,朽木之年,實在是慚愧之極……未曾料想,太傅垂青,諸公鼎力相助,才有老夫一顯身手的機會。”


    “修鐵路,這是老夫要做的最後一件事。老夫已經在這個車站的後麵,選好了一塊墳地,等老夫死了,就把我埋在這裏,每天聽著火車從身邊路過,老夫才能含笑九泉……”


    瘋了!


    這是徹底瘋了!


    姓王的,你就吹牛吧!


    還安葬在鐵路旁邊,你不怕死後不得安寧啊?


    可是真別說,這話是挺管用的,至少許多人都流下了熱淚,尤其是一些年輕學子……真不愧是儒商的表率,王老爺子太讓人感動了,了不起啊!


    還有一些記者更是立刻想好了標題:鞠躬盡瘁,生死相伴!


    王行見漂亮話有了作用,心中大喜。不過最關鍵的還是要拿出東西來,不然太傅的眼睛裏可不揉沙子。


    “諸位,請看,這是老夫第一階段的成果,大家往這邊看。”


    他指了指一座特別高大的房舍,從這座房舍之中,有一條鐵路延伸而出,通向東方,總計有三十裏左右,


    這是王行這段時間的成果,為了修這段路,已經有上百個倭國勞力累死了,可是老王絲毫不在意。


    慈不掌兵,更何況經商乎?


    “大家請看!”


    他再一次讓眾人上眼,朱高燧微微冷哼,“師父,他弄得這個跟二哥差不多,不過卻比二哥用心多了。”


    是啊,朱高煦就搭建了臨時的蘆棚,人家連房舍都弄出來了……可問題是要看裏麵的東西啊,朱高煦是試驗了真正的火車,王行老貨又有什麽展示給大家夥呢?


    還好,沒等多長時間,謎底就揭開了。


    伴隨著兩扇鐵門開放,從裏麵出現了兩頭高大而粗壯的挽馬,這兩頭牲畜邁著穩穩的步子前行,後麵托著一節車廂,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


    朱高燧一看就沒興趣了……他連真的火車都坐過,弄個馬拉車廂算什麽啊?


    朱高燧是一臉鄙夷,可王行卻是來了精神頭兒,兩隻眼睛都變成了燈泡,亮度十足!


    “大家快看!有人或許會說,不就是馬車嗎?有什麽新鮮的?老夫要告訴大家,秘密就在這個鐵軌上麵。”


    王行快步走過來,指著鐵軌,笑嗬嗬道:“有了這個鐵軌之後,馬車的運力就能提高一倍!足足一倍啊!”


    “大家想想,應天有多少人,要運送多少糧食,多少貨物!又要多少人出行!隻要咱們在城裏城外,修了軌道,即便暫時不用火車,也能提升一倍的運力!一倍啊!這裏麵是多大的利潤?”


    王行賣力吹噓著,其他的商人的確來了興趣,他們仔細觀察,發現老頭還有保留,在車廂裏裝的貨物,幾乎是普通馬車的三倍,的確是利潤驚人!


    那個莊姓商人此刻已經眼紅了……唯獨朱高燧,他憤怒地瞪大眼睛,低聲吼道:“師父,這,這不是我二哥早就用過的辦法嗎?怎麽讓這老貨學會拿來忽悠人了?”


    柳淳很感歎,“這就是商業奇才的用處……不過你放心,為師不會讓你二哥吃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奮鬥在洪武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