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舊臣,作為文官士紳的代表,被送到了三法司,接受整個天下的審判到了這一步,阻礙朱棣登基的所有障礙悉數被踢開,如果繼續當什麽名不正言不順的監國,那就是矯情了。


    而朱棣並不是一個矯情的人,所以擁立天子的行動離開展開。


    事實上大家夥早就準備這一天了。


    首先,以周王朱橚為首,宗室藩王一起入宮,齊刷刷跪在朱棣麵前。


    朱橚朗聲道:先帝驟然撒手,逆黨裹挾允炆,竊據皇位,操弄神器,幾近三年。期間盡毀先帝之法,殘害法成立,朱棣也可以算成嫡子,隻不過有一個問題,朱棣的生身之母碽妃傳說是高麗人,老朱在征戰之中,俘虜了一位高麗女子,把她帶到了軍營,後來生下了朱棣和朱橚。


    馬皇後固然對養子們一視同仁,可因為高麗女子畢竟不是漢人,而且此前又是蒙古貴胄的妻妾,輾轉落到了朱元璋的手裏,出身實在是低微,故此朱棣的出身比其他三位哥哥低一些,沒有算到嫡子的行列。


    朱棣都被歧視,就遑論朱橚了。


    從小到大,朱棣脾氣暴躁,勇猛好鬥,又機智聰明,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了,同樣出身的朱橚就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所以說鐵棒可以磨成針,如果是木棒,那就隻能磨成牙簽了。


    孤德行淺薄,如何能繼承大統,還望諸位賢弟,另擇新君!


    朱棣說完,就擺手讓他們退出來。


    朱橚很清楚,這是必要的戲碼,他也不在意,領著諸王退了出來。像齊王和寧王這幾位,都暗戳戳想著,說得好聽,要另擇新君,信不信,假如推舉我們之中的一位,你朱棣能氣瘋了!


    他們這麽想著,可剛出來,迎麵就碰上了第二波人馬,這次是文武諸臣,一起擁戴朱棣登基。


    武將這邊,有榮國公張玉淇國公丘福成國公朱能定國公徐增壽,還有其他一大堆將領。


    在文官這邊,吏部尚書茹瑺,禮部尚書蹇義,左都禦史姚廣孝,還有許許多多的大臣,一同勸進。


    這幾位藩王瞧了瞧,也縮脖子了,要真是推舉他們,這幫丘八大爺都能把他們撕了,瞧見沒有,丘福的眼珠子都跟銅鈴似的,那叫一個兇悍啊!


    不得不說,朱棣這些年真是積累了不少驕兵悍將,手下人才濟濟。


    這幫人進去之後,時間比宗室長了一些,但最後也退了出來。


    到了最後,重頭戲終於來了。柳淳安排的老了,隻管等著大典就是了。朱棣伸了個懶腰,準備休息。


    先別忙,還有一件事。


    朱棣不解,柳淳起身,請他出來,君臣直奔皇宮的後麵,就在鄰近禦花園的地方,朱高熾等在這裏。


    兒拜見父親。


    別客氣了,說吧,你們師徒玩了什麽花樣?


    朱高熾嘿嘿一笑,請朱棣到了一座建築的前麵!


    春暉宮!


    朱棣大吃一驚,他下意識走進去,隻見大堂中間,掛著一位婦人的畫像,她容貌秀麗,麵容慈祥,正含笑看著前方。


    朱棣目睹畫像,一瞬間眼淚就流出來了。


    母妃!


    他撲通跪倒,泣不成聲。


    這座春暉宮,正是紀念朱棣生母碽妃的地方。


    其實奶奶是蒙古人,她是蒙古大將的女兒,皇祖父把她搶到了身邊,因為長得出眾,才得到了皇祖父的青睞。


    朱高熾的話,終於揭開了朱棣生母的謎團,想想也是,朱棣的生母如果是高麗人,那為何高麗史書沒有絲毫的記載,要知道連個元順帝的皇後都被排成電視劇了,吹成了千古少有的愛情。


    怎麽到了朱元璋和朱棣這裏,就半點記載都沒有了?


    顯然高麗人的說法不成立,倒是蒙古人,靠譜了不少。


    師父,你說能不能追封太後,讓奶奶也享受無上哀榮?


    朱高熾正問著,突然從門裏傳出聲音,不必了!朱棣已經從裏麵走了出來,他的眼圈微紅,顯然哭過。


    走到了柳淳麵前,拍了拍他的肩頭。


    你能幫我準備這個春暉宮,很用心。母妃她的確不容易,我會時常過來看她的。可蒙古殘部,還是大明的心腹之患,身為天子,我不能給母妃太多,以免擾亂了朝局國策而且我還要對外宣布,我是孝慈皇後嫡子!


    朱高熾一愣,明明有生身之母,卻不能相認,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吧?


    朱棣捏了捏兒子的肥臉,行了,別愁眉苦臉的,你爹是天子,天子幾時能隨心所欲了,你也給我記著,處處要以國事為重,以天下為重!


    朱高熾咧嘴苦笑,這是承認自己儲君的身份了嗎?


    怎麽有點高興不起來啊?


    朱高熾傻乎乎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又瞧了瞧柳淳,師父,你怎麽看?


    柳淳意味深長一笑,我看到了先帝的身影,洪武大帝又活了!


    ♂♂,更優質的體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奮鬥在洪武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