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真的好奇,他想過很多收買二王部下的辦法,可問題是他們的兵馬遠路而來,親人產業都不在西安,直接給他們分田,許多各種好處,讓他們跟著打朱允炆……這個難度太大了。


    可現實卻是十天的功夫,這幫人都改變了想法,就連朱棣都覺得有些神奇。


    “其實我們也就是談話,給他們講道理,講朱允炆如何可惡,講反對變法的文臣有多貪婪,變法的好處有多少……”


    朱棣斜了一眼魏琮,“這麽說就管用了?”


    “當然……不管用!”


    朱棣差點閃了腰,不愧是雞鳴山出來的貨兒,怎麽跟柳淳一個德行?


    “不管用你放什麽屁?拿本王開心是吧?”


    見朱棣氣到了,魏琮可不敢放肆了,連忙道:“王爺,我們開始這麽做的,收效甚微。後來我們改變了思路,我們詢問大家夥,是為什麽成為王府三衛的。”


    “哦?他們怎麽說?”


    魏琮道:“王爺,這些人之中,有三分之一是軍戶子弟,他們的父輩,甚至祖輩,都從軍打仗,幾十年下來,已經死了很多親人。他們想改變身份,卻受限於戶籍。永遠不得更改,隻能繼續廝殺下去,看不到盡頭。”


    “還有一些人出身貧苦,所謂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西北本就貧瘠,先帝雖然按戶授田,但落實情況遠不如中原。許多人並沒有土地田產。又飽受地方豪強地主的壓榨,走投無路,隻能投軍,混一口飯吃。”


    “當然了,軍中還有不少江洋大盜,如果仔細詢問,其實大家夥也都是滿肚子苦水……從軍之後,他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每次打仗,有了繳獲,都是上麵的先挑,落到他們手裏,就所剩無幾了。另外克扣軍餉,隨意打罵……而且,而且好些士兵,還被上麵的百戶千戶,帶在身邊,貼身侍奉……有,有些人染了病,都不敢往外說,生怕被笑話!”


    朱棣黑著臉聽完,這些軍中的弊端,他能不清楚嗎!要說起來,北平也是在推行了軍屯之後,情況有所好轉。


    至少很多士兵都有了奔頭兒,不打仗了,還有幾百畝的土地等著他們,可以安安穩穩過舒心的日子……


    “病根兒找到了,你們又是怎麽對症下藥的?”


    魏琮笑道:“首先就是跟大家講,變法的核心就是均田,要處理掉欺壓他們的地主豪強,將霸占的田產分給他們普通人,實現真正的均田。還有,變法要廢掉軍戶,改行募兵……另外變法還要嚴肅綱紀,不許將領無故欺負兵卒。對了,還有所有的糧餉發放,必須給到每一個士兵手裏,提著腦袋賺錢,誰敢克扣一個子,生孩子沒**兒!”


    魏琮滔滔不斷,聽得朱棣哈哈大笑,“嗯,的確是對症下藥!他們都相信了嗎?”


    魏琮道:“隻能說還有人懷有疑慮,不過多數的士兵願意追隨王爺,剩下就要看王爺如何以身作則了。如果他們發現自己被騙了,隻怕會更加鄙夷王爺!那時候就麻煩了。”魏琮聲音越來越低……


    朱棣忍不住吸了口氣……其實大餅誰都會畫,問題是你能不能堅持!比如曆代的農民起義頭領,舉事之前,跟老百姓講的很好,苟富貴,勿相忘。講均田免役,講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衣同穿,有錢同使……可真正取得一點勝利之後,就變得驕縱狂妄,貪圖享樂,昔日的兄弟被踩在腳下,作威作福,變得比官吏還要貪婪無恥。


    這樣的人會有什麽下場,史書寫的明明白白。


    其實比較一下,你就會發現,朱元璋也是農民起義的頭領,而且還是那種很少有能一直以身作則,哪怕當了皇帝,也心念百姓,從一而終的人……所以朱元璋能建立起興旺繁榮的大明朝!


    而這一次,其實給朱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你想以弱勝強,你想取得靖難的勝利嗎?


    那你就要比老爹更加徹底,完完全全推動變法,不帶一絲的折扣。


    隻有如此,才能笑道最後。


    朱棣突然覺得,後背冒涼氣,奶奶的,別是自己又被算計了吧?還真別說,這種行事風格,太像柳淳的套路了!他挖了個坑,讓自己跳進去!


    朱棣越想越覺得是這麽迴事,當年皇家銀行不就是這樣,自己冷眼旁觀,還笑父皇上當了……沒想到若幹年後,自己上了個更大的當!


    柳淳!


    你等著本王的!


    咱們必須好好算賬!


    朱棣咬牙切齒,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有事情要做,那就是不能讓士兵們失望……既然已經許諾了,就要說到做到。


    朱棣沉吟良久,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立刻讓魏琮帶路,親自去見兩位藩王的部下士兵……朱棣這家夥從小就調皮搗蛋,長大之後,久在軍中,他沒有皇族的優雅,反而一身痞氣,可就是這樣的氣質,很對士兵的胃口。


    他比起魏琮,更能得到士兵的認可。


    “弟兄們,本王先公布一項改革……你們每個百戶,選拔出十個老實可靠的人,由他們去領取軍餉,然後分給你們。從今往後,百戶啊,千戶啊,指揮使不碰軍餉了。再有,軍糧也由他們負責,除了軍糧之外,還有一筆菜金,每天吃喝是多少,都要告訴弟兄們,錢花在了哪裏,也要讓大家知道。”


    “提著腦袋打仗,俺朱棣還不能讓大家夥頓頓大魚大肉,但是俺朱棣要讓大家吃飽,還要吃得好!這筆菜金要怎麽花,大家說了算,你們也可以養點雞鴨,隔三差五吃一頓好的……總而言之,大家還有什麽想法,隻管跟本王安排的人講,隻要合乎情理,一定照辦!”


    繞開將領,發放糧餉,給予一些菜金,這招不新鮮,柳淳的鋼鐵廠就是這麽幹的,朱棣也十分清楚。


    可放在軍中,那還是第一次,尤其是給予菜金……說實話,錢很有限,朱棣也沒有想過,會有多好的效果。


    可是真正落實下去,卻能明顯感覺到,士兵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沒錯!


    過去是吃糧當兵,完全聽上麵的命令。軍中的規矩多,壓力大,動不動就挨打挨罵,根本沒人管。


    在這種條件之下,很多士兵都渾渾噩噩,少數極端悍勇的,就會發展成親兵家丁,被當成殺手鐧,更多的士兵則是成了兵油子,打不了什麽硬仗,一觸即潰。


    但是,當這一次的改革推行下去,很多士兵就有了歸屬感,他們不再是一味聽從命令的大頭兵。


    他們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去決定吃什麽,決定錢怎麽花……有人買了種子,在軍營種菜,有人養了雞鴨……閑著沒事,大家夥都爭相侍弄,比外麵農夫幹得更好!


    才一兩個月的功夫,在肅殺之中,多了一些歡笑,多了一些活潑……士兵之間因為共同商討,共同勞作,關係比從前更加和睦親密。


    而且朱棣趁機加強訓練,很快,代王和肅王的部下,都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甚至壓過了原來的秦王府三衛!


    “看起來還真是要變法!”


    朱棣驚喜交加,不得不承認,變法的效果。


    既然如此,那就全麵推行吧!


    隻不過有一個障礙。


    要想給近十萬人,建立一套發放軍糧軍餉的體係,另外還要安排人員,收集軍中的情況,負責下情上達,可是要不少人手。


    而且這些人還必須能寫會算,有些本事。


    腳下的這塊土地,能找出那麽多的人才嗎?


    朱棣開始審視手下的文官體係……他很快發現,有一個負責軍糧調運的書吏,連續幾百筆的收入支出,沒有半點錯誤,完成的又好又快,朱棣來了興趣,他又看了看名字,突然有些印象!


    “劉政!怎麽有點像你的那個子弟啊?”


    柳淳掃了一眼,點頭道:“我是有個叫劉政的學生,隻不過兩年前他升任浙江左布政使了,是從二品的大員,估計不會跑到西安當小吏吧!”


    朱棣哼了一聲,冷笑道:“你這個人邪,你的弟子更怪!我看啊,八成就是那個劉政!不行,本王要去親自瞧瞧!”


    半個時辰之後,朱棣出現在了軍糧倉庫,一個操著南方口音,短小精悍的年輕官吏,正在指揮著調運糧食,他忙得滿頭是汗。


    朱棣看了看,突然沉聲道:“劉大人,你怎麽在這裏?”


    對方一愣,猛地迴頭,見到了那些護衛,稍微遲疑,忙躬身道:“下官見過王爺!”


    朱棣疾步走過來,拉住劉政的手,仔細瞧了瞧,弄得劉政都覺得怪怪的了,“王爺,可是有什麽吩咐?”


    朱棣突然笑道:“我就是想看看,你是吃錯了什麽藥,放著好好的封疆大吏不當,跑這來當小吏!”


    劉政握緊拳頭道:“王爺,小吏不小……自從恩師遇害,我們這些弟子,都想著替他報仇雪恨!如今王爺舉起義旗,就算讓我們牽馬挑糞,也是心甘情願啊!”


    朱棣好奇道:“怎麽說,在西安,有不少變法派的官吏了?”


    劉政激動道:“據我所知,就有三十幾位,而且還有幾位原來的部堂高官,也都前來幫助王爺,共同扛起大旗!王爺,您現在可是天下之望,大家都希望王爺能夠成功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奮鬥在洪武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