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逆賊,竟敢在長安鬧市中行刺朝廷命官,給我拿下!”

    距離車馬殘骸不足百米街角處,一把中氣十足的大吼聲頓時響起,如驚雷般炸的眾人耳中轟轟作響,當街民眾莫不掩耳,可見說話之人何等罡氣十足。

    劉弘業藏身於人群中,抬頭朝發聲之處望去,隻見長安街第一分叉路口處的同福酒樓二層,一男子麵朝大街,臨窗卓然而立,渾身散發出一股攝人心魄的威勢,一看可知,不是身居高位之人,就是驍勇善戰之輩。

    那男子大約年在三四十許間,身形頎長,體態壯碩,一臉濃眉密髯,雙目炯炯有神,隱隱有神光溢出,身上一襲大唐三品官員才能穿戴的朝服,竟是刑部尚書、鄖國公張亮!

    劉弘業暗自心驚,張亮身為刑部尚書,此刻不在刑部辦公,卻坐在同福酒樓,究竟是何事讓張亮拋下公務,藏身酒樓之中,看他神情戒備的樣子,肯定有大事發生。

    這些天來,雖未出門,卻暗地裏把朝廷主要官員、皇家宗室、世家大族等有名有姓之人的資料記了個遍,這才能第一時間認出身居刑部尚書要職,官拜三品的張亮。

    張亮一對虎目微睜,對周遭民眾詫異的目光毫不在意,雙目緊緊盯在一身黑衣,麵帶黑巾的刺客身上。

    近一個月來,已有多名朝廷命官被人刺殺身亡,兇手卻一直未能伏法,而隨著被刺官員級別越高,在朝廷內部所造成的恐慌越發巨大,甚至還傳到皇上的耳中。

    雖然皇上還未有何表態,可作為專管天下刑事的刑部尚書,他所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這一個月來,根本就沒有好好休過一天,每天都是起早摸黑的收集情報,分析刺客為何要刺殺這些朝廷命官。

    隨著情報收集工作的進行,他心裏隱隱有種十分不安且可怕的想法,這是他多年擔任刑部尚書練就出來的直覺,而這直覺告訴他,這不是簡單的刺殺,很有可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行動,最讓他擔心的是,他發現這些天的刺殺,很可能隻是一場前奏,後麵還有驚天的陰謀。

    他仔細分析過,所有被刺殺的朝廷命官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一直跟隨當今皇上的老臣,而且都參加過當年玄武門之變,還參與了對昔日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抄家滅族的行動。

    如他所料不錯,刺客應該是當年太子李建成或者齊王李元吉的遺孤,也可能是他們的忠心部下,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事情可就嚴重了。

    昨天晚上,他突然接到線報,說是有一陌生人,一直在清苑男劉洎劉大人府外來迴晃蕩,行跡十分可疑,刑部的一名捕快見狀隨上前詢問,誰知那人隨即出手打傷那名捕快,倉皇逃走。

    當時一接到線報,他就有種不妙的感覺,意識到刺客很有可能要對劉洎劉大人下手,這劉洎劉大人可不是一般人,而是朝廷三省六部中門下省的最高長官,兩位侍中的一位,正三品的官員,一直深得皇上信任。

    今春二月,皇上親率六軍,遠征高麗,留下太子李治坐鎮定州監國,而劉洎就是當時奉命輔佐太子的六位輔國大臣之一,由此可見他在當今皇上心中的地位。

    要是劉大人真的被刺殺,那可真是震動朝野,天下皆驚,而自己估計也要以死謝罪了。

    本來昨晚接到線報後,就想通知劉大人早些做好準備,以防不測,可轉念一想,萬一劉大人府中有奸細,那可就功虧一簣了。遂決定調派刑部高手,暗中駐紮在劉府四周,一見勢頭不對,立即動手保護劉大人,同時捉拿刺客。

    今早一見劉府中駛出一輛馬車,他頓時緊張起來,知道刺客隨時可能會下手,因為他早已查清楚,劉大人每天都是這個時辰出門,前往門下省辦公。

    他料定,刺客若真的想刺殺劉大人,肯定會很清楚這一點,而這時就是捉拿刺客的最好時機,而他早在馬車出門之前,就獲知車內的不是劉大人,而是劉大人的公子劉弘業,而且據說已經成了傻子,他遂決定用劉公子為誘餌,誘使刺客出手,雖然這有些冒險,但為了捉拿那刺客,他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再說,劉公子已經是傻子,死了也沒人會真的怪罪自己。

    所以,他才等到刺客第一擊完全刺出之後,才下命捉拿,因為這時肯定是刺客聲勢最弱的時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迴貞觀十九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望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望長安並收藏夢迴貞觀十九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