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間,麥西亞軍多了一百匹馬,同時也多了一百多張吃飯的嘴。
所有被俘者一時間根本搞不清情況,當他們意識到俘虜自己的貴族,居然還與金發的諾曼人混在一起,他們是世界觀崩塌了,不知道自己追隨的究竟是魔鬼還是天使。
雷格拉夫將挑選的好馬送給父親,剩下的全部歸自己管。
那些被俘的伐木工、養馬者,他們絕大多數都是carni騎士家族的債務奴隸,現在雷格拉夫大手一揮,宣布他們所有人都為自由民。
不過真正承認他們是自由民者僅有麥西亞王國,或曰安茹伯爵。
他們當然可以趁著某個黑夜盯梢不嚴時逃跑,那樣的話,當事人就成了本時代少見的流民,為了活下去就隻能給另一位貴族做佃農,乃至繼續做農奴。聰明人自會做出正確選擇,留下來至少每天都有飽飯吃。
雷格拉夫做出口頭承諾,凡是願意效忠者,等一切塵埃落定,就能在南方的安茹帶著家人平靜生活。他畢竟隻是張張嘴,能輕易讓民眾信服就奇怪了。
隨著他們捧上熱騰騰的一大碗麥粥,想不到效忠新主子還能將肚子吃撐,很多人第一次有了肚子吃撐實在吃不下去的精力。飽漲的肚皮控製了頭腦,他們真的樂於為麥西亞軍辦事了。
於是,更多人加入廚師隊伍。
養馬者的加入,使得麥西亞軍的騎兵不必親自照顧戰馬,貝孔與諸騎士也能脫離馬匹好好曬太陽了。養馬者其實也可騎著馬逃走,隻是這樣做的話,他們就無法再做麥西亞國王的扈從,就是主動放棄未來成為小貴族的機會。他們也是一群聰明人。
大量馱馬的加入使得軍隊的負重進一步減輕,一批羅斯軍正規騎兵的後備物資,也開始由這群馬匹馱載。
一匹戰馬的黃金服役年限往往是十年,羅斯軍所擁有的突厥馬裏一部分已經是自己繁育的第二代。相比於高大的法蘭克馬,突厥馬能更早服役,它吃苦耐勞,卻不是善於衝陣、短途奔襲的良馬。
羅斯軍也就適應性的加強騎射訓練,彌補了坐騎爆發力遜色的劣勢。
自從836年羅斯首次從佩切涅格人手裏進口突厥馬,如今已經是844年夏季,當年進口的馬匹如今仍在軍中服役,有一些已經進入服役期的末尾。
突厥馬人為飼養時的壽命可達三十年,不過戰馬到了十五歲也該退役了,它還能拉磨、耕地、拉車發揮餘熱。
羅斯軍也的確到了更換馬匹的地步,其中固然有法蘭克馬肩高就是高、爆發力就是強的優勢,也在於軍隊的馬匹部分出現老化,等到結束法蘭克戰爭,一批戰馬就不得不退役,轉職農業生產的大牲口。
留裏克自己做做出了表率,他騎上一批繳獲的高大法蘭克黑馬,正好配得上他小巨人的身姿,顯得羅斯王也偉岸了。
那些養馬者也就成了騎馬者,一批年老的伐木工也能保證自己騎馬時不掉下來,僅僅在表麵上,麥西亞軍又多了三十名騎兵。
莫城距離巴黎有一定的距離,一時間羅斯聯軍不可能將俘虜都帶迴去。巴黎平原畢竟還有近萬人的龐大駐軍,鑒於當地多半是金發戰士,真將一群俘虜扔過去怕不是羊入虎口。
聯軍會帶著他們一起行動,即便帶著一大群小孩趕路顯得過於滑稽奇怪。
留裏克轉念一想,自己就是堂而皇之讓一群小孩村婦擠在馬車上,軍隊紮營時,孩子們也與戰士吃著同等規格的餐食。他們不會受到任何虐待,還能頓頓吃好飯,仁慈舉動就是在向查理等貴族、以及那些對諾曼人僅是惡語相向的教士們做出的表態——大發慈悲的羅斯王正在賑濟難民。
留裏克實在看不出查理有馬上動身的意願,那個家夥在莫城賴著不走了?無妨,抓住時間窗口,羅斯騎兵正好去遠方的森林看看,能否在抓到一些藏起來的人。
於是,基於村婦提供的情報,羅斯騎兵親自殺到了已經空空蕩蕩的森林養馬場,他們穿越林間小徑,直接衝到據說是達馬丁騎士領的村莊。就在這裏,一小撮沒有逃走的村民被一網打盡。
不服從者還是被打了一頓,然後捆住雙手,被逼迫著硬生生走迴馬恩河畔,一趟行動下來,又有五十餘人被抓獲,與在carni騎士領的情況一樣,被羅斯軍俘虜的還是一群村婦和小孩,僅有極個別的胡子花白的老者。
至於部下到底劫掠到了什麽,見多識廣的羅斯軍根本不稀罕村中的那點木器、陶器,大家設想的金銀根本不存在,隻好悻悻而歸。
被俘的村民再一次扔給了雷格拉夫,這下子留裏克還是可以對外宣稱“羅斯軍沒有襲擾村莊傷害村民”,反正俘虜都在麥西亞軍手裏,與羅斯人肯定是沒關係的,知情者至多口頭罵一句虛偽,羅斯軍又不會掉一塊肉。
然而待在莫城的查理主觀上根本就不關心城外駐紮的羅斯聯軍情況,隻有一些部下會主動打聽一下羅斯人的訴求。
查理主觀上的確有在莫城休息的動機,一段時間以來他或是忙於趕路,或是在荒野裏紮帳篷睡覺,本以為可以在法蘭西島好好休息,怎料巴黎的核心被羅斯軍搬空,剩下的僅是空蕩蕩的石頭房子而已。
小小的莫城反而是他一段時間來見到的唯一正經的城市,隻好也得在正常的房間、正常的床鋪好好睡上一覺。
在好好休息後,真正的問題擺在麵前——如何與蘭斯大主教體麵而不失尊貴的聯絡。
突然間多位主教齊聚莫城的聖丹尼斯修道院,令寒酸小地方突然蓬蓽生輝。
莫城的於伯特身份較低,想不到長期隻是書信往來的巴黎主教居然站到了這裏。他身份雖低,由於“莫城必須投降查理王”的命令直接來自於身份顯赫的蘭斯大主教辛克馬爾,他成了事實上直接與大主教對話之人,下一階段就是查理王直接對話辛克馬爾,越是大貴族越講究禮數,既然辛克馬爾已經同意承認查理為新的國王,那麽查理就不能舔著臉直奔蘭斯而去。
該有的流程必須走一遍,查理決定給蘭斯準備儀式的時間,同時把消息傳入蘭斯城,再由往來的教士、村民將消息傳到各個市鎮、村莊,令當地海量的法蘭克族人意識到他們已經擁有了新國王。
要在進抵蘭斯之前首先造勢,身邊多了數位大主教做參謀,原本有些操之過急的查理現在變得非常冷靜。
數位大主教湊在一起共同召開了一場小型評議會,他們聯合起草的一封信,捎帶著還描述一番最近聽說的有關羅斯人的訴求,最後紛紛簽上自己的名字。輪到查理本人簽名,字體奇怪似雞爪的拉丁語簽名再次出現。目前他就是寫不好自己的名字,即便努力想寫好,未來還需勤加練習。
他們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將書信研究明白,時間也就如此白白浪費掉了。
然後,查理組織麾下騎兵,教士團選出使者,他們組建一支小型的使者隊伍,最後再一次由身經百戰見多識廣的老臣阿裏奧伯特為國王特使,帶著大家共同起草的書信奉命首先去蘭斯一趟。
他們從軍中挑選良馬,在一個晴朗的早晨,小型使團沿著河畔的羅馬古道快馬加鞭絕塵而去。
這一情況,查理懶得通知城外駐紮的羅斯軍,以及獨立駐紮的弗蘭德斯軍。
他覺得,在阿裏奧伯特帶迴明確消息前,自己還不如就待在莫城不走了。反正過早的去蘭斯意義不大,查理夢寐以求的是自己降臨蘭斯的消息得到充分傳播,再當自己真正大駕光臨,喜聞樂見的法蘭克族民眾聚集在路邊對自己夾道歡迎。
使團便沿著河道快速推進,由於現在的白晝時間非常漫長,幾乎整個白天他們的坐騎走在小步快走。戰馬體能消耗並不嚴重,於是當天下午,他們就已經抵達據說已經被燒成廢墟的蒂耶裏城堡。
據說蘇瓦鬆伯爵曾在這裏集結大軍,此地的橋梁是通行馬恩河的捷徑,戰略地位不可小覷。
蘇瓦鬆軍本是為了抵擋羅斯軍襲擊,結果伯爵選擇主動出擊,最後全軍覆沒。
被過於強悍的羅斯騎兵擊敗很正常,尤其是騎兵隊由留裏克本人直接指揮,以蘇瓦鬆伯爵調集的那些騎兵欺負一些小貴族固然輕鬆,想要擊敗羅斯王那就是做夢。到最後蒂耶裏城堡以及周邊的幾個村莊果然被羅斯人蓄意報複燒成灰燼,好端端的村子突然變成無人廢墟。
可是令阿裏奧伯特十分震驚的是,馬恩河橋居然的完好的。
蒂耶裏城堡處於地區十字路口,兩條羅馬古道在此相交。
阿裏奧伯特的使團可以由此直接北上去蘇瓦鬆城,考慮到現在蘇瓦鬆城情況未知,使團明日抵達那裏估計也難以留宿。固然蘇瓦鬆與蘭斯間有著明白的道路,相比之另一條道路,它其實是繞了個大遠。
為了趕時間,使團決定走一個捷徑。
近兩個月前,留裏克分出一些軍隊故意焚燒蒂耶裏城堡,然後搶走所有看得到的小駁船,將能帶走的財物,尤其是糧食盡可能搬走。凡是不能帶走的東西,再有價值也一把火燒掉。
至於為何保留橋梁,一來拆橋是個技術活,僅僅是拆除木質橋板就需要動用很多壯漢與馬匹,生拉硬拽將樹幹切削的厚重橋板拉到河裏。彼時羅斯騎兵忙著劫掠可沒時間在這方麵浪費氣力。
既然無法破壞就保留它,萬一未來羅斯軍還要襲擊蘇瓦鬆,通過本地橋梁走捷徑,效率還是遠勝於搭建浮橋或擺渡。
蒂耶裏城堡的東部是馬恩河上遊,大部分濱河村莊也都處在蘇瓦鬆伯爵的控製內,直到更上遊的aquaperenecum村(今埃佩爾奈)。
西羅馬行將毀滅的時期,來自香檳沙隆的naconus兄弟在馬恩河畔建立了一座皮革廠,繼而形成了村莊,名字也就簡單粗暴的成了“水畔的納可努斯兄弟皮革工坊市鎮”。
當加451年泰羅尼亞原野之戰結束,匈人軍隊大敗虧輸,加盟羅馬軍團的法蘭克人得到了勝利表彰,這座皮革廠也就落在法蘭克軍手裏。墨洛溫首領麾下大將尤格洛奉命接管這座以皮革加工生產著名的城市,但當地居民並不喜歡法蘭克人,結果勃然大怒的優格洛處死了很多村民,事後暴怒的墨洛溫處決了犯罪的將領。
法蘭克人大規模向蘭斯方向移民是大勢所趨,將領的殘酷殺戮行為反而給了法蘭克族人遷移馬恩河上遊提供了便利。
墨洛溫懲罰了犯罪的將軍,為表歉意,皮革廠直接送給了蘭斯大主教,當地的皮革加工製造產業又開始為蘭斯教區源源不斷提供經濟收益。
直到宮相查理馬特把持大權,全新的加洛林王朝直接沒收了皮革廠的所有人,所有收益又開始流入王室的口袋。
直到“虔誠者”路易在蘭斯首先加冕為法蘭克國王,為表感謝,皮革廠再一次迴到了蘭斯大主教的手裏。於是,多次易手的aquaperenecus村就成了蘭斯大主教區與蘇瓦鬆伯國的分界線。
遂當蘇瓦鬆伯爵大規模征召民兵,此事雖與“皮革廠”村沒有關係,戰爭警報還是穿了過來,令本就混亂的局麵更加混亂了。因為“皮革廠”村更東一些就是香檳沙隆,或被民眾俗稱為沙隆。
就是因為早些時候菲斯克所部騎兵故意破壞,平原地帶一時間流傳著非常恐怖的傳說。且在一年之前,數萬來自梅茨平原的難民已經通過了凡爾登山口,他們沿著羅馬古道硬是走入蘭斯平原,最終留駐在沙隆與蘭斯兩座大城市周邊。
自那時候起,蘭斯大主教辛克馬爾就已經敏銳的意識到,一場他隻在古老記錄中獲悉的浩劫要在自己的時代發生了。
馬恩河上遊的數個村莊,村民不想被征召當兵,他們聞風而動,拖家帶口地逃入“皮革廠”村,一路逃到沙隆做了戰爭難民,接受著教士提供的救濟終於安頓下來。
一年時間裏,事實上已經多達十萬人規模的難民從四麵八方湧入蘭斯城與沙隆城。大主教辛克馬爾本著慈悲救濟難民,可是一味的付出哪裏是個頭兒呢?
大主教區的本地居民不得不拿出更多的糧食去賑濟外來者,矛盾必然間慢慢的積累發酵,教士們一時間可以壓住民眾的怒火,若是戰爭持續下去,蘭斯自己就可能因為難民問題發生內亂。
隨著蘇瓦鬆伯爵全軍覆沒噩耗傳來,蘭斯方麵一下子又麵臨著可怕的戰爭威脅,令本就混亂的局麵更加瘋狂。
萬幸的是,新的消息傳來,一位流亡的王子成了僭越者。
僭越?查理馬特當年就是僭越者。
僭越不是問題,隻要查理成了新王,那些在法蘭克境內瘋狂肆虐的羅斯人也會收手,這十萬人規模的難民就該各迴各家,加在蘭斯大主教區頭上嚴重的經濟負擔也就一下子消除了。
而這,就是辛克馬爾召開評議會時,樞機團僅一個會議就集體宣布承認查理王的最直接原因。
阿裏奧伯特不會一路衝到“皮革廠”村,他在化作廢墟的蒂耶裏城堡的荒野露宿一夜,生怕明日見到的河畔村莊也是各個是過火的黑色廢墟,甚至害怕蘭斯主教區的個別村莊也被羅斯人拆了。
結果與他設想的差異很大,使團見到了多各村莊,它們看似完好無損,怎料所有房屋內設都落了一層薄灰,室內空氣彌漫淡淡的黴菌氣息,河畔的農田還在自由生長,村民的禽畜圈舍已經空空蕩蕩。
村民都去了哪裏?村子沒有打鬥破壞的痕跡,他們不應該集體神秘失蹤。
所有被俘者一時間根本搞不清情況,當他們意識到俘虜自己的貴族,居然還與金發的諾曼人混在一起,他們是世界觀崩塌了,不知道自己追隨的究竟是魔鬼還是天使。
雷格拉夫將挑選的好馬送給父親,剩下的全部歸自己管。
那些被俘的伐木工、養馬者,他們絕大多數都是carni騎士家族的債務奴隸,現在雷格拉夫大手一揮,宣布他們所有人都為自由民。
不過真正承認他們是自由民者僅有麥西亞王國,或曰安茹伯爵。
他們當然可以趁著某個黑夜盯梢不嚴時逃跑,那樣的話,當事人就成了本時代少見的流民,為了活下去就隻能給另一位貴族做佃農,乃至繼續做農奴。聰明人自會做出正確選擇,留下來至少每天都有飽飯吃。
雷格拉夫做出口頭承諾,凡是願意效忠者,等一切塵埃落定,就能在南方的安茹帶著家人平靜生活。他畢竟隻是張張嘴,能輕易讓民眾信服就奇怪了。
隨著他們捧上熱騰騰的一大碗麥粥,想不到效忠新主子還能將肚子吃撐,很多人第一次有了肚子吃撐實在吃不下去的精力。飽漲的肚皮控製了頭腦,他們真的樂於為麥西亞軍辦事了。
於是,更多人加入廚師隊伍。
養馬者的加入,使得麥西亞軍的騎兵不必親自照顧戰馬,貝孔與諸騎士也能脫離馬匹好好曬太陽了。養馬者其實也可騎著馬逃走,隻是這樣做的話,他們就無法再做麥西亞國王的扈從,就是主動放棄未來成為小貴族的機會。他們也是一群聰明人。
大量馱馬的加入使得軍隊的負重進一步減輕,一批羅斯軍正規騎兵的後備物資,也開始由這群馬匹馱載。
一匹戰馬的黃金服役年限往往是十年,羅斯軍所擁有的突厥馬裏一部分已經是自己繁育的第二代。相比於高大的法蘭克馬,突厥馬能更早服役,它吃苦耐勞,卻不是善於衝陣、短途奔襲的良馬。
羅斯軍也就適應性的加強騎射訓練,彌補了坐騎爆發力遜色的劣勢。
自從836年羅斯首次從佩切涅格人手裏進口突厥馬,如今已經是844年夏季,當年進口的馬匹如今仍在軍中服役,有一些已經進入服役期的末尾。
突厥馬人為飼養時的壽命可達三十年,不過戰馬到了十五歲也該退役了,它還能拉磨、耕地、拉車發揮餘熱。
羅斯軍也的確到了更換馬匹的地步,其中固然有法蘭克馬肩高就是高、爆發力就是強的優勢,也在於軍隊的馬匹部分出現老化,等到結束法蘭克戰爭,一批戰馬就不得不退役,轉職農業生產的大牲口。
留裏克自己做做出了表率,他騎上一批繳獲的高大法蘭克黑馬,正好配得上他小巨人的身姿,顯得羅斯王也偉岸了。
那些養馬者也就成了騎馬者,一批年老的伐木工也能保證自己騎馬時不掉下來,僅僅在表麵上,麥西亞軍又多了三十名騎兵。
莫城距離巴黎有一定的距離,一時間羅斯聯軍不可能將俘虜都帶迴去。巴黎平原畢竟還有近萬人的龐大駐軍,鑒於當地多半是金發戰士,真將一群俘虜扔過去怕不是羊入虎口。
聯軍會帶著他們一起行動,即便帶著一大群小孩趕路顯得過於滑稽奇怪。
留裏克轉念一想,自己就是堂而皇之讓一群小孩村婦擠在馬車上,軍隊紮營時,孩子們也與戰士吃著同等規格的餐食。他們不會受到任何虐待,還能頓頓吃好飯,仁慈舉動就是在向查理等貴族、以及那些對諾曼人僅是惡語相向的教士們做出的表態——大發慈悲的羅斯王正在賑濟難民。
留裏克實在看不出查理有馬上動身的意願,那個家夥在莫城賴著不走了?無妨,抓住時間窗口,羅斯騎兵正好去遠方的森林看看,能否在抓到一些藏起來的人。
於是,基於村婦提供的情報,羅斯騎兵親自殺到了已經空空蕩蕩的森林養馬場,他們穿越林間小徑,直接衝到據說是達馬丁騎士領的村莊。就在這裏,一小撮沒有逃走的村民被一網打盡。
不服從者還是被打了一頓,然後捆住雙手,被逼迫著硬生生走迴馬恩河畔,一趟行動下來,又有五十餘人被抓獲,與在carni騎士領的情況一樣,被羅斯軍俘虜的還是一群村婦和小孩,僅有極個別的胡子花白的老者。
至於部下到底劫掠到了什麽,見多識廣的羅斯軍根本不稀罕村中的那點木器、陶器,大家設想的金銀根本不存在,隻好悻悻而歸。
被俘的村民再一次扔給了雷格拉夫,這下子留裏克還是可以對外宣稱“羅斯軍沒有襲擾村莊傷害村民”,反正俘虜都在麥西亞軍手裏,與羅斯人肯定是沒關係的,知情者至多口頭罵一句虛偽,羅斯軍又不會掉一塊肉。
然而待在莫城的查理主觀上根本就不關心城外駐紮的羅斯聯軍情況,隻有一些部下會主動打聽一下羅斯人的訴求。
查理主觀上的確有在莫城休息的動機,一段時間以來他或是忙於趕路,或是在荒野裏紮帳篷睡覺,本以為可以在法蘭西島好好休息,怎料巴黎的核心被羅斯軍搬空,剩下的僅是空蕩蕩的石頭房子而已。
小小的莫城反而是他一段時間來見到的唯一正經的城市,隻好也得在正常的房間、正常的床鋪好好睡上一覺。
在好好休息後,真正的問題擺在麵前——如何與蘭斯大主教體麵而不失尊貴的聯絡。
突然間多位主教齊聚莫城的聖丹尼斯修道院,令寒酸小地方突然蓬蓽生輝。
莫城的於伯特身份較低,想不到長期隻是書信往來的巴黎主教居然站到了這裏。他身份雖低,由於“莫城必須投降查理王”的命令直接來自於身份顯赫的蘭斯大主教辛克馬爾,他成了事實上直接與大主教對話之人,下一階段就是查理王直接對話辛克馬爾,越是大貴族越講究禮數,既然辛克馬爾已經同意承認查理為新的國王,那麽查理就不能舔著臉直奔蘭斯而去。
該有的流程必須走一遍,查理決定給蘭斯準備儀式的時間,同時把消息傳入蘭斯城,再由往來的教士、村民將消息傳到各個市鎮、村莊,令當地海量的法蘭克族人意識到他們已經擁有了新國王。
要在進抵蘭斯之前首先造勢,身邊多了數位大主教做參謀,原本有些操之過急的查理現在變得非常冷靜。
數位大主教湊在一起共同召開了一場小型評議會,他們聯合起草的一封信,捎帶著還描述一番最近聽說的有關羅斯人的訴求,最後紛紛簽上自己的名字。輪到查理本人簽名,字體奇怪似雞爪的拉丁語簽名再次出現。目前他就是寫不好自己的名字,即便努力想寫好,未來還需勤加練習。
他們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將書信研究明白,時間也就如此白白浪費掉了。
然後,查理組織麾下騎兵,教士團選出使者,他們組建一支小型的使者隊伍,最後再一次由身經百戰見多識廣的老臣阿裏奧伯特為國王特使,帶著大家共同起草的書信奉命首先去蘭斯一趟。
他們從軍中挑選良馬,在一個晴朗的早晨,小型使團沿著河畔的羅馬古道快馬加鞭絕塵而去。
這一情況,查理懶得通知城外駐紮的羅斯軍,以及獨立駐紮的弗蘭德斯軍。
他覺得,在阿裏奧伯特帶迴明確消息前,自己還不如就待在莫城不走了。反正過早的去蘭斯意義不大,查理夢寐以求的是自己降臨蘭斯的消息得到充分傳播,再當自己真正大駕光臨,喜聞樂見的法蘭克族民眾聚集在路邊對自己夾道歡迎。
使團便沿著河道快速推進,由於現在的白晝時間非常漫長,幾乎整個白天他們的坐騎走在小步快走。戰馬體能消耗並不嚴重,於是當天下午,他們就已經抵達據說已經被燒成廢墟的蒂耶裏城堡。
據說蘇瓦鬆伯爵曾在這裏集結大軍,此地的橋梁是通行馬恩河的捷徑,戰略地位不可小覷。
蘇瓦鬆軍本是為了抵擋羅斯軍襲擊,結果伯爵選擇主動出擊,最後全軍覆沒。
被過於強悍的羅斯騎兵擊敗很正常,尤其是騎兵隊由留裏克本人直接指揮,以蘇瓦鬆伯爵調集的那些騎兵欺負一些小貴族固然輕鬆,想要擊敗羅斯王那就是做夢。到最後蒂耶裏城堡以及周邊的幾個村莊果然被羅斯人蓄意報複燒成灰燼,好端端的村子突然變成無人廢墟。
可是令阿裏奧伯特十分震驚的是,馬恩河橋居然的完好的。
蒂耶裏城堡處於地區十字路口,兩條羅馬古道在此相交。
阿裏奧伯特的使團可以由此直接北上去蘇瓦鬆城,考慮到現在蘇瓦鬆城情況未知,使團明日抵達那裏估計也難以留宿。固然蘇瓦鬆與蘭斯間有著明白的道路,相比之另一條道路,它其實是繞了個大遠。
為了趕時間,使團決定走一個捷徑。
近兩個月前,留裏克分出一些軍隊故意焚燒蒂耶裏城堡,然後搶走所有看得到的小駁船,將能帶走的財物,尤其是糧食盡可能搬走。凡是不能帶走的東西,再有價值也一把火燒掉。
至於為何保留橋梁,一來拆橋是個技術活,僅僅是拆除木質橋板就需要動用很多壯漢與馬匹,生拉硬拽將樹幹切削的厚重橋板拉到河裏。彼時羅斯騎兵忙著劫掠可沒時間在這方麵浪費氣力。
既然無法破壞就保留它,萬一未來羅斯軍還要襲擊蘇瓦鬆,通過本地橋梁走捷徑,效率還是遠勝於搭建浮橋或擺渡。
蒂耶裏城堡的東部是馬恩河上遊,大部分濱河村莊也都處在蘇瓦鬆伯爵的控製內,直到更上遊的aquaperenecum村(今埃佩爾奈)。
西羅馬行將毀滅的時期,來自香檳沙隆的naconus兄弟在馬恩河畔建立了一座皮革廠,繼而形成了村莊,名字也就簡單粗暴的成了“水畔的納可努斯兄弟皮革工坊市鎮”。
當加451年泰羅尼亞原野之戰結束,匈人軍隊大敗虧輸,加盟羅馬軍團的法蘭克人得到了勝利表彰,這座皮革廠也就落在法蘭克軍手裏。墨洛溫首領麾下大將尤格洛奉命接管這座以皮革加工生產著名的城市,但當地居民並不喜歡法蘭克人,結果勃然大怒的優格洛處死了很多村民,事後暴怒的墨洛溫處決了犯罪的將領。
法蘭克人大規模向蘭斯方向移民是大勢所趨,將領的殘酷殺戮行為反而給了法蘭克族人遷移馬恩河上遊提供了便利。
墨洛溫懲罰了犯罪的將軍,為表歉意,皮革廠直接送給了蘭斯大主教,當地的皮革加工製造產業又開始為蘭斯教區源源不斷提供經濟收益。
直到宮相查理馬特把持大權,全新的加洛林王朝直接沒收了皮革廠的所有人,所有收益又開始流入王室的口袋。
直到“虔誠者”路易在蘭斯首先加冕為法蘭克國王,為表感謝,皮革廠再一次迴到了蘭斯大主教的手裏。於是,多次易手的aquaperenecus村就成了蘭斯大主教區與蘇瓦鬆伯國的分界線。
遂當蘇瓦鬆伯爵大規模征召民兵,此事雖與“皮革廠”村沒有關係,戰爭警報還是穿了過來,令本就混亂的局麵更加混亂了。因為“皮革廠”村更東一些就是香檳沙隆,或被民眾俗稱為沙隆。
就是因為早些時候菲斯克所部騎兵故意破壞,平原地帶一時間流傳著非常恐怖的傳說。且在一年之前,數萬來自梅茨平原的難民已經通過了凡爾登山口,他們沿著羅馬古道硬是走入蘭斯平原,最終留駐在沙隆與蘭斯兩座大城市周邊。
自那時候起,蘭斯大主教辛克馬爾就已經敏銳的意識到,一場他隻在古老記錄中獲悉的浩劫要在自己的時代發生了。
馬恩河上遊的數個村莊,村民不想被征召當兵,他們聞風而動,拖家帶口地逃入“皮革廠”村,一路逃到沙隆做了戰爭難民,接受著教士提供的救濟終於安頓下來。
一年時間裏,事實上已經多達十萬人規模的難民從四麵八方湧入蘭斯城與沙隆城。大主教辛克馬爾本著慈悲救濟難民,可是一味的付出哪裏是個頭兒呢?
大主教區的本地居民不得不拿出更多的糧食去賑濟外來者,矛盾必然間慢慢的積累發酵,教士們一時間可以壓住民眾的怒火,若是戰爭持續下去,蘭斯自己就可能因為難民問題發生內亂。
隨著蘇瓦鬆伯爵全軍覆沒噩耗傳來,蘭斯方麵一下子又麵臨著可怕的戰爭威脅,令本就混亂的局麵更加瘋狂。
萬幸的是,新的消息傳來,一位流亡的王子成了僭越者。
僭越?查理馬特當年就是僭越者。
僭越不是問題,隻要查理成了新王,那些在法蘭克境內瘋狂肆虐的羅斯人也會收手,這十萬人規模的難民就該各迴各家,加在蘭斯大主教區頭上嚴重的經濟負擔也就一下子消除了。
而這,就是辛克馬爾召開評議會時,樞機團僅一個會議就集體宣布承認查理王的最直接原因。
阿裏奧伯特不會一路衝到“皮革廠”村,他在化作廢墟的蒂耶裏城堡的荒野露宿一夜,生怕明日見到的河畔村莊也是各個是過火的黑色廢墟,甚至害怕蘭斯主教區的個別村莊也被羅斯人拆了。
結果與他設想的差異很大,使團見到了多各村莊,它們看似完好無損,怎料所有房屋內設都落了一層薄灰,室內空氣彌漫淡淡的黴菌氣息,河畔的農田還在自由生長,村民的禽畜圈舍已經空空蕩蕩。
村民都去了哪裏?村子沒有打鬥破壞的痕跡,他們不應該集體神秘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