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沉默,他不知該如何迴應肖一搏的言語。
這些事情,是深埋在肖一搏內心深處的秘密,而現在他說出來,其中一些細節,居然和現在發生的事情有所吻合。
餘生是收到了皇元武的迴信,根據皇元武的命令加上最近自己對整個局勢的判斷,下達了全軍戰備的命令。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皇元武率領的東王府軍,幾次三番遭遇莫名的襲擊。
本來餘生並沒有將這些事情放在心上,覺得可能是什麽沒有浮出水麵的勢力搗亂,目的是迫使東王府退出帝都,從而讓他們更好的進行下一步動作。
但現在聽了肖一搏的話,這莫名其妙的攻擊,早在東王府成立之初,就已然出現過了。
可是餘生本人成長在東王府,整個東王府的曆史,可以說也是他本人的成長史。在這個過程中,他從來沒聽任何人說起過這件事,那怕是謠言傳說都沒有。如果肖一搏說的都是真的,那當年所發生的所有事情,到底是被誰,用了多詭異的方式抹去了。以至於東王府如此多的軍士,這麽多黎民,經過這麽長的時間,都沒有任何一點消息透漏出來。
好想這些事情,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此刻餘生的心情有些波動,他也無法確定肖一搏說的就是真的,因為這件事連他自己都無法確定。讓他心緒不寧的,就是故事中發生的事情,和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了高度的重合。
還有,肖一搏口中的那兩個神秘之人,到底是誰?三十年的約定,又是因為什麽?
“有時候我在想。”肖一搏繼續喃喃道:“外界一直窺探東王府的秘密,是不是和當時發生的事情有關。但當年的事情,好想沒有任何人記得了,除了我之外。”
“沒有任何人談起,好像所有人都沒有經曆過這件事情,包括大哥在內。這一切,都好像真的隻是我的夢境。但現在……”肖一搏看向餘生,在夕陽的餘暉下,他的整個麵色都顯得有些陰鬱:“我夢之中的事情,居然發生了,餘生,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肖一搏現在的狀態有些不大對勁,餘生也無法想象將一件事憋在心裏三十年是什麽感覺,他不知道應該用什麽言語去安危肖一搏。隻是現在,在他的心裏,感覺眼前的迷霧更濃了,好似一個令人壓抑的烏雲密布的傍晚,厚重的雲層遮天蔽日,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危險。
城下,城門緩緩打開。
一隊騎士從平金城內策馬而出,為首一名將領,身背八尺長槍,身後緊緊跟隨兩個騎士,肩上分別扛著兩麵大旗。
一麵上書“東王府”,另一麵上書“柳”。
這是柳元的親衛隊,按照皇元武的要求,柳元帶領他的親衛奔赴前線,支援皇元武。
餘生和肖一搏沒再說話,兩個人靜靜的站在城牆之上,看著柳元率領的衛隊,緩緩消失在天際,和夕陽一起,一路向西。
冬季的寒風吹過城下的蕭殺的軍營,寒風凜冽。天空之上,開始緩緩的匯聚烏雲。
看樣子,今夜,要下雪了。
……
東王府,王府之內。
皇永寧一如既往的待在前廳,處理各方發來的信件和事務。
自從皇元武帶隊離開王府之後,處理日常所有事務的事情,就落在了皇永寧身上。
經過當初帝都和後麵飛地的失敗之後,對東王府來說,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但為了穩定形勢,皇元武還是下令四處出擊,為了東王府的將來。
當皇永寧接手了東王府的內務之後,才發現,幾次的戰鬥失利,到底給東王府造成了多大的損失。
糧草兵馬自不必說,從父王帶領大軍前去帝都平亂,到後麵父王身死,大軍潰散,人馬損失了幾萬人,二十萬大軍的糧草,一點也沒帶迴來,幾乎算不遺失,這次遺失的糧草,大概相當於東王府整整一年的產量。可以說帝都一次,就消耗了東王府多年的糧草儲備。
飛地一役更是無功而返,當初為了支持飛地戰事,皇元武對向飛地方向調用的物資不計其數,不光包括糧草,還有所有軍用物資。但最終,整個飛地計劃在天清城的幹涉下徹底失敗,東王府損失了大量精銳部隊,其中高級將領寇龍戰死,東王府除了獲得了飛地的四萬降卒之外,一無所獲。
兩次失利的戰事,消耗了東王府近十年的物資儲備,若不是今年糧食豐收擴充了府庫,可能現在東王府的軍士都要餓肚子了。
銀錢方麵。
自從飛地之事開始,帝都進入風起雲湧的階段,東王府對外的貿易幾乎斷絕,以前日進鬥金的容寶城,慢慢變得門可羅雀,因為局勢不穩,帝都方向的大量上對不再向東王府方向通商,從而導致東王府內部職能自我循環,不過好在東王府人口眾多,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影響,百姓的生活,依舊衣食無憂。
但皇永寧知道,如果現在的狀況再不改善,長此以往,東王府將失去往日雄風,外界通商斷絕,無法形成貨物流通,東王府隻能自我消耗,這最終會導致貿易係統的崩潰,後麵可以預見的,糧食短缺和物資匱乏會成為東王府將要麵對的首要事宜,這件事情若得不到解決,不用外敵入侵,東王府內部,很可能就會崩潰。
對此,皇元武的解決辦法是,繼續出擊。
開拓南境的同時,將北境的所有敵對勢力一掃而光,讓東王府不至於腹背受敵。擴充了南境,擴大勢力範圍,能夠獲得很多的土地和更多的黎民,這對東王府的長遠發展有很強的積極意義。
故此,皇永寧幾乎拿出了東王府所有的存貨,支持皇元武的所有決定,皇元武的這次向帝都的出兵,已經幾乎用盡了東王府所有的庫存,如果帝都之事不能快速解決,變成消耗戰的話,東王府將會成為最終的敗者。
這些事情,皇元武心中有數,皇永寧也無需多言。就目前來看,皇元武的計劃還是有成效的,柳元的雷霆出擊將整個北境的反叛勢力消滅,並將他們治下的人口遷入東王府,目前皇永寧正安排這些新進入的黎民前往南境,幫助皇陽輝拓展南境荒地。
隨著北京諸族的破滅,帶來的戰利品,也足以解決現在東王府的困局,別看北境諸多族群和小國,他們多年以來存下的家底還是不菲的,除了大量的糧食之外,金銀之物也不勝枚舉。
而對於這些再三反叛的族群,將他們打散並融入東王府,是最好的統治方式。這個過程看起來有些殘酷,但所有的戰爭都是殘酷的,隻要拿起了兵器,這是必將承受的結果。
最近幾日,皇永寧一直在處理北境之事,黎民的遷入沒有那麽快結束,況且北境說是不大,但也算幅員遼闊,將所有族群的黎民統計並遷入東王府,也是一個較為繁瑣的事情。
不過無論如何,北方的戰事結束了,戰爭的勝者是東王府,依靠這次勝利,東王府解決了燃眉之急。現在最關鍵的,就看帝都方麵了。
隻要皇元武解決了帝都的麻煩,東王府將可以獲得喘息的時間,以此來休養生息。
皇永寧坐起事情來,廢寢忘食,自從他迴了王府,幾乎就沒有出過書房一步,食宿都在書房解決,所有事情親力親為。東王府治下二十城,每五個城池由一個大城主統領,但因為最近東王府風波不斷,所有的城主都被調離,現在三個城主都在平金城附近,並且可能長期駐紮在平金城,故此出了平金五城之外,剩下的十五座城池,大小事宜都需要皇永寧經手。
雖然葉觀餘生肖一搏在離開的時候都留下了自己的班底,一些瑣事不需要皇永寧操心,但有些需要決斷的事情,還是需要皇永寧拍板。
故此,導致皇永寧每天事務實在太多,而且現在正值多事之秋,事情不斷,他一邊要調配糧草,一邊要穩定民生同時還要操心整個東王府的所有事情,也著實抽不開身。
多日的殫精竭慮,皇永寧現在看起來,整個人消瘦了許多,麵色也失去了往日的紅潤,看起來有些蒼白。
書房之中,隻有他一人。深夜,驛站燭燈放在書案之上,皇永寧正聚精會神的看著榮寶城傳來的信件。
燭光忽然微微跳動,整個書房的溫度,快速的下降,皇永寧並未覺得有什麽不妥,他拉了拉披在肩上的披風,繼續看手中的書信。
“就快下雪了。”
一個聲音忽然傳來,皇永寧心中一驚,但反應飛快,下意識的將貼身的佩劍抽出,直接刺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當……”
一聲清脆的響聲,皇永寧的劍尖刺到了一個硬物,火星飛濺。此刻皇永寧才看清,在書房的角落,不知何時多了一個人,此人全身盔甲,再燭光的反射下,能看到這盔甲之上詭異而繁雜的紋路。
“二將軍,你火氣大的很啊。”
皇永寧一劍刺出,直接刺在此人的鎧甲之上,此人不躲不閃,隻是幽幽的說了這麽一句,這聲音聽著不帶任何情感,讓人脊背發涼。
“你是何人?”見一劍未有絲毫效果,皇永寧不動聲色的後退了一步,借著書案上的燭光,滿滿看清了眼前之人。
此人全身覆蓋在一套黑色的鎧甲之下,鎧甲上刻畫著細密而詭異的雕文,這人帶著頭盔,麵孔籠罩在頭盔之下,整個人看起來,就好像被一塊詭異的黑布包裹,沒有一寸皮膚是裸露在外的。
“這不重要。”那人又輕輕的說了一句,聲音如同來自深淵,讓人不敢而立,他輕輕的向前塌了一步,靴子踩在書房的地板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不隻是來,請你跟我走一趟的。”
這些事情,是深埋在肖一搏內心深處的秘密,而現在他說出來,其中一些細節,居然和現在發生的事情有所吻合。
餘生是收到了皇元武的迴信,根據皇元武的命令加上最近自己對整個局勢的判斷,下達了全軍戰備的命令。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皇元武率領的東王府軍,幾次三番遭遇莫名的襲擊。
本來餘生並沒有將這些事情放在心上,覺得可能是什麽沒有浮出水麵的勢力搗亂,目的是迫使東王府退出帝都,從而讓他們更好的進行下一步動作。
但現在聽了肖一搏的話,這莫名其妙的攻擊,早在東王府成立之初,就已然出現過了。
可是餘生本人成長在東王府,整個東王府的曆史,可以說也是他本人的成長史。在這個過程中,他從來沒聽任何人說起過這件事,那怕是謠言傳說都沒有。如果肖一搏說的都是真的,那當年所發生的所有事情,到底是被誰,用了多詭異的方式抹去了。以至於東王府如此多的軍士,這麽多黎民,經過這麽長的時間,都沒有任何一點消息透漏出來。
好想這些事情,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此刻餘生的心情有些波動,他也無法確定肖一搏說的就是真的,因為這件事連他自己都無法確定。讓他心緒不寧的,就是故事中發生的事情,和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了高度的重合。
還有,肖一搏口中的那兩個神秘之人,到底是誰?三十年的約定,又是因為什麽?
“有時候我在想。”肖一搏繼續喃喃道:“外界一直窺探東王府的秘密,是不是和當時發生的事情有關。但當年的事情,好想沒有任何人記得了,除了我之外。”
“沒有任何人談起,好像所有人都沒有經曆過這件事情,包括大哥在內。這一切,都好像真的隻是我的夢境。但現在……”肖一搏看向餘生,在夕陽的餘暉下,他的整個麵色都顯得有些陰鬱:“我夢之中的事情,居然發生了,餘生,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肖一搏現在的狀態有些不大對勁,餘生也無法想象將一件事憋在心裏三十年是什麽感覺,他不知道應該用什麽言語去安危肖一搏。隻是現在,在他的心裏,感覺眼前的迷霧更濃了,好似一個令人壓抑的烏雲密布的傍晚,厚重的雲層遮天蔽日,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危險。
城下,城門緩緩打開。
一隊騎士從平金城內策馬而出,為首一名將領,身背八尺長槍,身後緊緊跟隨兩個騎士,肩上分別扛著兩麵大旗。
一麵上書“東王府”,另一麵上書“柳”。
這是柳元的親衛隊,按照皇元武的要求,柳元帶領他的親衛奔赴前線,支援皇元武。
餘生和肖一搏沒再說話,兩個人靜靜的站在城牆之上,看著柳元率領的衛隊,緩緩消失在天際,和夕陽一起,一路向西。
冬季的寒風吹過城下的蕭殺的軍營,寒風凜冽。天空之上,開始緩緩的匯聚烏雲。
看樣子,今夜,要下雪了。
……
東王府,王府之內。
皇永寧一如既往的待在前廳,處理各方發來的信件和事務。
自從皇元武帶隊離開王府之後,處理日常所有事務的事情,就落在了皇永寧身上。
經過當初帝都和後麵飛地的失敗之後,對東王府來說,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但為了穩定形勢,皇元武還是下令四處出擊,為了東王府的將來。
當皇永寧接手了東王府的內務之後,才發現,幾次的戰鬥失利,到底給東王府造成了多大的損失。
糧草兵馬自不必說,從父王帶領大軍前去帝都平亂,到後麵父王身死,大軍潰散,人馬損失了幾萬人,二十萬大軍的糧草,一點也沒帶迴來,幾乎算不遺失,這次遺失的糧草,大概相當於東王府整整一年的產量。可以說帝都一次,就消耗了東王府多年的糧草儲備。
飛地一役更是無功而返,當初為了支持飛地戰事,皇元武對向飛地方向調用的物資不計其數,不光包括糧草,還有所有軍用物資。但最終,整個飛地計劃在天清城的幹涉下徹底失敗,東王府損失了大量精銳部隊,其中高級將領寇龍戰死,東王府除了獲得了飛地的四萬降卒之外,一無所獲。
兩次失利的戰事,消耗了東王府近十年的物資儲備,若不是今年糧食豐收擴充了府庫,可能現在東王府的軍士都要餓肚子了。
銀錢方麵。
自從飛地之事開始,帝都進入風起雲湧的階段,東王府對外的貿易幾乎斷絕,以前日進鬥金的容寶城,慢慢變得門可羅雀,因為局勢不穩,帝都方向的大量上對不再向東王府方向通商,從而導致東王府內部職能自我循環,不過好在東王府人口眾多,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影響,百姓的生活,依舊衣食無憂。
但皇永寧知道,如果現在的狀況再不改善,長此以往,東王府將失去往日雄風,外界通商斷絕,無法形成貨物流通,東王府隻能自我消耗,這最終會導致貿易係統的崩潰,後麵可以預見的,糧食短缺和物資匱乏會成為東王府將要麵對的首要事宜,這件事情若得不到解決,不用外敵入侵,東王府內部,很可能就會崩潰。
對此,皇元武的解決辦法是,繼續出擊。
開拓南境的同時,將北境的所有敵對勢力一掃而光,讓東王府不至於腹背受敵。擴充了南境,擴大勢力範圍,能夠獲得很多的土地和更多的黎民,這對東王府的長遠發展有很強的積極意義。
故此,皇永寧幾乎拿出了東王府所有的存貨,支持皇元武的所有決定,皇元武的這次向帝都的出兵,已經幾乎用盡了東王府所有的庫存,如果帝都之事不能快速解決,變成消耗戰的話,東王府將會成為最終的敗者。
這些事情,皇元武心中有數,皇永寧也無需多言。就目前來看,皇元武的計劃還是有成效的,柳元的雷霆出擊將整個北境的反叛勢力消滅,並將他們治下的人口遷入東王府,目前皇永寧正安排這些新進入的黎民前往南境,幫助皇陽輝拓展南境荒地。
隨著北京諸族的破滅,帶來的戰利品,也足以解決現在東王府的困局,別看北境諸多族群和小國,他們多年以來存下的家底還是不菲的,除了大量的糧食之外,金銀之物也不勝枚舉。
而對於這些再三反叛的族群,將他們打散並融入東王府,是最好的統治方式。這個過程看起來有些殘酷,但所有的戰爭都是殘酷的,隻要拿起了兵器,這是必將承受的結果。
最近幾日,皇永寧一直在處理北境之事,黎民的遷入沒有那麽快結束,況且北境說是不大,但也算幅員遼闊,將所有族群的黎民統計並遷入東王府,也是一個較為繁瑣的事情。
不過無論如何,北方的戰事結束了,戰爭的勝者是東王府,依靠這次勝利,東王府解決了燃眉之急。現在最關鍵的,就看帝都方麵了。
隻要皇元武解決了帝都的麻煩,東王府將可以獲得喘息的時間,以此來休養生息。
皇永寧坐起事情來,廢寢忘食,自從他迴了王府,幾乎就沒有出過書房一步,食宿都在書房解決,所有事情親力親為。東王府治下二十城,每五個城池由一個大城主統領,但因為最近東王府風波不斷,所有的城主都被調離,現在三個城主都在平金城附近,並且可能長期駐紮在平金城,故此出了平金五城之外,剩下的十五座城池,大小事宜都需要皇永寧經手。
雖然葉觀餘生肖一搏在離開的時候都留下了自己的班底,一些瑣事不需要皇永寧操心,但有些需要決斷的事情,還是需要皇永寧拍板。
故此,導致皇永寧每天事務實在太多,而且現在正值多事之秋,事情不斷,他一邊要調配糧草,一邊要穩定民生同時還要操心整個東王府的所有事情,也著實抽不開身。
多日的殫精竭慮,皇永寧現在看起來,整個人消瘦了許多,麵色也失去了往日的紅潤,看起來有些蒼白。
書房之中,隻有他一人。深夜,驛站燭燈放在書案之上,皇永寧正聚精會神的看著榮寶城傳來的信件。
燭光忽然微微跳動,整個書房的溫度,快速的下降,皇永寧並未覺得有什麽不妥,他拉了拉披在肩上的披風,繼續看手中的書信。
“就快下雪了。”
一個聲音忽然傳來,皇永寧心中一驚,但反應飛快,下意識的將貼身的佩劍抽出,直接刺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當……”
一聲清脆的響聲,皇永寧的劍尖刺到了一個硬物,火星飛濺。此刻皇永寧才看清,在書房的角落,不知何時多了一個人,此人全身盔甲,再燭光的反射下,能看到這盔甲之上詭異而繁雜的紋路。
“二將軍,你火氣大的很啊。”
皇永寧一劍刺出,直接刺在此人的鎧甲之上,此人不躲不閃,隻是幽幽的說了這麽一句,這聲音聽著不帶任何情感,讓人脊背發涼。
“你是何人?”見一劍未有絲毫效果,皇永寧不動聲色的後退了一步,借著書案上的燭光,滿滿看清了眼前之人。
此人全身覆蓋在一套黑色的鎧甲之下,鎧甲上刻畫著細密而詭異的雕文,這人帶著頭盔,麵孔籠罩在頭盔之下,整個人看起來,就好像被一塊詭異的黑布包裹,沒有一寸皮膚是裸露在外的。
“這不重要。”那人又輕輕的說了一句,聲音如同來自深淵,讓人不敢而立,他輕輕的向前塌了一步,靴子踩在書房的地板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不隻是來,請你跟我走一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