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小王爺,劉天養自從跟隨大軍出征,一直安分守己,未有任何出格之事傳出,每日安營也隻是在他自己的帳篷內休息,沒有和任何之前的部下聯絡。目前來看,沒有問題。”丁薑湊近了一步,在皇元武身側,輕聲迴道。


    皇元武聞言輕輕點頭,而後低聲道:“此番前往皇正初處,你覺得,帶上他如何?”


    丁薑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略想了一下,才迴道:“如果小王爺要帶上劉天養,還請務必帶一個得力的將領陪同,如此,一旦發生不可預測之事,也有變通的可能。”而後丁薑稍微遲疑了一下,而後又道:“我看劉儀就可以,他跟隨小王爺時間不短且忠心耿耿,文韜武略都在上乘,而且有一幅莽夫的麵孔,足以迷惑敵人。”


    皇元武聞言,輕輕笑著搖了搖頭,道:“怕是我身邊有什麽將領,他們都有什麽本領,相貌如何,這些都逃不出皇正初的眼線,他現在應該已經十分清楚了,迷惑肯定談不上。但劉儀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你將他找來,將事情說清楚,在帳外等我。”


    “尊令。”丁薑輕聲應是,慢慢退下。


    整個大帳之內,再次隻剩下了皇元武一個人,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頭腦之中再次出現父王的音容笑貌,讓其一陣心酸。隨後皇元武甩了甩頭,單手指尖輕輕捏了捏鼻梁,而後迴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端起一旁的茶杯,輕輕的喝了起來。


    對於皇正初的邀請,他已經決定要去了,但卻並不著急,因為此刻,肯定有人比他還要著急。而這個人,一定會想辦法阻止自己前往。


    皇元武在等的,就是帝都的消息。


    片刻之後,丁薑迴報,皇元武的近衛隊已經準備完畢,將領劉儀也已經甲胄在身,此刻就再帳外聽命,至於飛地的降將劉天養,自然也在其中。


    說起劉天養,不得不多說幾句。不管當時他是抱著什麽目的帶領四萬精銳投降的東王府,現在大概也都打了水漂。飛地和東王府之間的屏障被拆除,隻留下了東王府一方的城牆,這並不是什麽秘密,劉天養也早就知道了。至於之前天清城對東王府的襲擊,救住在王府之內的劉天養自然也清楚。不過最後皇元武化解了這次危機,從那次之後,天清城就再也沒有了動作。


    現在無論劉天養的投降是真是假,都已經不重要了。他帶來的四萬精銳已經被打散安排在東王府各個軍團之中,其中一部分被柳元和皇陽輝帶去了北境和南境,剩下的一部分留守東王府,此刻隨軍出征的,隻有為數不多的飛地降卒,即便劉天養像做什麽也無能為力。不過就目前來講,此人一直表現的都十分合作,也沒有任何非分之想的意思。


    皇元武隨即下令,命令近衛隊和將領劉儀在大殿之外修整,等候命令。之後,皇元武便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一言不發。


    丁薑自然明白皇元武的意思,領命退下。皇元武的百人護衛隊就在他的大帳之外就地修整,每個軍士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包括劉儀在內。隻是劉天養,好似有些坐立不安。


    時間就這麽慢慢的過去,轉眼,已是初夜。


    朦朧的夜色籠罩了這片並不茂盛的叢林,經過半日緊鑼密鼓的動作,東王府軍隊的防禦工事已經出具規模,陣營之中燈火通明,按照皇元武的命令,防禦工事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搭建完畢,眾軍士也都做好了持久作戰的準備。七道關隘已經打通,東王府的補給可以源源不斷的供給過來。


    不過,皇元武要等的消息,確還沒有來。


    他不由的考慮起來,是不是自己的判斷有什麽問題,楊勤其實根本就不在乎東王府的死活。但左思右想,還是覺得這根本不可能,除非楊勤真的不想活了。楊勤依靠舉族之力才完成了這些事,他絕對不是為了和祈天皇帝玉石俱焚的,此人一定有諸多後續的計劃,而且楊勤這個人,恐怕所圖不小。


    諸多猜測劃過腦海,皇元武最終確定,楊勤絕對不會坐視自己去找皇正初送死,但也不能輕易的接觸自己。畢竟,楊勤和東王府是死敵,如果此事處理不當,東王府一旦和北王府達成了某種一致,那楊勤將死無葬身之地。而且,在明麵上來看,這個事情並非是不可能的。


    東王府和北王府之間並沒有徹骨的仇恨,有的隻是利益之爭。皇正初的目標是做祈天的皇帝,而他登上皇位之後絕對會對東王府下手,東王府此刻看似處於被動,實則完全可能左右現在的形勢。


    這中詭異的平衡,卻不知能維持多久。


    楊勤的消息不會來了。皇元武現在確信這一點,他不會貿然的要求皇元武不去赴皇正初的宴,以他和東王府的仇恨,很可能事與願違。若想和東王府形成一個陣線,楊勤怕是隻有一個機會。那就是當皇元武隻身赴宴,被北王皇正初威脅,又了性命之憂的時候突然出現,救下皇元武,事情才能有所緩和。


    而想要達成這一切,還需皇元武親自配合才行。


    想到此處,皇元武的嘴角掛上了一個狡黠的微笑,而後徑直起身,將自己的頭盔帶上,拿起佩刀,大步流星的出了大帳。


    “走!”出了大帳,皇元武低喝一聲,隨即,立刻有仆從牽來了皇元武的戰馬。皇元武翻身上馬轉頭看去,他的百人護衛隊此刻也同時上馬,動作整齊劃一,此刻正麵無表情的看著皇元武,等待他下一步的命令。


    “此去,若有戰,皆死戰!”皇元武騎在戰馬之上,雙目之中射出兩道精芒,而後他看了隊伍之中的劉儀一眼,調轉馬頭,徑直出了營寨。


    皇元武的貼身侍衛和百人護衛隊隨後跟上,這些人沒有任何一人說話,也沒有迴複皇元武方才的話語,但每個人心中都清楚,這次去,恐怕沒有那麽容易迴來。


    大軍詳細的布放在之前已經布置妥當,由丁薑將軍負責總體部署,此刻他站在營寨的塔樓之上,看這皇元武的一行人,慢慢的消失在夜色之中。


    帝都附近有兩座城池,分別為:和東城、水南城。兩城何帝都成掎角之勢,當初在帝都平原上修建這兩座城池,目的就是為了當帝都有難,兩個城池之內的守軍一擁而上,可解帝都之圍。但自從兩座城池修成以來,百年的光陰,帝都也從未發生任何戰亂,直到最近發生的這一次,而就是這一次,兩邊的城池還未等有任何動作,帝都已經被楊勤占領了。


    不得不說,楊勤擁有抓住稍縱即逝機會的能力。當初三王圍城,彼此之間也並不信任,誰都沒有立刻攻城,在帝都附近和東王府的部隊僵持。和東城和水南城的守軍一直在關注戰場的局勢,確沒想到楊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發難,在他們反映過來之前,已經將帝都占領了。


    後麵的事情就十分簡單了,三王的混戰開始,三王之中,南王勢力最弱,南王本人的能力也最弱,最終兩座城池分別被西王和北王占據,如此形成了拉鋸戰。


    後麵因為許風的緣故,北王府戰力大漲,幾乎將南王在帝都麵前的部隊打散,南王不得已,向西王投誠,兩王兵合一處,占據一座城池,繼續和北王對峙。


    直到最近,北王依靠強大的軍隊和武力,一舉擊敗了兩王占據的水南城,西王兵敗撤離,而南王做了皇正初的俘虜,被按上了反賊的名頭。


    北王皇正初占據了水南城之後,更是如日中天,狂妄無比,甚至在水南城中開始建造府邸,並將相對富庶的水南城,當成了他的前沿陣地。現在皇元武要去的,就是水南城。


    百餘人的隊伍騎在戰馬之上,再平原上馳騁。水南城並不太遠,並未過太長時間,城池的影子已出現在遠處。


    到了這裏,皇元武下令眾人將速度慢了下來,開始緩慢的向前方挺近。


    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謹慎。如果此刻叢一旁殺出一隊人馬,將皇元武斬殺當場,這事情就成了無頭賬,無論是皇正初還是楊勤,都不會認的。


    隊伍謹慎的向前行進,所有人的精神都緊繃著,生怕會出什麽問題,不過好在,直到看到了水南城城頭之上的火光,預想之中的敵人也沒有出現。


    皇元武輕輕的拉了拉戰馬的韁繩,將馬匹停下,一行人戰在水南城城下,空出一箭的距離整齊列陣。不用皇元武吩咐,立刻有一命軍士打馬上前,衝城牆之上的守軍喊道:“東王府皇元武小王爺受北王之邀,前來赴宴,快開城門。”


    軍士的聲音極大,城頭之上立刻就人頭攢動,紛紛向下觀望,但卻沒人迴聲,片刻過後,水南城的城門緩緩被打開,叢裏麵出來一隊騎士,人數應有二百餘人,快速的列在城門之前,這隊騎士的將領是一名銀盔銀甲之人,因為天色已晚光線不強,皇元武看不清此人的容貌。


    一旁的軍士詢問皇元武的意思,看是不是現在就入城,皇元武卻輕輕搖頭,目光看向城頭。此刻城頭之上人頭攢動,讓皇元武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來者何人?”為首的那名將領手握長槍,徑直指向皇元武一方,大聲問道。


    方才上前叫門的軍士此刻已經歸隊,聽聞對麵發問,立刻迴道:“東王府皇元武小王爺的親衛隊,應北王邀請前來赴宴,還不快點讓開!”


    “東王府皇元武小王爺?”那守將聽聞這句話,先是一愣,而後仰天哈哈大笑,道:“我聽聞皇元武和我們王爺年齡想當,不日之前死了父親,怎麽到現在還自稱小王爺?真是笑煞旁人!”


    皇元武身側之人聽聞此人如此說話,目光均是一寒。皇元武的目光也變得冰冷,此刻他看眼前的這個將領,如同看一個死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塵並收藏萬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