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葉觀的告誡,皇永寧找到了劉天逸,徑直和他說明了來意。打算將烏鳳城所有百姓遷出,遷至不遠處的長匯城,過多的事情他並沒有說,隻是讓劉天逸想辦法。


    劉天逸得知了皇永寧的來意,臉上立刻一臉茫然,首先想到的就是拒絕,但皇永寧言辭犀利,根本不給劉天逸辯駁的機會,給他一個月的期限,讓他在一個月之內,安排好百姓遷移的事情。而後,皇永寧沒有絲毫耽擱,在所有民眾驚愕的表情之下,帶著所有的軍士,包括烏鳳城的歸降軍士,全部出了烏鳳城區域。


    剩個烏鳳城,沒有了一個兵丁,立刻變成了一個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城池,百姓一直以來的安逸平靜生活被打破了,而劉天逸隻能出來安撫,卻並未說皇永寧讓所有百姓遷徙之事,這件事絕對不能現在說,隻能采用迂迴的手段來做。


    皇永寧這麽做,也是受了葉觀所言的影響,他要看看,這劉天逸到底是不是真心實意的投降東王府,他將所有軍士帶走,給劉天逸留下一座隻有百姓的城池,他若真的用心說服百姓遷徙到長匯城,皇永寧心中自然對他懷疑減弱,如若不然……


    他這麽做還有其他含義,畢竟天清城城主親自在烏鳳城布置了陣法,皇永寧不可能現在就和天清城撕破臉,這對東王府沒有任何好處,留下一月之期也正是此意。由劉天逸出麵做這些事,比起自己出麵來做,要方便的多。一方麵可以檢驗劉天逸的忠誠度,另一方麵,也能檢驗這個陣法到底作何使用。


    若這陣法真的是留給那神秘的黑袍人施展陣法而設,那天清城必然不會準許烏鳳城全員遷徙,劉天逸若是天清城的人,也會想盡辦法讓自己撤銷命令。如果他真的這麽做了,很多事情,就能看的清了。


    何況遷徙如此多的民眾,長匯城能不能容納也是問題,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皇永寧打算在長匯城內大興土木,建造民宅,以供烏鳳城的民眾使用。若是在這個時候,天清城再派人來長匯城布置陣法,那所有的事情便都有了眉目,皇永寧會在第一時間頒布命令,所有東王府府軍,撤出飛地。


    在進軍長匯城的同時,皇永寧派出了三隊斥候,一隊前往東王府,向皇元武匯報現在的情況,皇永寧將事情寫在信件之上,命令快馬加鞭,用最快的速度送到皇元武手上。而另外兩隊,則是去通知餘生和柳元兩位城主,他們在飛地後半段的征戰已然接近尾聲,在後麵尋找一座可做臨時據點的城池,還是不難的。


    做完了這一切,皇永寧帶著所有人馬,浩浩蕩蕩,直奔長匯城而來。


    而烏鳳城內,劉天逸卻是一籌莫展。


    他根本沒料到皇永寧會忽然讓所有人撤出烏鳳城,更沒想到會命令自己將所有民眾遷入長匯城。劉天逸站在烏鳳城的大殿之前,看著那散著淡淡光芒的屏障,感受內部的陣法,輕輕歎了一口氣。


    若不是因為這陣法,他現在會過的很舒心。原本,劉天逸便是一個治理內政的人才,而不是征戰沙場的將領。當初天清城主來找他的時候,他心中是一萬個不願意,但……


    想到這,劉天逸再歎一口氣,他清晰的知道,皇永寧這是在試他。肯定是感覺到了什麽不妥,這才決定撤出烏鳳城的。


    劉天逸很想答應皇永寧的條件,按照他說的去做。他看出來了,東王府和飛地不同,東王府有一套很完善的治理屬地的辦法,而且十分奏效。飛地在此之前一片散沙,即便自己將其統一,也還是如此,城池與城池之間雖停止了刀兵相向,但彼此之間的仇恨卻不是那麽容易化解的。自己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在整個飛地之內聚攏所有軍士,最大程度上削弱了城池的實力,以此來抵消發現征戰的可能。


    而東王府卻不一樣,近日來的戰報他也看了,餘生和柳元兩位將軍帶領人馬直入飛地後半程,百餘城池,爭相投降,看到東王府的鐵騎,根本就沒有抵抗,徑直開城。這樣的事情,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眾多城池投降之後,餘生和柳元不但沒有放慢腳步,反而加快了行軍,不出幾日的功夫,幾乎已將飛地全境收入囊中。


    而投降的所有城池,居然沒有一處出現問題,從這點,就能看出一二了。


    劉天逸最近在烏鳳城待的很舒服,再也不用去考慮他並不喜歡的沙場之事,每天處理烏鳳城的政務,將所有事情辦理的井井有條,毫無差錯。隻有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劉天逸才覺得習慣和舒服,其他事情,他不願去想。


    但他也明白,這樣的時日總歸是要到頭的。從東王府進入飛地,占據烏鳳城開始,他就明白,該來的肯定還是要來的。


    直至天清城主田舜帶著兩個尊者在烏鳳城內布置了大陣,引起東王府高層懷疑,劉天逸明白,是天清城主要用他的時候了。而對於天清城主田舜,給劉天逸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違逆。


    一想到天清城主那張慈祥的臉,劉天逸就覺渾身一震冷意,到現在他都記得,當時天清城主找上自己的樣子。


    輕輕搖了搖頭,強迫自己不再去想這些,但心中卻已然做好了決定。東王府和天清城之間,他隻能選擇天清城。而對於皇永寧的命令,他自然有應對的辦法。


    再說皇永寧。


    他帶領眾多軍士沿著官道直奔長匯城,並安排先行官前往,告知長匯城城主,皇永寧要長住長匯城,讓他做好準備。


    長匯城的城主楊雲最近日子過得十分慘淡,自從上次葉觀和餘生走後,因為葉觀之前的命令,讓他去籌措糧草,因此散盡家財,長久以來搜刮的民脂民膏變成了糧食,分發給所有百姓,這讓楊雲原本舒心的城主日子一下變的慘淡起來,不過也因為葉觀的命令,楊雲現在在長匯城的聲望很高,葉觀的命令得到了貫徹的實施,長匯城一下糧草充足,百姓沒了後顧之憂,楊雲也收斂了許多,變得勤勤懇懇起來。他深刻的清楚,東王府可不是劉天逸,不會做什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情,若自己還像以前一樣飛揚跋扈,搜刮民財,等到人家騰出手來,第一個收拾的就是自己。


    因此,楊雲變成了一個好城主,每天處理公案文書,隨著周圍城池均被東王府收攏,打斷的商道再次迴複,長匯城有了昔日的繁華景象,這也離不開楊雲。


    今日,楊雲一如既往的坐在城主府內,處理今日的公文以及來往商隊信息,忽聽一聲傳報,一名小校進來,稟告城主楊雲,東王府皇永寧,將要來到長匯城。


    楊雲聞言心中一驚,他當然知道皇永寧的名字,他可是現在東王府老王爺的二公子,此次飛地征戰總指揮,文武全才,是真真正正的東王府絕對高層。


    聽聞皇永寧要來長匯城的消息,楊雲立刻下令準備,清理城主府,並將自己的家眷妻小盡數安排到另外院落,將城主府打掃幹淨,然後親帶長匯城內各個有頭臉的人物,出城三十裏迎接皇宇辰。


    遠遠的看到大隊人馬前來,楊雲怎麽還敢騎在馬上,趕忙下麵,站在官道一旁,靜靜的等著皇永寧到來。


    皇永寧之前沒來過長匯城,自然也不認識城主楊雲,等到他行至附近,看到數人正牽馬等在路旁,心中一動,立刻就猜出個八九來,沒等自己策馬上前問話,隻見楊雲幾步上前,一下單膝跪在自己的馬前,抱拳高聲道:“長匯城城主楊雲,見過皇永寧總領。”


    皇永寧看了一眼楊雲,擺手示意其他軍士繼續前進,自己則帶著幾名護衛留在原地,他較有興趣的看向楊雲,麵帶笑意,道:“楊雲城主。”


    “屬下在。”楊雲立馬迴話。


    “你這人還真是有意思,我派人通知你我要過來,你怎麽出來這麽遠等我?”皇永寧自然知道楊雲的意圖,有意說話調侃他。


    “迴稟大人。”楊雲道:“舊聞大人威名,一直未曾得見,今日聽聞大人要來長匯城常駐,楊雲心中惶恐,唯恐招待不周,怠慢了大人,故此,才出城迎接。”


    皇永寧聞言,微微一笑,沒再說話。


    之前在行軍之中,他見過這樣的諂媚之人不知有多少,如今見了楊雲,自然也不會有什麽好印象,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起來說話。”


    楊雲聞言立刻起身,口中道:“謝過大人。”


    “我問你,長匯城城池多大,可容納多少人?”皇宇辰看著楊雲,問了一句話。


    楊雲想都沒想,立刻開口道:“迴大人,長匯城占地方圓十裏,三麵城牆,城內可用麵積足有幾裏方圓,現人口二十五萬。若說容納,再有二十萬,不成問題。”


    皇永寧聞言,輕輕點頭,沒什麽,而是揮了揮手,示意楊雲跟在自己身後進城。而後也不再看他,徑直帶著自己的幾個護衛,向前走去。


    楊雲見狀,立刻翻身上馬,帶著長匯城的人,跟在皇永寧身後,向長匯城方向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塵並收藏萬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