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07年6月,在大宋和大金的朝堂分別通過了議和的內容之後,原本曆史上的嘉定議和,變成了現在泗州議和。


    說實在的,金國內部的反對聲音還是很大的,隻是,鐵木真統一蒙古之後,給金庭帶來的壓力更大。


    兩線開戰的事,在大金的朝堂上不是沒有討論過,但宋軍擁有新式火器的事實,迫使金庭不得不放棄了這一想法。


    由於屹石烈胡沙虎傷勢較重不便於遠行,便暫時被安排在臨安養傷,待其康複後再行送迴。


    解決了與大宋的戰事,金庭接下來便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了北方,至於富察元怒,似乎被某些人遺漏了。


    自始至終,大金的使者都沒提出看望的要求。


    議和既然達成,張韻和畢再遇必須要撤離泗州了。但在臨走之時,張韻也沒有忘記坑金軍一把。


    “墨有才,將所有城門都炸嘍!”張韻的將令讓一旁的畢再遇有些差異。


    按理說,一直被譽為禮儀之邦的宋人,不應該做出這等之事,既然承諾了就要遵守諾言。


    “老將軍,議和書上有沒有說必須完整的歸還,我沒有縱火已經是手下留情了!”張韻一臉人畜無害的笑著解釋。


    畢再遇聞言,突然發現自己的思路有些跟不上了。張韻說得沒錯,議和書上並沒有說明要完整無缺。


    抬眼望了望張韻,畢再遇突然想起許俊並未在此處,於是比在遇道:“六郎,許俊何在?”


    “許俊?哦,差點忘了,我派他去臨安送奏折了...”語畢之後的張韻轉頭就走,深怕畢再遇問他要人。


    “好你個小滑頭,居然坑到老夫頭上了,沒有五十壇仙人醉,老夫要找官家評理去!”


    “十五壇!”


    “二十壇,少一...”


    “成交!”還未等畢再遇把話說完,張韻爽快的答應了。


    畢再遇有些愕然,怎麽感覺自己又上當?


    大軍行至盱眙,趙擴的聖旨便到了。


    畢再遇被任命為鎮江都統製兼權山東、京東招撫司事,驍衛大將軍,將去揚州駐防,而張韻則被詔令返迴臨安受封。


    至於受封的內容,聖旨上沒有提及,這多少讓他心裏沒底。


    “六郎無慮!官家未封賞,並不是不封賞,而是官家還沒有想到如何封賞。”看到張韻有些沉默寡言,畢再遇開口勸解。


    此番北伐,乃是皇室南渡後最大規模的戰爭,雖然到最後未能收複一寸土地。可張韻的橫空出世,已經迫使金庭做出了重大讓步。


    別的不說,就取消叔侄關係這一點,趙擴就必然會重重封賞。


    人都是好麵子的,堂堂大宋的皇帝反而要成為大金皇帝的子侄,說起來讓趙家的顏麵往哪裏擱。


    張韻在議和時展示出來的強勢,恰如其分的那捏住了金庭的弱點,迫使大金不得不接受議和條件。


    就張韻這種對時局的洞察能力,畢再遇相信,整個大宋怕是沒有人能出其左右。


    因此,趙擴的不封賞,反而加重了張韻在趙擴心中的分量。


    “謝老將軍吉言!”被畢再遇這麽一勸,張韻似乎也想通了。


    到目前為止,張韻也隻是見了趙擴兩次。他的許多想法,基本都是靠著韓侂胄在中間轉達。


    進過此番北伐,張韻的名聲大振。不說傳遍整個大宋,最起碼臨安附近的百姓,必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趙擴沒有急於封賞,恰恰說明了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封賞。


    這次返迴臨安,再次麵聖的時候可能就是二人暢談的機會。


    兩日後,還在路上的張韻接到了皇城司傳來的趙擴的口語,其結果和他所預料的基本一致。


    不過,若不是畢再遇在場,張韻根本就不知道皇城司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部門。


    皇城司是宋代禁軍官司名,舊名武德司。為宋代特務機構,性質類似明代的錦衣衛。執掌宮禁、周廬宿衛、刺探情報。


    粗略的了解了皇城司的職責,張韻便越發覺得背心發涼。原來老趙家的人並不傻,他們不相信武將,自然也不會相信文官。


    這一切的一切,還真的隻是表麵現象。不過目前看來,皇城司的職責並不是在全國範圍,而僅僅是在臨安。


    後世都說大宋弱,老趙家的人隨和,可張韻現在才發現,一個能夠存在三百多年的政權絕不僅僅是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


    六月末,天氣逐漸的炎熱起來。由於戰事的結束,大宋的治下顯得一派生機盎然。


    通往臨安的官道上,數匹快馬飛馳而過,引得商隊們紛紛駐足觀看。


    為首之人一襲白袍,樣貌英俊,眉宇間露著一股英氣,坐下的白色戰馬更是神采奕奕。


    如果不是其身後的那個大黑個太顯眼,恐怕很多人已經記不得張韻的樣貌了。


    “咦,這小郎君張的真俊俏!”


    “瞧那個大黑個,那不是鐵公雞手下的莽漢嗎?”


    “沒錯沒錯,化成灰也認得。”


    “張六郎迴來了?”


    ......


    很快,張韻迴到臨安的消息便風一般的傳開了!


    人的名,樹的影,如今的張韻,在臨安城可謂是大紅大紫。


    最近半月來,劉氏做夢都能笑醒。原本還在為張韻婚事發愁的她,現在已經挑的眼花了。


    媒婆們進進出出,已經快要把張家的門檻都踩壞了。


    “劉娘子,那李家媒婆子又來了...”丫鬟的語氣裏透著無奈,劉氏的眼中卻是露著怒火。


    “不見,不見!”劉娘子沒好氣道。


    丫鬟出去還沒多久,便又急匆匆的跑了迴來。


    “說了不見,就不見!”見此,劉氏氣就不打一出來,繼續發氣到。


    “劉...劉...娘子,小...小郎君迴來了...”


    “迴來就迴來,急...”話剛說了一半,劉氏猛地起身,驚訝的問道:“六郎迴來了?”


    丫鬟點了點頭,還沒來得及再說什麽,張韻的聲音便從門外傳來。


    “娘,不孝孩兒迴來了!”


    聞言的劉氏頓時淚水泉湧,根本就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直到張韻跪在其身前。


    “娘,家裏發生何事?府外怎的那麽多人?”張韻一臉關切的問道


    劉氏擦了擦淚水,調整了下情緒,方才緩緩開口,道:“六郎有出息了,這臨安城內的小娘子都攆著要進張家的府門!”


    “呃...”張韻有些糊塗了。


    說媒這種事,不應該是男方主動嗎?難道在大宋還有女方主動一說?這也太開放了吧!


    “六郎快起,讓娘好生看看!”數月之後撿到了張韻,劉氏母愛大發。


    “兒不孝,引得這麽多小娘子上門,應該多跪一會!”說著張韻便開始磕頭。


    這一舉動反而引得劉氏噗嗤一笑,什麽小娘子不小娘子的,早就被他拋在了腦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南宋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衣米豆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衣米豆腐並收藏迴到南宋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