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步行的離去,張韻並沒有怎麽在意,這種二世祖不多收拾他幾次一定不會消停的。


    對於自家的酒樓,張韻非常有信心,憑借著自己一千多年後的銷售手段,讓酒樓的生意在這臨安城中獨占鼇頭。


    木秀於林必摧之的道理,張韻也知曉,因此蒸餾酒問世之後的相關謀劃,已經迫在眉睫了。


    “若想過的安穩一些,那就隻有扯虎皮做大旗了!”張韻如此想到。


    張韻瀟灑的來,瀟灑的去。至於什麽時候停業裝修,他並沒有告訴福源具體的時間。


    如何去安排,張韻也沒有說,人精般的福源也沒有多問。作為下屬,隻要去執行便可,踹某主家的心思是萬萬不能的!


    迴家的路上,張韻再也沒有心思觀賞禦街兩旁的“景色”,反倒不少小娘子屢次三番的主動撞了上來。


    隻可惜,張韻的思緒已經全部陷入了如何製作蒸餾酒之中,對於眼前的美色完全視而不見。


    因此,大宋版的碰瓷,惹來了一陣陣白眼!


    在無影山的時候,張韻就有過小規模的嚐試蒸餾,並且也取得了成功。但臨安城可不比無影山,想要扯虎皮做大旗沒有產量是不行的。


    宋朝的釀酒工業,是在唐朝普及和發展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普及和發展。


    一方麵,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使得臨安等大都市空前的繁榮起來,人們對酒的消費,需求量大增。


    另一方麵,糧食的豐足,釀酒業技術的成熟,使酒類品種增多,酒的質量提高,酒業的生產範圍擴大。


    上至宮廷,下至村寨,釀酒作坊,星羅棋布。分布之廣,數量之眾,都是空前的。


    在現今的大宋朝,酒這個東西從來不缺,不管是米酒、黃酒、白酒亦或者葡萄酒,種類雖多,但質量卻很低,尤其是度數。


    二十多度的酒在當下已經算得上是好酒了!


    而黃酒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酒種,宋朝的黃酒釀造,不但有豐富的實踐,而且有係統的理論。


    即便是後世的黃酒釀造,也是繼承和發展了宋朝的理論和傳統。


    現在張韻要做的蒸餾酒,就此要在現今基礎上再次對酒進行提純,讓其度數更高,喝起來更烈。


    如果按照傳統的釀酒法,短時間內恐怕很難見成效。


    因此張韻選擇了最簡單粗暴的方法,那就是,利用手中現有的酒,再對其在進行提純。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論北宋還是南宋,酒稅都是政府重要的財源。


    為了收到足夠的酒稅,宋朝時對酒的生產和銷售管理還是很嚴格的。


    先說北宋的酒政主要有三種形式:酒的專賣、曲的專賣和稅酒。即對不同的地方,分別實行三種不同的政策。


    三京地區實行酒曲專賣,州城內則實行酒的專賣,縣以下的地方或實行納稅,或實行酒的專賣。


    這種區別對待的政策,充分考慮到地方的特點,有利於國家獲取更大的酒利。


    而到了南宋,則集中體現在酒庫的設立及運營。


    酒庫,是官府控製下釀造酒和批發酒的市場,是官府酒稅的主要來源之一。


    因此,誰掌握了酒庫,誰就掌握了酒的豐厚利潤,酒庫管理權的爭奪便成為焦點。


    南宋酒庫名目繁多,隸屬關係複雜,有歸屬中央政權的酒庫,有軍隊的酒庫,還有地方上的酒庫。


    軍隊所屬的酒庫,是為軍隊籌資而設立的,所以就有“瞻軍庫”“犒軍庫”“繳賞庫”等名。


    當南宋政權基本穩定下來以後,政府機構逐漸把歸屬軍隊的酒庫,收歸為政府所屬。


    更有甚者,為了促進酒的銷售,官府曾經組織所屬酒庫,進行聲勢浩大的酒類評比和宣傳促銷活動。


    這種活動類似後世的糖酒大會,因此南宋的酒價與北宋相比,要高得多。


    如此以來,隻有搭上朝廷的關係,日後才能夠一路暢通!這一點張韻心知肚明。


    當然了,臨安城內的名酒更是多的舉不勝數,就張韻自家酒樓的玉液酒也是其中之一。


    十日之後,張韻所需的蒸餾酒器皿總算完成。


    “墨家出品,必屬精品!”墨有才信心十足的對張韻笑著說道。


    望著眼前一大一小中間用一根管子連起來的圓桶,張韻已經笑的合不攏嘴。


    雖然於後世的工藝比起相差甚遠,但出自墨家之手的蒸餾酒器具,即便是在當今的大宋朝,也僅此一家。


    為了保密期間,蒸餾的地點就在後院,經過眾人的一陣努力,總算將這兩個大家夥安放到位。


    “倒入玉液酒,點火蒸餾!”隨著張韻大手一揮,墨有才屁顛屁顛的帶著自己的兄弟開始幹活。


    站在一旁的福叔和福源二人神情激動,自從飲過小郎君賞賜的酒水之後,才發現以前喝得都是些什麽玩意,用小郎君的話說,那簡直就是貓尿。


    火溫的逐漸升高,整個蒸餾器具周邊的溫度急劇上升。此時正值炎炎夏日,烘的眾人實在難以忍受。


    “安排幾個人輪流值守,別讓火溫降下來就成!”說完這句,早已全身濕漉漉的張韻轉身離去。


    夕陽西下,正當睡得暈乎乎的張韻被福源驚醒之時,他便知道自己的蒸餾酒成了。


    望著福源那紅潤的臉龐,張韻笑了笑,道:“味道如何?”


    “瓊漿玉液也無法相比!”福源全身顫抖著,雙眼略顯濕潤,而後深深的一禮。


    福源清楚,一旦自家酒樓售出此酒,一定會引爆整個臨安城,隻不過這樣一來,小郎君將會成為眾矢之的。


    頓了頓,福源開口提醒道:“小郎君,此酒絕不能輕易示人!”


    張韻拍了拍福源的肩膀,並未言語,而後快步向著後院而去,在他的心中已經做好了規劃,不過對於福源的表現他還是十分滿意的。


    對於自己的兒子要向官家獻酒的事,劉氏是持讚同意見的。如此光宗耀祖之事,她怎麽不願?


    當初自己帶著年幼張韻走出張家府邸,還不就是為了日後能夠風風光光的再次返迴?


    現在的她突然發現,張韻在靈璧縣的功績再加上此番獻酒,很有可能就能幫助他完成這個多年來的心願。


    三日後的韓府門口,張韻帶著福源及兩壇蒸餾過的玉液酒已經等候了多時。


    “小郎君,為何不找家族長?”對於張韻的此等做法,福源百思不得其解。


    張韻笑了笑,低頭小聲道:“太傅大人權傾朝野!”


    有些話並不需要說的那麽清楚,隻需要點到即可。以韓侂胄現在的權利,介紹自己進宮獻酒隻是一句話的事。


    與其迴到那個備受欺辱的家族求人,還不如來此。更何況,靈璧縣一戰的功績,他韓侂胄怎能不知。


    沒過多久,韓府中門大開,這等待遇倒是讓張韻萬分的詫異!


    “草民張韻,參見太傅!”剛剛進入正堂,張韻便看見了一席官袍的韓侂胄。


    “哈哈哈,好一個張韻張六郎,果然如畢再遇所說的那般!中門打開隻因你是循王之孫!”韓侂胄捋著胡須仔細的端詳了一番,而後言道。


    大宋缺武將,畢再遇肯定是說了不少好話,否者韓侂胄也不會如此費盡心機的拉攏!


    “多謝太傅大人,靈璧縣之戰草民隻是做了應做之事!”張韻急忙迴答道。


    韓侂胄滿意的點了點頭,居功不自傲,是個好苗子,若是真的能征善戰,也不枉今日煞費苦心。


    “本官公務繁忙,六郎所來何事?”韓侂胄繼續捋著胡須直入主題。


    張韻知道,如今北伐已經陷入了僵局,隨著宿州之戰的失利,越來越的壞消息將接踵而至。


    “草民偶得釀酒之法,釀得美酒數壇。官家日理萬機,太傅又要主持北伐大計,特來獻酒,以聊表心意!”張韻拍了一個


    不大不小的馬屁,韓侂胄聽著極為舒心。


    張韻向後擺了擺手,福源立刻將一壇美酒開封。


    美酒這東西,韓侂胄一點也不缺,可當福源打封泥的時候,韓侂胄臉色微變。


    空氣中彌漫著陣陣酒香,已經讓其不能自已,起身來到酒壇之前便欲飲之。


    “太傅大人,此酒甚烈,當先飲一小口!”若非張韻提示的及時,恐怕韓侂胄就要失態了。


    小酌一口,韓侂胄臉色大變,望著張韻笑了笑道:“六郎有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南宋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衣米豆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衣米豆腐並收藏迴到南宋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