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六百三十章:轟動龍興府
整整一個夜晚,先是城外的神武軍營大火,此後又是漫天的喊殺,城裏早已聽了個真切。隻是這黑夜之中,哪裏知道城外發生了什麽,雖是守城的軍馬立即傳告,那一個個高門大宅的府邸裏透出星點燈火,貴人們被人從溫暖的狐裘暖床上叫起來,最後卻也隻有幹瞪眼的份。
當天夜裏,宮城的門縫裏,塞入了一張***,而李乾順也被人叫醒,看了***之後,連夜召見幾個大臣。
暖閣裏的燭火冉冉,所有人都是不做聲,李乾順道:“到底出了什麽事?”
無人迴答,隻怕也隻有神武軍才知道發生了什麽,問題是,神武軍進不來,而他們也出不去。
李乾順正色道:“要不要下旨意開城門?”
這時立即有人道:“陛下,萬萬不可,此時開城,若有賊人混入,則龍興府萬劫不複,神武軍乃是五大軍之一,總不至一夜都堅守不下去,不管是什麽敵人,也要等天亮之後再說。”
這人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李乾順陰著臉點了頭,隻能令各軍做好衛戍準備,等待天亮。
天亮之後,城門大開,猛虎軍三千鐵騎衝出城去,帶隊之人乃是藩將李萬年,西夏人李姓極多,無非是攀龍附鳳,為自家貼金,畢竟大唐李姓擺在那裏,姓了李,便和那天可汗有了幾分牽扯,和幾百年前的番人們紛紛自稱劉姓差不多。
這李萬年倒不是什麽宗室,隻是個黨項貴族出身,為人也是謹慎無比,等他出了城,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路過去,都是屍首,鮮血已經凝固,可是那冰雪中刺眼的殷紅讓人看得心驚肉跳,再打馬向前,屍首越來越多,無一例外的,都是身穿著西夏禁軍的衣甲。
“敵人呢?為何連一個敵人的屍首都不見?”李萬年立即叫人去屍首中翻尋,一路過去,卻是一個陌生裝束的人都沒有,他深吸了口氣,不自覺到了一處化作灰燼的營房,這裏便是神武軍的大營,隻是這個時候,早已被人付之一炬,哪裏還辨認得出什麽?
李萬年呆了一下,下令道:“仔細搜尋,所有人都打起精神!”
等到他們一直向裏深入,斥候已經傳來了消息,事情的原委查明了。
地平線外,一隊隊疲倦的騎士坐在馬上,旌旗上打著大宋和武備學堂以及各營的旗號,在馬下,是一排排的俘虜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出。
沈傲打馬在他們的跟前來迴走動,臉上木無表情,眯著眼睛,突然駐馬,向馬下的一個俘虜問:“認識我嗎?”
馬下的俘虜都要哭出來了,牙關不斷抖動,猶如遇到了死神一樣,嚇得臉色蒼白,驚恐地道:“蓬萊郡王……”
沈傲微微抬起下巴,不滿意地道:“我的名字呢?”
“沈……沈傲……”
沈傲微微一笑,道:“認識就好,記住了,下次若是活膩了或者想報仇,找我便是!”他淡然一笑,高高地坐在馬上俯看著這俘虜道:“本王債多不愁。”
沈傲靠近這俘虜時,這俘虜就已經是給嚇得魂飛魄散,想到那李旦被一群戰馬活活踐踏的慘狀,哪裏還敢有什麽報仇的心思,哭泣著道:“小……小人不敢。”
沈傲冷冷一笑,錯馬過去,大聲道:“都把頭抬起來。”
這句話,聽語氣便是對俘虜們說的,這些神武軍俘虜黑壓壓的都是低著頭,可是沈傲的話仿佛有一種魔力一樣,讓他們雖然嚇得牙關顫顫,卻都不約而同地抬起頭來。
沈傲道:“都給本王記住了,記住我的樣子,下次再遇見,給本王繞著路走。”說罷朝身後的李清吩咐道:“讓他們滾!”
俘虜們如蒙大赦,紛紛逃散。
沈傲知道,這些人往後對自己已經起不到任何威脅了,失去了銳氣的狼群,和一群綿羊沒有什麽區別。放他們出去,隻會宣傳沈傲的恐怖。這個恐怖的形象,沈傲並不介意,就當拿去給西夏人增添一個嚇唬小孩子夜啼的噱頭好了,沈傲很善良的,不收冠名費。
俘虜們逃散的那一刻,便看到轟隆隆的虎威軍過來,沈傲對身後的李清吩咐一句,李清頜首點頭,策馬過去,與那虎威軍交涉。
虎威軍軍使自始至終都還沒有迴過神來,宋軍為什麽和神武軍起了衝突?神武軍六千精銳,為什麽竟是被殺成這個樣子?李旦呢?李旦在哪裏?
不待他多想,李清已經飛馬過來,李萬年也打馬過去,與李清遙遙相對,開門見山地道:“好大的膽子,你們就是這樣來做客的嗎?”
李清略略解釋道:“神武軍先發出的挑釁,武備學堂沒有示弱的道理。軍使還是迴去迴報吧。”
這件事確實不是李萬年能做主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麵叫虎威軍隨時做好作戰準備,一麵派人迴報。
李萬年朝一個信使吩咐一句,突然抬眸向李清道:“李旦呢?”
李清漠然道:“李旦已經伏誅。”
李萬年倒吸了口涼氣,卻也不說什麽,立即向那信使吩咐,信使得了李萬年的吩咐,已是飛馬向龍興府去了。
………………………………………………………………………………………………………………………………………………………………
禮部尚書楊振的府邸就在皇城不遠,原本這個時候,是楊振上朝的時間,隻是昨夜鬧得太大,連夜被召入宮中去,楊振一宿沒有合眼,這時候微微小憩了一下,問明了時辰,又叫人打探,才知道陛下在宮中也還沒有起來。
既然如此,自然是再休息一下,剛剛睡下不到一個時辰,便又被一個主事叫醒了。
楊振知道定是有要事,便打起了精神,叫人泡了一壺茶,篩了一杯喝了,才從容道:“發生了什麽事?”
主事低聲道:“老爺,昨夜的事查出來了,是那神武軍得罪了城郊的宋軍,宋軍報複,昨天夜裏,宋軍斬殺了神武軍三千餘人,連那李旦也一並誅殺了。”他壓低聲音,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意,繼續道:“據說是活活被幾百匹馬踩踏而死的,渾身上下,一根完好的骨頭都沒有。”
馬塌而死,並不比千刀萬剮要舒坦,人被踩斷了骨頭,並不會立即死去,反複踩踏,全身上下的骨骼都是鑽心的痛,臨死之前的痛苦可想而知。
楊振一時呆住,放下手中的茶盞,不確定地問道:“千真萬確?”
主事道:“絕沒有錯,逃入城的神武軍軍卒都是這個口徑。”
楊振狐疑道:“那宋軍損傷多少?”
主事苦笑道:“輕傷肯定有,卻未陣亡一人。”
楊振深吸了口氣,道:“這件事太蹊蹺,也太匪夷所思,一千宋人對六千西夏禁軍,要想戰勝,便是金人也不一定能夠做到。”沉默了一下,又道:“到底是為了什麽,那沈傲一定要將李旦置之死地?”
主事道:“說是有個宋軍校尉死了,是被神武軍的石炮打死的。沈傲叫人去交涉,結果李旦說了些狂言。”
楊振歎了口氣道:“就為了這個?那宋軍校尉莫非和沈傲有什麽幹係不成?”說罷,搖了搖頭,不知是惋惜什麽。
正是這個時候,門房那邊有人過來,道:“兵部尚書朱大人到。”
楊振苦笑道:“定是為了那沈傲的事,請他進來吧。“
過不多時,便有個稍稍年輕一些的紅衣官員進來,這兵部尚書朱祿算起來還是楊振的門生,進來之後,朝楊振行了個師禮,隨即坐定,道:“恩府大人,兵部那邊已經接到了消息,那沈傲也太不分輕重了,不是已經和他說好了嗎?怎麽這個時候把天捅下來,恩府大人隻怕看錯了他,此人不過是個莽夫而已,不相為謀。“
楊振幽幽地看了朱祿一眼,道:“他絕不是個魯莽之人!”
這句話一錘定音,倒是讓朱祿再不好說什麽了,朱祿猶豫了一下,道:“越王知道了這個消息,說不準該笑了,兵部那邊已經翻了天,蕃官們都是群情激奮,看來此事壓不下了。現在宮裏隻怕很快就要召見我等,商議的就是這件事。”朱祿壓低了聲音,繼續道:“誰也不能保證,陛下不會為了安撫蕃官,而驅逐沈傲。”
楊振淡笑道:“驅逐都還是輕的,殺了這麽多人,還有個宗王,便是砍了他的腦袋,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振的話,朱祿其實早就想說了,隻是不好說出來,於是點頭道:“無論如何,這駙馬是沒有了,恩府大人是不是該割袍斷義,對那沈傲置之不理?還好我們和那沈傲隻是接觸了一下,若是陷入得太深,隻怕連恩府大人也要受他牽連。”
楊振闔目陷入深思,良久才道:“不會,那沈傲老夫已叫人多方打聽過,他做事固然衝動,卻往往不會莽撞,在大宋,就因為這個,不知多少人吃了他的虧,他敢這樣做,一定有所依仗,會有一個後手。”
朱祿皺眉道:“能有什麽後手?這麽大的罪,又有什麽可以讓他平安無事?”
楊振淡笑道:“你我現在就作壁上觀吧,沈傲此人值不值得共進退,便看他今日的手段。”
朱祿頜首點頭,換上輕鬆的樣子,笑嗬嗬地道:“恩府大人說的對,我們現在隻隔岸觀火,先看看那沈傲的斤兩再說。”
楊振道:“隔岸觀火也不必,兵部那邊,要做足樣子出來,該撫恤的要撫恤,該收攏的要收攏,這裏頭可以做下文章。”
朱祿呆了一下道:“請恩府大人賜教。”
楊振笑吟吟地道:“五大軍是什麽?”
朱祿脫口而出:“自然是我大夏的精銳,拱衛京畿安危,不容有……”朱祿說到這裏,立即醒悟了什麽,道:“不容有失,可是堂堂神武軍,一夜之間被一千宋軍打得潰不成軍,宋軍無一人傷亡,以管窺豹,其他四軍又能好到哪裏去?那些蕃官一向自詡武勇,掌握著五大軍,不可一世。趁著這一次機會,兵部可以上一道奏疏上去。”他搖頭晃腦地道:“為了拱衛京畿防務,五大軍已不堪為用,不如操練新軍,這新軍,自然由兵部掌握,恩府大人,學生說的對不對?”
楊振搖頭道:“你呀,聰明是聰明,就是許多時候太丟三落四了,建新軍不成,一旦成軍,蕃官少不得要插足進來,最後還不是會變成六大軍、七大軍?”他沉默了一下,張眸道:“要建就建西夏武備學堂,效仿大宋例,招募讀書人入學!”
朱祿呆了一下,隨即手舞足蹈地拍了拍手道:“妙啊,沈傲那一隊人,便是武備學堂校尉,戰力如此,令人歎為觀止,有了他這一仗,就給了我們口實,既然五大軍不濟事,那麽就效仿大宋也建武備學堂。此外隻招募讀書人入學這一條,蕃官們便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插手其中了,我們這些讀書人可以治國,難道就不能從武?讀書人從了武,還是讀書人。”
楊振淡淡一笑道:“所以說,你這兵部尚書的擔子最重,沈傲那邊我們且不去管,先趁著昨夜鬧出來的亂子,先上一道奏疏上去造勢,其餘的事,就看那沈傲的造化了。”
………………………………………………………………………………………………………………………………
第三章送到,老虎哭了,居然被一本書爆了菊花,這***榜真是激烈啊,老虎臉皮這麽薄的,或許真的不適合去爭。
第六百三十章:轟動龍興府
整整一個夜晚,先是城外的神武軍營大火,此後又是漫天的喊殺,城裏早已聽了個真切。隻是這黑夜之中,哪裏知道城外發生了什麽,雖是守城的軍馬立即傳告,那一個個高門大宅的府邸裏透出星點燈火,貴人們被人從溫暖的狐裘暖床上叫起來,最後卻也隻有幹瞪眼的份。
當天夜裏,宮城的門縫裏,塞入了一張***,而李乾順也被人叫醒,看了***之後,連夜召見幾個大臣。
暖閣裏的燭火冉冉,所有人都是不做聲,李乾順道:“到底出了什麽事?”
無人迴答,隻怕也隻有神武軍才知道發生了什麽,問題是,神武軍進不來,而他們也出不去。
李乾順正色道:“要不要下旨意開城門?”
這時立即有人道:“陛下,萬萬不可,此時開城,若有賊人混入,則龍興府萬劫不複,神武軍乃是五大軍之一,總不至一夜都堅守不下去,不管是什麽敵人,也要等天亮之後再說。”
這人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李乾順陰著臉點了頭,隻能令各軍做好衛戍準備,等待天亮。
天亮之後,城門大開,猛虎軍三千鐵騎衝出城去,帶隊之人乃是藩將李萬年,西夏人李姓極多,無非是攀龍附鳳,為自家貼金,畢竟大唐李姓擺在那裏,姓了李,便和那天可汗有了幾分牽扯,和幾百年前的番人們紛紛自稱劉姓差不多。
這李萬年倒不是什麽宗室,隻是個黨項貴族出身,為人也是謹慎無比,等他出了城,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路過去,都是屍首,鮮血已經凝固,可是那冰雪中刺眼的殷紅讓人看得心驚肉跳,再打馬向前,屍首越來越多,無一例外的,都是身穿著西夏禁軍的衣甲。
“敵人呢?為何連一個敵人的屍首都不見?”李萬年立即叫人去屍首中翻尋,一路過去,卻是一個陌生裝束的人都沒有,他深吸了口氣,不自覺到了一處化作灰燼的營房,這裏便是神武軍的大營,隻是這個時候,早已被人付之一炬,哪裏還辨認得出什麽?
李萬年呆了一下,下令道:“仔細搜尋,所有人都打起精神!”
等到他們一直向裏深入,斥候已經傳來了消息,事情的原委查明了。
地平線外,一隊隊疲倦的騎士坐在馬上,旌旗上打著大宋和武備學堂以及各營的旗號,在馬下,是一排排的俘虜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出。
沈傲打馬在他們的跟前來迴走動,臉上木無表情,眯著眼睛,突然駐馬,向馬下的一個俘虜問:“認識我嗎?”
馬下的俘虜都要哭出來了,牙關不斷抖動,猶如遇到了死神一樣,嚇得臉色蒼白,驚恐地道:“蓬萊郡王……”
沈傲微微抬起下巴,不滿意地道:“我的名字呢?”
“沈……沈傲……”
沈傲微微一笑,道:“認識就好,記住了,下次若是活膩了或者想報仇,找我便是!”他淡然一笑,高高地坐在馬上俯看著這俘虜道:“本王債多不愁。”
沈傲靠近這俘虜時,這俘虜就已經是給嚇得魂飛魄散,想到那李旦被一群戰馬活活踐踏的慘狀,哪裏還敢有什麽報仇的心思,哭泣著道:“小……小人不敢。”
沈傲冷冷一笑,錯馬過去,大聲道:“都把頭抬起來。”
這句話,聽語氣便是對俘虜們說的,這些神武軍俘虜黑壓壓的都是低著頭,可是沈傲的話仿佛有一種魔力一樣,讓他們雖然嚇得牙關顫顫,卻都不約而同地抬起頭來。
沈傲道:“都給本王記住了,記住我的樣子,下次再遇見,給本王繞著路走。”說罷朝身後的李清吩咐道:“讓他們滾!”
俘虜們如蒙大赦,紛紛逃散。
沈傲知道,這些人往後對自己已經起不到任何威脅了,失去了銳氣的狼群,和一群綿羊沒有什麽區別。放他們出去,隻會宣傳沈傲的恐怖。這個恐怖的形象,沈傲並不介意,就當拿去給西夏人增添一個嚇唬小孩子夜啼的噱頭好了,沈傲很善良的,不收冠名費。
俘虜們逃散的那一刻,便看到轟隆隆的虎威軍過來,沈傲對身後的李清吩咐一句,李清頜首點頭,策馬過去,與那虎威軍交涉。
虎威軍軍使自始至終都還沒有迴過神來,宋軍為什麽和神武軍起了衝突?神武軍六千精銳,為什麽竟是被殺成這個樣子?李旦呢?李旦在哪裏?
不待他多想,李清已經飛馬過來,李萬年也打馬過去,與李清遙遙相對,開門見山地道:“好大的膽子,你們就是這樣來做客的嗎?”
李清略略解釋道:“神武軍先發出的挑釁,武備學堂沒有示弱的道理。軍使還是迴去迴報吧。”
這件事確實不是李萬年能做主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麵叫虎威軍隨時做好作戰準備,一麵派人迴報。
李萬年朝一個信使吩咐一句,突然抬眸向李清道:“李旦呢?”
李清漠然道:“李旦已經伏誅。”
李萬年倒吸了口涼氣,卻也不說什麽,立即向那信使吩咐,信使得了李萬年的吩咐,已是飛馬向龍興府去了。
………………………………………………………………………………………………………………………………………………………………
禮部尚書楊振的府邸就在皇城不遠,原本這個時候,是楊振上朝的時間,隻是昨夜鬧得太大,連夜被召入宮中去,楊振一宿沒有合眼,這時候微微小憩了一下,問明了時辰,又叫人打探,才知道陛下在宮中也還沒有起來。
既然如此,自然是再休息一下,剛剛睡下不到一個時辰,便又被一個主事叫醒了。
楊振知道定是有要事,便打起了精神,叫人泡了一壺茶,篩了一杯喝了,才從容道:“發生了什麽事?”
主事低聲道:“老爺,昨夜的事查出來了,是那神武軍得罪了城郊的宋軍,宋軍報複,昨天夜裏,宋軍斬殺了神武軍三千餘人,連那李旦也一並誅殺了。”他壓低聲音,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意,繼續道:“據說是活活被幾百匹馬踩踏而死的,渾身上下,一根完好的骨頭都沒有。”
馬塌而死,並不比千刀萬剮要舒坦,人被踩斷了骨頭,並不會立即死去,反複踩踏,全身上下的骨骼都是鑽心的痛,臨死之前的痛苦可想而知。
楊振一時呆住,放下手中的茶盞,不確定地問道:“千真萬確?”
主事道:“絕沒有錯,逃入城的神武軍軍卒都是這個口徑。”
楊振狐疑道:“那宋軍損傷多少?”
主事苦笑道:“輕傷肯定有,卻未陣亡一人。”
楊振深吸了口氣,道:“這件事太蹊蹺,也太匪夷所思,一千宋人對六千西夏禁軍,要想戰勝,便是金人也不一定能夠做到。”沉默了一下,又道:“到底是為了什麽,那沈傲一定要將李旦置之死地?”
主事道:“說是有個宋軍校尉死了,是被神武軍的石炮打死的。沈傲叫人去交涉,結果李旦說了些狂言。”
楊振歎了口氣道:“就為了這個?那宋軍校尉莫非和沈傲有什麽幹係不成?”說罷,搖了搖頭,不知是惋惜什麽。
正是這個時候,門房那邊有人過來,道:“兵部尚書朱大人到。”
楊振苦笑道:“定是為了那沈傲的事,請他進來吧。“
過不多時,便有個稍稍年輕一些的紅衣官員進來,這兵部尚書朱祿算起來還是楊振的門生,進來之後,朝楊振行了個師禮,隨即坐定,道:“恩府大人,兵部那邊已經接到了消息,那沈傲也太不分輕重了,不是已經和他說好了嗎?怎麽這個時候把天捅下來,恩府大人隻怕看錯了他,此人不過是個莽夫而已,不相為謀。“
楊振幽幽地看了朱祿一眼,道:“他絕不是個魯莽之人!”
這句話一錘定音,倒是讓朱祿再不好說什麽了,朱祿猶豫了一下,道:“越王知道了這個消息,說不準該笑了,兵部那邊已經翻了天,蕃官們都是群情激奮,看來此事壓不下了。現在宮裏隻怕很快就要召見我等,商議的就是這件事。”朱祿壓低了聲音,繼續道:“誰也不能保證,陛下不會為了安撫蕃官,而驅逐沈傲。”
楊振淡笑道:“驅逐都還是輕的,殺了這麽多人,還有個宗王,便是砍了他的腦袋,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振的話,朱祿其實早就想說了,隻是不好說出來,於是點頭道:“無論如何,這駙馬是沒有了,恩府大人是不是該割袍斷義,對那沈傲置之不理?還好我們和那沈傲隻是接觸了一下,若是陷入得太深,隻怕連恩府大人也要受他牽連。”
楊振闔目陷入深思,良久才道:“不會,那沈傲老夫已叫人多方打聽過,他做事固然衝動,卻往往不會莽撞,在大宋,就因為這個,不知多少人吃了他的虧,他敢這樣做,一定有所依仗,會有一個後手。”
朱祿皺眉道:“能有什麽後手?這麽大的罪,又有什麽可以讓他平安無事?”
楊振淡笑道:“你我現在就作壁上觀吧,沈傲此人值不值得共進退,便看他今日的手段。”
朱祿頜首點頭,換上輕鬆的樣子,笑嗬嗬地道:“恩府大人說的對,我們現在隻隔岸觀火,先看看那沈傲的斤兩再說。”
楊振道:“隔岸觀火也不必,兵部那邊,要做足樣子出來,該撫恤的要撫恤,該收攏的要收攏,這裏頭可以做下文章。”
朱祿呆了一下道:“請恩府大人賜教。”
楊振笑吟吟地道:“五大軍是什麽?”
朱祿脫口而出:“自然是我大夏的精銳,拱衛京畿安危,不容有……”朱祿說到這裏,立即醒悟了什麽,道:“不容有失,可是堂堂神武軍,一夜之間被一千宋軍打得潰不成軍,宋軍無一人傷亡,以管窺豹,其他四軍又能好到哪裏去?那些蕃官一向自詡武勇,掌握著五大軍,不可一世。趁著這一次機會,兵部可以上一道奏疏上去。”他搖頭晃腦地道:“為了拱衛京畿防務,五大軍已不堪為用,不如操練新軍,這新軍,自然由兵部掌握,恩府大人,學生說的對不對?”
楊振搖頭道:“你呀,聰明是聰明,就是許多時候太丟三落四了,建新軍不成,一旦成軍,蕃官少不得要插足進來,最後還不是會變成六大軍、七大軍?”他沉默了一下,張眸道:“要建就建西夏武備學堂,效仿大宋例,招募讀書人入學!”
朱祿呆了一下,隨即手舞足蹈地拍了拍手道:“妙啊,沈傲那一隊人,便是武備學堂校尉,戰力如此,令人歎為觀止,有了他這一仗,就給了我們口實,既然五大軍不濟事,那麽就效仿大宋也建武備學堂。此外隻招募讀書人入學這一條,蕃官們便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插手其中了,我們這些讀書人可以治國,難道就不能從武?讀書人從了武,還是讀書人。”
楊振淡淡一笑道:“所以說,你這兵部尚書的擔子最重,沈傲那邊我們且不去管,先趁著昨夜鬧出來的亂子,先上一道奏疏上去造勢,其餘的事,就看那沈傲的造化了。”
………………………………………………………………………………………………………………………………
第三章送到,老虎哭了,居然被一本書爆了菊花,這***榜真是激烈啊,老虎臉皮這麽薄的,或許真的不適合去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