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林年現在極限速度的問題,我按照劇情、世界觀、合理性,各方麵綜合了一下,得出了以下一堆結論,設定黨可以看看,如不是,可以跳過,不影響後文閱讀。


    我們先說林年現在的極限速度,也就是大家夥兒經常在群裏和間貼嘮嗑的,“刹那·十階”加上“時間零·50倍速”是不是可以瞬間突破第三宇宙速度飛出太陽穴了(樂)。


    先打個預防針,以下純屬基於常理科學推導出的符合表現力的“設定”,而非是強行用科學來“解釋”玄學,我們追求的是盡量“合理”,而非是“虛幻裏追求現實”。


    ...


    我們一步一步來,先說“刹那”和“時間零”的設定。


    原著中提到過“刹那·九階”能達到讓“時間零·50倍”的昂熱校長勉強滿意的程度,再加上犬山賀在最後的一刻感慨,校長擋機關槍子彈的速度才的是讓他“滿眼星辰”,那麽基本就可以看做是“刹那·九階”小於“時間零·50倍”。


    所以我大膽換算成再進一步的“刹那·十階”等於“時間零·50倍”。


    因為大家都知道,原著裏本來關於“刹那”的描述就有些問題,所以在本書的世界觀中是引入了“刹那的階數越高,稀釋會越嚴重”的說法,也就是說“刹那·十倍”是釋放者本人的2的10次方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所謂的1024倍增益也就說著好聽,畢竟沒人真正達到過。(混血種固有的不抬逼格會死基因)


    相比之下,時間零的“將一秒砍成五十秒來用”就顯得更合理一些了,而原著中昂熱在時間零中的行動也被稱為“幽靈般的”,這就意味著“時間零”領域的加速下,釋放者是不受既定的“物理規則”影響的,所以“時間零”是言靈中最特殊的一批言靈。


    而在龍二的遊樂園過山車橋段上提到過,“時間零”的真相並非是減緩他人,而是加速自己,但這是否感覺又和“刹那”有些重複了呢?大範圍的領域釋放是否又多此一舉了呢?


    所以我大膽將“時間零”解構成三個主要效果:


    1.釋放一個大範圍領域,修改領域內作用於在釋放者身上的部分物理規則(比如突破音速不會帶起氣流、激波、噪音)。


    2.在領域內加速自己,處於一種相當微妙的思維、肉體同步狀態。


    3.赦免領域內指定的生物(原著強調過無法加速非混血種,本書世界觀無此項)。


    而“刹那”的效果則是簡單粗暴:


    1.在體內撐起領域,加速自己的動作以及思維。


    所以“刹那的階數越高,稀釋會越嚴重”也暗合了一些道理,比如“刹那”是無法免疫物理規則的,突破音速時釋放者會承受音障、激波的壓力,飛機都會因為超音速而解體。當初機關算盡都難以到達1馬赫,這是因為麵積律的魔咒,人體奔跑本來就是不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所以1024倍增益是不可能以人形態跑出1秒10米x1024的。


    所以縱觀下來,也就是“時間零”更符合道理一些了,因為“時間零”很聰明地涉及了“規則”,那就是玄學部分的東西了,是屬於“設定”的範疇。


    所以我以“時間零”來對標“刹那”。


    犬山賀到死才爆發燃盡達到了“刹那·九階”的成就,已然是曆史上的“刹那”這個言靈的山巔,那麽我就將“刹那·九階”視作為“時間零·40倍”不為過。


    在與昂熱的戰鬥中,八階的刹那無異於是慢吞吞的過家家,而在最後突破的九階,跨越性地飛躍才僥幸傷到了昂熱的眉角,這麽一看就合理許多了。


    自然而然的“刹那·十階”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換做“時間零”的算法就是:“時間零·60倍”


    誒,有人要問了,水哥哥,水哥哥,為什麽是60倍,不是50倍呢?難道校長還不算不是時間零的巔峰嗎?


    不是這樣的。


    在原著裏雖然昂熱龍四倍被暗殺做掉了,已經被摘下了最速的冠冕,但在時間零的方麵上我還是願意稱他為“混血種的巔峰”,所以無愧於對標“刹那·十階”的名號。


    但“刹那”這個言靈是個很純粹的言靈,被南大成為“時間零的宿敵”,無法豁免物理法則,承受一切速度所帶來的負麵效果,那麽他的真正極致就應該強過“時間零”,所以被定義為“時間零·60倍”。


    當然,這個極致的前提是夯大力,正麵對撞比拔刀斬,比奔跑的這種極致。


    免疫物理規則實在是太bug了,沒有空氣動力學的影響,“時間零”就是比“刹那”好用,自由做出複雜的動作。


    至於“刹那·十階”鉚足了勁狂奔能跑多快,考慮到空氣動力學以及三度暴血的坦度(最主要是暴血的坦度是否能承受住超音速移動時候的壓力和撕扯力,因為在速度接近音速時,周圍的流動態會發生變化,出現激波或其它效應,會使自身抖動、撕裂、解體),我就大膽錨定個這台名叫“林年”的超音速戰鬥機馬赫數是4,也就是4倍音速。(這裏用馬赫我隻是單純為了簡單易懂做個比喻,大佬們就不談馬赫不是單位是比值,以及聲速隨著大氣變化而變化的專業問題)


    當然這個4倍音速的速度不可能是全程保持,隻會是爆發的短時間,而且還得是直線無阻礙奔跑——這已經相當誇張了,並且林年自己也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和負荷。(林年無法同時使用八岐與刹那)


    正常的城市環境中,以“刹那”移動的方式也必然不可能隻是直線奔跑,在戰鬥的時候是要進行各種複雜動作的,所以4倍音速這個速度起碼得打個折扣,正常移動的速度隻能是1到2倍音速左右。


    限製林年速度的不是言靈,而是他本身人體的構造和強度,在戰鬥中各種複雜的動作可比戰鬥機的機動要恐怖多了,在後文林年也會學會“速切言靈”的技巧,也就是在複雜動作時使用“時間零”,簡單直線加速運動碰撞時使用“刹那”。


    “複合領域”就很簡單了,一句話,會稀釋。


    玩過《地下城與勇士》的玩家都知道稀釋這個說法,我不談白紙黑字的數值,就簡單談設定,三個不同維度的數據,你猛堆一個的時候,你得到的收益就會越來越低——這就是稀釋的概念。在設定中“複合領域”能達到的極限大概就是在“時間零·70到120”這個區間吧(這個巨大的區間是基於了葉列娜這個角色設定深度給出的模糊值),也是相當誇張了。現階段的林年如果使用“複合領域”,效果大概就是硬抬一個“刹那·十一階”出來。


    最後終結一下。


    “刹那·十階”=“時間零·60倍”


    “複合領域·基礎”=“刹那·11階”


    林年“刹那·十階”拔刀斬的極限刀速我就也按4倍音速算(速度和力量不掛鉤啊)。


    看慣了諸天文,以及玄幻文的讀者會覺得這個數值也就一般吧,4倍音速也就那樣,現代科學截止2011年也就是本書北亰劇情發生的年代為止,東風-16導彈的速度都能達到8馬赫,林年身體數值能壓過龍王,這是不是意味著龍王飛不過導彈。


    要我說,你真憑速度來看,大地與山之王和青銅與火之王這兩位已經出場,有過表現力的龍王來看,他們真逃不開導彈的鎖定——但這不意味著他們沒辦法用言靈阻止導彈或者幹脆直接硬抗導彈啊。


    術業有專攻嘛,龍王不是全能的,每一個龍王都有側重點,就比如最經典的“權”與“力”的分配。


    先說一個結論:龍王=玻璃大炮。


    我認為龍族的世界觀並非是純粹的夯大力的世界觀,林年這種蠻子已經很稀奇了,純血的龍類在我眼裏不應該是單純比拚肉體的數值,而是在擁有可觀肉體數值以保證不會被輕易摧毀的情況下,去肆意地玩弄世界的“規則”。


    這也是我在本書中提到的,言靈才是龍族的核心,風火地水的煉金術才是大頭,龍族的走向應該是在一定數值的情況下去玩弄規則,這也是為什麽“皇帝”“青銅與火之王”“大地與山之王”跟林年過手每次都能占據上風的原因。


    怪異的“奪舍”,“七宗罪”的煉金矩陣,“力”的極致技巧,這些都是可以玩弄“規則”的力量,是原著中剃刀過的“權”。


    而不難看出林年掌握的是“力”,他在“力”這方麵已經是t0級別的了,然而龍族世界觀內“權力”裏麵真正奧妙玄學的一直都是“權”,也就是葉列娜掌握的那一部分(並非暗示兩人為雙生子)。


    為什麽要跟導彈賽跑,人類的武器的確強大,但在不講道理的“言靈”下,這些強大的武器很容易就會失效化,無法發揮本來的作用。倘若大地與山之王可以控製磁場,那麽她就能讓核彈落不下來,倘若青銅與火之王能控製溫度,那麽它就可以在核爆中心創建一個溫度隔離帶。


    我肉身跑不過導彈≠我處理不了導彈(天空與風之王除外)。


    我肉身扛不住核彈≠我處理不了核彈。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玻璃大炮。


    但這玻璃大炮可以返廠維修(繭化),但無良商家會斷你後路(給你繭揚咯)。


    這麽一看,龍王這種東西的具體實力是不是就顯得清晰很多了,就算是掌握“權”的耶夢加得和諾頓在麵對林年的時候近身戰都能有來有迴,這還不談他們掌握著比肩身體數值的“權”。


    所以林年和龍王的勝率一直都是46開,他4,龍王6。


    因為他對上的都是玩“權”的最變態的那一批人,和康斯坦丁對壘的時候都隻是輸了一手人家龍王位格自帶的“燭龍”,雖然康斯坦丁是青銅與火之王中的“力”,但言靈也是屬於“權”的一部分。


    當“權”和“力”合二為一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四大君主誕生的時刻,真正完整體的龍王,林年的勝算估計隻有2:8開。


    至於為什麽林年跟耶夢加得兩次對壘,耶夢加得都吃虧了...第一次是有人助拳,加上耶夢加得不想暴露身份,第二次則是葉列娜代打,所以形成了“林年必秒大耶老師”“林年統領將大耶老師侮辱口牙”的假象,這十分甚至有九分錯誤的。


    單林年跟耶夢加得對壘,勝算一直都是4:6開,但保不準要輸的時候,林年吼著什麽姐姐,同伴,不能輸的理由就把大耶老師給爆了,然後自己轉頭從墳頭爬起來穢土轉生什麽的(


    ...


    當然以上的這些說法並不是特別嚴謹,肯定有很多漏洞,但這是以一種盡可能合理的方向去“設定”的。


    一些讀者會吐槽這麽做很搞笑,試圖用科學解釋玄學,但其實這並不是在解釋,而是在框限,用我已知的手段去約束一些數值的膨脹,讓一些數值大概就是這麽個數值,有這麽一個明確的界定和區間。


    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這並非是在強行用科學去解釋設定的合理,而是在用科學去錨定一個表現力極限的情況。


    發現bug,然後打補丁,不少作者都是這麽過來的,我也一樣,希望諒解。


    此章節分類為“作品感言”,為免費章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沒錢上大學的我隻能去屠龍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宇宙無敵水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宇宙無敵水哥並收藏沒錢上大學的我隻能去屠龍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