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屋更新時間:2010-11-2917:57:20本章字數:2827
車內的二人相視一笑,劉珩附在楊柳風耳畔道:“這五十軍棍也夠他躺兩天的了。”
楊柳風亦輕聲低語道:“如此王爺亦可後顧無憂。”
劉珩支起胳膊來笑睇著身側伊人道:“風兒總是太仁厚了,依本王的意思,不如直接杖斃,拔了這肉中之刺一勞永逸。”
楊柳風起身拿過榻畔斜搭著的中衣替他披在身上低聲道:“王爺要除掉他,上了戰場到處都是機會,何必如此著於痕跡?況且這邊的動靜未必不會傳到利州,若動作過大了難保不打草驚蛇。”
劉珩輕撚著她鬢邊的一縷散發道:“還是風兒智慮周詳。”神色一肅道:“切記,一定要到本王跟你約好的那個地方才轉軍奔利州,若太早暴露形跡隻怕飛鴿傳書會先我們一步抵達。”
“風兒明白。”拿起蓋在身上的蟒袍服侍他穿上——蟒袍之下的她其實還是穿了一身單薄的中衣:他自然不會舍得讓她有絲毫被窺見的可能。
劉珩靜靜地凝視著她每一個輕柔細致的動作,雖然水眸為羽睫所深掩,但那樣的悉心溫柔分明是一個惜別的妻子對即將遠行的丈夫才有的眷念。
楊柳風沉默地替他整理衣袍,良久,才輕輕地道了句:“多加小心。”
隻這四個仿佛了無情緒的字,他卻聽出了深藏的不安,伸臂將她擁入懷中,心頭湧動著溫熱的波瀾:在意嗎?將近四年的情分,終究還是會關切不舍?隻要這麽一線微弱的憂心,一切都值得!
**************************************************************
夜深冷。
利州廣南軍的主帥寢帳,一個兩鬢微霜的將領深負雙手,不安地踱步。
剛剛得到的消息:寧王部隊昨日已出襄州境,正全力趕赴京兆,依路線來說應該不可能再轉道利州。
按理,他應該感到高興才對,但是郭平心頭的不安卻不減反劇。
沒有理由,隻是多年曆練沙場的直覺,這種敏銳得如同野獸般能夠嗅到遙遠的危險氣息的能力曾經救過他無數迴命:一將功成萬骨枯,能夠從沙場上步步高升的人,靠的絕對不隻是運氣。
然而今日的惶懼之感竟是前所未有地強烈到無法抗拒:寧王少年時
期的神勇是盡人皆知,雖然安享江南已有數年,理應鋒芒怠盡才對,但探馬迴報的廂軍軍容威整卻是遠出他意料之外。
無數次想象過寧王領兵而來的情境:畢竟國內已無兵可用,光靠十萬廂軍和前方的十幾萬殘兵再怎樣精銳也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有所勝算的。
因此,他知道寧王必然要覬覦自己手中的這支人馬——廣南軍是他全部的籌碼和心血,如今能夠有所憑恃的亦隻有這支苦心經營半生的隊伍。之前迫於局勢不得不屈從吳氏之威而按兵不動,如今卻已是騎虎難下,惟有看準寧王值此大敵當前之際斷不肯擅動幹戈,倚賴這一點微渺之勢來扭轉乾坤,不僅要保自己性命無憂,更要穩操廣南軍的指揮大權。
郭平止步抬首,飽經滄桑的鷹眸微眯精光陡現:寧王?再怎麽強也不過是浪子閑臣,偏居江南那麽久,便是老虎也養成貓了,老夫倒要看看,你這隻下山的小貓如何鬥得過破空的蒼鷹。
“寒夜苦寂,郭老將軍放著如花美眷無心安撫,莫非是有什麽心事難解?何妨說出來,本王或可略分一二。”夜色中,一人挑簾入帳——九珠盤龍紫玉冠,深青銀蟒團雲袍,鍵碩威嚴清朗從容,不是寧王劉珩卻是何人?
“王爺?!”郭平迴身目觸來人不禁輕唿失聲。
劉珩好整以暇,恍若閑庭信步一般悠然踱入:“郭老將軍,幽燕一別不知軍駕無恙否?”仿佛隻是在自家後花園中與熟人偶遇打個招唿那麽自然。
可郭平卻一點也不自然,壓住心頭的驚懼,強笑道:“王爺不是該坐鎮廂軍趕赴永興麽?如何有空到這利州一遊?”
劉珩安閑自若地緩緩坐到豹皮交椅之上,微笑道:“利州好啊。”
郭平幹笑道:“極北苦寒窮山惡水,好在何處?”
“若是不好,郭老將軍又如何能有閑情雅致一留便逾半年之久呢?”劉珩眸光灼灼地道。
“老臣路經此地,所部水土不服人困馬乏,故而才停頓休整,此事也已上達天聽,皇上亦是降旨恩準過的。”
冷冷一笑:“如此真是難為郭老將軍了,本王這裏倒有一付專治水土不服的良藥,未知是否能替老將軍分憂解困。”
郭平神色一凜道:“王爺皇命在身,陣前禦敵要緊,些須小事就不勞掛心了。”眸光一厲,高聲道:“來人!恭送王爺!”
話音剛落,但聽簾門霍然一掀,四個人影平平飛入砰然落地。
郭平目觸心驚:地上所伏赫然就是替自己守營的四個親衛,隻不過已然氣絕身亡。
“郭老將軍可是要找他們幾個麽?”劉珩的依舊穩坐交椅不瘟不火。
驚駭中郭平抬眸怒目:“王爺何故殺我親衛?!”
“何故?”劉珩眸中精光陡熾,霍然起身,自袖中抽出一卷明黃錦軸,展開,冷聲念道:“聖諭:廣南軍主帥郭平,擁兵自重,陣前違逆,居心不臣,旨到之日黜革一切軍職,帥印、兵符交寧王代掌,即刻押解進京聽候裁處,欽此。”錦卷一合,交至左手,抬腕冷笑道:“郭老將軍,這一劑良藥本王代管已久,如今原汁奉上,必可藥到病除盡顯奇效。”
郭平臉色鐵青,卻忽然仰天長笑:“老夫征戰沙場三十餘年,出生入死,汗馬功勞,長子次子皆為國捐軀於沙場,聖上曾親許,但得劉氏當政一日,便永不負我郭家之人。”語聲一沉,厲聲道:“卻不知王爺這道聖旨從何而來?”
劉珩淡然笑道:“聖旨自然是從京畿而來。”
“好,那老夫就修書上奏,問明皇上,若聖旨果然是君王親準,老夫甘願領罪絕無二話,否則……”
譏誚地截斷他的話:“郭老將軍究竟是想問明皇上,還是想問明妍貴妃?”
郭平一滯,劉珩接著譏諷地道:“郭老將軍若是想問明妍貴妃,還請不必再徒勞耗費了,如今妍貴妃已被禁足胤福宮,自身亦是難顧,哪裏還有餘力來周全這千裏之外的利州。”
郭平聞言頓時大驚失色,卻仍強作鎮定道:“軍國大事自然倚仗皇上聖裁,老夫又豈會去問一個後宮嬪妃。”
劉珩點首道:“好啊,不過利州京城千裏之遙,來迴往複徒耗時日,倒不如……”聲音轉如冰冷:“你親自到京城當麵問清吧。”拂袖喝道:“拿下!”
吹麵不寒楊柳風
車內的二人相視一笑,劉珩附在楊柳風耳畔道:“這五十軍棍也夠他躺兩天的了。”
楊柳風亦輕聲低語道:“如此王爺亦可後顧無憂。”
劉珩支起胳膊來笑睇著身側伊人道:“風兒總是太仁厚了,依本王的意思,不如直接杖斃,拔了這肉中之刺一勞永逸。”
楊柳風起身拿過榻畔斜搭著的中衣替他披在身上低聲道:“王爺要除掉他,上了戰場到處都是機會,何必如此著於痕跡?況且這邊的動靜未必不會傳到利州,若動作過大了難保不打草驚蛇。”
劉珩輕撚著她鬢邊的一縷散發道:“還是風兒智慮周詳。”神色一肅道:“切記,一定要到本王跟你約好的那個地方才轉軍奔利州,若太早暴露形跡隻怕飛鴿傳書會先我們一步抵達。”
“風兒明白。”拿起蓋在身上的蟒袍服侍他穿上——蟒袍之下的她其實還是穿了一身單薄的中衣:他自然不會舍得讓她有絲毫被窺見的可能。
劉珩靜靜地凝視著她每一個輕柔細致的動作,雖然水眸為羽睫所深掩,但那樣的悉心溫柔分明是一個惜別的妻子對即將遠行的丈夫才有的眷念。
楊柳風沉默地替他整理衣袍,良久,才輕輕地道了句:“多加小心。”
隻這四個仿佛了無情緒的字,他卻聽出了深藏的不安,伸臂將她擁入懷中,心頭湧動著溫熱的波瀾:在意嗎?將近四年的情分,終究還是會關切不舍?隻要這麽一線微弱的憂心,一切都值得!
**************************************************************
夜深冷。
利州廣南軍的主帥寢帳,一個兩鬢微霜的將領深負雙手,不安地踱步。
剛剛得到的消息:寧王部隊昨日已出襄州境,正全力趕赴京兆,依路線來說應該不可能再轉道利州。
按理,他應該感到高興才對,但是郭平心頭的不安卻不減反劇。
沒有理由,隻是多年曆練沙場的直覺,這種敏銳得如同野獸般能夠嗅到遙遠的危險氣息的能力曾經救過他無數迴命:一將功成萬骨枯,能夠從沙場上步步高升的人,靠的絕對不隻是運氣。
然而今日的惶懼之感竟是前所未有地強烈到無法抗拒:寧王少年時
期的神勇是盡人皆知,雖然安享江南已有數年,理應鋒芒怠盡才對,但探馬迴報的廂軍軍容威整卻是遠出他意料之外。
無數次想象過寧王領兵而來的情境:畢竟國內已無兵可用,光靠十萬廂軍和前方的十幾萬殘兵再怎樣精銳也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有所勝算的。
因此,他知道寧王必然要覬覦自己手中的這支人馬——廣南軍是他全部的籌碼和心血,如今能夠有所憑恃的亦隻有這支苦心經營半生的隊伍。之前迫於局勢不得不屈從吳氏之威而按兵不動,如今卻已是騎虎難下,惟有看準寧王值此大敵當前之際斷不肯擅動幹戈,倚賴這一點微渺之勢來扭轉乾坤,不僅要保自己性命無憂,更要穩操廣南軍的指揮大權。
郭平止步抬首,飽經滄桑的鷹眸微眯精光陡現:寧王?再怎麽強也不過是浪子閑臣,偏居江南那麽久,便是老虎也養成貓了,老夫倒要看看,你這隻下山的小貓如何鬥得過破空的蒼鷹。
“寒夜苦寂,郭老將軍放著如花美眷無心安撫,莫非是有什麽心事難解?何妨說出來,本王或可略分一二。”夜色中,一人挑簾入帳——九珠盤龍紫玉冠,深青銀蟒團雲袍,鍵碩威嚴清朗從容,不是寧王劉珩卻是何人?
“王爺?!”郭平迴身目觸來人不禁輕唿失聲。
劉珩好整以暇,恍若閑庭信步一般悠然踱入:“郭老將軍,幽燕一別不知軍駕無恙否?”仿佛隻是在自家後花園中與熟人偶遇打個招唿那麽自然。
可郭平卻一點也不自然,壓住心頭的驚懼,強笑道:“王爺不是該坐鎮廂軍趕赴永興麽?如何有空到這利州一遊?”
劉珩安閑自若地緩緩坐到豹皮交椅之上,微笑道:“利州好啊。”
郭平幹笑道:“極北苦寒窮山惡水,好在何處?”
“若是不好,郭老將軍又如何能有閑情雅致一留便逾半年之久呢?”劉珩眸光灼灼地道。
“老臣路經此地,所部水土不服人困馬乏,故而才停頓休整,此事也已上達天聽,皇上亦是降旨恩準過的。”
冷冷一笑:“如此真是難為郭老將軍了,本王這裏倒有一付專治水土不服的良藥,未知是否能替老將軍分憂解困。”
郭平神色一凜道:“王爺皇命在身,陣前禦敵要緊,些須小事就不勞掛心了。”眸光一厲,高聲道:“來人!恭送王爺!”
話音剛落,但聽簾門霍然一掀,四個人影平平飛入砰然落地。
郭平目觸心驚:地上所伏赫然就是替自己守營的四個親衛,隻不過已然氣絕身亡。
“郭老將軍可是要找他們幾個麽?”劉珩的依舊穩坐交椅不瘟不火。
驚駭中郭平抬眸怒目:“王爺何故殺我親衛?!”
“何故?”劉珩眸中精光陡熾,霍然起身,自袖中抽出一卷明黃錦軸,展開,冷聲念道:“聖諭:廣南軍主帥郭平,擁兵自重,陣前違逆,居心不臣,旨到之日黜革一切軍職,帥印、兵符交寧王代掌,即刻押解進京聽候裁處,欽此。”錦卷一合,交至左手,抬腕冷笑道:“郭老將軍,這一劑良藥本王代管已久,如今原汁奉上,必可藥到病除盡顯奇效。”
郭平臉色鐵青,卻忽然仰天長笑:“老夫征戰沙場三十餘年,出生入死,汗馬功勞,長子次子皆為國捐軀於沙場,聖上曾親許,但得劉氏當政一日,便永不負我郭家之人。”語聲一沉,厲聲道:“卻不知王爺這道聖旨從何而來?”
劉珩淡然笑道:“聖旨自然是從京畿而來。”
“好,那老夫就修書上奏,問明皇上,若聖旨果然是君王親準,老夫甘願領罪絕無二話,否則……”
譏誚地截斷他的話:“郭老將軍究竟是想問明皇上,還是想問明妍貴妃?”
郭平一滯,劉珩接著譏諷地道:“郭老將軍若是想問明妍貴妃,還請不必再徒勞耗費了,如今妍貴妃已被禁足胤福宮,自身亦是難顧,哪裏還有餘力來周全這千裏之外的利州。”
郭平聞言頓時大驚失色,卻仍強作鎮定道:“軍國大事自然倚仗皇上聖裁,老夫又豈會去問一個後宮嬪妃。”
劉珩點首道:“好啊,不過利州京城千裏之遙,來迴往複徒耗時日,倒不如……”聲音轉如冰冷:“你親自到京城當麵問清吧。”拂袖喝道:“拿下!”
吹麵不寒楊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