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屋更新時間:2010-11-2917:57:18本章字數:2695
陽光,明媚柔和,將他從夢中喚醒。
腦海中一片空白,隻依稀記得這一夜“醉靨”弦聲不絕,身邊的人溫暖如春風。
何時睡著的卻已不知,不過,自他被廢黜以來從未睡得如此酣甜。
啟眸,依舊是那恬淡如春風般的笑靨——竟是倚在佳人的懷中溫存了一夜?
微窘地坐直身體,劉羽有些赧然地垂首無言。
“羽公子睡得可好?”楊柳風語音淡然,仿佛隻是清晨偶遇般地親切相問。
“唐突勞頓姑娘之處還請見諒。”雖是致歉,卻並無歉意,深深望入那一波春水,卻依舊溫淡到看不出任何情意。
他微微有些失望:如此良宵,如此旖旎的合鳴,她難道半點都不曾心動麽?
款款起身一福:“羽公子客氣了,時辰不早,風兒送公子出園。”
劉羽亦起身微微頷首——看來也隻有多來幾次,廝混相熟方可再作計較了。
**************************************************************
剛踏進花廳,鴇母已是滿麵堆笑地迎上前來:“哎喲,公子跟我們風兒可是緣分不淺呐,我們風兒眼界素來甚高,可從沒陪過哪位客人徹夜相談呢。”
微笑地瞥了一眼身側淡漠的佳人——原來無情處已是有情。
“媽媽,一共多少銀子。”說著已摸出身邊的荷包。
鴇母的眼睛笑得都快沒了,討好地道:“我們風兒獻藝呢最低是五十兩一個時辰,昨夜到今晨一共是四個半時辰,也就是二百二十五兩,酒錢菜錢一共是一百五十兩,還有冷月亭的包場費五十兩,一共是四百二十五兩,您這是頭一迴來,跟我們風兒又如此投緣,零頭我怎麽好意思要呢,就給四百兩好了。”
“不貴。”他微笑地打開荷包,臉上的笑容卻在瞬間凝結。
劉羽是皇親貴胄,從小便衣食無憂,自來就沒有錢的概念,此次南下,老管家給的一千兩銀票,他雖沒有奢侈揮霍,卻也未曾刻意儉省,而用多用少也從不在意。
沒想到,打開荷包,裏麵卻已隻有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和幾錠碎銀,哪裏付得出四百兩之多?
半晌,直到鴇母的
笑容已經僵硬了,他才漲紅著臉囁嚅道:“我身上的銀子不夠。”
鴇母勉強扯著皮笑肉不笑的臉道:“公子您說笑了吧?”
尷尬地垂頭道:“我,我身上的錢真的不夠,要不這些你先拿著……剩下的我再迴去取。”
“迴去?”鴇母的臉上收起笑容:“公子迴哪去?要不我叫下人去府上送個信,叫人把銀子送過來也好,何必勞動公子您親自奔波往返?”
“這個……”劉羽生澀地道:“須得我親自去取。”
鴇母一陣冷笑:“敢情公子當老身是剛出道的雛兒麽?你這一走要猴年馬月才能迴來?”神色一厲高聲喝道:“來人!”
已有七八個打手應聲。
卻聽楊柳風疾聲道:“且慢!”轉向鴇母神色懇切:“媽媽,或者羽公子真的需要親自去取,不如就等他一等。”
鴇母輕蔑地笑道:“隻怕他就要一去不迴,這種白吃白占的人我見多了。”
“不會的,風兒相信他一定會迴來的,媽媽就放心吧。”淡淡的語聲卻有著無比的肯定。
劉羽愕然抬眸迎上她頗有深意的目光。
鴇母冷哼道:“放了他?他要是不迴來怎麽辦?”
“他若一去不迴,風兒願承擔一切後果。”
**************************************************************
黃昏,街市上的人漸漸稀少。
劉羽怔怔地坐在路邊,胃裏湧動著一種從未有過的難受感覺,他想,這恐怕就叫做饑餓吧。
不知從哪裏飄來的米飯的清香,他不自覺地咽了咽幹涸的口水:早上到現在隻喝了幾口清水。
從來也沒有過如此的困窘,在饑餓麵前,權利和仇恨竟忽然變得仿佛遙不可及,對於生存的渴望超過了任何其他的欲念。
就在剛才,他終於下定決心去敲了兩江觀察使的府門。
“公子何事?”開門的人見他衣著光鮮倒也不敢小覷。
“煩請代為通稟就說劉羽求見。”不得已,他隻能亮出自己的身份。
觀察使是五品官,他隱約記得此人好象是姓賀,如今自己雖被廢黜,但不求扶助,暫借些銀兩總該可以,況且幾百兩銀子也不是大數目。
門人狐疑地進了去通傳,須
臾,又迴轉過來道:“我家老爺不在,請公子另投他處吧。”說著便要掩門。
劉羽忙上前一步抵住門道:“不可能,你有沒有跟他說我叫劉羽?他會見我的。”
門人已是鄙夷不耐地道:“說了說了,我家老爺說他不在,你沒聽見麽。”
猛力將他推開,砰然一聲,大門已經結結實實地關緊。
苦笑:我家老爺說他不在……
人情的冷暖竟至於斯。
昔日的前唿後擁,今日的拒之門外,原來權力和地位竟是如此虛幻。
所謂的權位,人可予之,亦可奪之。
而自以為無所不能的他,今日才知自己的力量如此單薄,離開了皇室貴胄的光環竟連一餐飽暖也無法保障。
頹然呆坐,心頭千萬次地想要逃離。
然而,一雙揮之不去的蕩漾著春風的眸卻在他心頭熠熠。
“他若一去不迴,風兒願承擔一切後果。”
可以離開嗎?
**************************************************************
倚風寄語:
這不是故事,而是真真切切的現實。
紅燈亮了,兩邊沒車,過還是不過?
很多時候我們麵對的不是製裁和懲罰,而隻是我們的內心。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陽光,明媚柔和,將他從夢中喚醒。
腦海中一片空白,隻依稀記得這一夜“醉靨”弦聲不絕,身邊的人溫暖如春風。
何時睡著的卻已不知,不過,自他被廢黜以來從未睡得如此酣甜。
啟眸,依舊是那恬淡如春風般的笑靨——竟是倚在佳人的懷中溫存了一夜?
微窘地坐直身體,劉羽有些赧然地垂首無言。
“羽公子睡得可好?”楊柳風語音淡然,仿佛隻是清晨偶遇般地親切相問。
“唐突勞頓姑娘之處還請見諒。”雖是致歉,卻並無歉意,深深望入那一波春水,卻依舊溫淡到看不出任何情意。
他微微有些失望:如此良宵,如此旖旎的合鳴,她難道半點都不曾心動麽?
款款起身一福:“羽公子客氣了,時辰不早,風兒送公子出園。”
劉羽亦起身微微頷首——看來也隻有多來幾次,廝混相熟方可再作計較了。
**************************************************************
剛踏進花廳,鴇母已是滿麵堆笑地迎上前來:“哎喲,公子跟我們風兒可是緣分不淺呐,我們風兒眼界素來甚高,可從沒陪過哪位客人徹夜相談呢。”
微笑地瞥了一眼身側淡漠的佳人——原來無情處已是有情。
“媽媽,一共多少銀子。”說著已摸出身邊的荷包。
鴇母的眼睛笑得都快沒了,討好地道:“我們風兒獻藝呢最低是五十兩一個時辰,昨夜到今晨一共是四個半時辰,也就是二百二十五兩,酒錢菜錢一共是一百五十兩,還有冷月亭的包場費五十兩,一共是四百二十五兩,您這是頭一迴來,跟我們風兒又如此投緣,零頭我怎麽好意思要呢,就給四百兩好了。”
“不貴。”他微笑地打開荷包,臉上的笑容卻在瞬間凝結。
劉羽是皇親貴胄,從小便衣食無憂,自來就沒有錢的概念,此次南下,老管家給的一千兩銀票,他雖沒有奢侈揮霍,卻也未曾刻意儉省,而用多用少也從不在意。
沒想到,打開荷包,裏麵卻已隻有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和幾錠碎銀,哪裏付得出四百兩之多?
半晌,直到鴇母的
笑容已經僵硬了,他才漲紅著臉囁嚅道:“我身上的銀子不夠。”
鴇母勉強扯著皮笑肉不笑的臉道:“公子您說笑了吧?”
尷尬地垂頭道:“我,我身上的錢真的不夠,要不這些你先拿著……剩下的我再迴去取。”
“迴去?”鴇母的臉上收起笑容:“公子迴哪去?要不我叫下人去府上送個信,叫人把銀子送過來也好,何必勞動公子您親自奔波往返?”
“這個……”劉羽生澀地道:“須得我親自去取。”
鴇母一陣冷笑:“敢情公子當老身是剛出道的雛兒麽?你這一走要猴年馬月才能迴來?”神色一厲高聲喝道:“來人!”
已有七八個打手應聲。
卻聽楊柳風疾聲道:“且慢!”轉向鴇母神色懇切:“媽媽,或者羽公子真的需要親自去取,不如就等他一等。”
鴇母輕蔑地笑道:“隻怕他就要一去不迴,這種白吃白占的人我見多了。”
“不會的,風兒相信他一定會迴來的,媽媽就放心吧。”淡淡的語聲卻有著無比的肯定。
劉羽愕然抬眸迎上她頗有深意的目光。
鴇母冷哼道:“放了他?他要是不迴來怎麽辦?”
“他若一去不迴,風兒願承擔一切後果。”
**************************************************************
黃昏,街市上的人漸漸稀少。
劉羽怔怔地坐在路邊,胃裏湧動著一種從未有過的難受感覺,他想,這恐怕就叫做饑餓吧。
不知從哪裏飄來的米飯的清香,他不自覺地咽了咽幹涸的口水:早上到現在隻喝了幾口清水。
從來也沒有過如此的困窘,在饑餓麵前,權利和仇恨竟忽然變得仿佛遙不可及,對於生存的渴望超過了任何其他的欲念。
就在剛才,他終於下定決心去敲了兩江觀察使的府門。
“公子何事?”開門的人見他衣著光鮮倒也不敢小覷。
“煩請代為通稟就說劉羽求見。”不得已,他隻能亮出自己的身份。
觀察使是五品官,他隱約記得此人好象是姓賀,如今自己雖被廢黜,但不求扶助,暫借些銀兩總該可以,況且幾百兩銀子也不是大數目。
門人狐疑地進了去通傳,須
臾,又迴轉過來道:“我家老爺不在,請公子另投他處吧。”說著便要掩門。
劉羽忙上前一步抵住門道:“不可能,你有沒有跟他說我叫劉羽?他會見我的。”
門人已是鄙夷不耐地道:“說了說了,我家老爺說他不在,你沒聽見麽。”
猛力將他推開,砰然一聲,大門已經結結實實地關緊。
苦笑:我家老爺說他不在……
人情的冷暖竟至於斯。
昔日的前唿後擁,今日的拒之門外,原來權力和地位竟是如此虛幻。
所謂的權位,人可予之,亦可奪之。
而自以為無所不能的他,今日才知自己的力量如此單薄,離開了皇室貴胄的光環竟連一餐飽暖也無法保障。
頹然呆坐,心頭千萬次地想要逃離。
然而,一雙揮之不去的蕩漾著春風的眸卻在他心頭熠熠。
“他若一去不迴,風兒願承擔一切後果。”
可以離開嗎?
**************************************************************
倚風寄語:
這不是故事,而是真真切切的現實。
紅燈亮了,兩邊沒車,過還是不過?
很多時候我們麵對的不是製裁和懲罰,而隻是我們的內心。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