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屋更新時間:2010-11-2917:57:18本章字數:3180
既不躲閃,亦無驚慌,仿佛沒有聽出語意中的危險氣息一般,隻是淡漠地道:“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風兒豈會當真。”
深望著她寧靜明澈的眸底,片刻,終於無聲地笑了:“他聽了這個話隻怕是要傷心了。”
“本無心,何謂傷?”
指端柔膩的觸感令他不禁輕輕摩挲:“你如此迴護他,是怕本王遷怒於你,還是怕本王不利於他?”
“王爺英明睿智,如何舍得遷怒於風兒,王爺愛惜人才,又豈會不利於他。”聲音溫淡聽不出半點情緒。
終於輕笑一聲道:“你說得沒錯,本王確實不會遷怒於你,不過他明知你是本王的人,還敢心存覬覦,不僅是他,還有那個鍾以卿,本王若不施懲戒如何以儆效尤?”
楊柳風隻是默然微笑。
眸中再次閃過危險的光芒,扼著玲瓏下頜的手微微收緊:“怎麽,心疼了?”
依舊吟吟淺笑:“風兒隻會心疼王爺餓壞了沒有。”
大笑出聲,一雙寒潭頃刻已漾如春水,略帶著一絲癡迷地凝視著她道:“也隻有你,能將本王的怒氣消散於無形。”——不得親近,卻恨不起來、惱不起來,更舍不得放手,隻有這樣的女人,才能羈絆住如此飄忽的浪子之心吧?
樓下,鴇母聽見噙風閣中傳出的開懷大笑,才終於擦了擦額角的冷汗道:“好了,好了,阿彌陀佛,菩薩保佑,笑了就沒事了。”
於是忙著悄聲吩咐備膳,又叮囑了蕊兒幾句,方才咕噥著放心去前麵招待客人了。
**************************************************************
恭送寧王走的時候已近午夜。
望著軟轎沒入黢黢夜色,楊柳風迴轉進鬱懷鄉的花廳,卻見鴇母一臉愁苦地囁嚅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蕊兒念及她之前的寡情薄義,冷哼一聲,拽著楊柳風便要走開。
她卻輕輕掙開蕊兒的手,上前道:“媽媽可是有什麽難處麽?”
鴇母漲紅了老臉道:“風兒啊,你不要怪媽媽,畢竟這鬱懷鄉上下百來口人,可都是沾著你的光承蒙寧王的庇護,媽媽……”
楊柳風截口道:“此事
不必多言,風兒知道媽媽自然有媽媽的難處,之前是風兒任性了。”
鴇母已是忙不迭地訕笑,接著又麵露苦色地低聲道:“今兒也不知道得罪了哪一家,來了那麽位公子,也不叫姑娘,就隻管喝酒,誰去勸都不理,我先時以為他眼界高,尋常的姑娘不入眼,可是就連凝嫣都叫去了,人家還是連眼皮都沒抬一下,媽媽看著像是個情場失意的人,風兒你最會勸服人,此事怕是隻有你能出麵照拂了,不然咱們這樓下怕是一夜不得安寧了。”
“人在何處?”
鴇母朝著廳中努了努嘴。
隻見偌大的花廳冷冷清清:此刻,來尋歡的恩客若不是酒足飯飽地扶搖迴家,便已是軟玉溫香地擁著上樓去了。
燈影昏暗中,隻有一隅還燒著兩支高燭,一個蕭瑟的背影孑孑而坐,一杯接一杯孤寂獨飲。
楊柳風揮手阻止了蕊兒剛要脫口的忿忿之詞,笑笑道:“請媽媽在冷月亭擺下酒菜,我與這位公子促膝相談。”
鴇母笑著應聲,喜滋滋地下去吩咐。
蕊兒恨恨地道:“見著人家危難就不管不顧撇手走開,有求於人的時候就巴結奉承,哼!”
楊柳風笑了笑,淡淡地道:“你忙了一天也累了,先迴去歇著吧,這裏有我。”
蕊兒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在她再三催促下悻悻地向內院走去。
**************************************************************
劉羽覷著花榜上最後的那三個字,一杯接一杯地慢慢喝著。
他很清楚自己在等誰,為什麽等——那一天老管家終於還是追出來,塞給他一些替換衣物和一千兩銀票。老淚縱橫地扶著他的手道:“如今這朝堂內外,怕是隻有寧王的話或可令聖上收迴成命,當年皇後娘娘曾有恩於寧王,如今你去求他看在昔日的恩情替你向聖上進言。”
雖然隻是微渺的冀望,但他已別無選擇:朝堂內外盡是妍貴妃吳氏一黨的爪牙,而那些言官閣老也因當年父皇強行冊後之事對他母子怨懟極深,放眼朝野,隻有寧王這個稀薄近無的期望。
而一路行來,卻無意中聽說素有浪子王爺之稱的寧王竟然三年不輟地包幸一個叫做楊柳風的煙花女子,這令他原本幽黯的心中透出一絲曙光。
若直接去找寧王而被拒,那麽便再無絲毫圈轉餘
地,畢竟,他對自己這位年齡相差無幾的王叔毫無所知。
不如先去見見這個風塵女子,以她在寧王身邊三年不衰的愛寵,說不定反倒有更好的機會可以把握。
望波亭畔,偶被弦歌吸引,卻與這個女子不期而遇,他冷笑:他毀在一個女人手中,而現在,卻要從另一個女人身上東山再起,隻不過,他已不會再有真情,所有的,都隻是殘忍的利用。
**************************************************************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身後一個婉娩動聽的聲音輕輕飄來。
一襲玉色長裙,眸若春水,笑如春風,顧盼間,已自讓人心動,不是色*欲之動,而是期待愛惜親近之動。
劉羽隻是冷冷地盯了她一眼,並沒有說話——他不想操之過急,至少在沒有摸清對方的心思前,不願泄露自己的底細。
“這位公子,可否容風兒借坐片刻。”笑容更盛——憑直覺她便認出這就是那望波亭畔幽寒的眸光。
“坐。”故作的冰冷倨傲裏不自知地透出一絲戒備。
盈盈落座,嫣然凝視著眼前眸底藏著深深傷痛和仇恨的弱冠少年,這個應該比她還大著兩歲的男子卻令她覺得猶如自己的弟弟般青澀單純。
他的冷漠沒有給她帶來一絲的拘謹或不自在,暖暖地笑著道:“其實太白的這首詩風兒最愛的卻不是膾炙人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而是最後的兩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如此豁達,如此不羈。”
劉羽喃喃地重複道:“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忽地哂然一笑:“姑娘自己亦能做到如此灑脫麽?”
曼聲笑道:“因其不能所以豔羨,風兒不過是紅塵中俗之又俗的一個煙花女子,豈敢媲美詩仙?不過看盡這風月場中的緣來緣去略有所悟罷了。”
目光爍爍道:“願聞其詳。”
楊柳風方欲啟齒,卻聽樓上忽然傳來一陣大聲的調笑,煙眉一蹙:“公子若不介意,可否隨風兒移步園中?”
劉羽欣然起身道:“如此就叨擾姑娘了。”
**********************************************************
****
倚風寄語:
少年受挫難免會淪於偏激,而事實上,真正屢受挫磨的人其實反而會更加通達淡然。
對於世態炎涼,對於人情冷暖,以一個溫和的笑來輕輕包容,或者比仇恨和憤懣能夠令生活更加美麗。
既不躲閃,亦無驚慌,仿佛沒有聽出語意中的危險氣息一般,隻是淡漠地道:“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風兒豈會當真。”
深望著她寧靜明澈的眸底,片刻,終於無聲地笑了:“他聽了這個話隻怕是要傷心了。”
“本無心,何謂傷?”
指端柔膩的觸感令他不禁輕輕摩挲:“你如此迴護他,是怕本王遷怒於你,還是怕本王不利於他?”
“王爺英明睿智,如何舍得遷怒於風兒,王爺愛惜人才,又豈會不利於他。”聲音溫淡聽不出半點情緒。
終於輕笑一聲道:“你說得沒錯,本王確實不會遷怒於你,不過他明知你是本王的人,還敢心存覬覦,不僅是他,還有那個鍾以卿,本王若不施懲戒如何以儆效尤?”
楊柳風隻是默然微笑。
眸中再次閃過危險的光芒,扼著玲瓏下頜的手微微收緊:“怎麽,心疼了?”
依舊吟吟淺笑:“風兒隻會心疼王爺餓壞了沒有。”
大笑出聲,一雙寒潭頃刻已漾如春水,略帶著一絲癡迷地凝視著她道:“也隻有你,能將本王的怒氣消散於無形。”——不得親近,卻恨不起來、惱不起來,更舍不得放手,隻有這樣的女人,才能羈絆住如此飄忽的浪子之心吧?
樓下,鴇母聽見噙風閣中傳出的開懷大笑,才終於擦了擦額角的冷汗道:“好了,好了,阿彌陀佛,菩薩保佑,笑了就沒事了。”
於是忙著悄聲吩咐備膳,又叮囑了蕊兒幾句,方才咕噥著放心去前麵招待客人了。
**************************************************************
恭送寧王走的時候已近午夜。
望著軟轎沒入黢黢夜色,楊柳風迴轉進鬱懷鄉的花廳,卻見鴇母一臉愁苦地囁嚅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蕊兒念及她之前的寡情薄義,冷哼一聲,拽著楊柳風便要走開。
她卻輕輕掙開蕊兒的手,上前道:“媽媽可是有什麽難處麽?”
鴇母漲紅了老臉道:“風兒啊,你不要怪媽媽,畢竟這鬱懷鄉上下百來口人,可都是沾著你的光承蒙寧王的庇護,媽媽……”
楊柳風截口道:“此事
不必多言,風兒知道媽媽自然有媽媽的難處,之前是風兒任性了。”
鴇母已是忙不迭地訕笑,接著又麵露苦色地低聲道:“今兒也不知道得罪了哪一家,來了那麽位公子,也不叫姑娘,就隻管喝酒,誰去勸都不理,我先時以為他眼界高,尋常的姑娘不入眼,可是就連凝嫣都叫去了,人家還是連眼皮都沒抬一下,媽媽看著像是個情場失意的人,風兒你最會勸服人,此事怕是隻有你能出麵照拂了,不然咱們這樓下怕是一夜不得安寧了。”
“人在何處?”
鴇母朝著廳中努了努嘴。
隻見偌大的花廳冷冷清清:此刻,來尋歡的恩客若不是酒足飯飽地扶搖迴家,便已是軟玉溫香地擁著上樓去了。
燈影昏暗中,隻有一隅還燒著兩支高燭,一個蕭瑟的背影孑孑而坐,一杯接一杯孤寂獨飲。
楊柳風揮手阻止了蕊兒剛要脫口的忿忿之詞,笑笑道:“請媽媽在冷月亭擺下酒菜,我與這位公子促膝相談。”
鴇母笑著應聲,喜滋滋地下去吩咐。
蕊兒恨恨地道:“見著人家危難就不管不顧撇手走開,有求於人的時候就巴結奉承,哼!”
楊柳風笑了笑,淡淡地道:“你忙了一天也累了,先迴去歇著吧,這裏有我。”
蕊兒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在她再三催促下悻悻地向內院走去。
**************************************************************
劉羽覷著花榜上最後的那三個字,一杯接一杯地慢慢喝著。
他很清楚自己在等誰,為什麽等——那一天老管家終於還是追出來,塞給他一些替換衣物和一千兩銀票。老淚縱橫地扶著他的手道:“如今這朝堂內外,怕是隻有寧王的話或可令聖上收迴成命,當年皇後娘娘曾有恩於寧王,如今你去求他看在昔日的恩情替你向聖上進言。”
雖然隻是微渺的冀望,但他已別無選擇:朝堂內外盡是妍貴妃吳氏一黨的爪牙,而那些言官閣老也因當年父皇強行冊後之事對他母子怨懟極深,放眼朝野,隻有寧王這個稀薄近無的期望。
而一路行來,卻無意中聽說素有浪子王爺之稱的寧王竟然三年不輟地包幸一個叫做楊柳風的煙花女子,這令他原本幽黯的心中透出一絲曙光。
若直接去找寧王而被拒,那麽便再無絲毫圈轉餘
地,畢竟,他對自己這位年齡相差無幾的王叔毫無所知。
不如先去見見這個風塵女子,以她在寧王身邊三年不衰的愛寵,說不定反倒有更好的機會可以把握。
望波亭畔,偶被弦歌吸引,卻與這個女子不期而遇,他冷笑:他毀在一個女人手中,而現在,卻要從另一個女人身上東山再起,隻不過,他已不會再有真情,所有的,都隻是殘忍的利用。
**************************************************************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身後一個婉娩動聽的聲音輕輕飄來。
一襲玉色長裙,眸若春水,笑如春風,顧盼間,已自讓人心動,不是色*欲之動,而是期待愛惜親近之動。
劉羽隻是冷冷地盯了她一眼,並沒有說話——他不想操之過急,至少在沒有摸清對方的心思前,不願泄露自己的底細。
“這位公子,可否容風兒借坐片刻。”笑容更盛——憑直覺她便認出這就是那望波亭畔幽寒的眸光。
“坐。”故作的冰冷倨傲裏不自知地透出一絲戒備。
盈盈落座,嫣然凝視著眼前眸底藏著深深傷痛和仇恨的弱冠少年,這個應該比她還大著兩歲的男子卻令她覺得猶如自己的弟弟般青澀單純。
他的冷漠沒有給她帶來一絲的拘謹或不自在,暖暖地笑著道:“其實太白的這首詩風兒最愛的卻不是膾炙人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而是最後的兩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如此豁達,如此不羈。”
劉羽喃喃地重複道:“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忽地哂然一笑:“姑娘自己亦能做到如此灑脫麽?”
曼聲笑道:“因其不能所以豔羨,風兒不過是紅塵中俗之又俗的一個煙花女子,豈敢媲美詩仙?不過看盡這風月場中的緣來緣去略有所悟罷了。”
目光爍爍道:“願聞其詳。”
楊柳風方欲啟齒,卻聽樓上忽然傳來一陣大聲的調笑,煙眉一蹙:“公子若不介意,可否隨風兒移步園中?”
劉羽欣然起身道:“如此就叨擾姑娘了。”
**********************************************************
****
倚風寄語:
少年受挫難免會淪於偏激,而事實上,真正屢受挫磨的人其實反而會更加通達淡然。
對於世態炎涼,對於人情冷暖,以一個溫和的笑來輕輕包容,或者比仇恨和憤懣能夠令生活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