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百八十八章大治開元
五月十六日,張煥在兩萬鐵騎的護衛下抵達了長安以東的新豐縣,大軍紮營在官道旁的一片空地上,這裏離驪山極近,風景秀麗,張煥興致盎然,便帶來三百多名親衛來驪山打獵。
此時正是上午,一眼望去,驪山腳下綠樹蔥鬱茂盛,山體如一匹巨馬橫亙在關中平原之上,“來了!”幾隻獐子和野兔被士兵從樹林中趕出,張煥縱馬疾馳,霎時間便橫在獵物的斜方,他拉弓如滿月,箭尖瞄準了一隻獐子。
“義父,讓我來!”
張煥的弓弦鬆了,他放了下弓迴頭望去,隻見他新收的義子施洋騎在一匹小馬上,手執一把短弓,他目光銳利地盯著一隻最近的獐子,卻不慌放箭,在等候最好的機會,當獐子從他身邊竄過的一瞬間,施洋張弓就是一箭,出手異常果斷,隻可惜那隻獐子正好側身,躲過了他的一箭。
施洋就是張煥在陳留收留的那個男孩,他妹妹叫施百靈,兄妹二人和張煥一路西行,在洛陽時得知施洋的祖父也去世了,兩人孤苦無依,張煥便收二人為義子和義女。
施洋今年九歲,雖然出身書香門第,卻很喜歡騎射,一路上向張煥的親兵討教騎馬和射箭的技巧,進步神速,前天在華陰縣時竟飛馬射中一隻山雞。
雖然施洋一箭未能射中獐子,但張煥卻頗喜歡他冷靜果斷的性格,這很像自己,他見施洋很不甘心地想追上去,便笑著攔住了他。
“洋兒,你剛才雖然等到了戰機,卻未能把握好,讓為父射一箭給你看。”
施洋雖認張煥為義父,卻從未見他射過箭,隻聽張煥親兵說義父的箭法高強,現在有了機會,他怎肯放過,他立刻停住馬,伸長脖子看義父的箭法。
張煥微微一笑,重新將弓弦拉開,眼睛漸漸眯成一條縫,箭尖找到了剛才那隻獐子,它已經竄到了七十步外的小溪旁,張煥忽然弓弦一放,一支狼牙箭如流星趕月一般射向獐子。
“糟了,射歪了!”施洋見義父的箭勢略略偏後了一點,他緊張地脫口而出。
就在他說糟了的一霎那,那獐子見前方有溪水攔路,掉頭便迴跑,張煥的箭恰好射穿了它的脖子,獐子當即摔倒在地。
此一箭激起了親兵們一片喝彩聲,張煥看了看正張嘴合不攏的施洋笑道:“你明白了吧!為這一箭我查了風向、推算了地利,這才把握住戰機,你年紀還小,但隻要多思多想,將來一定會超過義父,從明天開始,你天不亮就要起床給我去潛水。”
施洋雖然不明白為什麽要叫他潛水,但他對義父已經崇拜得五腑投地,立刻點點頭,“孩兒一定不會讓義父失望。”
這時,遠方飛奔馳來一匹戰馬,馬上親兵高聲大喊,“都督,大營來人了,請你趕快迴去。”
“是什麽人?”張煥待他奔近後問道。
“是朝廷來人,一共是十三人,為首是刑部尚書韓滉,還有其他重要的卿監,屬下記不住名字。”
張煥沉吟立刻,立刻對眾人道:“收拾東西,隨我立即迴營。”
眾人調轉馬頭,跟隨著張煥向大營處疾馳而去,一路激起了滾滾黃塵。
不到一刻鍾,張煥一行便趕到了軍營,遠遠望去,軍營依舊整齊威嚴,士兵在崗哨上認真值勤,但張煥總覺得似乎那裏有些不對勁,卻一時說不出來,進了轅門,張煥才發現不對勁的地方,隻見二萬士兵整齊地列隊在軍營的空地上,就仿佛出發前的準備,他不由一怔,剛要下馬,卻見韓滉率領十幾名重臣快步走了上來,工部尚書李涵、少府寺卿郭全、鹽鐵監令楊炎、太常卿杜亞、京兆尹黎幹、禦史中丞顏九度、大理寺卿辛杲等等,他們皆表情嚴肅,走到張煥麵前一起停了下來,韓滉率先跪下,高昂的聲音在風中迴蕩,“臣韓滉恭迎皇帝陛下!”
“臣李涵、臣郭全、臣揚炎....叩見大唐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萬歲!”軍營裏響起了天崩地裂的喊聲,兩萬名將士一起跪下,聲音響徹雲霄,“都督萬歲!”
張煥慢慢地從震驚中醒來,他嘴唇微微地動著,向二萬名將士一一望去,他看到的是一張張無比激動的臉龐,一雙雙閃爍著淚光的忠誠的目光,八年前他初抵武威郡天寶縣的情形依然曆曆在目,在暴雪中奮勇前進,走過天蒼蒼、野茫茫的河西、走過一輪孤月照九州的河湟、走入浩瀚無垠的安西,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這一天,他等待了很久很久,可當它突然到來時,卻又是那麽不真實,在莊嚴肅穆的期盼中,在大旗飄揚的獵獵風聲中,張煥輕輕抬起手,用他那不大卻又不容抗拒的聲音道:“大家免禮!”
“謝陛下!”韓滉站起身,將一卷國書鄭重地交給了張煥,“這是太後親書即位詔書,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隨臣即刻迴京。”
張煥卻不接,他看了看韓滉便道:“你且隨我到帳中來。”
一進大帳,張煥慢慢坐了下來,他有些心不在焉地問道:“長安局勢已經穩定了嗎?”
“迴稟陛下,已經穩定了,朝臣已經正常上朝,裴尚書召集群臣開會,並以投票表決的形式提議新君,群臣一致提議陛下登基,太後也親自臨朝督促眾臣盡快迎迴陛下,不僅是朝中大臣,許多大唐元老也表示支持陛下登位。”
韓滉再一次將國書遞給了張煥,“請陛下火速隨臣返京。”
張煥還是沒有接,他猶豫一下道:“我在想,是不是該做出一個姿態,三拒後方受呢?”
韓滉忍住笑道:“適才在轅門陛下已經是一拒,現在對臣又是二拒,那臣再一次請求陛下立即返京,算不算是三拒呢?”
張煥也笑了,他征戰四方是何等斬斷殺伐,豈會在此事上婆婆媽媽,被突來的登基事件而弄得有些手足無措的張煥陡然間象變了個人,他毫不猶豫接過崔小芙親筆所書的登基詔書,自信地一笑道:“好吧!我這就隨你進京。”
永安二年五月十七日,張煥返迴長安城,裴佑、崔寓率百官在城外迎接,在舉行了正式朝拜儀式後,張煥在五千鐵甲騎兵的護衛下進入了長安城,長安城內已是盛況空前,萬民空巷,近百萬長安百姓自發地湧到朱雀大街迎接他們的新帝,這是何等壯觀的場麵,從高空望去,密集的民眾情緒激動、揮舞著手臂,仿佛一眼望不見邊際的大海,而張煥五千人的護衛隊又猶如大海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他每行一步,‘萬歲’的唿喊聲便如山崩海嘯,無數隨行的百官為之變色,隻有護衛張煥的騎兵巍然不動,他們列隊行駛在龍輦的四周,臉色嚴肅、目光銳利,用最高的警惕保護著自己的主帥。
張煥默默地注視一張張充滿了激動和喜悅的臉龐,他深深地為之感動了,這百萬雙眼睛裏、這百萬隻揮動著的手臂中,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期盼,對強盛大唐的期盼、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公平和正義渴望,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仿佛一座大山壓在他的肩上,大唐皇帝,這並不僅僅是一個權力的符號,它更是一種責任的標誌,肩負著大唐王朝的強盛,肩負著一個民族的重新崛起,這一刻,他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麵,淚光中張煥喃喃自語道:“我會努力去做,相信我!”
含元殿鍾樓上的鍾聲敲響了,低沉而渾厚的鍾聲在大明宮上空迴蕩,這座氣勢恢宏的大明宮主殿前站滿了近萬名在京的各級官員,無論是尚未入流的小吏還是位至一品的親王,無論是剛剛考中進士的年輕士子還是須發皆白的耄耋老臣,每個人都一樣的昂首挺立,每個人都一樣的莊嚴肅穆。
丹鳳門沉重的大門慢慢地拉開了,一名殿中監官員飛奔至門前大聲唿喊什麽,激蕩的號角聲迎風而起,一隊隊威嚴的騎兵開始緩緩列隊駛入大門,他們在丹鳳門廣場左右各列了三隊,隨即三千帶甲士簇擁著大唐新帝的龍輦駛進了丹鳳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萬名官員伏身而拜,整齊的聲音響徹廣場。
龍輦停下,張煥走了出來,他此時已經換了帝王之裘冕服,頭戴九旒冕冠、身著玄衣纁裳、腳蹬烏皮履,目光沉靜、三縷長須飄然於胸,他站在高高的車轅上,氣度君臨天下.
他輕輕一揮手,“眾卿免禮。”
“陛下有旨,眾大臣禮畢!”殿中監官員高聲喊道。
隨即官員又高聲喝喊:“五品以上官員進殿!”
官員隊伍啟動,很快便形成兩條長長的隊伍,沿著龍尾道向含元殿而上,分別從左右的通乾門和觀象門進入了大殿。
這時,三千披甲士簇擁著張煥沿龍尾道而上,到殿頂時交將主公給百名殿中衛,三千披甲士分列龍尾道兩側,目光冷厲地注視著前方。
含元殿中鴉雀無聲,隻聽見殿中衛和張煥沙沙的腳步聲,張煥器宇軒昂地向龍座走去,眾臣默默的注視著他,許多人還記得八年前那個年輕的士子第一次進含元殿對質的情景。
還是同樣的地方,還是同一個人,但它們卻是天壤之別的兩件事。
隊伍中張破天目光複雜地注視著這個張家曾經的庶子,他想起了家主在去世前的一場豪賭,將張家的全部希望都押在張煥的身上,那時,所有的人、包括他張破天都對家主的荒唐決定嗤之以鼻,可今天。
張破天忽然生出一種強烈的悔恨,如果家主沒有去世,那今天的張家又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同樣,站在隊伍中的長孫南方也一樣心潮難寧,在他看來,張煥就是一匹萬裏挑一的天馬,或者是一名馬球手中的絕頂高手,擁有了他,他的馬球隊將所向披靡,橫行大唐、不!橫行天下,他一樣也充滿了悔恨,本來他的女兒長孫依依可以成為大唐皇後,隻要當時、當時不要去管那個該死的王七郎,他一生都在招女婿,可一念之間,他卻和天下最富貴的女婿失之交臂。
長孫南方歎了一口氣,慢慢低下了頭。
張煥依舊在穩步前行,含元殿內異常深遠,終於他一步步走上了玉階,在兩名宦官的引導下,坐進了天下獨一無二的最高寶座。
站在最前麵的裴佑向殿中監司儀微微點頭,司儀立刻高聲宣布:“眾官覲見!”
近千名五品以上的高官一起出列行禮,齊聲道:“臣等參見皇帝陛下!”
“眾愛卿平身。”張煥忽然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含元殿的構造極為高明,偌大可以容納萬人的大殿裏,聲音不用太大卻能遠遠傳出,尤其是他龍座的位置,迴音的效果更好,他隨意的一句話也能放大成威嚴的語氣傳送出去。
他考慮著殿內聲音的奇妙,卻一時走了神,眾官歸位,這時裴佑上前一步道:“新皇即位,萬機待理,但迎新送舊,首先須確定先帝廟號,太後已定先帝廟號為黔宗,請陛下定奪!”
張煥已迴過神,他微微點頭,“準奏!”
這時,崔寓也上前啟奏道:“紀元新開,陛下的年號也需要首先確定,請陛下先定年號,以便史官紀元。”
張煥沉吟片刻,緩緩道:“<禮記>中言:‘是故聖人南麵而立,而天下大治’,朕出身微末,深知民之艱辛,深知國之困弱,朕雖然不敢妄與聖人比肩,但大亂後必大治,朕願以大治為勵精圖治之意,故定年號為大治,與眾卿共勉!”
說到這,張煥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他站起身道:“太宗有言,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人為鑒,可明得失;以史為鑒,可知興替,煥不才,願效仿太宗從諫如流,朕就此宣布,終朕一生一世,我大唐不以言獲罪、不以諫受刑,願眾愛卿與朕一起勵精圖治,早日重現大唐的繁盛。”
大殿裏一片嘩然,眾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以言獲罪、不以諫受刑’,這是大唐一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就連從從諫如流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也沒有給自己下過這樣的約束,這可以說是為臣者所夢寐以求的理想,千百年來敢說真話者又有幾人能夠善終?
‘大治、納諫’,眾臣們忽然感受到了這個年輕皇帝的渴望大唐強盛的迫切,幾乎所有的人都被感動了。
韓滉、裴佑、崔寓、楊炎、李涵等等重臣紛紛站出來,他們激動地施禮道:“臣等原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隨後的大朝足足進行了五個時辰,漫長但不沉悶,這次朝會涉及到將來的權力走向,被所有人關注,除了確定先帝廟號及新帝年號外,同時也進行了一係列的重大體製變更,首先就是廢除以由世家朝政而形成的內閣,重新恢複政事堂,以中書門下平章事為相,暫效仿天寶年間體製,設左右相各一人,為首相,以六部尚書為次相,為首相輔弼。
同時又進行了一係列的重大人事任免,裴佑毫無懸念地成為第一任右相,為百官之首,輔佐君王總領天下大政;崔寓出任第一任左相,掌出納帝命、相禮儀,凡國家之務,與中書令參總;在六部尚書中,吏部尚書由崔寓兼任,戶部尚書為韓滉、禮部尚書為盧杞、兵部尚書為元載、刑部尚書由張破天接任、工部尚書為李涵,這六部尚書再加吏部侍郎一共七人均為中書門下平章事,輔助左右相共商國事,其餘各官皆擔任原職,暫不動用。
但在最重要的吏部侍郎的任命上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由隴右節度府長史胡庸擔任,而順化王李僑任宗正寺卿,隴右節度府判官杜梅任禦史中丞兼監察室令,隴右節度府司馬裴明遠任殿中監令等等,這樣大部分的隴右集團的官員都得到了重用。
當夜幕漸漸降臨,舉行了整整一天的朝會也落下了帷幕,官員們都疲憊地下朝迴府了,開始了又一次的院外活動。
張煥也第一次來到大明宮內宮,從今天開始,這裏就將是他的家了,而他的妻兒依然還在永樂坊的老宅裏,今晚,他將孤零零地一個人過夜。
幾個宮女挑著燈籠在前方給他引路,數百名侍衛布控在他的周圍,張煥背著手慢慢走著,登基的興奮已經過去了,他的思路開始沉靜下來,確實,在他眼前萬機待理,讓他無從著手,對於今天的人事安排他並不滿意,尤其是左右相,按照他的考慮應該是不存在了,五人為相,輪流入政事堂執政事筆,以集體相國取代一人相國,這一直就是他所考慮之事,但現在還辦不到,他必須要保持朝政的穩定,況且崔、裴為相也是他答應過的條件之一。
‘慢慢來吧!’張煥暗暗歎了一口氣,便迴頭對新任內侍總管朱光輝道:“朕的家人幾時可以搬進宮來?”
朱光輝就是救李翻雲的那個宦官,一直便是張煥在宮中的眼線,之前他屢遭排擠,隻做了負責宮中花草的小宦官頭子,現在張煥即位,他立刻便為提拔為內侍總管,負責安排張煥和他家人的生活,為此他感恩戴德,盡心盡力地安排好宮中的一切細瑣事情。
聽張煥問他,他立刻恭敬的答道:“迴陛下的話,本來昨天幾位娘娘就可以進宮了,但夫人說家裏有人受傷,暫不能移動,可能會晚幾天。”
“受傷?”張煥一愣,他一直在路上,並沒有得到府中遇刺的消息,張煥停下腳步急忙問道:“是誰受傷了,為什麽受傷?”
“陛下不知道麽?”朱光輝也很驚訝,此事已傳遍了長安城,主人卻竟然不知。
張煥心中隱隱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他緊盯著朱光輝道:“快說!究竟出了什麽事?”
“老奴也是聽說,具體情況不曉。”朱光輝心中有些膽怯,他吞吞吐吐道:“聽說在七天前,陛下的舊府出現了刺客,小王子險些遇害,最後死了崔娘娘的兩個貼身侍女,崔娘娘受了驚嚇,還有一個平姑娘傷得不輕。”
“刺客、平平!”張煥大吃一驚,他府中竟然出現了刺客,‘是誰?是誰幹的!’
他沉思片刻,便立刻對朱光輝道:“現在離關宮門的時間還早,你派人出宮一趟,火速去將李翻雲給我請來。”
第三百八十八章大治開元
五月十六日,張煥在兩萬鐵騎的護衛下抵達了長安以東的新豐縣,大軍紮營在官道旁的一片空地上,這裏離驪山極近,風景秀麗,張煥興致盎然,便帶來三百多名親衛來驪山打獵。
此時正是上午,一眼望去,驪山腳下綠樹蔥鬱茂盛,山體如一匹巨馬橫亙在關中平原之上,“來了!”幾隻獐子和野兔被士兵從樹林中趕出,張煥縱馬疾馳,霎時間便橫在獵物的斜方,他拉弓如滿月,箭尖瞄準了一隻獐子。
“義父,讓我來!”
張煥的弓弦鬆了,他放了下弓迴頭望去,隻見他新收的義子施洋騎在一匹小馬上,手執一把短弓,他目光銳利地盯著一隻最近的獐子,卻不慌放箭,在等候最好的機會,當獐子從他身邊竄過的一瞬間,施洋張弓就是一箭,出手異常果斷,隻可惜那隻獐子正好側身,躲過了他的一箭。
施洋就是張煥在陳留收留的那個男孩,他妹妹叫施百靈,兄妹二人和張煥一路西行,在洛陽時得知施洋的祖父也去世了,兩人孤苦無依,張煥便收二人為義子和義女。
施洋今年九歲,雖然出身書香門第,卻很喜歡騎射,一路上向張煥的親兵討教騎馬和射箭的技巧,進步神速,前天在華陰縣時竟飛馬射中一隻山雞。
雖然施洋一箭未能射中獐子,但張煥卻頗喜歡他冷靜果斷的性格,這很像自己,他見施洋很不甘心地想追上去,便笑著攔住了他。
“洋兒,你剛才雖然等到了戰機,卻未能把握好,讓為父射一箭給你看。”
施洋雖認張煥為義父,卻從未見他射過箭,隻聽張煥親兵說義父的箭法高強,現在有了機會,他怎肯放過,他立刻停住馬,伸長脖子看義父的箭法。
張煥微微一笑,重新將弓弦拉開,眼睛漸漸眯成一條縫,箭尖找到了剛才那隻獐子,它已經竄到了七十步外的小溪旁,張煥忽然弓弦一放,一支狼牙箭如流星趕月一般射向獐子。
“糟了,射歪了!”施洋見義父的箭勢略略偏後了一點,他緊張地脫口而出。
就在他說糟了的一霎那,那獐子見前方有溪水攔路,掉頭便迴跑,張煥的箭恰好射穿了它的脖子,獐子當即摔倒在地。
此一箭激起了親兵們一片喝彩聲,張煥看了看正張嘴合不攏的施洋笑道:“你明白了吧!為這一箭我查了風向、推算了地利,這才把握住戰機,你年紀還小,但隻要多思多想,將來一定會超過義父,從明天開始,你天不亮就要起床給我去潛水。”
施洋雖然不明白為什麽要叫他潛水,但他對義父已經崇拜得五腑投地,立刻點點頭,“孩兒一定不會讓義父失望。”
這時,遠方飛奔馳來一匹戰馬,馬上親兵高聲大喊,“都督,大營來人了,請你趕快迴去。”
“是什麽人?”張煥待他奔近後問道。
“是朝廷來人,一共是十三人,為首是刑部尚書韓滉,還有其他重要的卿監,屬下記不住名字。”
張煥沉吟立刻,立刻對眾人道:“收拾東西,隨我立即迴營。”
眾人調轉馬頭,跟隨著張煥向大營處疾馳而去,一路激起了滾滾黃塵。
不到一刻鍾,張煥一行便趕到了軍營,遠遠望去,軍營依舊整齊威嚴,士兵在崗哨上認真值勤,但張煥總覺得似乎那裏有些不對勁,卻一時說不出來,進了轅門,張煥才發現不對勁的地方,隻見二萬士兵整齊地列隊在軍營的空地上,就仿佛出發前的準備,他不由一怔,剛要下馬,卻見韓滉率領十幾名重臣快步走了上來,工部尚書李涵、少府寺卿郭全、鹽鐵監令楊炎、太常卿杜亞、京兆尹黎幹、禦史中丞顏九度、大理寺卿辛杲等等,他們皆表情嚴肅,走到張煥麵前一起停了下來,韓滉率先跪下,高昂的聲音在風中迴蕩,“臣韓滉恭迎皇帝陛下!”
“臣李涵、臣郭全、臣揚炎....叩見大唐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萬歲!”軍營裏響起了天崩地裂的喊聲,兩萬名將士一起跪下,聲音響徹雲霄,“都督萬歲!”
張煥慢慢地從震驚中醒來,他嘴唇微微地動著,向二萬名將士一一望去,他看到的是一張張無比激動的臉龐,一雙雙閃爍著淚光的忠誠的目光,八年前他初抵武威郡天寶縣的情形依然曆曆在目,在暴雪中奮勇前進,走過天蒼蒼、野茫茫的河西、走過一輪孤月照九州的河湟、走入浩瀚無垠的安西,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這一天,他等待了很久很久,可當它突然到來時,卻又是那麽不真實,在莊嚴肅穆的期盼中,在大旗飄揚的獵獵風聲中,張煥輕輕抬起手,用他那不大卻又不容抗拒的聲音道:“大家免禮!”
“謝陛下!”韓滉站起身,將一卷國書鄭重地交給了張煥,“這是太後親書即位詔書,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隨臣即刻迴京。”
張煥卻不接,他看了看韓滉便道:“你且隨我到帳中來。”
一進大帳,張煥慢慢坐了下來,他有些心不在焉地問道:“長安局勢已經穩定了嗎?”
“迴稟陛下,已經穩定了,朝臣已經正常上朝,裴尚書召集群臣開會,並以投票表決的形式提議新君,群臣一致提議陛下登基,太後也親自臨朝督促眾臣盡快迎迴陛下,不僅是朝中大臣,許多大唐元老也表示支持陛下登位。”
韓滉再一次將國書遞給了張煥,“請陛下火速隨臣返京。”
張煥還是沒有接,他猶豫一下道:“我在想,是不是該做出一個姿態,三拒後方受呢?”
韓滉忍住笑道:“適才在轅門陛下已經是一拒,現在對臣又是二拒,那臣再一次請求陛下立即返京,算不算是三拒呢?”
張煥也笑了,他征戰四方是何等斬斷殺伐,豈會在此事上婆婆媽媽,被突來的登基事件而弄得有些手足無措的張煥陡然間象變了個人,他毫不猶豫接過崔小芙親筆所書的登基詔書,自信地一笑道:“好吧!我這就隨你進京。”
永安二年五月十七日,張煥返迴長安城,裴佑、崔寓率百官在城外迎接,在舉行了正式朝拜儀式後,張煥在五千鐵甲騎兵的護衛下進入了長安城,長安城內已是盛況空前,萬民空巷,近百萬長安百姓自發地湧到朱雀大街迎接他們的新帝,這是何等壯觀的場麵,從高空望去,密集的民眾情緒激動、揮舞著手臂,仿佛一眼望不見邊際的大海,而張煥五千人的護衛隊又猶如大海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他每行一步,‘萬歲’的唿喊聲便如山崩海嘯,無數隨行的百官為之變色,隻有護衛張煥的騎兵巍然不動,他們列隊行駛在龍輦的四周,臉色嚴肅、目光銳利,用最高的警惕保護著自己的主帥。
張煥默默地注視一張張充滿了激動和喜悅的臉龐,他深深地為之感動了,這百萬雙眼睛裏、這百萬隻揮動著的手臂中,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期盼,對強盛大唐的期盼、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公平和正義渴望,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仿佛一座大山壓在他的肩上,大唐皇帝,這並不僅僅是一個權力的符號,它更是一種責任的標誌,肩負著大唐王朝的強盛,肩負著一個民族的重新崛起,這一刻,他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麵,淚光中張煥喃喃自語道:“我會努力去做,相信我!”
含元殿鍾樓上的鍾聲敲響了,低沉而渾厚的鍾聲在大明宮上空迴蕩,這座氣勢恢宏的大明宮主殿前站滿了近萬名在京的各級官員,無論是尚未入流的小吏還是位至一品的親王,無論是剛剛考中進士的年輕士子還是須發皆白的耄耋老臣,每個人都一樣的昂首挺立,每個人都一樣的莊嚴肅穆。
丹鳳門沉重的大門慢慢地拉開了,一名殿中監官員飛奔至門前大聲唿喊什麽,激蕩的號角聲迎風而起,一隊隊威嚴的騎兵開始緩緩列隊駛入大門,他們在丹鳳門廣場左右各列了三隊,隨即三千帶甲士簇擁著大唐新帝的龍輦駛進了丹鳳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萬名官員伏身而拜,整齊的聲音響徹廣場。
龍輦停下,張煥走了出來,他此時已經換了帝王之裘冕服,頭戴九旒冕冠、身著玄衣纁裳、腳蹬烏皮履,目光沉靜、三縷長須飄然於胸,他站在高高的車轅上,氣度君臨天下.
他輕輕一揮手,“眾卿免禮。”
“陛下有旨,眾大臣禮畢!”殿中監官員高聲喊道。
隨即官員又高聲喝喊:“五品以上官員進殿!”
官員隊伍啟動,很快便形成兩條長長的隊伍,沿著龍尾道向含元殿而上,分別從左右的通乾門和觀象門進入了大殿。
這時,三千披甲士簇擁著張煥沿龍尾道而上,到殿頂時交將主公給百名殿中衛,三千披甲士分列龍尾道兩側,目光冷厲地注視著前方。
含元殿中鴉雀無聲,隻聽見殿中衛和張煥沙沙的腳步聲,張煥器宇軒昂地向龍座走去,眾臣默默的注視著他,許多人還記得八年前那個年輕的士子第一次進含元殿對質的情景。
還是同樣的地方,還是同一個人,但它們卻是天壤之別的兩件事。
隊伍中張破天目光複雜地注視著這個張家曾經的庶子,他想起了家主在去世前的一場豪賭,將張家的全部希望都押在張煥的身上,那時,所有的人、包括他張破天都對家主的荒唐決定嗤之以鼻,可今天。
張破天忽然生出一種強烈的悔恨,如果家主沒有去世,那今天的張家又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同樣,站在隊伍中的長孫南方也一樣心潮難寧,在他看來,張煥就是一匹萬裏挑一的天馬,或者是一名馬球手中的絕頂高手,擁有了他,他的馬球隊將所向披靡,橫行大唐、不!橫行天下,他一樣也充滿了悔恨,本來他的女兒長孫依依可以成為大唐皇後,隻要當時、當時不要去管那個該死的王七郎,他一生都在招女婿,可一念之間,他卻和天下最富貴的女婿失之交臂。
長孫南方歎了一口氣,慢慢低下了頭。
張煥依舊在穩步前行,含元殿內異常深遠,終於他一步步走上了玉階,在兩名宦官的引導下,坐進了天下獨一無二的最高寶座。
站在最前麵的裴佑向殿中監司儀微微點頭,司儀立刻高聲宣布:“眾官覲見!”
近千名五品以上的高官一起出列行禮,齊聲道:“臣等參見皇帝陛下!”
“眾愛卿平身。”張煥忽然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含元殿的構造極為高明,偌大可以容納萬人的大殿裏,聲音不用太大卻能遠遠傳出,尤其是他龍座的位置,迴音的效果更好,他隨意的一句話也能放大成威嚴的語氣傳送出去。
他考慮著殿內聲音的奇妙,卻一時走了神,眾官歸位,這時裴佑上前一步道:“新皇即位,萬機待理,但迎新送舊,首先須確定先帝廟號,太後已定先帝廟號為黔宗,請陛下定奪!”
張煥已迴過神,他微微點頭,“準奏!”
這時,崔寓也上前啟奏道:“紀元新開,陛下的年號也需要首先確定,請陛下先定年號,以便史官紀元。”
張煥沉吟片刻,緩緩道:“<禮記>中言:‘是故聖人南麵而立,而天下大治’,朕出身微末,深知民之艱辛,深知國之困弱,朕雖然不敢妄與聖人比肩,但大亂後必大治,朕願以大治為勵精圖治之意,故定年號為大治,與眾卿共勉!”
說到這,張煥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他站起身道:“太宗有言,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人為鑒,可明得失;以史為鑒,可知興替,煥不才,願效仿太宗從諫如流,朕就此宣布,終朕一生一世,我大唐不以言獲罪、不以諫受刑,願眾愛卿與朕一起勵精圖治,早日重現大唐的繁盛。”
大殿裏一片嘩然,眾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以言獲罪、不以諫受刑’,這是大唐一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就連從從諫如流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也沒有給自己下過這樣的約束,這可以說是為臣者所夢寐以求的理想,千百年來敢說真話者又有幾人能夠善終?
‘大治、納諫’,眾臣們忽然感受到了這個年輕皇帝的渴望大唐強盛的迫切,幾乎所有的人都被感動了。
韓滉、裴佑、崔寓、楊炎、李涵等等重臣紛紛站出來,他們激動地施禮道:“臣等原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隨後的大朝足足進行了五個時辰,漫長但不沉悶,這次朝會涉及到將來的權力走向,被所有人關注,除了確定先帝廟號及新帝年號外,同時也進行了一係列的重大體製變更,首先就是廢除以由世家朝政而形成的內閣,重新恢複政事堂,以中書門下平章事為相,暫效仿天寶年間體製,設左右相各一人,為首相,以六部尚書為次相,為首相輔弼。
同時又進行了一係列的重大人事任免,裴佑毫無懸念地成為第一任右相,為百官之首,輔佐君王總領天下大政;崔寓出任第一任左相,掌出納帝命、相禮儀,凡國家之務,與中書令參總;在六部尚書中,吏部尚書由崔寓兼任,戶部尚書為韓滉、禮部尚書為盧杞、兵部尚書為元載、刑部尚書由張破天接任、工部尚書為李涵,這六部尚書再加吏部侍郎一共七人均為中書門下平章事,輔助左右相共商國事,其餘各官皆擔任原職,暫不動用。
但在最重要的吏部侍郎的任命上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由隴右節度府長史胡庸擔任,而順化王李僑任宗正寺卿,隴右節度府判官杜梅任禦史中丞兼監察室令,隴右節度府司馬裴明遠任殿中監令等等,這樣大部分的隴右集團的官員都得到了重用。
當夜幕漸漸降臨,舉行了整整一天的朝會也落下了帷幕,官員們都疲憊地下朝迴府了,開始了又一次的院外活動。
張煥也第一次來到大明宮內宮,從今天開始,這裏就將是他的家了,而他的妻兒依然還在永樂坊的老宅裏,今晚,他將孤零零地一個人過夜。
幾個宮女挑著燈籠在前方給他引路,數百名侍衛布控在他的周圍,張煥背著手慢慢走著,登基的興奮已經過去了,他的思路開始沉靜下來,確實,在他眼前萬機待理,讓他無從著手,對於今天的人事安排他並不滿意,尤其是左右相,按照他的考慮應該是不存在了,五人為相,輪流入政事堂執政事筆,以集體相國取代一人相國,這一直就是他所考慮之事,但現在還辦不到,他必須要保持朝政的穩定,況且崔、裴為相也是他答應過的條件之一。
‘慢慢來吧!’張煥暗暗歎了一口氣,便迴頭對新任內侍總管朱光輝道:“朕的家人幾時可以搬進宮來?”
朱光輝就是救李翻雲的那個宦官,一直便是張煥在宮中的眼線,之前他屢遭排擠,隻做了負責宮中花草的小宦官頭子,現在張煥即位,他立刻便為提拔為內侍總管,負責安排張煥和他家人的生活,為此他感恩戴德,盡心盡力地安排好宮中的一切細瑣事情。
聽張煥問他,他立刻恭敬的答道:“迴陛下的話,本來昨天幾位娘娘就可以進宮了,但夫人說家裏有人受傷,暫不能移動,可能會晚幾天。”
“受傷?”張煥一愣,他一直在路上,並沒有得到府中遇刺的消息,張煥停下腳步急忙問道:“是誰受傷了,為什麽受傷?”
“陛下不知道麽?”朱光輝也很驚訝,此事已傳遍了長安城,主人卻竟然不知。
張煥心中隱隱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他緊盯著朱光輝道:“快說!究竟出了什麽事?”
“老奴也是聽說,具體情況不曉。”朱光輝心中有些膽怯,他吞吞吐吐道:“聽說在七天前,陛下的舊府出現了刺客,小王子險些遇害,最後死了崔娘娘的兩個貼身侍女,崔娘娘受了驚嚇,還有一個平姑娘傷得不輕。”
“刺客、平平!”張煥大吃一驚,他府中竟然出現了刺客,‘是誰?是誰幹的!’
他沉思片刻,便立刻對朱光輝道:“現在離關宮門的時間還早,你派人出宮一趟,火速去將李翻雲給我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