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大喬伺候著曹昂穿上衣服,曹昂摟著大喬親了幾口這才往州府去。
周瑜欲歸,曹昂得把時間再壓縮一些,不然以周瑜之智,總會猜出一二。
有了苗頭,防備起來就簡單的多。
所以曹昂一大早就往官署去,發書與眾人,令眾人深思,想到何處不足、不妥的地方,趕緊報上來,不可等三日之期已至,方才報上來。
眾人收到書信,倍加苦思。
卻說大喬得了曹昂囑咐,不敢他為,小喬趁曹昂不在,邀大喬會麵,大喬也隻是說正在求,曹昂已然有些鬆口,且再等幾日。
小喬隻得歸宅報與周瑜。
周瑜長歎一聲,“曹昂雖不殺吾,然如此與取吾命何異?若當真不可歸江東,莫非要學那霸王自刎?”
小喬忙道:“夫君萬萬不可,夫君曆盡千辛萬苦到了徐州得那華佗先生醫治,如今病痛盡去,豈可自輕?”
周瑜搖了搖頭,病痛如何盡去?那華佗都說了,此藥隻可延緩,不可盡除,看那模樣,不似曹昂吩咐過的說法,如今雖身心暢快,恐仍有病根也。
“夫人安心便是,待吾思量一番,再圖歸江東去。”
小喬點了點頭,一副信服周瑜的模樣。
周瑜心下長歎,宅子附近皆是曹昂軍士,雖不限人自由,外出卻總有數人跟著,他們十幾個人,曹昂居然派了數百人來監察。
逃?周瑜心下苦笑,肋生雙翅也要小心被曹昂強弓勁弩射下來啊!
卻說眾人收到曹昂信,知如今時間緊迫,不兩日皆至州府。
曹昂大喜,使眾人入正廳之中,王越引親衛四下護衛,左側楊修、陳登、魯肅、石韜四人,右側龐德、高順、淩操、郝昭四人。
高順是步戰主力,郝昭日後定然從軍,曹昂有意提拔郝昭,故郝昭得列末席。
曹昂沉聲道:“眾人思量如何?”
魯肅拱手道:“主公,這幾日吾往長江中心去,觀南岸守軍宛若長蛇,連綿不斷,其軍勢甚密,孫權畏主公如虎也。”
曹昂道:“吾倒欲其輕視吾幾分,可惜自從吾奪了北岸,孫權於長江一線,倒是加倍提防。”
淩操拱手拜道:“主公,徐州水軍破江東水軍易,然而上岸立寨攻城難也,長江著實天險!”
曹昂點了點頭,孫權令精兵守在岸邊,水軍就不敢靠岸,更別說登陸了,這樣打傷亡忒慘重。
曹昂道:“前者探聽孫權欲謀夷州,隻因水土不服,頗有死傷,今可於此上做些文章。”
楊修不解,“其出海,吾軍如何攻之?攻之又能如何?”
曹昂笑道:“夷州方位吾已探得,今時正值天轉暖也,正適海上航行,且過了一東,夷州定積累不少資源,孫權如何肯放過?定收拾船隊往去,到時可遣一將,海上截殺之,奪其船隻,詐而攻之!”
陳登笑道:“此妙計也!”
石韜卻搖頭道:“此亦隻可攻一處也,小小船隊,易被孫權大軍捕滅!”
曹昂道:“此與大軍猛攻又不同也,若是大軍猛攻,雙方少不得列開陣勢,與水上開戰,而此計所算,便是直攻其最薄弱之處,到時候以甘寧為西援,定可在南岸立主腳跟!”
眾皆點頭,楊修又問,“主公欲攻何處?”
曹昂笑著指了指地圖:“虎林!”
眾人忙看地圖,發現虎林在鄱陽湖東北方向,距三山五十裏。
眾皆苦笑,楊修道:“主公,長江北岸居巢之西,即巢湖之西十數城尚未屬吾徐州,這,這虎林更在江南,如何取得!”
曹昂大笑:“借道豫州,使伯平與伯道去攻!”
楊修沉吟道:“主公,直取建業如何?建業雖固,吾大軍若是用命……”
曹昂擺了擺手,“打仗,無有不死人者,吾吝惜軍士性命,卻非必因由定攻虎林。”
曹昂指了指虎林,“若下巢湖之西十數城,則可減緩劉備之援,使二人難合兵一處也。”
眾人始悟。
“伯平,伯道。”
“諾!”二人皆拱手出列。
“吾與汝二人一萬兵,汝二人可願為吾攻取?”
二人對視一眼,“吾二人定為主公效死力!”
曹昂大笑,“好,吾這便發書一封與趙雲,使趙雲助汝二人奪城!”
“諾!”
曹昂當即手書一封付與二人,二人領命而去。
曹昂又喚楊修,“德祖,近日周瑜欲行也,汝先使錦衣衛軍士往江東暗伏,莫要大意。”
“諾!”楊修亦拱手拜而領命。
“坤桃,汝引五千軍,一百戰船往海上去,稍後吾與汝海圖,汝便往海上去。”
“諾!”
“令明,汝代替坤桃暫且駐紮北岸,謹防有變。”
“諾!”
眾皆聽令而去,曹昂又令陳登、魯肅、石韜調遣糧草,準備大戰。
徐州頓時一副備戰狀態。
山雨欲來風滿樓。
卻說周瑜府閉門,隻有忠心的老仆人每隔幾日出去采購一番,假作府中有人。
孫權亦未心疑,隻是心下慨歎,自夷州歸來且發病者,大多死也,周瑜想來亦未有多少日好活,江東痛失一大將,如何不痛?
不過幾日,錦衣衛軍士便至江東,待楊修之令。
卻說已然過了數日,小喬馬朝陽又來哀求,大喬見不得妹妹哭,隻得又來求曹昂。
此時已然準備的差不多了,糧草調動,需慢慢運往豫州,不可急在一時。
大喬又在曹昂麵前哭求,曹昂當然憐惜,亦順水推舟應了此事。
大喬大喜,隻道曹昂憐惜她,榻上使盡渾身解數,以求報君。
曹昂自是樂的享受。
翌日,大喬使人將消息傳給小喬,姐妹二人依依不舍,大喬哭著讓妹妹好好照顧父親。
周瑜唯恐夜長夢多,曹昂變卦,不待小喬與大喬依依惜別完畢,便扯著小喬離去。
曹昂當即傳令與楊修,令楊修通知江東境內錦衣衛軍士,在合適的時候,將此事傳出去。
周瑜隻道大喬使力,因此得脫,遂歸心似箭,一路不敢停歇。
而前麵,正布下一張大網,等著周瑜前去。
周瑜欲歸,曹昂得把時間再壓縮一些,不然以周瑜之智,總會猜出一二。
有了苗頭,防備起來就簡單的多。
所以曹昂一大早就往官署去,發書與眾人,令眾人深思,想到何處不足、不妥的地方,趕緊報上來,不可等三日之期已至,方才報上來。
眾人收到書信,倍加苦思。
卻說大喬得了曹昂囑咐,不敢他為,小喬趁曹昂不在,邀大喬會麵,大喬也隻是說正在求,曹昂已然有些鬆口,且再等幾日。
小喬隻得歸宅報與周瑜。
周瑜長歎一聲,“曹昂雖不殺吾,然如此與取吾命何異?若當真不可歸江東,莫非要學那霸王自刎?”
小喬忙道:“夫君萬萬不可,夫君曆盡千辛萬苦到了徐州得那華佗先生醫治,如今病痛盡去,豈可自輕?”
周瑜搖了搖頭,病痛如何盡去?那華佗都說了,此藥隻可延緩,不可盡除,看那模樣,不似曹昂吩咐過的說法,如今雖身心暢快,恐仍有病根也。
“夫人安心便是,待吾思量一番,再圖歸江東去。”
小喬點了點頭,一副信服周瑜的模樣。
周瑜心下長歎,宅子附近皆是曹昂軍士,雖不限人自由,外出卻總有數人跟著,他們十幾個人,曹昂居然派了數百人來監察。
逃?周瑜心下苦笑,肋生雙翅也要小心被曹昂強弓勁弩射下來啊!
卻說眾人收到曹昂信,知如今時間緊迫,不兩日皆至州府。
曹昂大喜,使眾人入正廳之中,王越引親衛四下護衛,左側楊修、陳登、魯肅、石韜四人,右側龐德、高順、淩操、郝昭四人。
高順是步戰主力,郝昭日後定然從軍,曹昂有意提拔郝昭,故郝昭得列末席。
曹昂沉聲道:“眾人思量如何?”
魯肅拱手道:“主公,這幾日吾往長江中心去,觀南岸守軍宛若長蛇,連綿不斷,其軍勢甚密,孫權畏主公如虎也。”
曹昂道:“吾倒欲其輕視吾幾分,可惜自從吾奪了北岸,孫權於長江一線,倒是加倍提防。”
淩操拱手拜道:“主公,徐州水軍破江東水軍易,然而上岸立寨攻城難也,長江著實天險!”
曹昂點了點頭,孫權令精兵守在岸邊,水軍就不敢靠岸,更別說登陸了,這樣打傷亡忒慘重。
曹昂道:“前者探聽孫權欲謀夷州,隻因水土不服,頗有死傷,今可於此上做些文章。”
楊修不解,“其出海,吾軍如何攻之?攻之又能如何?”
曹昂笑道:“夷州方位吾已探得,今時正值天轉暖也,正適海上航行,且過了一東,夷州定積累不少資源,孫權如何肯放過?定收拾船隊往去,到時可遣一將,海上截殺之,奪其船隻,詐而攻之!”
陳登笑道:“此妙計也!”
石韜卻搖頭道:“此亦隻可攻一處也,小小船隊,易被孫權大軍捕滅!”
曹昂道:“此與大軍猛攻又不同也,若是大軍猛攻,雙方少不得列開陣勢,與水上開戰,而此計所算,便是直攻其最薄弱之處,到時候以甘寧為西援,定可在南岸立主腳跟!”
眾皆點頭,楊修又問,“主公欲攻何處?”
曹昂笑著指了指地圖:“虎林!”
眾人忙看地圖,發現虎林在鄱陽湖東北方向,距三山五十裏。
眾皆苦笑,楊修道:“主公,長江北岸居巢之西,即巢湖之西十數城尚未屬吾徐州,這,這虎林更在江南,如何取得!”
曹昂大笑:“借道豫州,使伯平與伯道去攻!”
楊修沉吟道:“主公,直取建業如何?建業雖固,吾大軍若是用命……”
曹昂擺了擺手,“打仗,無有不死人者,吾吝惜軍士性命,卻非必因由定攻虎林。”
曹昂指了指虎林,“若下巢湖之西十數城,則可減緩劉備之援,使二人難合兵一處也。”
眾人始悟。
“伯平,伯道。”
“諾!”二人皆拱手出列。
“吾與汝二人一萬兵,汝二人可願為吾攻取?”
二人對視一眼,“吾二人定為主公效死力!”
曹昂大笑,“好,吾這便發書一封與趙雲,使趙雲助汝二人奪城!”
“諾!”
曹昂當即手書一封付與二人,二人領命而去。
曹昂又喚楊修,“德祖,近日周瑜欲行也,汝先使錦衣衛軍士往江東暗伏,莫要大意。”
“諾!”楊修亦拱手拜而領命。
“坤桃,汝引五千軍,一百戰船往海上去,稍後吾與汝海圖,汝便往海上去。”
“諾!”
“令明,汝代替坤桃暫且駐紮北岸,謹防有變。”
“諾!”
眾皆聽令而去,曹昂又令陳登、魯肅、石韜調遣糧草,準備大戰。
徐州頓時一副備戰狀態。
山雨欲來風滿樓。
卻說周瑜府閉門,隻有忠心的老仆人每隔幾日出去采購一番,假作府中有人。
孫權亦未心疑,隻是心下慨歎,自夷州歸來且發病者,大多死也,周瑜想來亦未有多少日好活,江東痛失一大將,如何不痛?
不過幾日,錦衣衛軍士便至江東,待楊修之令。
卻說已然過了數日,小喬馬朝陽又來哀求,大喬見不得妹妹哭,隻得又來求曹昂。
此時已然準備的差不多了,糧草調動,需慢慢運往豫州,不可急在一時。
大喬又在曹昂麵前哭求,曹昂當然憐惜,亦順水推舟應了此事。
大喬大喜,隻道曹昂憐惜她,榻上使盡渾身解數,以求報君。
曹昂自是樂的享受。
翌日,大喬使人將消息傳給小喬,姐妹二人依依不舍,大喬哭著讓妹妹好好照顧父親。
周瑜唯恐夜長夢多,曹昂變卦,不待小喬與大喬依依惜別完畢,便扯著小喬離去。
曹昂當即傳令與楊修,令楊修通知江東境內錦衣衛軍士,在合適的時候,將此事傳出去。
周瑜隻道大喬使力,因此得脫,遂歸心似箭,一路不敢停歇。
而前麵,正布下一張大網,等著周瑜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