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歸府衙之中處理政務,不過數個時辰之後甲便來稟報,“稟主公,吾等圍捕之時那五人拚死抵抗,隻得盡皆捕殺。”
曹昂點點頭,令甲撒出錦衣衛去多注意江東那邊動向,甲應命而去。
午間用過飯,陳登來報,言說杜進已然釀成高粱酒,曹昂大喜,令杜進攜酒入內覲見。
杜進使人搬著兩個大大的黃泥壇子進來,拱手拜道:“稟州牧,此便是小民以高粱所製之酒。”
開啟壇封之後便有濃濃的酒香撲麵而來,曹昂親使器具舀出一碗酒,觀其色澤,嗅其氣味,清香中又包含一股辣氣,在陽光下看時,內中雜質較少,與其餘酒相比來說已然是上品。
曹昂大喜,“先生可試過此酒的味道?”
杜進拜道:“稟州牧,因啟壇時需試酒是否發酸失敗,因此小人已然試過。”
“較先生所飲過其它美酒如何?”
“烈而香醇,實乃上品。”
曹昂大笑,厚賜杜進,問其可願為己管理釀酒之事,杜進喜而拜謝,“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曹昂遂使陳登將此事安排妥當,由州府出錢,令杜進招攬人手,籌備徐州官方酒坊建立之事。
曹昂自提著兩大壇子酒迴府,準備試試這次用高粱酒製作酒精,能有怎樣的收獲。
不知道大貓受了甚麽刺激,自小錦之事過後,這幾日總是攀爬後花園的假山,蹲在假山上,任由微風吹動虎毛,有時還長吼幾聲,甚是威風。
大貓見曹昂歸,顛顛兒的下了假山來蹭曹昂,曹昂擺好了蒸餾器,把兩壇子酒都倒進去,架好柴火,把準備工作做好之後便點火蒸餾。
又是一個多時辰,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心裏的確是穩當多了。
大貓趴在曹昂腳邊,不斷的用頭去摩擦曹昂的小腿,隔著衣服傳來的熱量讓曹昂覺得略有心安。
因為容器畢竟不是一體燒製,因此倒有微微的酒味泄露出來,大貓趴在不斷的抽動鼻子。
曹昂安撫著碩大的虎頭,有些失神的看著蒸餾器,高粱酒已成,下一步,改如何籌劃才能獲取最大的利益呢?
卻說孫權派十個江東衛去接應小錦,久久沒有消息傳迴來,孫權知道,這次定然又是折了,不然東西現在早就擺在他的幾案上了。
孫權心裏不爽,很不爽,若是扣下孫尚香,說不得曹昂真會以投石車圖紙來換,都怪當時太貪了。
遂召張昭前來問計,張昭有些尷尬,陰謀陽謀皆已然出了,那還有甚麽好計策,吾能如何?
張昭隻得道:“如此良機已失,不若靜觀其變?”
孫權想破口大罵,靜觀其變?如今曹昂占了江北,徐州水軍戰力甚至比江東還要強,打過來怎麽辦?
張昭看出孫權心思,安慰道:“霹靂車善守,攻伐有失靈巧,主公安心便是。”
孫權背著身,良久不言,張昭心中惴惴。
“發書與劉備,言說將至夏日,鄱陽湖風景正好,吾欲與之會。”
“諾。”
書信很快就送到劉備手中,時劉備正心煩魏延這把頂在他眉心的尖刀,但是漢壽城未建之時尚且難攻,如今漢壽大城將成,如何攻?
那種打不過任由人家施為的感覺真是難受。
劉備早就聽說孫權江北被奪,心下冷笑,當初曹昂攻吾汝不來相助,今下丟了江北反來相邀,當真趨利小人!
遂欲發書推拒,賈詡勸道:“今者曹昂勢大,先前孫權懷他樣心思,已然失了江北,今主公與之相會,可以其不守盟約為由斥之,當頭棒喝後,孫權定然不敢輕視,如此倆家同盟,共禦曹昂,方可守土。”
劉備點頭,欣然道:“文和所言極是,既如此,吾便去赴此宴。”
賈詡笑道:“雖是如此,卻也要彰顯吾荊南威勢,可帶關將軍及其麾下八百精銳刀手以壯聲勢,其時孫權定然不敢小覷。”
劉備從之,喚關羽往去準備,自手書一封,交予手下送與孫權。
孫權收到劉備書信,知劉備應允之意,遂差人喚周瑜,想好好了解了解劉備是個什麽樣的人。
不幾日,周瑜至,入內拜見。
“今孫劉聯合,需至誠之心,不可如往日那般,故吾需知劉備此人,還望公瑾為吾分說。”
周瑜拱手,沉吟半晌,“劉備此人,梟雄也。”
“此人善忍,能隱,多施仁德於民眾使人傳其仁名,卻殺三郡妨礙其攬權者,深有城府。”
孫權點頭,“善,梟雄,吾不懼也,隻要吾二人攜手共應曹昂便是,來日將前事說開,將日後如何應對曹昂說定,便無事也。”
周瑜亦是點頭,他說劉備是梟雄就是想讓孫權重視,最起碼劉備這種同盟比與蠢人同盟要好得多。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孫權攜五百江東衛橫大船於湖上,放上幾案,擺上酒漿,時新果蔬,並幾碟子肉食,待劉備至。
不多時,周瑜輕聲道:“主公,劉備已至。”
孫權放眼去看,便見一支船隊宛如一支利箭一般朝這邊急速駛來。
孫權遠遠望去,隻見當先船上立著一人,身著黑紅袍服,手能過膝,有異人之相,左側立著一將,身著綠袍,手執大刀,甚是威武。
劉備亦望見孫權大船,見一人負手立在船板上,麵有紫髯,相貌遠遠的卻是看不清,隻覺得氣度遠勝常人。
劉備至,孫權使人迎劉備並關羽並貼身親衛等十數人上船。
劉備笑道:“有勞仲謀等吾多時也。”
孫權笑道:“主等客至,豈不正合禮數?”
二人大笑入座。
先痛飲數杯,孫權便屏退左右,劉備亦讓關羽遠離一些等候。
孫權執酒微微躬身道:“先前之事,吾之誤也,還望玄德公恕罪。”
劉備笑道:“若仲謀如此說,江北之事吾亦有責也。”
二人同飲,長歎曹昂兵鋒,日後兩家需盡心竭力抵之方是。
言談暢快,酒亦喝的舒坦,孫權令人燉了一鍋鮮美的魚湯,二人正待品嚐美味,卻聞一聲長笑:“汝二人暢飲何不喚吾?莫非懼吾乎?”
二人大驚,忙起身來看。
曹昂點點頭,令甲撒出錦衣衛去多注意江東那邊動向,甲應命而去。
午間用過飯,陳登來報,言說杜進已然釀成高粱酒,曹昂大喜,令杜進攜酒入內覲見。
杜進使人搬著兩個大大的黃泥壇子進來,拱手拜道:“稟州牧,此便是小民以高粱所製之酒。”
開啟壇封之後便有濃濃的酒香撲麵而來,曹昂親使器具舀出一碗酒,觀其色澤,嗅其氣味,清香中又包含一股辣氣,在陽光下看時,內中雜質較少,與其餘酒相比來說已然是上品。
曹昂大喜,“先生可試過此酒的味道?”
杜進拜道:“稟州牧,因啟壇時需試酒是否發酸失敗,因此小人已然試過。”
“較先生所飲過其它美酒如何?”
“烈而香醇,實乃上品。”
曹昂大笑,厚賜杜進,問其可願為己管理釀酒之事,杜進喜而拜謝,“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曹昂遂使陳登將此事安排妥當,由州府出錢,令杜進招攬人手,籌備徐州官方酒坊建立之事。
曹昂自提著兩大壇子酒迴府,準備試試這次用高粱酒製作酒精,能有怎樣的收獲。
不知道大貓受了甚麽刺激,自小錦之事過後,這幾日總是攀爬後花園的假山,蹲在假山上,任由微風吹動虎毛,有時還長吼幾聲,甚是威風。
大貓見曹昂歸,顛顛兒的下了假山來蹭曹昂,曹昂擺好了蒸餾器,把兩壇子酒都倒進去,架好柴火,把準備工作做好之後便點火蒸餾。
又是一個多時辰,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心裏的確是穩當多了。
大貓趴在曹昂腳邊,不斷的用頭去摩擦曹昂的小腿,隔著衣服傳來的熱量讓曹昂覺得略有心安。
因為容器畢竟不是一體燒製,因此倒有微微的酒味泄露出來,大貓趴在不斷的抽動鼻子。
曹昂安撫著碩大的虎頭,有些失神的看著蒸餾器,高粱酒已成,下一步,改如何籌劃才能獲取最大的利益呢?
卻說孫權派十個江東衛去接應小錦,久久沒有消息傳迴來,孫權知道,這次定然又是折了,不然東西現在早就擺在他的幾案上了。
孫權心裏不爽,很不爽,若是扣下孫尚香,說不得曹昂真會以投石車圖紙來換,都怪當時太貪了。
遂召張昭前來問計,張昭有些尷尬,陰謀陽謀皆已然出了,那還有甚麽好計策,吾能如何?
張昭隻得道:“如此良機已失,不若靜觀其變?”
孫權想破口大罵,靜觀其變?如今曹昂占了江北,徐州水軍戰力甚至比江東還要強,打過來怎麽辦?
張昭看出孫權心思,安慰道:“霹靂車善守,攻伐有失靈巧,主公安心便是。”
孫權背著身,良久不言,張昭心中惴惴。
“發書與劉備,言說將至夏日,鄱陽湖風景正好,吾欲與之會。”
“諾。”
書信很快就送到劉備手中,時劉備正心煩魏延這把頂在他眉心的尖刀,但是漢壽城未建之時尚且難攻,如今漢壽大城將成,如何攻?
那種打不過任由人家施為的感覺真是難受。
劉備早就聽說孫權江北被奪,心下冷笑,當初曹昂攻吾汝不來相助,今下丟了江北反來相邀,當真趨利小人!
遂欲發書推拒,賈詡勸道:“今者曹昂勢大,先前孫權懷他樣心思,已然失了江北,今主公與之相會,可以其不守盟約為由斥之,當頭棒喝後,孫權定然不敢輕視,如此倆家同盟,共禦曹昂,方可守土。”
劉備點頭,欣然道:“文和所言極是,既如此,吾便去赴此宴。”
賈詡笑道:“雖是如此,卻也要彰顯吾荊南威勢,可帶關將軍及其麾下八百精銳刀手以壯聲勢,其時孫權定然不敢小覷。”
劉備從之,喚關羽往去準備,自手書一封,交予手下送與孫權。
孫權收到劉備書信,知劉備應允之意,遂差人喚周瑜,想好好了解了解劉備是個什麽樣的人。
不幾日,周瑜至,入內拜見。
“今孫劉聯合,需至誠之心,不可如往日那般,故吾需知劉備此人,還望公瑾為吾分說。”
周瑜拱手,沉吟半晌,“劉備此人,梟雄也。”
“此人善忍,能隱,多施仁德於民眾使人傳其仁名,卻殺三郡妨礙其攬權者,深有城府。”
孫權點頭,“善,梟雄,吾不懼也,隻要吾二人攜手共應曹昂便是,來日將前事說開,將日後如何應對曹昂說定,便無事也。”
周瑜亦是點頭,他說劉備是梟雄就是想讓孫權重視,最起碼劉備這種同盟比與蠢人同盟要好得多。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孫權攜五百江東衛橫大船於湖上,放上幾案,擺上酒漿,時新果蔬,並幾碟子肉食,待劉備至。
不多時,周瑜輕聲道:“主公,劉備已至。”
孫權放眼去看,便見一支船隊宛如一支利箭一般朝這邊急速駛來。
孫權遠遠望去,隻見當先船上立著一人,身著黑紅袍服,手能過膝,有異人之相,左側立著一將,身著綠袍,手執大刀,甚是威武。
劉備亦望見孫權大船,見一人負手立在船板上,麵有紫髯,相貌遠遠的卻是看不清,隻覺得氣度遠勝常人。
劉備至,孫權使人迎劉備並關羽並貼身親衛等十數人上船。
劉備笑道:“有勞仲謀等吾多時也。”
孫權笑道:“主等客至,豈不正合禮數?”
二人大笑入座。
先痛飲數杯,孫權便屏退左右,劉備亦讓關羽遠離一些等候。
孫權執酒微微躬身道:“先前之事,吾之誤也,還望玄德公恕罪。”
劉備笑道:“若仲謀如此說,江北之事吾亦有責也。”
二人同飲,長歎曹昂兵鋒,日後兩家需盡心竭力抵之方是。
言談暢快,酒亦喝的舒坦,孫權令人燉了一鍋鮮美的魚湯,二人正待品嚐美味,卻聞一聲長笑:“汝二人暢飲何不喚吾?莫非懼吾乎?”
二人大驚,忙起身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