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糜竺收到曹昂書信,收拾收拾便往荊州來,十數日便至。
時蒯越、徐庶、孟建三人已然將三郡公、私田、戶籍冊目等整理完畢呈與曹昂,曹昂皺著眉頭看了一天。
在他想象中荊州的局勢就夠爛了,但是看完這些冊目他才發現,這比他想象的還要爛的多。
劉備奪取的幾郡稱作荊南之地,曹昂手中握著荊北三郡,但是劉備手下諸郡比曹昂手下三郡好管理的多。
因為眾世家都集結在襄陽附近,宛如一隻吸血的水蛭,不斷抽取著荊州的血液。
從賬冊上來看,因戰亂的原因,許多公田早就變做私田,而許多肥沃的私田又被世家以各種正當的名義占了過去,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以合法手段掩蓋非法目的。
至於那些貧瘠的不算好的田地,直接被鄉間那些大家宗族占了去,這些大家宗族盤踞在鄉間,是鄉裏最大的勢力。
若是都殺了,那荊州民眾得沒一半。
曹昂揉了揉頭,荊州土地之憂,需要分兩步走啊!
連夜將筆下的計劃完善了一番,隻待糜竺至,便可準備施行。
卻說劉備自大婚以來,終於又嚐到了美人的滋味,更兼這位夫人很是體貼,伺候的劉備很是舒坦。
劉備都不敢相信一個大家小姐對自己竟能做到這般地步,後來想了想,或許是個人魅力太大,少女嘛,都崇拜英豪。
荊南得賈詡相助,收拾的是井井有條,最起碼劉備不用太過操心,二位賢弟招兵買馬,增強荊南勢力,曹昂小兒亦不來侵犯,東西都是盟友,遠處更有馬騰相助,還擔心甚麽?
因此劉備有節製的在這位新夫人身上快活,可謂是如膠似漆,好是舒爽。
卻說糜竺至襄陽,來見曹昂,曹昂忙請之入,將鄉間私田的賬冊給糜竺看,“子仲,汝且看看這些土地,多少錢帛能買過來?”
糜竺看著那厚厚的賬冊就有些頭大,自己這位主公,真是個敢花錢、敢想的主。
糜竺翻閱完畢,苦笑著對曹昂道:“主公這些田地鮮少良田,若是隻論價格,萬金之數便可,但是...”
“但是甚麽?”
糜竺苦笑道:“田地乃是民眾的命根子,錢帛有一時之用,難做一世之用,民眾不見得便會售賣。”
曹昂道:“且住,汝所言,吾知也,待吾喚眾人至,吾等再討論一番。”
曹昂遂喚徐庶、孟建、蒯越至,三人與糜竺見禮,尋位坐下。
曹昂遂道:“如今荊州民生凋敝,世家最富,治此沉屙需下猛藥,吾有一計,諸君試聽。”
眾人皆拱手道:“願聞主公之謀。”
曹昂道:“前者吾將荊州鄉間私田冊目與子仲看,子仲言說萬金便可買下,因此吾欲斥資萬金買下三郡民眾之田!”
眾人皆大驚,也就糜竺好點,剛才已經被震一次了,這次被震感覺震撼不是那麽大。
曹昂看三人皆欲進言,擺手道:“且坐下,聽吾說完。”
曹昂正色道:“諸君可是覺得曹昂之言著實不著調?”
四人忙道不敢。
曹昂笑道:“且先聽完,諸君再作論斷。”
“荊州民眾不富,為何不富?”
曹昂點名,“異度,汝說!”
蒯越尷尬道:“良田大多積聚在世家手中,每年糧食產出也大多落入世家之手。”
曹昂擺擺手示意蒯越坐下,“異度可知吾今日為何未喚蔡瑁?”
蒯越搖頭,言說不知,曹昂怒哼一聲,“因為他蔡瑁奸!而汝蒯越蒯異度,對荊州民眾還算上心!”
蒯越忙站起來請罪。
曹昂擺手,“異度坐下便是,吾無譴責汝之意,世家所為,亦是為了自身,這不過是劉表無能向眾世家妥協所結出來的果子罷了。”
曹昂看著眾人,“但是如今,劉表已死,如今荊州之主是吾,吾可以給眾世家利益,但是不屬於世家的,統統給吾呈上來!”
蒯越隻覺得後背冷汗涔涔,曹昂的霸道與那種梟雄迫人的氣勢,讓他有點兒怕。
曹昂道:“第一步,用萬金將三郡民眾手中私田買過來,然後施行再分配。”
四人敏銳的抓到那三個字“再分配”!
曹昂道:“荊州民眾不富,缺少良田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土地不夠。”
曹昂看著眾人,“土地不夠,產出的糧食不夠,民眾怎能富起來?”
“都買過來,然後分田!”
四人都驚呆了,還能這麽玩?
在徐庶的心裏,曹昂是個雄才大略的明主,但是曹昂這一手玩的比會做生意的商人都秀,這不糜竺糜子仲一臉崇拜的望著主公?
在蒯越心裏,曹昂是個善大略的、識人才的,荊州如今政務井井有條,雖然是他們衝在第一線幹活,但是絕對與主公的分派密不可分。
在孟建的心裏,曹昂是個攻城略地戰無不勝又關心民眾的好君主,但是他剛才實在想不到這位主公居然玩這麽大的手筆!
糜竺已經不想說啥了,他覺得這位主公要是去做生意,行商賈之事,天下巨富是妥妥的。
前半句是虧死的買賣,但要是加上後半句,那是穩賺不賠。
四人都在謀劃,徐庶想的是民心,蒯越想的是聲望,糜竺想的是三郡稅收一年該有多少,孟建想的是曹昂為何如此機敏。
曹昂笑道:“如何?吾此謀如何?”
四人反應過來,忙拜道:“主公大才!”
糜竺忙問道:“如今荊州府庫之中可有萬金?”
徐庶剛想迴答,曹昂笑道:“此事莫要擔心,府庫之中無萬金便借,以荊州名義借徐州,以吾名義向甄氏借,當然,汝糜子仲也要借吾一些。”
眾皆大笑,糜竺道:“吾之家財,主公可任意取用!”
曹昂笑道:“玩笑之語罷了,隻是到時候尚需子仲出力,與公威,以及諸多小吏協同完成此事。”
糜竺拜道:“某必盡心竭力!”
“公威可願為此事以展胸中之才?”
孟建大喜:“臣多謝主公,必定助主公成此大事!”
眾人又計較一番方歸。
時蒯越、徐庶、孟建三人已然將三郡公、私田、戶籍冊目等整理完畢呈與曹昂,曹昂皺著眉頭看了一天。
在他想象中荊州的局勢就夠爛了,但是看完這些冊目他才發現,這比他想象的還要爛的多。
劉備奪取的幾郡稱作荊南之地,曹昂手中握著荊北三郡,但是劉備手下諸郡比曹昂手下三郡好管理的多。
因為眾世家都集結在襄陽附近,宛如一隻吸血的水蛭,不斷抽取著荊州的血液。
從賬冊上來看,因戰亂的原因,許多公田早就變做私田,而許多肥沃的私田又被世家以各種正當的名義占了過去,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以合法手段掩蓋非法目的。
至於那些貧瘠的不算好的田地,直接被鄉間那些大家宗族占了去,這些大家宗族盤踞在鄉間,是鄉裏最大的勢力。
若是都殺了,那荊州民眾得沒一半。
曹昂揉了揉頭,荊州土地之憂,需要分兩步走啊!
連夜將筆下的計劃完善了一番,隻待糜竺至,便可準備施行。
卻說劉備自大婚以來,終於又嚐到了美人的滋味,更兼這位夫人很是體貼,伺候的劉備很是舒坦。
劉備都不敢相信一個大家小姐對自己竟能做到這般地步,後來想了想,或許是個人魅力太大,少女嘛,都崇拜英豪。
荊南得賈詡相助,收拾的是井井有條,最起碼劉備不用太過操心,二位賢弟招兵買馬,增強荊南勢力,曹昂小兒亦不來侵犯,東西都是盟友,遠處更有馬騰相助,還擔心甚麽?
因此劉備有節製的在這位新夫人身上快活,可謂是如膠似漆,好是舒爽。
卻說糜竺至襄陽,來見曹昂,曹昂忙請之入,將鄉間私田的賬冊給糜竺看,“子仲,汝且看看這些土地,多少錢帛能買過來?”
糜竺看著那厚厚的賬冊就有些頭大,自己這位主公,真是個敢花錢、敢想的主。
糜竺翻閱完畢,苦笑著對曹昂道:“主公這些田地鮮少良田,若是隻論價格,萬金之數便可,但是...”
“但是甚麽?”
糜竺苦笑道:“田地乃是民眾的命根子,錢帛有一時之用,難做一世之用,民眾不見得便會售賣。”
曹昂道:“且住,汝所言,吾知也,待吾喚眾人至,吾等再討論一番。”
曹昂遂喚徐庶、孟建、蒯越至,三人與糜竺見禮,尋位坐下。
曹昂遂道:“如今荊州民生凋敝,世家最富,治此沉屙需下猛藥,吾有一計,諸君試聽。”
眾人皆拱手道:“願聞主公之謀。”
曹昂道:“前者吾將荊州鄉間私田冊目與子仲看,子仲言說萬金便可買下,因此吾欲斥資萬金買下三郡民眾之田!”
眾人皆大驚,也就糜竺好點,剛才已經被震一次了,這次被震感覺震撼不是那麽大。
曹昂看三人皆欲進言,擺手道:“且坐下,聽吾說完。”
曹昂正色道:“諸君可是覺得曹昂之言著實不著調?”
四人忙道不敢。
曹昂笑道:“且先聽完,諸君再作論斷。”
“荊州民眾不富,為何不富?”
曹昂點名,“異度,汝說!”
蒯越尷尬道:“良田大多積聚在世家手中,每年糧食產出也大多落入世家之手。”
曹昂擺擺手示意蒯越坐下,“異度可知吾今日為何未喚蔡瑁?”
蒯越搖頭,言說不知,曹昂怒哼一聲,“因為他蔡瑁奸!而汝蒯越蒯異度,對荊州民眾還算上心!”
蒯越忙站起來請罪。
曹昂擺手,“異度坐下便是,吾無譴責汝之意,世家所為,亦是為了自身,這不過是劉表無能向眾世家妥協所結出來的果子罷了。”
曹昂看著眾人,“但是如今,劉表已死,如今荊州之主是吾,吾可以給眾世家利益,但是不屬於世家的,統統給吾呈上來!”
蒯越隻覺得後背冷汗涔涔,曹昂的霸道與那種梟雄迫人的氣勢,讓他有點兒怕。
曹昂道:“第一步,用萬金將三郡民眾手中私田買過來,然後施行再分配。”
四人敏銳的抓到那三個字“再分配”!
曹昂道:“荊州民眾不富,缺少良田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土地不夠。”
曹昂看著眾人,“土地不夠,產出的糧食不夠,民眾怎能富起來?”
“都買過來,然後分田!”
四人都驚呆了,還能這麽玩?
在徐庶的心裏,曹昂是個雄才大略的明主,但是曹昂這一手玩的比會做生意的商人都秀,這不糜竺糜子仲一臉崇拜的望著主公?
在蒯越心裏,曹昂是個善大略的、識人才的,荊州如今政務井井有條,雖然是他們衝在第一線幹活,但是絕對與主公的分派密不可分。
在孟建的心裏,曹昂是個攻城略地戰無不勝又關心民眾的好君主,但是他剛才實在想不到這位主公居然玩這麽大的手筆!
糜竺已經不想說啥了,他覺得這位主公要是去做生意,行商賈之事,天下巨富是妥妥的。
前半句是虧死的買賣,但要是加上後半句,那是穩賺不賠。
四人都在謀劃,徐庶想的是民心,蒯越想的是聲望,糜竺想的是三郡稅收一年該有多少,孟建想的是曹昂為何如此機敏。
曹昂笑道:“如何?吾此謀如何?”
四人反應過來,忙拜道:“主公大才!”
糜竺忙問道:“如今荊州府庫之中可有萬金?”
徐庶剛想迴答,曹昂笑道:“此事莫要擔心,府庫之中無萬金便借,以荊州名義借徐州,以吾名義向甄氏借,當然,汝糜子仲也要借吾一些。”
眾皆大笑,糜竺道:“吾之家財,主公可任意取用!”
曹昂笑道:“玩笑之語罷了,隻是到時候尚需子仲出力,與公威,以及諸多小吏協同完成此事。”
糜竺拜道:“某必盡心竭力!”
“公威可願為此事以展胸中之才?”
孟建大喜:“臣多謝主公,必定助主公成此大事!”
眾人又計較一番方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