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淩操計較完畢,翌日便來拜見曹昂。
曹昂聞淩操至,示意淩操且坐,將手頭的一些事物處理完畢,笑道:“坤桃可是在徐州住的不慣?”
淩操忙道:“得州牧大人關照,淩操一家方能安居徐州,怎會有他意?某今日前來,乃是有要事相稟!”
曹昂來了興趣:“不知有何要事?”
淩操忙道:“欲使州牧知曉,吾淩操一家非叛主之人也,隻因孫權欲使吾父子為不忠不義不孝之事,吾才遠離江東!”
曹昂道:“吾知坤桃品性,不知孫權欲令汝父子行何事?”
淩操拱手道:“此正是吾欲與州牧所說某一家棄江東之因。”
“那一日孫權召見吾兒淩統,令吾兒……”淩操將此事說的詳細,甚至連自己一家怎麽逃出來的都說了出來。
曹昂皺眉,如今與江東關係徹底裂開,孫權用什麽手段都是正常的,他擔憂的是,如今曹、孫已裂,孫尚香夾在中間應當如何自處?他不在的這些日子裏,孫尚香承擔了多少壓力?
何況孫尚香還有母親尚在,從人倫這方麵來說,他怎能又怎麽舍得讓孫尚香痛心?
“坤桃,汝且去休息,此事於吾來說不僅僅是公事,更重要的那部分是家事,若汝父子二人欲為吾效力,待吾從許都歸,再為汝二人安排職位。”
淩操大喜:“淩操拜謝主公!”
淩操退,曹昂也無心處理政務,遂歸府尋孫尚香。
曹昂歸府時,給大貓定做的房子來了,其實就是個沒門的籠子,除了底座之外四周都罩上麻布,主要是是防止帶大貓出去的時候嚇到別人。
時孫尚香正指揮著老虎適應新房子,一人一虎見曹昂歸來,忙迎上去,曹昂摸了摸撲過來的大貓,以示獎勵,然後將孫尚香摟在懷裏。
孫尚香麵色羞紅:“夫君不是在官署之中處理政務?今日怎地早歸?”
曹昂手探進孫尚香衣襟中,輕攏慢撚抹複挑,將孫尚香帶到書房中,示意跟在屁股後麵的大貓看門。
“嗷嗚!”大貓威風凜凜的蹲在書房門口,總算是有了老虎的樣子。
書房中有榻,曹昂坐在榻上,孫尚香順勢將兩條長腿緊緊纏在曹昂腰上。
看著孫尚香麵色迷離、一捏都能滴出水的樣子,曹昂心底一歎,手上動作卻又未停,假作不經意問道:“近日可想歸江東?”
孫尚香嬌軟的身子一下子緊繃,曹昂明顯感受到孫尚香在顫抖,心中暗道不妙,狠狠抽在孫尚香屁股上,“怎地,不願意伺候吾?”
孫尚香身子嬌軟,渾身被撚的無力,兩條腿纏不住,一下子滑到曹昂腳下,微微帶著哭腔,“妾...妾以為夫君要趕妾歸江東哩。”
撩開衣衫,大龍直接闖入小嘴兒之中,頂到一條靈滑的舌。
“唔...”
孫尚香乖乖的跪在地上伺候,曹昂遂將淩操所言之事說了出來,孫尚香想要抬頭,被曹昂按了下去,“乖,聽話!”
孫尚香那條靈舌才又開始滑動,“吾並非要趕汝歸江東,隻是汝母親尚在,汝夾在中間何其心痛?為夫不忍。”
孫尚香輕輕咬了下,曹昂倒抽一口涼氣,孫尚香帶著哭腔看著曹昂,“夫君這般玩弄妾身,哪裏不忍?”
曹昂苦笑,正待分說,孫尚香撥正,一下坐了上來,直視著曹昂的眼睛,“出嫁從夫,母親定然不會怨妾,今生若有機會便再見,若無機會便罷休。”
曹昂長歎一聲,狠狠上頂,直到孫尚香滿麵紅暈一句話說不出來方才罷休。
然後又去尋呂綺玲,言說此事,令呂綺玲多多看顧。
呂綺玲道:“如此不可長久,思念母親,乃是人倫之情,豈能以情欲止之?”
曹昂苦笑道:“如今江東與荊南聯合,非數年不能攻下,吾無計可施!”
呂綺玲白了曹昂一眼,“那汝便白日將妹妹弄暈過去?”
又仔細的為曹昂清理一番,呂綺玲道:“可否使人秘令妹妹與其母相見?”
曹昂忽然想起張昭,狠狠在呂綺玲臉上香了一個,“妙計,隻如今先歸許都,待吾計較完畢再行此事。”
呂綺玲紅著臉嗔怪,曹昂大笑,使眾人收拾行裝,來日便準備歸許都。
東西皆收拾完畢,曹昂又買了一車徐州本地禮物,為了歸許都之後送與眾人,選三千精兵,以魏延為副,車馬同行,往許都進發。
孫尚香從呂綺玲處得知曹昂正在想辦法,心情也不再失落,在她看來這天下沒甚麽能難住她的夫君。
因為大軍出行,多行荒外之路,因此曹昂放開大貓,這隻憊懶貨跑起來還是頗為威風的,三千精兵也是稱讚主公之虎威風堂堂。
曹昂心底輕歎,確實威風堂堂,就是實際版本不太一樣啊。
曹昂早使人報曹操,因此大軍屯紮甚是方便,隻帶一百軍士壓著車往府中去。
“文長,辛苦汝與眾軍士,這些錢帛汝與眾軍士分了,也算是吾送與汝等禮物。”
魏延拜謝,抬著幾個大箱子去城外與眾人分了。
曹昂清掃一番府邸,入書房中,打開暗格,裏麵堆滿了他與辛評不在的日子裏,錦衣衛搜集的各種消息,許都風雲便由這些消息攪動。
細細的收攏好,將大貓的房子搬進書房,曹昂令眾妻妾安守家中,令眾軍士繞府護衛,自帶禮物往丞相府來。
騎著赤兔,腰間掛著劍,一身黑錦袍,噠噠的馬蹄聲敲擊在大街上,五官中郎將歸來的消息被許都民眾傳遍許都。
將近年關,亦無太多政務,最忙的不過是巡行的軍士與掌管城中巡防的司馬防。
曹操在府中書房,曹昂將禮物送與丁夫人,見禮之後來見曹操。
曹操見曹昂大笑道:“吾兒征戰四方,卻是更英武了些!”
曹昂看著曹操頭上已有些許白發,心下感慨,卻是笑道:“父親虎踞許都,威勢亦是更勝往昔。”
曹操大笑,“來,坐,吾父子二人且小酌一番。”
“諾。”
曹昂聞淩操至,示意淩操且坐,將手頭的一些事物處理完畢,笑道:“坤桃可是在徐州住的不慣?”
淩操忙道:“得州牧大人關照,淩操一家方能安居徐州,怎會有他意?某今日前來,乃是有要事相稟!”
曹昂來了興趣:“不知有何要事?”
淩操忙道:“欲使州牧知曉,吾淩操一家非叛主之人也,隻因孫權欲使吾父子為不忠不義不孝之事,吾才遠離江東!”
曹昂道:“吾知坤桃品性,不知孫權欲令汝父子行何事?”
淩操拱手道:“此正是吾欲與州牧所說某一家棄江東之因。”
“那一日孫權召見吾兒淩統,令吾兒……”淩操將此事說的詳細,甚至連自己一家怎麽逃出來的都說了出來。
曹昂皺眉,如今與江東關係徹底裂開,孫權用什麽手段都是正常的,他擔憂的是,如今曹、孫已裂,孫尚香夾在中間應當如何自處?他不在的這些日子裏,孫尚香承擔了多少壓力?
何況孫尚香還有母親尚在,從人倫這方麵來說,他怎能又怎麽舍得讓孫尚香痛心?
“坤桃,汝且去休息,此事於吾來說不僅僅是公事,更重要的那部分是家事,若汝父子二人欲為吾效力,待吾從許都歸,再為汝二人安排職位。”
淩操大喜:“淩操拜謝主公!”
淩操退,曹昂也無心處理政務,遂歸府尋孫尚香。
曹昂歸府時,給大貓定做的房子來了,其實就是個沒門的籠子,除了底座之外四周都罩上麻布,主要是是防止帶大貓出去的時候嚇到別人。
時孫尚香正指揮著老虎適應新房子,一人一虎見曹昂歸來,忙迎上去,曹昂摸了摸撲過來的大貓,以示獎勵,然後將孫尚香摟在懷裏。
孫尚香麵色羞紅:“夫君不是在官署之中處理政務?今日怎地早歸?”
曹昂手探進孫尚香衣襟中,輕攏慢撚抹複挑,將孫尚香帶到書房中,示意跟在屁股後麵的大貓看門。
“嗷嗚!”大貓威風凜凜的蹲在書房門口,總算是有了老虎的樣子。
書房中有榻,曹昂坐在榻上,孫尚香順勢將兩條長腿緊緊纏在曹昂腰上。
看著孫尚香麵色迷離、一捏都能滴出水的樣子,曹昂心底一歎,手上動作卻又未停,假作不經意問道:“近日可想歸江東?”
孫尚香嬌軟的身子一下子緊繃,曹昂明顯感受到孫尚香在顫抖,心中暗道不妙,狠狠抽在孫尚香屁股上,“怎地,不願意伺候吾?”
孫尚香身子嬌軟,渾身被撚的無力,兩條腿纏不住,一下子滑到曹昂腳下,微微帶著哭腔,“妾...妾以為夫君要趕妾歸江東哩。”
撩開衣衫,大龍直接闖入小嘴兒之中,頂到一條靈滑的舌。
“唔...”
孫尚香乖乖的跪在地上伺候,曹昂遂將淩操所言之事說了出來,孫尚香想要抬頭,被曹昂按了下去,“乖,聽話!”
孫尚香那條靈舌才又開始滑動,“吾並非要趕汝歸江東,隻是汝母親尚在,汝夾在中間何其心痛?為夫不忍。”
孫尚香輕輕咬了下,曹昂倒抽一口涼氣,孫尚香帶著哭腔看著曹昂,“夫君這般玩弄妾身,哪裏不忍?”
曹昂苦笑,正待分說,孫尚香撥正,一下坐了上來,直視著曹昂的眼睛,“出嫁從夫,母親定然不會怨妾,今生若有機會便再見,若無機會便罷休。”
曹昂長歎一聲,狠狠上頂,直到孫尚香滿麵紅暈一句話說不出來方才罷休。
然後又去尋呂綺玲,言說此事,令呂綺玲多多看顧。
呂綺玲道:“如此不可長久,思念母親,乃是人倫之情,豈能以情欲止之?”
曹昂苦笑道:“如今江東與荊南聯合,非數年不能攻下,吾無計可施!”
呂綺玲白了曹昂一眼,“那汝便白日將妹妹弄暈過去?”
又仔細的為曹昂清理一番,呂綺玲道:“可否使人秘令妹妹與其母相見?”
曹昂忽然想起張昭,狠狠在呂綺玲臉上香了一個,“妙計,隻如今先歸許都,待吾計較完畢再行此事。”
呂綺玲紅著臉嗔怪,曹昂大笑,使眾人收拾行裝,來日便準備歸許都。
東西皆收拾完畢,曹昂又買了一車徐州本地禮物,為了歸許都之後送與眾人,選三千精兵,以魏延為副,車馬同行,往許都進發。
孫尚香從呂綺玲處得知曹昂正在想辦法,心情也不再失落,在她看來這天下沒甚麽能難住她的夫君。
因為大軍出行,多行荒外之路,因此曹昂放開大貓,這隻憊懶貨跑起來還是頗為威風的,三千精兵也是稱讚主公之虎威風堂堂。
曹昂心底輕歎,確實威風堂堂,就是實際版本不太一樣啊。
曹昂早使人報曹操,因此大軍屯紮甚是方便,隻帶一百軍士壓著車往府中去。
“文長,辛苦汝與眾軍士,這些錢帛汝與眾軍士分了,也算是吾送與汝等禮物。”
魏延拜謝,抬著幾個大箱子去城外與眾人分了。
曹昂清掃一番府邸,入書房中,打開暗格,裏麵堆滿了他與辛評不在的日子裏,錦衣衛搜集的各種消息,許都風雲便由這些消息攪動。
細細的收攏好,將大貓的房子搬進書房,曹昂令眾妻妾安守家中,令眾軍士繞府護衛,自帶禮物往丞相府來。
騎著赤兔,腰間掛著劍,一身黑錦袍,噠噠的馬蹄聲敲擊在大街上,五官中郎將歸來的消息被許都民眾傳遍許都。
將近年關,亦無太多政務,最忙的不過是巡行的軍士與掌管城中巡防的司馬防。
曹操在府中書房,曹昂將禮物送與丁夫人,見禮之後來見曹操。
曹操見曹昂大笑道:“吾兒征戰四方,卻是更英武了些!”
曹昂看著曹操頭上已有些許白發,心下感慨,卻是笑道:“父親虎踞許都,威勢亦是更勝往昔。”
曹操大笑,“來,坐,吾父子二人且小酌一番。”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