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袁紹上次欲搶奪徐州紙製作之法,審配進言,令手下以魏武卒訓練之法所得百人往之,為曹昂全殲。
袁紹雖大怒,卻對曹昂虎豹騎的戰鬥力暗暗稱羨,也想弄一支這樣的人馬,把審配召去,詳細問了,審配忙與袁紹說的詳盡。
袁紹考慮了幾日,決心成立“檢密府”,密召審配前來。
“正南,徐州紙之事令吾痛定思痛,決心建一支不下於曹昂小兒虎豹騎的精銳!”
審配心中大喜,所能為袁紹籌備此事,不說日後在袁紹心中的地位,掌握的權力也大的嚇人,日後在袁譚手下,更能受到重用!
“配敢不效死命以報主公乎?”
袁紹命審配於軍中選五千精銳死士,審配秘建一校場,為此五千人訓練之用,以兵家魏武殘篇為綱,力求練出一支勝過虎豹騎的虎士。
審配把這五千軍往死裏練,供應肉食、細麵饅頭、熱湯、鋒利的刀刃,每次較技拚殺,用的都是真刀槍,死傷者無數,五千軍漸漸減少,但是走出校場的人,都有一股子血腥味,看任何人都是看死人的眼神。
軍成一千五百餘人,袁紹大喜,毫不介意這些人虎狼一般的眼神,反而稱喜。
袁紹為檢驗這些人的本事,特使審配於冀州行查奸之權,審配大喜,與這些人著黑衣,配黑刀,麵塗黑染,於冀州掀起一股血腥的浪潮,人皆稱之為“夜鬼”。
卻說曹昂在徐州建了公學,聚徐州無力討生活的讀書人得五百人,供給吃喝住宿,每月發與少量財貨。
五百餘人具皆感激不盡,稱讚曹昂仁德,於徐州之地四處宣揚曹昂之名,徐州之人感曹昂恩德,多有立生祠者。
曹昂令魯肅設考場,於五百餘人之中甄別優劣,優者為師,劣者為副師,每三月品評一次,優劣發與財錢大不相同,因此人皆不敢懈怠。
徐州民眾如今收入來源多樣,種田依舊為主流,曹昂把大批的金子投入徐州,由州府操縱,將糧價定的較低,又減少了農戶的稅賦,種田之人隻需十畝,便可滿足一家所需。
曹昂恐民眾手中無錢等到豐收之日,特下令,凡是專種田的貧民,州府每一畝都會有相應財貨補貼,又下嚴令,若有人貪墨,人人皆可殺之無罪。
因此徐州上下貧民無一人不感恩戴德,徐州上下大小家族皆不敢觸怒曹昂。
不種田者,有捕魚之屬,有伐木之屬,更有采藥之屬,人人皆有事可做,有錢可得,有飯可吃。
因徐州紙之利曹昂十之八九盡投入徐州之中,由是,徐州興盛。
一日,曹昂正揣摩這青鹽如何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人報典滿自荊襄歸。
曹昂以為糜竺船圖到手,心下暗喜,典滿至,言說劉表之事,曹昂心下始警,召楊修來商議。
曹昂使典滿再說與楊修聽一遍,楊修沉吟半晌道:“劉表,號為荊州八駿,金玉在外,少謀少斷,荊州世家諸多,其能任州牧此些年,非人英兵硬,無過妥協周轉罷了。”
“德祖此言,可是說那劉表懼荊襄諸世家欲隔岸觀火,遂不敢出兵乎?”
“然也,然也需使丞相警之,公子宜發書與丞相,使丞相有所警覺。”
曹昂笑道:“德祖此言得之,不過要勞煩汝跑一趟了。”
楊修愕然,以手指己,“吾?”
曹昂笑道,“可不正是汝,天下可還有第二人叫楊德祖?”
“然……”
楊修欲言,曹昂揮手打斷,“汝隨吾辛勞多時,吾也無甚與之,況汝家中尚有老父,汝二人數月不見,汝定思之!”
楊修還欲推阻,曹昂已手書完二信,塞在楊修手中,“此二信具與吾父,此乃軍令,汝楊德祖可能接之?”
楊修眼角一紅,“修拜謝公子!”
曹昂笑著扶起楊修,“汝既然做了吾之主簿,吾自然要為汝著想,迴去勸勸汝父,莫要與父親作對,吾不在許都,若是有事,鞭長莫及也!”
楊修再度拜謝,“修願為公子效死命!”
曹昂道:“典滿,汝護送德祖歸去,小心汝南趙雲!”
“諾,公子,可是吾不想吾爹啊!”典滿撓了撓頭,跟典韋在一起老挨揍,跟公子在一起有酒肉,傻子都會選!
曹昂對這家夥真的無語,有時候精有時候憨,擺了擺手讓二人出去準備。
二人告退,曹昂敲打著桌麵,思慮著下一步,該如何走。
“先生,先生你汝不能進去,汝若再靠前,休怪吾等不客氣了!”
“來啊,吾乃江東之使,汝欲令汝主背上殺使的名聲,盡管動手!”
府門外吵嚷聲四起,以曹昂的聽力。怎麽可能聽不到,皺眉道:“左右與吾去看,生了何事,於府門前吵嚷。”
左右應聲去了,不多時來迴報,“江東使者步騭在門外吵鬧著要見主公!”
曹昂眉頭一皺,確是把步騭晾的時間長了些。
“來人,宣其入內!”
“諾!”
步騭至,整理衣冠,拱手行禮道:“江東步騭見過州牧大人!”
曹昂一聲冷笑:“孫權尚有臉遣使至吾徐州否?”
隻一句話,便把步騭噎的說不上話來,本是選婿,又非美人計,孫尚香早就心儀曹昂,孫權卻百般阻撓,阻撓也就罷了,在人離去之時尚且妄動刀兵,何其不能容人也!
步騭訥訥無言,曹昂道:“君有何事?”
步騭如蒙大赦,“為徐州紙之事而來也!”
曹昂笑道:“汝可知孫權欲以徐州紙製作之方為迎娶尚香之禮乎?”
步騭滿腦門子汗,一句話憋一次,確實是孫權不甚要麵皮,但是這麽直接的提出來,真的不能好好談話啊!
“徐州紙之事,吾已告訴江東,有事去找糜竺,糜竺大商,吾必不虧損,最後條陳於吾之前,若可即成,不然徐州也不差汝江東那點份額!”
“可糜竺不在徐州!”
“那是汝的事,若是再敢在府門前鬧事,吾不介意取汝項上頭顱以正法令!”
步騭默然而退,不敢再擾。
袁紹雖大怒,卻對曹昂虎豹騎的戰鬥力暗暗稱羨,也想弄一支這樣的人馬,把審配召去,詳細問了,審配忙與袁紹說的詳盡。
袁紹考慮了幾日,決心成立“檢密府”,密召審配前來。
“正南,徐州紙之事令吾痛定思痛,決心建一支不下於曹昂小兒虎豹騎的精銳!”
審配心中大喜,所能為袁紹籌備此事,不說日後在袁紹心中的地位,掌握的權力也大的嚇人,日後在袁譚手下,更能受到重用!
“配敢不效死命以報主公乎?”
袁紹命審配於軍中選五千精銳死士,審配秘建一校場,為此五千人訓練之用,以兵家魏武殘篇為綱,力求練出一支勝過虎豹騎的虎士。
審配把這五千軍往死裏練,供應肉食、細麵饅頭、熱湯、鋒利的刀刃,每次較技拚殺,用的都是真刀槍,死傷者無數,五千軍漸漸減少,但是走出校場的人,都有一股子血腥味,看任何人都是看死人的眼神。
軍成一千五百餘人,袁紹大喜,毫不介意這些人虎狼一般的眼神,反而稱喜。
袁紹為檢驗這些人的本事,特使審配於冀州行查奸之權,審配大喜,與這些人著黑衣,配黑刀,麵塗黑染,於冀州掀起一股血腥的浪潮,人皆稱之為“夜鬼”。
卻說曹昂在徐州建了公學,聚徐州無力討生活的讀書人得五百人,供給吃喝住宿,每月發與少量財貨。
五百餘人具皆感激不盡,稱讚曹昂仁德,於徐州之地四處宣揚曹昂之名,徐州之人感曹昂恩德,多有立生祠者。
曹昂令魯肅設考場,於五百餘人之中甄別優劣,優者為師,劣者為副師,每三月品評一次,優劣發與財錢大不相同,因此人皆不敢懈怠。
徐州民眾如今收入來源多樣,種田依舊為主流,曹昂把大批的金子投入徐州,由州府操縱,將糧價定的較低,又減少了農戶的稅賦,種田之人隻需十畝,便可滿足一家所需。
曹昂恐民眾手中無錢等到豐收之日,特下令,凡是專種田的貧民,州府每一畝都會有相應財貨補貼,又下嚴令,若有人貪墨,人人皆可殺之無罪。
因此徐州上下貧民無一人不感恩戴德,徐州上下大小家族皆不敢觸怒曹昂。
不種田者,有捕魚之屬,有伐木之屬,更有采藥之屬,人人皆有事可做,有錢可得,有飯可吃。
因徐州紙之利曹昂十之八九盡投入徐州之中,由是,徐州興盛。
一日,曹昂正揣摩這青鹽如何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人報典滿自荊襄歸。
曹昂以為糜竺船圖到手,心下暗喜,典滿至,言說劉表之事,曹昂心下始警,召楊修來商議。
曹昂使典滿再說與楊修聽一遍,楊修沉吟半晌道:“劉表,號為荊州八駿,金玉在外,少謀少斷,荊州世家諸多,其能任州牧此些年,非人英兵硬,無過妥協周轉罷了。”
“德祖此言,可是說那劉表懼荊襄諸世家欲隔岸觀火,遂不敢出兵乎?”
“然也,然也需使丞相警之,公子宜發書與丞相,使丞相有所警覺。”
曹昂笑道:“德祖此言得之,不過要勞煩汝跑一趟了。”
楊修愕然,以手指己,“吾?”
曹昂笑道,“可不正是汝,天下可還有第二人叫楊德祖?”
“然……”
楊修欲言,曹昂揮手打斷,“汝隨吾辛勞多時,吾也無甚與之,況汝家中尚有老父,汝二人數月不見,汝定思之!”
楊修還欲推阻,曹昂已手書完二信,塞在楊修手中,“此二信具與吾父,此乃軍令,汝楊德祖可能接之?”
楊修眼角一紅,“修拜謝公子!”
曹昂笑著扶起楊修,“汝既然做了吾之主簿,吾自然要為汝著想,迴去勸勸汝父,莫要與父親作對,吾不在許都,若是有事,鞭長莫及也!”
楊修再度拜謝,“修願為公子效死命!”
曹昂道:“典滿,汝護送德祖歸去,小心汝南趙雲!”
“諾,公子,可是吾不想吾爹啊!”典滿撓了撓頭,跟典韋在一起老挨揍,跟公子在一起有酒肉,傻子都會選!
曹昂對這家夥真的無語,有時候精有時候憨,擺了擺手讓二人出去準備。
二人告退,曹昂敲打著桌麵,思慮著下一步,該如何走。
“先生,先生你汝不能進去,汝若再靠前,休怪吾等不客氣了!”
“來啊,吾乃江東之使,汝欲令汝主背上殺使的名聲,盡管動手!”
府門外吵嚷聲四起,以曹昂的聽力。怎麽可能聽不到,皺眉道:“左右與吾去看,生了何事,於府門前吵嚷。”
左右應聲去了,不多時來迴報,“江東使者步騭在門外吵鬧著要見主公!”
曹昂眉頭一皺,確是把步騭晾的時間長了些。
“來人,宣其入內!”
“諾!”
步騭至,整理衣冠,拱手行禮道:“江東步騭見過州牧大人!”
曹昂一聲冷笑:“孫權尚有臉遣使至吾徐州否?”
隻一句話,便把步騭噎的說不上話來,本是選婿,又非美人計,孫尚香早就心儀曹昂,孫權卻百般阻撓,阻撓也就罷了,在人離去之時尚且妄動刀兵,何其不能容人也!
步騭訥訥無言,曹昂道:“君有何事?”
步騭如蒙大赦,“為徐州紙之事而來也!”
曹昂笑道:“汝可知孫權欲以徐州紙製作之方為迎娶尚香之禮乎?”
步騭滿腦門子汗,一句話憋一次,確實是孫權不甚要麵皮,但是這麽直接的提出來,真的不能好好談話啊!
“徐州紙之事,吾已告訴江東,有事去找糜竺,糜竺大商,吾必不虧損,最後條陳於吾之前,若可即成,不然徐州也不差汝江東那點份額!”
“可糜竺不在徐州!”
“那是汝的事,若是再敢在府門前鬧事,吾不介意取汝項上頭顱以正法令!”
步騭默然而退,不敢再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