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要撿,都不準看。”,陣陣喝令聲在夏軍陣營中響起,但是很多夏軍將士,已經偷偷將紙片塞進了懷裏。
這便是李承業的目的!通過‘空中撒網’的方式,將中興府的驚變傳到夏軍軍營。好讓更多的底層將士知道,他們的都城已經毀了,皇上也沒了。
在沒有效忠對象的情況下,他們的軍心,也就無可避免的沒了。
也是冷兵器時期,影響戰爭勝敗的主要因素除了裝備、軍隊素質外,就是軍心了。
通常兩軍對壘時,瓦解軍心的最好辦法就是殺了對方主帥,斬斷帥旗。在通信不便的情況下,軍隊的指揮是做不到口口相傳的。所以帥旗,就成了一支軍隊的精神支柱。一旦支柱倒了,軍隊的潰敗也就無可避免。
眼下李承業讓人在信中說,因為夏國國主昏庸無道,聽信奸人誤國。所以導致上蒼降下天罰,使得京城的皇親國戚,朝廷大員都失去人性,變成飲毛茹血的野獸。
因而大元奉勸對麵的夏軍,不要再執迷不悟的為昏庸國主走上覆滅的道路。
當然,若是向元軍投降的話,元軍會放下之前的恩怨,饒他們一命。更關鍵的是,還允許他們移民元國,給他們賜予田地。
尤其是最後一句的‘賜予田地’,可謂是正中大多數將士的下懷。
大元的甘肅行省已經成立了四年了,如今那裏怎麽樣,很多底層將士都已經知道了。
從前吃不起飯的人,去了那裏就能有田有地,吃飽了飯,還能娶妻生子。
這生活,他們簡直是想都不敢想。
如果說從前他們還有些不信,但隨著這次進入甘州境內,眼見為實的富庶景象,讓他們不得不信。
而且攻打夏國的甘肅軍團中,有不少將士原來都是夏國人。
他們翻天覆地的變化,無一不在證明,元國的生活確實比夏國優渥百倍。對於他們這些沒有田地,隻有爛命一條的窮苦人來說,更是最容易活下去的生路。
況且大元對夏國移民的門檻並不低!確切的說,對任何國家的移民門檻都不低。甘肅行省從前又本是夏國的領土,那裏生活的百姓也多是夏國人。他們就算移民,也沒有多大的差別。
在這之前,他們雖然有移民的想法,但因自己已經加入了夏國的軍隊,脫離了普通人的身份,所以害怕移民元國會被對方拒絕甚至殺頭。
那麽現在,有了大元涼王府的保證,他們就沒多少顧慮了。
再加上國主都死了,京城都亂了。估摸著夏國也完了,與其跟著不把他們當人的蒙古主子,還不如投降大元,種田種地也是條活路。
所以相關的利益取舍,根本就不用考慮太多。
哲別召集了所有蒙夏軍將,一起商議對策。嵬名令公瞧著營帳中間像小山似的信箋,心裏已古井無波。如果說在事情沒有公布之前,他還會因此而頭疼。那麽在事情已經公布於眾後,他便什麽顧慮都沒有了。
因為底層將士,已經找到了活路。若是誰敢冒著大不韙,擋住他們的活路,那就隻能引起眾怒。你死我亡,便是唯一的結果。
哲別不是傻子,顯然也清楚這一點。便先沉默了好一會兒後,讓在場的軍將們都感受到了如山的壓力。才不硬不軟的威脅說,今晚的守營任務交給新附軍。至於夏軍,守了這麽多天,也該歇歇了。
這麽敷衍的話,誰還聽不明白。那些夏軍將領都沉著臉沒說話,也懶得看嵬名令公了。見此,嵬名令公不得不站出來,向哲別應承說,全聽對方的安排。
故障晚上,剛撤迴來的元軍觀察到,黃河沿線的布防點出現大的軍事調動。顯然蒙軍那邊不信任駐防的夏人,所以都換上了自己人。
雖然新附軍不算自己人,隻能算是蒙古人的炮灰。但相比對他們充滿敵意的夏人,更加恐懼他們的金國降軍更值得信任一些。
不過令蒙軍沒想到的是,元軍在采取了攻心之戰後,就再沒有渡河。一連三天,原本還精神緊張的新附軍將士,也不免鬆懈了下來。
但在夏軍營地!出於蒙軍的不信任考慮,他們被包圍在蒙軍和新附軍的營地中間。而且中軍大營,還在蒙軍的眼皮子底下。這樣堂而皇之的威脅之意,讓夏軍營地的將士更加對蒙軍充滿怨念了。
此刻營帳裏,嵬名令公點著元國生產的香燭,看著元國時下最盛行的小說拓本《西遊記》。因香燭是帶有驅蚊效果的藥燭,所以帳內也沒有蚊子。唿唿唿的元國自動風扇在不斷轉動,帶起一陣陣清風。
這是元國的齒輪風扇,裏麵有轉軸。在手動搖動了一會兒後,就可以自動轉一會兒。雖然還是有些不方便,但比起扇子,風勁更足。
這東西在大元上市的時間也不長,並且數量不多,所以賣起來也不便宜。嵬名令公能弄到這東西,也是底下人孝敬給他的。如果有冰塊的話,扇出來的風更加清涼。
隻是出外領軍,冰塊自然是不可能有的。
正看‘唐僧收服白龍馬’的情節看得入迷,外麵突然轟的一聲,地麵猛然一陣,像是有什麽爆炸了。馬上唿喊聲四起,外麵的軍隊被驚動。
具體嵬名令公隻是抬了抬頭,便接著將目光轉迴小說。反正他現在被解除了兵權,外麵也有蒙古人看著。無論發生了什麽事兒,他也鞭長莫及了。
“啯啯---”,一聲蟲鳴,嵬名令公的看書興致又被打擾。隨即門簾被人從外掀開,就見走進來兩人。
“將軍,我來救你出去了。”,來人一見著嵬名令公,馬上跪下道。
“老夫並不生命之虞啊!”,嵬名令公已猜到來人的目的,但還是裝作不明白道。
“將軍,國主沒了,京城亂了。你就是不在乎你自個兒,也想想全軍將士吧?他們都是跟著將軍出征了,難道你就忍心親眼看著他們變成蒙古人的炮灰麽?”。
這便是李承業的目的!通過‘空中撒網’的方式,將中興府的驚變傳到夏軍軍營。好讓更多的底層將士知道,他們的都城已經毀了,皇上也沒了。
在沒有效忠對象的情況下,他們的軍心,也就無可避免的沒了。
也是冷兵器時期,影響戰爭勝敗的主要因素除了裝備、軍隊素質外,就是軍心了。
通常兩軍對壘時,瓦解軍心的最好辦法就是殺了對方主帥,斬斷帥旗。在通信不便的情況下,軍隊的指揮是做不到口口相傳的。所以帥旗,就成了一支軍隊的精神支柱。一旦支柱倒了,軍隊的潰敗也就無可避免。
眼下李承業讓人在信中說,因為夏國國主昏庸無道,聽信奸人誤國。所以導致上蒼降下天罰,使得京城的皇親國戚,朝廷大員都失去人性,變成飲毛茹血的野獸。
因而大元奉勸對麵的夏軍,不要再執迷不悟的為昏庸國主走上覆滅的道路。
當然,若是向元軍投降的話,元軍會放下之前的恩怨,饒他們一命。更關鍵的是,還允許他們移民元國,給他們賜予田地。
尤其是最後一句的‘賜予田地’,可謂是正中大多數將士的下懷。
大元的甘肅行省已經成立了四年了,如今那裏怎麽樣,很多底層將士都已經知道了。
從前吃不起飯的人,去了那裏就能有田有地,吃飽了飯,還能娶妻生子。
這生活,他們簡直是想都不敢想。
如果說從前他們還有些不信,但隨著這次進入甘州境內,眼見為實的富庶景象,讓他們不得不信。
而且攻打夏國的甘肅軍團中,有不少將士原來都是夏國人。
他們翻天覆地的變化,無一不在證明,元國的生活確實比夏國優渥百倍。對於他們這些沒有田地,隻有爛命一條的窮苦人來說,更是最容易活下去的生路。
況且大元對夏國移民的門檻並不低!確切的說,對任何國家的移民門檻都不低。甘肅行省從前又本是夏國的領土,那裏生活的百姓也多是夏國人。他們就算移民,也沒有多大的差別。
在這之前,他們雖然有移民的想法,但因自己已經加入了夏國的軍隊,脫離了普通人的身份,所以害怕移民元國會被對方拒絕甚至殺頭。
那麽現在,有了大元涼王府的保證,他們就沒多少顧慮了。
再加上國主都死了,京城都亂了。估摸著夏國也完了,與其跟著不把他們當人的蒙古主子,還不如投降大元,種田種地也是條活路。
所以相關的利益取舍,根本就不用考慮太多。
哲別召集了所有蒙夏軍將,一起商議對策。嵬名令公瞧著營帳中間像小山似的信箋,心裏已古井無波。如果說在事情沒有公布之前,他還會因此而頭疼。那麽在事情已經公布於眾後,他便什麽顧慮都沒有了。
因為底層將士,已經找到了活路。若是誰敢冒著大不韙,擋住他們的活路,那就隻能引起眾怒。你死我亡,便是唯一的結果。
哲別不是傻子,顯然也清楚這一點。便先沉默了好一會兒後,讓在場的軍將們都感受到了如山的壓力。才不硬不軟的威脅說,今晚的守營任務交給新附軍。至於夏軍,守了這麽多天,也該歇歇了。
這麽敷衍的話,誰還聽不明白。那些夏軍將領都沉著臉沒說話,也懶得看嵬名令公了。見此,嵬名令公不得不站出來,向哲別應承說,全聽對方的安排。
故障晚上,剛撤迴來的元軍觀察到,黃河沿線的布防點出現大的軍事調動。顯然蒙軍那邊不信任駐防的夏人,所以都換上了自己人。
雖然新附軍不算自己人,隻能算是蒙古人的炮灰。但相比對他們充滿敵意的夏人,更加恐懼他們的金國降軍更值得信任一些。
不過令蒙軍沒想到的是,元軍在采取了攻心之戰後,就再沒有渡河。一連三天,原本還精神緊張的新附軍將士,也不免鬆懈了下來。
但在夏軍營地!出於蒙軍的不信任考慮,他們被包圍在蒙軍和新附軍的營地中間。而且中軍大營,還在蒙軍的眼皮子底下。這樣堂而皇之的威脅之意,讓夏軍營地的將士更加對蒙軍充滿怨念了。
此刻營帳裏,嵬名令公點著元國生產的香燭,看著元國時下最盛行的小說拓本《西遊記》。因香燭是帶有驅蚊效果的藥燭,所以帳內也沒有蚊子。唿唿唿的元國自動風扇在不斷轉動,帶起一陣陣清風。
這是元國的齒輪風扇,裏麵有轉軸。在手動搖動了一會兒後,就可以自動轉一會兒。雖然還是有些不方便,但比起扇子,風勁更足。
這東西在大元上市的時間也不長,並且數量不多,所以賣起來也不便宜。嵬名令公能弄到這東西,也是底下人孝敬給他的。如果有冰塊的話,扇出來的風更加清涼。
隻是出外領軍,冰塊自然是不可能有的。
正看‘唐僧收服白龍馬’的情節看得入迷,外麵突然轟的一聲,地麵猛然一陣,像是有什麽爆炸了。馬上唿喊聲四起,外麵的軍隊被驚動。
具體嵬名令公隻是抬了抬頭,便接著將目光轉迴小說。反正他現在被解除了兵權,外麵也有蒙古人看著。無論發生了什麽事兒,他也鞭長莫及了。
“啯啯---”,一聲蟲鳴,嵬名令公的看書興致又被打擾。隨即門簾被人從外掀開,就見走進來兩人。
“將軍,我來救你出去了。”,來人一見著嵬名令公,馬上跪下道。
“老夫並不生命之虞啊!”,嵬名令公已猜到來人的目的,但還是裝作不明白道。
“將軍,國主沒了,京城亂了。你就是不在乎你自個兒,也想想全軍將士吧?他們都是跟著將軍出征了,難道你就忍心親眼看著他們變成蒙古人的炮灰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