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可謂是蔑蒙長這麽大以來,過得最開心的日子了。弟弟妹妹由阿爸領著,並且時而還帶他們去鎮上轉轉。想吃什麽,阿爸都給他們買。連冰糕,都可以天天吃呢。這種做夢一樣的日子,蔑蒙都有點擔心哪天夢醒了就什麽都沒有了。
可惜擔心什麽就來什麽,過了半個月的光景,他阿爸就要走了。不僅如此,村裏那些剛迴來的特訓兵,也都要遠行。聽他阿爸說,他們要去的地方是祖地。蔑蒙是在欽察草原出生的,記憶裏隻有灰白色的帳篷和幽深的樹林與荒草。至於傳說中的祖先之地,就更沒什麽印象了。
反正在他眼裏,哪裏都比不上現在這樣的日子。有著漂亮的房子住,甜甜的糖果,美味的罐頭以及豐富的食物。再也不用吃生硬又加了粗鹽的肉塊,簡直幸福極了。
所以他完全不能理解,他阿爸為什麽要離開村裏,去那完全就是荒野的祖先之地。
“大郎,我走了,你要在家幫額吉好好照顧弟弟妹妹知道嗎?”,忽勒蹲下身子,與蔑蒙對視道。
“嗯!”,蔑蒙不情不願的應了一聲,帶著些許哽咽。
“把這個拿上。這裏麵住著一條狼。當有人欺負你時,那條狼就會給你力量,幫你打敗壞人。”,忽勒從綠色的軍裝上撕下一枚袖章,上麵是一隻縮小版的狼。
“真的嗎?”,蔑蒙有些不敢置信道。畢竟這事兒太匪夷所思了。“長生天在上,阿爸怎會騙你?我們草原男兒,都是一隻狼。但隻有迴到祖低,才能擁有狼的力量。”,忽勒寵溺的解釋道。
一旁的阿吉雅已經淚眼婆娑了。忍不住道:“孩子阿爸,你就放心去吧。家裏一切都有我操持著,迴來就有熱餅備著。”。
“阿吉雅!”,忽勒將其緊緊地抱在懷裏。蔑蒙和弟弟妹妹也分別抱住忽勒的大腿,充滿了不舍。
‘嘶’,一聲哨聲響起,那是集合的信號。知道不能多待了,忽勒鬆開阿吉雅,又在蔑蒙等人臉上逐一親了口,就果決的轉身離去。蔑蒙立時眼睛酸酸的,跟著追了上去。
就見忽勒趕到村口,那裏已經聚集了村裏的特訓兵。
“報數!”,隨著一聲令下,眾人齊齊報數。隨後啪的揮動馬鞭,像風似的消失在村口。
此行忽勒他們的終點是阿勒坦山以北,也就是蒙古境內。不過突破點不再是也迷裏,而是伊州郡北境。雖然那裏多是荒漠戈壁,可是在少數山腳下,還是有一片片冰川融水的綠洲。更重要的是,那裏的綠洲集中在南麵,也就是大元境內。所以北麵的蒙古駐軍極少,適合他們突入蒙境。
這是大元針對蒙古挑唆夏國,進攻大元甘肅行省做出的反擊。所以讓被蒙古趕走的蔑兒乞部重迴蒙古,迴到他們的祖地製造麻煩。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李承績讓帥府養了他們這麽多年,又一直善待他們的族人,為的就是今日讓他們替大元效力。
不管出於官麵還是私情,忽勒他們也必須得好好效力。一來族人還在大元養著,想要他們繼續受到優待,就必須好好替大元出氣;二來蔑兒乞部被滅族之仇可不是那麽容易淡化的。忽勒他們受大元扶持,也算是有了報仇的力量和機會。因而怎能不抓住機會好好表現一番呢?
隻是此行注定不是坦途!祖地在漠北更北,緊靠吉利吉思部。和大元還隔著一段距離,初期注定隻能靠他們自己。
這也算是大元對他們的考驗!
如果初期連腳跟都站不穩,那後續也就沒有扶持的必要了。到底大元不養廢物。
所以每個出征的蔑兒乞人,都抱著必死的態度。包括忽勒,他也不能保證自己還能活著迴來。好在家人在大元過得不錯,隻要他們不背叛大元,想來就是死後,家人也不會受到苛責。
他們出發的兩天後,夏國中興府。作為夏國的都城,雖比不上東邊金國中都的宏偉,西邊大元馬魯的繁華,但在塞外,這是獨一無二的大城了。人口有四十多萬,特別是近年來夏國戰事頻繁,逃難來的人口越來越多,中興府的人口有望突破五十萬。
可惜無論是夏國朝廷還是中興府的百姓,都對突然增加的巨量人口感到憂心甚至厭惡。
因為這些逃難來的百姓都是拖家帶口的普通人,原本在他們家鄉就因為土地兼並而沒有什麽收入,現在跑到中興府,就更連種地的機會都沒有了。
可是人總要吃喝的!夏國又不像大元,開設各種工坊製造就業崗位,充分吸納過多的社會勞動力。隻派出比往日多一倍的軍隊,守住四方城門,將一切無家可歸的百姓趕出城外。
不聽話的就殺了,聽話的就趕到外麵等死。
為防止難民犯上作亂,官府還是拿出部分錢糧設粥棚的。盡管都是陳年爛米,而且還摻了沙子、草根,但也是這些無以為生的難民唯一糊口的食物。
隻是難民的數量太多了,官府的粥棚更多的是一種形式。每天剛施粥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會一滴粥水都不剩。因此每天都有人餓死!
中興府附近能吃的東西也幾乎都被吃光了。包括樹皮,都剝盡了。一些富家大戶或是撤進城裏,或是躲在牆體又厚又高的莊子裏,防止遭了難民的毒手。
整個中興府周圍,都是一片人間地獄的景象。
齊王世子--李德旺就是這個時候迴到熟悉的都城。
“給點吃的吧!”
“求求你給點吃的吧!”,看到李德旺的馬車氣派不凡,一些躺在路邊的難民有氣無力的乞求道。
“世子,不要理會。”,劉有榮見李德旺麵有猶豫之色,馬上提醒道。這些人已經餓了這麽久,兩隻眼睛都是綠的。如果露出一點糧食,說不得他們這輛車都被難民扒了。
“哎!”,知道劉有榮說得對,李德旺放下車簾,忍住不看那些難民的臉。
可惜擔心什麽就來什麽,過了半個月的光景,他阿爸就要走了。不僅如此,村裏那些剛迴來的特訓兵,也都要遠行。聽他阿爸說,他們要去的地方是祖地。蔑蒙是在欽察草原出生的,記憶裏隻有灰白色的帳篷和幽深的樹林與荒草。至於傳說中的祖先之地,就更沒什麽印象了。
反正在他眼裏,哪裏都比不上現在這樣的日子。有著漂亮的房子住,甜甜的糖果,美味的罐頭以及豐富的食物。再也不用吃生硬又加了粗鹽的肉塊,簡直幸福極了。
所以他完全不能理解,他阿爸為什麽要離開村裏,去那完全就是荒野的祖先之地。
“大郎,我走了,你要在家幫額吉好好照顧弟弟妹妹知道嗎?”,忽勒蹲下身子,與蔑蒙對視道。
“嗯!”,蔑蒙不情不願的應了一聲,帶著些許哽咽。
“把這個拿上。這裏麵住著一條狼。當有人欺負你時,那條狼就會給你力量,幫你打敗壞人。”,忽勒從綠色的軍裝上撕下一枚袖章,上麵是一隻縮小版的狼。
“真的嗎?”,蔑蒙有些不敢置信道。畢竟這事兒太匪夷所思了。“長生天在上,阿爸怎會騙你?我們草原男兒,都是一隻狼。但隻有迴到祖低,才能擁有狼的力量。”,忽勒寵溺的解釋道。
一旁的阿吉雅已經淚眼婆娑了。忍不住道:“孩子阿爸,你就放心去吧。家裏一切都有我操持著,迴來就有熱餅備著。”。
“阿吉雅!”,忽勒將其緊緊地抱在懷裏。蔑蒙和弟弟妹妹也分別抱住忽勒的大腿,充滿了不舍。
‘嘶’,一聲哨聲響起,那是集合的信號。知道不能多待了,忽勒鬆開阿吉雅,又在蔑蒙等人臉上逐一親了口,就果決的轉身離去。蔑蒙立時眼睛酸酸的,跟著追了上去。
就見忽勒趕到村口,那裏已經聚集了村裏的特訓兵。
“報數!”,隨著一聲令下,眾人齊齊報數。隨後啪的揮動馬鞭,像風似的消失在村口。
此行忽勒他們的終點是阿勒坦山以北,也就是蒙古境內。不過突破點不再是也迷裏,而是伊州郡北境。雖然那裏多是荒漠戈壁,可是在少數山腳下,還是有一片片冰川融水的綠洲。更重要的是,那裏的綠洲集中在南麵,也就是大元境內。所以北麵的蒙古駐軍極少,適合他們突入蒙境。
這是大元針對蒙古挑唆夏國,進攻大元甘肅行省做出的反擊。所以讓被蒙古趕走的蔑兒乞部重迴蒙古,迴到他們的祖地製造麻煩。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李承績讓帥府養了他們這麽多年,又一直善待他們的族人,為的就是今日讓他們替大元效力。
不管出於官麵還是私情,忽勒他們也必須得好好效力。一來族人還在大元養著,想要他們繼續受到優待,就必須好好替大元出氣;二來蔑兒乞部被滅族之仇可不是那麽容易淡化的。忽勒他們受大元扶持,也算是有了報仇的力量和機會。因而怎能不抓住機會好好表現一番呢?
隻是此行注定不是坦途!祖地在漠北更北,緊靠吉利吉思部。和大元還隔著一段距離,初期注定隻能靠他們自己。
這也算是大元對他們的考驗!
如果初期連腳跟都站不穩,那後續也就沒有扶持的必要了。到底大元不養廢物。
所以每個出征的蔑兒乞人,都抱著必死的態度。包括忽勒,他也不能保證自己還能活著迴來。好在家人在大元過得不錯,隻要他們不背叛大元,想來就是死後,家人也不會受到苛責。
他們出發的兩天後,夏國中興府。作為夏國的都城,雖比不上東邊金國中都的宏偉,西邊大元馬魯的繁華,但在塞外,這是獨一無二的大城了。人口有四十多萬,特別是近年來夏國戰事頻繁,逃難來的人口越來越多,中興府的人口有望突破五十萬。
可惜無論是夏國朝廷還是中興府的百姓,都對突然增加的巨量人口感到憂心甚至厭惡。
因為這些逃難來的百姓都是拖家帶口的普通人,原本在他們家鄉就因為土地兼並而沒有什麽收入,現在跑到中興府,就更連種地的機會都沒有了。
可是人總要吃喝的!夏國又不像大元,開設各種工坊製造就業崗位,充分吸納過多的社會勞動力。隻派出比往日多一倍的軍隊,守住四方城門,將一切無家可歸的百姓趕出城外。
不聽話的就殺了,聽話的就趕到外麵等死。
為防止難民犯上作亂,官府還是拿出部分錢糧設粥棚的。盡管都是陳年爛米,而且還摻了沙子、草根,但也是這些無以為生的難民唯一糊口的食物。
隻是難民的數量太多了,官府的粥棚更多的是一種形式。每天剛施粥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會一滴粥水都不剩。因此每天都有人餓死!
中興府附近能吃的東西也幾乎都被吃光了。包括樹皮,都剝盡了。一些富家大戶或是撤進城裏,或是躲在牆體又厚又高的莊子裏,防止遭了難民的毒手。
整個中興府周圍,都是一片人間地獄的景象。
齊王世子--李德旺就是這個時候迴到熟悉的都城。
“給點吃的吧!”
“求求你給點吃的吧!”,看到李德旺的馬車氣派不凡,一些躺在路邊的難民有氣無力的乞求道。
“世子,不要理會。”,劉有榮見李德旺麵有猶豫之色,馬上提醒道。這些人已經餓了這麽久,兩隻眼睛都是綠的。如果露出一點糧食,說不得他們這輛車都被難民扒了。
“哎!”,知道劉有榮說得對,李德旺放下車簾,忍住不看那些難民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