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魯七區外的達紹爾酒肆,正值飯點,但進來客人不多,店裏的生意很一般。


    掌櫃的不在,夥計們也都三三兩兩的打著哈欠。


    這時外麵響起報童的聲音,隻聽:“號外號外!大元銀行三日後發行紙幣,第納爾禁止使用了。”。


    盡管今日的《大元日報》、《唿羅珊商報》、《馬魯早報》等官方報紙都已報道了此事,但這號外卻是大元銀行發行紙幣的增印,上麵詳細的介紹了發行紙幣的麵額和大元官方對流通領域的貨幣管理體製。


    事關自己的錢袋子,就是那些昏昏入睡的跑堂夥計也緊張了起來。


    這時一個臉上黑乎乎,留著寸發,一副苦力漢打扮的男子邊招唿報童買了報紙,邊大步向店內走去。正巧掌櫃從樓上下來,也喊住了正要往別處賣報的報童。


    “嘿,小子,給我也來份報紙。”,掌櫃的圓臉小眼,明顯的東方人長相。


    隨著大元在甘肅行省站穩腳跟,來自東方的商人就多了起來。從元夏共治的涼州開始,一直到馬魯,沿途都可以看到這些中原商人馱著商貨的身影。


    而大元向來又重視對商業的扶持,所以有利的商業環境也促使這些商人趨之若鶩。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有錢賺!


    根據馬魯現在寬鬆的移民政策,隻要進入大元的國境,在移民司注測戶籍,就可以獲得大元國籍。這樣變相的吸引了中原商人的到來,增加人口。


    現在馬魯就出現了不少中原商人經營的酒肆、客棧和一些低端的服務業。至於工坊之類的製造業,因大元本身就有不少本地工坊主,且工藝也很精湛。所以一時半會兒,這些後來的中原商人隻能選擇較為低端的產業。


    比如這開在七區的酒肆,服務對象主要就是手裏沒多少錢的普通百姓。那生意,自然也就一般般了。畢竟但凡有些勢力和錢財的,都會往城中心擠。


    當下因昨日的襲殺案,官府派出兵力戒嚴。這促使本就生意一般的酒肆,更加生意慘淡了。


    現在好不容易有客人進來,可讓店裏的夥計沒那麽困了。


    “有包間嗎?”,那男子徑直問道。


    “有的有的,客觀樓上請!”,夥計連忙湊上前道。


    這時掌櫃也買了報紙,衝著夥計道:“你去忙活吧!”,說著,就親自將男子引上樓。


    “王爺有交代嗎?”,男子見左右無人,突然壓低聲音道。


    掌櫃的麵色不變,背對著男子道:“將軍莫急,王爺說了,隻要你方便行事,天山、楚河兩地,都可以是你的封地。”。


    “我要見王爺!”,到了包間,男子直接提出條件。


    “將軍,王爺不可能見你的。”,掌櫃的拒絕道。


    “見不到王爺,此事也便不用提了。”,男子起身便要往外走。


    “嘿,有話好好說嘛。將軍難道還不清楚,你現在已經是粘板上的魚肉,就等落刀了。”,


    這話讓男子身子一僵,有些惡狠狠的盯著掌櫃。


    “將軍應該知曉,按照舊歲軍調,你早該在一月之前便啟程趕迴和州駐地的。但國主卻以敏妃有孕為由,命你在京城陪產。這女人生孩子,男人陪著是何道理?況且你隻是敏妃的表哥,雖有些‘苟且’的風言風語,但我相信將軍是清白的。”,


    “什麽苟且?你吧嘴巴放幹淨點兒!”,男子氣唿唿道。敏妃便是耶律渾忽,被李承績納入後宮後,成為四妃之一。因是前朝公主,和李承績從前有些嫌隙。所以在宮裏很是安靜。平時也很少和各宮妃嬪來往,安心住在自己的雲光殿。


    隻是她也是個有福之人!


    雖然承寵的日子不多,但竟然也有孕了。如今還不過三月,渾忽又常常因感懷家破人亡,而悶悶不樂。這使得胎像就不大穩。李承績念及渾忽家無餘親,便讓本來要去和州赴任的龍格丁裏留在馬魯,好與渾忽說說話,以寬解渾忽的心境。


    這是官麵上的說辭,事實上,還有另一個版本。


    那就是宮裏有傳言說,渾忽的孩子是龍格丁裏的。因為剛過一多月光景的年節大宴上,龍格丁裏曾在宮裏留宿一晚。雖然當時留宿的不隻他一人,但是當時有人看到他和渾忽在花園裏單獨相處。


    再加上龍格丁裏從前和渾忽就私交不錯,當初在乃蠻人竊據巴拉沙滾時,還一起密謀著起義。聽說他們當時就是孤男寡女,共處一室。盡管二人乃是表兄妹,但馬魯親兄妹結為夫婦都有,更何況是表兄妹。


    即便現在馬魯的法律已經明令禁止近親結婚,但是在百姓們印象中,這種思維觀念還沒徹底改變。於是這種傳言一出,就被很多人信以為真。並且許多人還揣測,李承績將龍格丁裏留在馬魯,就是為了調查這件事的真假。


    盡管官麵上也對此辟謠,嚴懲散播謠言者。可是有些事兒,官方越是遮掩的,民間就越信以為真。何況這又牽扯到給皇室帶綠帽子的醜聞,就更加令人感興趣了。


    也正因此,作為夏國齊王暗使的掌櫃劉有榮,才會搭上龍格丁裏這條線。


    說起來,夏國對大元霸占甘肅四州之地,是狠的咬牙切齒的。但是從前實力不夠,根本不敢想奪迴舊地。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戰事的結束,東麵又從金國的戰事上撈了許多好處。另外蒙古人也知會了夏國。如果夏國對西麵的大元用兵,會免除他們的歲貢。並且將金國的秦鳳路幾個州府交給夏國治理。


    到底蒙古也見不得大元的壯大!


    畢竟大元和蒙古都是一丘之貉,發展的路線都是靠軍事吞並。蒙古滅國了多少部落,大元就滅了多少國家。甚至連投靠他們的迴鶴,都直接出兵滅了。這對蒙古的臉麵來說,簡直就是蔑視和屈辱。


    隻是之前考慮到攻金之戰在即,做不到兩麵開戰。而且大元的實力也不容小視,為避免兩敗俱傷,給蒙古帝國造成無法預料的後果,還是以和談結束了爭端。


    現在雖也不敢輕易的撕破臉,但讓夏國這隻小綿羊給大元製造點麻煩,也不是壞事。


    另外根據從馬魯傳來的情報,大元已經在西麵用兵了。東麵這邊,那自然就有機可乘了。


    (謝謝各位書友的支持,卡文卡久了,所以更新慢了。現在狀態調整過來了,會做到穩定更新的。希望各位書友的票票也投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起中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做的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做的事並收藏雄起中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