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局勢,在場的軍將都一清二楚。


    盡管在外人看來,唿羅珊總督府風光無限。但隻有他們知道,時間拖得越久,對護教軍就越發不利。因為花拉子模的戰事,已經在前些日子,就告一段落了。


    整個原屬於剌賈德親王的勢力,也都被收編或擊潰。


    花拉子模腹地,也再無反對摩訶末的勢力。


    並且康裏部族出身的可敦,已與摩訶末冰釋前嫌。當著花拉子模文武百官的麵,在玉龍傑赤,發誓母子二人將再無間隙。


    原本還有些蠢蠢欲動的欽察草原諸部,也就此派遣使者,送上貢品,表示臣服。


    波斯之地的各方總督,也都見勢不妙。跟著派遣使者,向摩訶末效忠。


    雖是嘴上說說,但花拉子模境內,似是真的安定下來了。


    因而接下來,花拉子模的精力,必定投入東邊的唿羅珊。


    對於這塊肥肉,花拉子模可是垂涎日久。如今被唿羅珊總督府搶食了,自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所以一旦料理完國內的亂局,摩訶末必定領軍南下。


    即便李大氣在班師迴朝時,留下了足夠的兵馬封鎖阿特拉克河穀。但是被動防守,總是受製於人。且再好的城池,也需要人來守護。若是摩訶末投入大量的兵力,不計代價的攻打希爾凡、古昌等關城。那再堅固的關口,也有失陷的風險。


    再有摩訶末的消息,如果再靈通一些。那麽他一定顧不得國內的亂局,兵行險招。


    因為唿羅珊總督府,已經在唿羅珊的戰事上,投入了八成的兵力。蒲華、阿母等郡,也就相對的兵力空虛。


    如果有奇兵突至,那麽唿羅珊總督府的腹地,就定然起了軒然大波。不說境內一片欣欣向榮之景被打破,蒲華、阿母等城,還有丟失的風險。


    畢竟當今唿羅珊的地界,幾乎無人不知蒲華的富有。在玉龍傑赤、柯提等城已成廢土的情況下,摩訶末定然不會白白放過這樣的城池。


    那到時候,護教軍就首尾難顧,陷入兩難了。


    除此以外,對唿羅珊總督府極為不利的,還有大遼。因為一直以來,唿羅珊總督府都借著大遼的威勢,拉虎皮、扯大旗。


    但是眼下與迴鶴戰事中,卻暴露出了大遼戰力低下的弊端。


    像仰吉八裏的戰事,就從春日破冰開始,交戰到了現在。聽聞大遼投入了五萬兵力,死傷慘重。但不算堅固的仰吉八裏城,卻一直久攻不下。


    同時北邊的蒙古部族,也得到蒙古大汗的授意,開始頻繁侵擾大遼的北境。


    幾個臣服於大遼的葛邏祿部落,也都轉投蒙古人。大遼的腹地七河草原,就此不複安寧。


    更可氣的是!


    得到大遼菊爾汗寵信的原乃蠻王子,落魄大汗--屈出律,在得到菊爾汗北返召集乃蠻部族的授令後,竟然強占也迷裏城。不僅不抵抗侵擾北境的部族,還用重利引·誘他們,一起侵擾大遼北境。


    要知道,也迷裏城可是德宗西遷時,大遼的都城。雖然後來遷移到了巴拉沙袞,可是也迷裏城,仍一直是大遼的陪都。


    如今被強占,就等同在大遼的臉麵上狠狠的踩了一腳。


    使得當下,大遼朝堂一片混亂。中書令李世昌,還遭受諸位朝中大員的彈劾。說是其用人不察,致使大遼蒙羞。


    盡管此事乃大遼聖上一意孤行,但出了事,必然要有人擔責。且有人暗地裏,密謀串聯了不少人。所以李世昌以在眾口鑠金的指責下,自願辭官了。


    也就是說,唿羅珊總督李承績最為倚靠的大遼以及中書令李世昌,都已失去了用處。


    因此這樣的形勢,對唿羅珊總督府來說,是極為不利了。


    李承績也沒瞞著他們!在親征也裏的路上,就讓李大力將事務司搜羅到的消息,都透露給諸位文臣武將。


    他也不怕眾人有異心!


    因為在說出這件事之前,他心中早有萬全的準備。所以這番作為,更多的是為了甄選出可用之人。


    畢竟自古以來,從來都是‘同甘易,共苦難。’。在危難之際,才能更加試探出人的真心假意。


    也是人心隔豆皮!他雖想重用這些剛投的文臣武將,但是能否擔當大用,他並不知曉。所以就用這個不算法子的法子。


    如今看諸位文臣武將的反應,還算滿意。


    此時場上,聽到帖木兒滅裏的質疑,阿利·不剌神情微妙道:“莫非帖木兒將軍,有破敵之計?”。


    由於一路行來,護教軍都勢如破竹。所以阿利·不剌,也沒有獻功的機會。如今護教軍好不容易碰上釘子,自然迫切的想要立下功勞。


    到底是剛加入總督府的新人!即便得到了隨軍參讚的實職,也因寸功未立的緣故,而當得不太安穩。旁的不說,就說那些隨他一起加入護教軍的波斯謀士,就一直與他關係微妙。


    像當下,同為隨軍參讚的弗拉特,就立即出聲道:“帖木兒將軍征戰多年,必定有破敵之計吧!”。


    雖沒明著否決阿利·不剌,但話裏的意思,卻是聲音援帖木兒滅裏的。


    “在下與帖木兒將軍共事有些時日,自知其不會誇誇其談的。”,參讚賈拉赫,也跟著出言道。


    由於對這些新加入的謀士,並不了解。並且也裏之戰,也近在眼前。李承績便在軍中,特意設了隨軍參讚司。其中內設參讚數人,名額並不限定。地位由高到底,分別為參讚、副參讚,級別與千戶長、千夫長相當。


    在戰時,聽令於指揮戰事的統帥,為其出謀劃策。


    像現在的也裏之戰,隨軍參讚就是聽令於李承績的。


    不過因李承績並不親自指揮戰事,所以諸位參讚,實則聽令於兵部大狄萬李大氣。


    也是李承績知道自己有幾把刷子!提提意見,指點迷津,或許還可以。但是真指揮大的戰事,就有些吃力了。


    比如冬日的馬魯之戰,實際就是漏洞百出。尤其是佯敗之際,差點就成了真的潰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起中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做的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做的事並收藏雄起中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