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斯迪馬知道卡爾瑪伊的意思,指著臉,就要大聲駁斥。以自己在教內的地位,很少有人敢對他出言不遜。


    “咳咳!”,一直坐在上首,像是泥菩薩一般的阿德茲,終於出聲道:“北邊的大遼總督信奉真神之事,老夫也有所耳聞。雖說教義與我等有些許不同之處,但與巴拉沙袞的菊兒汗相比,卻都是真神的信徒。”。


    這話一出口,每個人的心思又都不一樣了。希斯迪馬是沉著臉,閉口不言。那些對護教軍抱有敵意的人,則變得謹慎起來,觀察著其他人的反應。


    但是那些對護教軍相對親近的商賈,就以為阿德茲是站在護教軍這邊的,便紛紛為護教軍說話。


    這麽說著說著,眾人就議定。各自約束好自己的下人,盡量少給護教軍添亂。若是護教軍需要,還可以派人幫著守城。同時湊出一份錢糧,算是一種臣服護教軍的姿態。


    如此安排,大部分商賈都欣然同意。隻有那些堅定的什葉派教徒,對此抱有異議。但想到城中是護教軍得勢,也不得不跟著出錢出糧。雖然量不多,但也表明了一種態度。


    到了這時候,外麵的天色也不早了。阿德茲見大事已定,就不再久留在座的賓客。


    可是過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一部分賓客又迴到沙巴·穆罕穆德府。這些是以希斯迪馬為首的,對護教軍抱有敵意的什葉派教徒。他們不願意護教軍掌控尼沙布爾,打破什葉派在此地的統治地位。


    就想著訴諸武力,將護教軍趕出尼沙布爾之地。


    但先前護教軍勢大,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直到現在,外有帖木兒滅裏率領的花拉子模援軍,內有護教軍兵力空虛,正是他們趁勢趕走護教軍的好時機。


    阿德茲知道他們為什麽去而複返,就出聲勸道:“你們剛才也看見了!那些眼裏隻有錢,貪·婪的商人們,不願與遼軍為敵。我等若是脅迫他們,說不得就給遼軍通風報信去了。”。


    原本他也有給護教軍製造麻煩的念頭。但是看到人心不齊後,他就按下了這個心思。到底他要以家族為重!一旦做出了後悔萬分的決定,說不得就讓沙巴·穆罕穆德家族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可遼軍是清教,以穆聖後人自居。若讓其占據尼沙布爾,我等教派,就隻能屈居於清教之下了。”,希斯迪馬憂心忡忡道。


    見阿德茲麵有遲疑,又接著說道:“先前有句話我沒說!其實護教軍在城中的兵力,不足千人。”。之前在賓客麵前,他隻說了護教軍帶領近三千騎離開。具體的人數,卻是未知。


    一來是考慮到人心不齊,避免落下把柄。二來是護教軍的虛實,事關重大。不是極為親信之人,不可言說。


    也是護教軍到底有多少人進城,實際涉及到軍事機密。隻要不用心查探,一般人也瞧不出來。


    所以在那麽多賓客跟前,他隻說了一個大概。


    “不足千人?!”,阿德茲有些驚訝。隨即麵上,又顯出些許喜色。因為如此一來,趕走護教軍,就很有可能了。


    到底這個時代的富家大戶,基本都有私人護衛。隻要統合起來,就是一股不小的軍事力量。之前亦納勒術守城時,就欲要抽調他們的護衛。


    還是用大筆的糧草和第納爾,才讓亦納勒術打消了這個念頭。所以此時此刻,他們都有製造亂局的能力。


    “這---異教徒教化多端!若是起兵,說不得惹下大禍!”,阿德茲有些擔憂道。


    這話一說,那些以他為首的什葉派教徒,都知道他是心動了。之前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幫他說話的希斯迪馬,更是急聲道:“異教徒的教義,與我等全然不同。若是教徒背·真神,我等又置於何地?!”。


    雖然有些遮遮掩掩,但意思已經很露·骨了。


    到底他們的地位,就是因什葉派而興。如果信徒都沒了,那他們的地位就絕對會受到威脅。


    阿德茲立時麵色一緊。他最擔心的,也是失去當前的地位。隻是他心裏,還有一條退路。那就是皈依清教,從而成為清教的伊瑪目。以他在什葉派的地位,投靠清教,地位自然不會差了。


    但這隻是一種可能!


    依照護教軍在蒲華、阿母等郡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們這些伊瑪目的權利,絕對會比現在大打折扣。


    畢竟清教的伊瑪目,是要得到唿羅珊總督的冊封。雖然有一定的俸祿可拿,但在唿羅珊的法律麵前,沒有任何特權。他就聽說有伊瑪目以權謀私,被護教軍剝奪伊瑪目資格的。


    因自己的家族已足夠顯赫了,他其實並不會以權謀私。但是他更擔心,護教軍會奪走他的家產。


    蒲華、阿母、那黑沙不等城的抄家行動,他也有所耳聞。曾經他在當地,與不少富家大戶交好。但是經過那次抄家行動,不少富家大戶逃的逃,死的死。


    很多祖上的積產,都頃刻間化為烏有。


    想到自己的家族作為圖斯城最顯赫的家族之一,他就有些擔心與害怕。因此想了想後,便決定派人再探探護教軍的虛實。也好掂量一二,估摸著勝算幾何。


    到了晚些時候,一個被他收買花大價錢收買的百夫長透露消息說。因花拉子模援軍的趕到,圖斯城的護教軍,其實已派出去了七成。軍營外巡邏的兵丁,隻是故弄玄虛罷了。


    再結合護教軍對城內實行更加嚴厲的‘城禁’,並不讓他們富家大戶的守衛幫助巡城的事實,他不免相信了護教軍百夫長的消息。就再次召集那些對遼軍抱有敵意的什葉派信徒和少數富商大賈,商量著起兵反叛。


    為防止消息走漏,他們刻意選在午夜子時動手。


    而在百裏之外,卡拉沙夫河河穀。對峙了整整一日的護教軍和花拉子模援軍,已都安營紮寨。原本他們是隔河互射,相互叫罵。直來到當下,才終於消停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起中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做的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做的事並收藏雄起中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