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降蒙古後,成吉思汗並沒給予他顯赫的官職。便隻攝封了一個千戶那顏,解除兵權。手上除了一千戶牧民,便再無其他。所以實際上,已很難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了。


    當下聽著護衛的言語,他麵色有些尷尬。也是不能顯露出不滿,因此隻能假笑的迎合著。


    卻不知他這番姿態,倒更叫蒙古人看不起。


    對於這等人,窩闊台是無心理會的。就麵色淡然的看著城牆上的守軍越來越多,不為所動。


    沒多久,城門就被合上。城牆上的守軍,也都嚴陣以待。


    不過除此之外,卻再沒有別的動作。


    也是這兩年,夏軍在蒙古人手上,吃了不少敗仗。所以一看到蒙古人,就不免有些發怵。


    此時看到數百蒙古騎兵兵臨城下時,也不敢隨意迎戰。


    窩闊台就這麽等著,城牆上的西夏守軍,依舊沒有半分動靜。這讓他也覺得甚是沒趣,就拉起彎弓,射出一箭後,迅速領著護衛離去。


    等過些年,他再來時。整個西夏,都會在蒙古人膝下乞命。


    時光很快,轉眼就冬去春來,草長鶯飛。1208年的腳步,也悄然而至。


    中原大地,偏居一隅的大宋正是嘉定元年。北方日暮沉沉的雄主大金,則是泰和八年。距離開禧北伐,已經過去了兩個年頭。


    而在安於西域的大遼,已經是天禧三十一年了。距離亡國喪鍾敲響的時間,也越來越近。整個大遼,也更加動蕩不安。


    但在巴拉沙袞,此時還是一派平靜。春天的氣息彌漫,教安坊兩旁的胡楊樹,也長出了嫩芽。


    “大義,少爺還沒來信麽?”,一間售賣波斯商貨的鋪子裏,竹青堵在門前道。


    “呃--少爺公務繁忙,可能要多等些時日···”,被堵個正著的李大義,有些尷尬的笑著解釋道。


    在如花產子後,他就迴到巴拉沙袞,完成李承績交代的任務。但沒成想,李承績又來了一封書信,讓他留在巴拉沙袞。主要幫著打理教安坊的生意,以及負責李承績與李府的書信來往。


    當然,大遼大朝政之事、官場隱秘,也要時時注意。好叫李承績多多了解,有備無患。


    更有蒙古來的消息,也要通過他的手,進行中轉。


    雖然他心裏很想迴到李承績身邊,但李承績交代的任務,他又必須完成。便安耐著心思,留在巴拉沙袞。


    而竹青,則是因李承績兩年未歸,心裏想念得緊。所以一直督促李大義給李承績寫信,好得到應允,前往蒲華服侍。


    尤其是得知李承績在蒲華,收了幾個沒嬌娘後,更是心急如焚。


    李大義是被逼著沒辦法了,連李府都不敢迴。就來教安坊轉轉,好躲避竹青的追問。


    不成想,還是被找到了。


    聽到他這樣說,竹青顯然不滿意。就頗為不滿道:“哼!公務繁忙-公務繁忙--你這幾天,總是用這套說辭糊弄於我。”。


    李大義立即麵帶苦色,解釋道:“少爺現在是唿羅珊總督了。每日要處理的政務,是數以百計。哪裏比得上咱們,清閑至此。”。


    但女人若是不講理起來,是怎麽也說不通的。竹青雖知道李大義說得在理,嘴上還是不依不饒道:“那我不管!若再無來信,我就自個人去蒲華走一遭。


    假若有個三長兩短,那也算在你頭上。”。


    “哎!這---”,李大義很是為難道。一些圍觀的行商,則都不明所以。因為在他們眼裏,這位李掌櫃,可是這教安坊的主事人。所有往來客商,都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否則這教安坊,是很難有其容身之地。


    尤其是當前,消停了整個冬季的行商,又重新活躍起來。來自巴格達、波斯、北印度等地的行商,全都匯聚於此。喧鬧異常,極近繁華。


    並且數量,還是從前的數倍之多。


    這是因為李承績掌控蒲華、阿母、那黑沙不等城後,大幅削減通商關稅。並連續製定多條重商善政,促使更多商人,前往唿羅珊省經商。


    比如入籍之事!


    隻要在唿羅珊總督府控製下的城池,繳納足夠的錢財,就可以取得唿羅珊省的民籍。那麽在進入總督府的轄境時,從別處購入的商貨,是可以比非唿羅珊民籍的商人,低上一到兩成。


    如果購入鐵、糧、布匹、皮料等總督府收購之物,那麽過關的賦稅,還可以全免。


    都說商人是最重利的!


    看到近在眼前的好處後,就很難不心動。便紛紛想方設法的弄來總督府收購之物,送到蒲華、阿母等城交易。


    另有遇上麻煩時,也可以尋總督府,幫忙處理。對於擁有民籍的行商,卡迪一般都比較上心的。因為這與卡迪的政績,是直接相關的。


    雖說這樣一來,李承績所代表的總督府,就少了很大一筆稅收。但是鐵、糧等物,卻更加緊要。


    因為在亂世,鐵可以製造兵器。糧食,則保證治下的百姓活命。少了它們,一個勢力很難長久。


    而且當前擴張的步伐,才剛剛開始。李承績隻能犧牲眼前的小利,而圖謀日後的大利。


    所以李承績,還是力排眾議,實行這些商政。


    不過商稅雖然少了,但也不代表沒有。之前過往的行商,那賦稅是高得離譜。使得不少行商,都因過高的賦稅,而生生止住了遠行的腳步。


    另有一路上,馬匪眾多。為了自己的小命考慮,行商隻能一路打點。這也間接的,使得各地商人來往,大受阻礙。


    如今唿羅珊境內,馬匪全部為之一絕。就是不受唿羅珊統治的地區,也被護教軍練兵似的,順勢一網打盡。


    因此在唿羅珊總督府建立的不到一年時間,河中地區的馬匪數量,就下降得厲害。行商受到的威脅,也大大減小。所需要花費的錢財,自是少了一小半。


    又因李承績憑借唿羅珊總督的權勢,建立商站。在通往巴拉沙袞的官道上,就為數不少。裏麵豢養了一大批孔武有力的護衛,負責保護行商路上的安全。


    盡管這是要交保護費的!但很多前往蒲華交易的行商,也不介意交些銀子,多往前走幾步。


    畢竟路線越長,獲得的利潤會更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起中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做的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做的事並收藏雄起中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