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百零三章初見李隆基(一)
且說李虎槍帶了一幫東宮侍衛大大咧咧進了酒肆,一抬頭,卻嚇得倒退幾步,他麵前站著一人,正似笑非笑望著他,可不就是他想去搶劫珠寶的李清。
“怎麽?你是窮慌了還是皮癢了,竟然敢唆使弟兄們搶我的東西。”
“這個、那個”李虎槍本來就腹中無貨,此時更是詞窮,此時隻有猛抓後腦勺,嘿嘿傻笑。
李清不理他,笑著向其他弟兄們招了招手,“弟兄們都進來,放開肚子吃喝,今天我請客。”法不責眾,隻須抓住首惡便是了,他從後麵敲了李虎槍一記頭皮,“你的酒菜除外,紅包也免了。”
一幫侍衛正擔心頭兒生氣,卻見他笑咪咪的,並不象生氣的樣子,皆放下心,大唿小叫地衝進店來,各自搶位坐了,尤其崔柳柳對麵的座位上更是擠了五、六個人,皆衝她擠眉弄眼,爭相自我介紹。
李虎槍苦著臉摸摸鼻子,眼一斜,見崔柳柳也在,眼珠一轉,頓時有了主意,他一把將李清拉到僻靜處,低聲道:“我這個表妹長得還算不錯,可比我妹妹卻差太遠,不如我給你創造一個機會,和我妹妹一起去踏青,你看怎樣?”
李清知道他的鬼心思,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腳笑道:“你妹妹那副冷麵孔,我可攀不上,你若想討好老子,還不如給我找個住處。”
一句話提醒了李虎槍,他忽然想起一事,“剛才李靜忠捎口信到我家,讓你馬上就去找他,好象就是給你安排住處之事。”
李清從他的話中聽出些味兒來,喜道:“難道太子還給我房子住嗎?”
“那當然,你是侍衛長,按規矩應該有一個獨院的,不成!我這就去找李靜忠,這死太監定會欺生,給你安排個最差的。”李虎槍見李清對他妹妹不感興趣,又義不容辭地要替他去討房子。
“你去喝酒吧!今天就饒你這一遭。”李清知道李靜忠找自己不會僅僅是房子那麽簡單,否則明天說又何妨,必定是想謝自己送他的禮,這個李靜忠倒不能忽視了。想到此,他便對王昌齡三人道:“我先找個客棧給你們住下,等我拿到房子咱們再搬家。”
他又叫了崔柳柳,“我有正事要辦,先送你迴去!”
崔柳柳向外望了望熱鬧正盛的燈市,迴答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個刁蠻自私大小姐竟點了點頭,“你去忙吧!我自己能迴去。”
李虎槍聽得目瞪口呆,狠狠在自己腿上掐了一把,這絕對是件轟動長安城的大事。
李清卻微微一笑,“或者我再陪你逛一圈燈,反正也是順路。”
崔柳柳眼中慢慢放出光來,臉上悄悄飛起一抹霞紅,低頭匆匆跑了出去,門口傳來她銀鈴一般的笑聲,“我去牽馬!”
酒肆裏很安靜,無數道目光聚集在李清的身上,敬佩、羨慕、同情、幸災樂禍
“想要紅包的,都給老子低頭吃飯!”
上元夜是全民狂歡的日子,素愛風流的唐明皇李隆基也不例外,每年宮中都張燈結彩,有宮女舉燈夜遊,李隆基會率領宗室子女濟濟一堂,一起賞燈玩月,共享天倫之樂。但今年的十五賞燈卻有一些變化,李隆基三天前下詔,今夜賞燈與民同樂,共享天平盛世。這是楊玉環的意思,她不喜歡宮中賞燈虛假氣氛,而是想體驗民間真實的歡騰熱鬧。
與民同樂並不是說需要李隆基扮作老農,拖著村姑打扮的楊玉環在人群裏紮堆,而是高高坐在朱雀門城樓上,俯視他腳下的碌碌小民和大唐盛世,城樓上戒備異常森嚴,大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繽妃環繞身後,李隆基雖未公開冊封楊玉環,但在新年拜祭宗廟時已經正式告之先祖,立楊玉環為貴妃,李隆基無皇後、元妃,故楊玉環的貴妃實際已是東宮之首,故坐在李隆基身畔。
數百名王爺、王子、未嫁的公主、郡主呈翼狀散開,坐在李隆基的兩側,陪他一起觀瞻滿城璀璨的燈火,體會天下大治的皇家心胸。
朱雀大街仿佛是一條流光異彩的長龍,伏首在大唐天子的腳下,李隆基默默地注視著城樓下觀燈的百姓,聽他們的歡笑,用心體會他們平凡心透出的喜悅,不知不覺,他長長的眉睫下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寂寞。
他俯身對身邊的楊玉環低聲笑道:“到現在朕才體會到玉環的苦心,原來玉環的目的是讓朕體會百姓情懷。”
楊玉環手執輕羅小扇遮住檀口,她眼波流轉、淺淺媚笑道:“正是三郎日夜操勞國事,大唐天下才有這般盛世氣象,玉環現在想的,卻是我們何時也坐一頂小轎,真正走進百姓中,象他們一樣,隨心的笑,看看燈再看看人。”
楊玉環的話說中的李隆基的心思,他望了望兩邊臉色肅然的宗族,感慨道:“朕何嚐不想,隻是朕也身不由己啊!”
楊玉環微微靠近李隆基,借著寬大的盛服,伸出她溫膩的小手握住了李隆基略為冰涼的手,兩人不再說一句話,靠在一起,細細體會著月上柳枝頭的上元情縈,良久,李隆基漸漸恢複了帝王心懷,腳下的碌碌小民也變成了一粒粒塵埃,他輕輕拍了拍楊玉環的手背,向她會心一笑,楊玉環悄悄縮迴了手,又扭頭和身後的李驚雁悄悄說起了話,李驚雁是李隆基的侄孫女,按禮製應坐在再靠邊一些的郡主席中,但楊玉環這兩天對她卻有著十分的興趣,便讓她坐在自己身後,好方便說說話兒。
世態炎涼使李驚雁除了冰冷更多了一分沉默,她是今天中午才知道是李清,一個她從來都瞧不起的小人物挽救了自己的命運,她非常震驚,想不出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但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救了她,從那一刻起李驚雁對便李清存下了一份感激。
隨帝王觀燈是件枯燥而乏味的事,所有的宗室王爺都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毫無表情地盯著滿街燈火,活象廟裏的一尊尊泥塑,仿佛他們不是來觀燈,而是在坐禪觀心。
卻隻有一個人例外,那便是楊花花,她坐在楊玉環的旁邊,前方沒有任何遮攔,她扶著城垛向下瞧,不住吃吃地笑著,她不是在看燈,而是在看人,她在看浪蕩公子在調戲小娘,在看騎在馬上風流俊俏的少年郎,尤其喜歡看別人仰頭看她時臉上流露出的羨慕表情。
忽然,她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向朱雀門這邊走來,頓時忘乎所以地站了起來,揮動胳膊大聲歡叫,“李清、李清,我在這裏!在這裏!”
這一下引來了數百道鄙夷的目光,“三姐,你坐坐好!”楊玉環見她出乖露醜,一把將她拉坐下,又赧然對李隆基笑了笑。
“李清!”李隆基心中念了兩聲,他雙眼微合,用眼角餘光迅速地掃了一眼太子,卻嗬嗬笑道:“不妨事!我們這裏隻有三姐才是真正看燈之人,在燈會上遇見朋友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李清這兩日的活躍,使得李隆基極想見此人一麵,而他此時便在城下,正是機會。
“李清,這個名字好熟。”李隆基抬頭想了想,迴頭向嗣寧王李琳笑道:“上次你說發明雪泥的人也是叫李清吧!會不會就是同一個人。”
李琳正要隨口說不會這麽巧,卻發現李隆基臉上雖笑,但目光冷然,緊緊逼視著自己,剛要出口的話又縮了迴來,他忽然明白過來,皇上的意思是要自己說‘是!’
他腦中念頭一閃而過,“難道真是同一個人?”
李琳趕緊上前兩步,扶著城垛向下望去,果然是李清,他也似乎聽見了楊花花的喊聲,正仰頭東張西望,李琳心中恍然大悟,原來李清認識楊玉環的姐姐,那一定是通過她走了楊玉環的路子,才使皇上取消了女兒和親契丹的決定。
“皇上!他正是發明雪泥的李清。”
李隆基要的就是這個召見李清的借口,遂對左右笑道:“此人發明的雪泥是朕所喜愛的消夏佳品,早想召見他,難得這麽巧,在此地碰上,來人!賜他白衣身份,速帶來見朕。”
自古官場做事講的便是曖昧,明明大家都心知肚明,卻不能說破,李亨在東宮明德殿接見過李清,有書記官記錄,李隆基天天看太子起居錄,怎會不知;楊玉環接見李清時被高力士撞到,李隆基又怎會不知,而此時李隆基卻裝作初次聽聞的樣子,李亨和楊玉環又怎會不心知肚明。
聽李隆基要召見李清,李琳見太子神色有些緊張,便搶先一步上前道:“稟報皇上,這個李清其實也並非白身,前年臣和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兼他為義賓縣主簿,他年前進京公幹,臣見他頗有能力,便將他推薦給了太子。”
他又轉頭對李亨道:“殿下,這個李清便是前幾日你接見的那個義賓縣主簿李清。”
李亨趕緊向李隆基稟報:“父皇,前幾日嗣寧王向臣兒推薦此人,臣兒便接見了他,確實覺得此人氣質不同常人,便打算用他為東宮侍衛長,封他昭武校尉,還未來得及向父皇稟報此事,請父皇恕罪。”
李隆基淡淡一笑,“這等小事何須向朕稟報,隻是這樣朕更有興趣見他了。”
第一百零三章初見李隆基(一)
且說李虎槍帶了一幫東宮侍衛大大咧咧進了酒肆,一抬頭,卻嚇得倒退幾步,他麵前站著一人,正似笑非笑望著他,可不就是他想去搶劫珠寶的李清。
“怎麽?你是窮慌了還是皮癢了,竟然敢唆使弟兄們搶我的東西。”
“這個、那個”李虎槍本來就腹中無貨,此時更是詞窮,此時隻有猛抓後腦勺,嘿嘿傻笑。
李清不理他,笑著向其他弟兄們招了招手,“弟兄們都進來,放開肚子吃喝,今天我請客。”法不責眾,隻須抓住首惡便是了,他從後麵敲了李虎槍一記頭皮,“你的酒菜除外,紅包也免了。”
一幫侍衛正擔心頭兒生氣,卻見他笑咪咪的,並不象生氣的樣子,皆放下心,大唿小叫地衝進店來,各自搶位坐了,尤其崔柳柳對麵的座位上更是擠了五、六個人,皆衝她擠眉弄眼,爭相自我介紹。
李虎槍苦著臉摸摸鼻子,眼一斜,見崔柳柳也在,眼珠一轉,頓時有了主意,他一把將李清拉到僻靜處,低聲道:“我這個表妹長得還算不錯,可比我妹妹卻差太遠,不如我給你創造一個機會,和我妹妹一起去踏青,你看怎樣?”
李清知道他的鬼心思,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腳笑道:“你妹妹那副冷麵孔,我可攀不上,你若想討好老子,還不如給我找個住處。”
一句話提醒了李虎槍,他忽然想起一事,“剛才李靜忠捎口信到我家,讓你馬上就去找他,好象就是給你安排住處之事。”
李清從他的話中聽出些味兒來,喜道:“難道太子還給我房子住嗎?”
“那當然,你是侍衛長,按規矩應該有一個獨院的,不成!我這就去找李靜忠,這死太監定會欺生,給你安排個最差的。”李虎槍見李清對他妹妹不感興趣,又義不容辭地要替他去討房子。
“你去喝酒吧!今天就饒你這一遭。”李清知道李靜忠找自己不會僅僅是房子那麽簡單,否則明天說又何妨,必定是想謝自己送他的禮,這個李靜忠倒不能忽視了。想到此,他便對王昌齡三人道:“我先找個客棧給你們住下,等我拿到房子咱們再搬家。”
他又叫了崔柳柳,“我有正事要辦,先送你迴去!”
崔柳柳向外望了望熱鬧正盛的燈市,迴答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個刁蠻自私大小姐竟點了點頭,“你去忙吧!我自己能迴去。”
李虎槍聽得目瞪口呆,狠狠在自己腿上掐了一把,這絕對是件轟動長安城的大事。
李清卻微微一笑,“或者我再陪你逛一圈燈,反正也是順路。”
崔柳柳眼中慢慢放出光來,臉上悄悄飛起一抹霞紅,低頭匆匆跑了出去,門口傳來她銀鈴一般的笑聲,“我去牽馬!”
酒肆裏很安靜,無數道目光聚集在李清的身上,敬佩、羨慕、同情、幸災樂禍
“想要紅包的,都給老子低頭吃飯!”
上元夜是全民狂歡的日子,素愛風流的唐明皇李隆基也不例外,每年宮中都張燈結彩,有宮女舉燈夜遊,李隆基會率領宗室子女濟濟一堂,一起賞燈玩月,共享天倫之樂。但今年的十五賞燈卻有一些變化,李隆基三天前下詔,今夜賞燈與民同樂,共享天平盛世。這是楊玉環的意思,她不喜歡宮中賞燈虛假氣氛,而是想體驗民間真實的歡騰熱鬧。
與民同樂並不是說需要李隆基扮作老農,拖著村姑打扮的楊玉環在人群裏紮堆,而是高高坐在朱雀門城樓上,俯視他腳下的碌碌小民和大唐盛世,城樓上戒備異常森嚴,大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繽妃環繞身後,李隆基雖未公開冊封楊玉環,但在新年拜祭宗廟時已經正式告之先祖,立楊玉環為貴妃,李隆基無皇後、元妃,故楊玉環的貴妃實際已是東宮之首,故坐在李隆基身畔。
數百名王爺、王子、未嫁的公主、郡主呈翼狀散開,坐在李隆基的兩側,陪他一起觀瞻滿城璀璨的燈火,體會天下大治的皇家心胸。
朱雀大街仿佛是一條流光異彩的長龍,伏首在大唐天子的腳下,李隆基默默地注視著城樓下觀燈的百姓,聽他們的歡笑,用心體會他們平凡心透出的喜悅,不知不覺,他長長的眉睫下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寂寞。
他俯身對身邊的楊玉環低聲笑道:“到現在朕才體會到玉環的苦心,原來玉環的目的是讓朕體會百姓情懷。”
楊玉環手執輕羅小扇遮住檀口,她眼波流轉、淺淺媚笑道:“正是三郎日夜操勞國事,大唐天下才有這般盛世氣象,玉環現在想的,卻是我們何時也坐一頂小轎,真正走進百姓中,象他們一樣,隨心的笑,看看燈再看看人。”
楊玉環的話說中的李隆基的心思,他望了望兩邊臉色肅然的宗族,感慨道:“朕何嚐不想,隻是朕也身不由己啊!”
楊玉環微微靠近李隆基,借著寬大的盛服,伸出她溫膩的小手握住了李隆基略為冰涼的手,兩人不再說一句話,靠在一起,細細體會著月上柳枝頭的上元情縈,良久,李隆基漸漸恢複了帝王心懷,腳下的碌碌小民也變成了一粒粒塵埃,他輕輕拍了拍楊玉環的手背,向她會心一笑,楊玉環悄悄縮迴了手,又扭頭和身後的李驚雁悄悄說起了話,李驚雁是李隆基的侄孫女,按禮製應坐在再靠邊一些的郡主席中,但楊玉環這兩天對她卻有著十分的興趣,便讓她坐在自己身後,好方便說說話兒。
世態炎涼使李驚雁除了冰冷更多了一分沉默,她是今天中午才知道是李清,一個她從來都瞧不起的小人物挽救了自己的命運,她非常震驚,想不出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但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救了她,從那一刻起李驚雁對便李清存下了一份感激。
隨帝王觀燈是件枯燥而乏味的事,所有的宗室王爺都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毫無表情地盯著滿街燈火,活象廟裏的一尊尊泥塑,仿佛他們不是來觀燈,而是在坐禪觀心。
卻隻有一個人例外,那便是楊花花,她坐在楊玉環的旁邊,前方沒有任何遮攔,她扶著城垛向下瞧,不住吃吃地笑著,她不是在看燈,而是在看人,她在看浪蕩公子在調戲小娘,在看騎在馬上風流俊俏的少年郎,尤其喜歡看別人仰頭看她時臉上流露出的羨慕表情。
忽然,她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向朱雀門這邊走來,頓時忘乎所以地站了起來,揮動胳膊大聲歡叫,“李清、李清,我在這裏!在這裏!”
這一下引來了數百道鄙夷的目光,“三姐,你坐坐好!”楊玉環見她出乖露醜,一把將她拉坐下,又赧然對李隆基笑了笑。
“李清!”李隆基心中念了兩聲,他雙眼微合,用眼角餘光迅速地掃了一眼太子,卻嗬嗬笑道:“不妨事!我們這裏隻有三姐才是真正看燈之人,在燈會上遇見朋友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李清這兩日的活躍,使得李隆基極想見此人一麵,而他此時便在城下,正是機會。
“李清,這個名字好熟。”李隆基抬頭想了想,迴頭向嗣寧王李琳笑道:“上次你說發明雪泥的人也是叫李清吧!會不會就是同一個人。”
李琳正要隨口說不會這麽巧,卻發現李隆基臉上雖笑,但目光冷然,緊緊逼視著自己,剛要出口的話又縮了迴來,他忽然明白過來,皇上的意思是要自己說‘是!’
他腦中念頭一閃而過,“難道真是同一個人?”
李琳趕緊上前兩步,扶著城垛向下望去,果然是李清,他也似乎聽見了楊花花的喊聲,正仰頭東張西望,李琳心中恍然大悟,原來李清認識楊玉環的姐姐,那一定是通過她走了楊玉環的路子,才使皇上取消了女兒和親契丹的決定。
“皇上!他正是發明雪泥的李清。”
李隆基要的就是這個召見李清的借口,遂對左右笑道:“此人發明的雪泥是朕所喜愛的消夏佳品,早想召見他,難得這麽巧,在此地碰上,來人!賜他白衣身份,速帶來見朕。”
自古官場做事講的便是曖昧,明明大家都心知肚明,卻不能說破,李亨在東宮明德殿接見過李清,有書記官記錄,李隆基天天看太子起居錄,怎會不知;楊玉環接見李清時被高力士撞到,李隆基又怎會不知,而此時李隆基卻裝作初次聽聞的樣子,李亨和楊玉環又怎會不心知肚明。
聽李隆基要召見李清,李琳見太子神色有些緊張,便搶先一步上前道:“稟報皇上,這個李清其實也並非白身,前年臣和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兼他為義賓縣主簿,他年前進京公幹,臣見他頗有能力,便將他推薦給了太子。”
他又轉頭對李亨道:“殿下,這個李清便是前幾日你接見的那個義賓縣主簿李清。”
李亨趕緊向李隆基稟報:“父皇,前幾日嗣寧王向臣兒推薦此人,臣兒便接見了他,確實覺得此人氣質不同常人,便打算用他為東宮侍衛長,封他昭武校尉,還未來得及向父皇稟報此事,請父皇恕罪。”
李隆基淡淡一笑,“這等小事何須向朕稟報,隻是這樣朕更有興趣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