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一行人來到了一處山腳下,卻見前麵一個傳令兵跑過來對楊信道:“主公,前麵有一個人暈倒了。”
“哦,帶我去看看。”
說完,楊信就讓士兵帶他去看看。
來到前麵,卻見一位中年文士正躺在路邊,楊信趕緊上前摸了摸他的鼻息,還好,尚有氣息,趕緊道:“快,快把他扶起來,這麽寒冷的天氣,他怎麽會在此處呢?”
幾個士兵趕緊把他文士抬起來,放到一輛馬車上,然後給他加了兩張毯子給他保暖。
這時,趙雲也上前來,當他看了這文士後,有些好奇的道:“這人我認識。”
楊信有些詫異的道:“啊,你認識,不會吧,你在哪裏認識他的?”
趙雲道:“族長府上呀,就是上次我們打敗了張燕慶祝的那次酒宴上,隻是他坐在最角落裏,你並沒有注意罷了。”
楊信聽了,還真是沒有想起來,可能當時自己喝得太多,再加上自己坐在上首位,基本沒有注意下麵的情況。
“哦,既然是認識的人,那等他醒過來了,讓兩個兄弟把他送迴去吧,如此亂世,他一個文士在外,太過危險了。”
聽楊信如此一說,趙雲也覺得深以為然。
又行進了大概兩個時辰,那專門照顧文士的士兵過來道:“主公,那位先生他醒了。”
楊信大喜,趕緊過去看望,卻見這文士依然很是虛弱,見楊信來看望他,很是感動的道:“是你救了我?”
楊信點了點頭道:“你先別說話,好好的休息,大家都是一個莊裏出來的,出門在外相互幫忙是應該的。”
說到這裏,對身邊的士兵道:“你快去弄碗熱粥來,給先生喂下。”
文士仔細看了楊信一會兒後,終於也想起了眼前這人是誰,不正是那晚在趙家莊的宴會上見到的青年嗎,這還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您是楊公子?”文士虛弱的問道。
楊信聽了,露出一個確定的微笑道:“先生認識我,看來我師兄說得對,您想必就是當日在趙族長宴會上的那位先生吧?”
“是的,學生戲忠,當日剛路過趙家莊,未曾想卻見到了一場大勝,拜會了趙族長後,就留在那裏歇息了一晚。”
聽他說完,楊信覺得他的口音好像不是這燕趙口音呀,倒像後世的河南口音,於是問道:“聽口音,戲先生好像不是這本地人吧?”
戲忠搖了搖頭道:“不是,學生乃是穎川人,此次與好友文若等一起到這冀州來遊曆,學生去了一趟幽州,而文若他們則去了渤海,隻是學生天生體弱多病,所以.......”
楊信聽他說完,提到好友文若的時候,身子一震,喃喃道:“文若,好像在哪裏聽過此人呀,怎麽就是想不起來了呢,哎,這腦子,穿越後遺症吧。”
想到這裏,轉頭對戲忠道:“不知先生表字是?”
戲忠見他問自己表字,趕緊道:“學生誌才。”
“啊,什麽,你是戲誌才,omg,怎麽可能,沒這麽好運氣吧?”
看著楊信聽了自己的字後,很有些失態,倒把戲忠嚇得不輕,難道說這楊公子與自己有仇,自己的仇人裏,好像沒有姓楊的呀。
楊信一陣癲狂後,蹲下很是嚴肅的問道:“您真的是戲誌才?”
戲忠聽得百思不得其解,反問道:“難道楊公子還認識叫戲誌才的人?”
楊信聽到確認的迴答,感覺自己就是個傻子,隻怪自己曆史學得太差,隻看演義了。
他總認為戲誌才是曹操的得力助手,從來沒有想過現在還是公元190年12月,此時的戲誌才與荀文若等人都還在滿天下的觀明主,根本還沒有認主。
原本他們兩人一個是去渤海看下袁紹,一個去幽州看下公孫瓚,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明主。
隻是可惜,他們兩人在袁紹與公孫瓚身上都未找到明主的樣子,一個殘暴不仁,一個優柔寡斷假仁假義。
楊信聽了戲誌才的迴答,終於相信自己眼前這肯定就是貨真價實的戲誌才了,想到了戲誌才,自然就想到了荀彧,他現在也終於想起來,這荀彧好像與荀文若就是同一個人。
於是又問道:“戲先生,不知您說的文若,可是荀彧荀文若?”
戲誌才聽了,倒是很吃驚的問道:“難道楊公子認識文若。”
不過當話一出口,戲誌才就想明白了,像楊信這樣的世家子弟,認識文若那樣的世家子弟好像也正常,哪像自己,一介寒門,若不是與文若有幾分交情,連出來遊曆的盤纏都湊不齊呀。
現如今家母已逝,大仇得報,也沒什麽好牽掛的了,隻是可惜了自己那十年寒窗,本以為可得遇明主,好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奈何這些所謂的明主,根本不值得托付。
“那戲先生可知文若先生此時在何處?”
聽楊信又問他,戲誌才想了下道:“當時學生與文若約定,十月的時候在鄴城匯合,然後一起迴穎川,如今都已經十二月了,想來文若當已迴穎川老家了。”
聽到此話,楊信歎了口氣,戲誌才明顯能從他的歎氣聲中聞到一絲可惜的味道。
楊信暗自可惜了一下後,馬上心情又好了起來,自己雖然沒有得見荀彧,但有這戲誌才也不錯了,自己還想怎麽樣,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曹孟德與袁本初。
想到這裏,楊信轉身來到趙雨的馬車前道:“小雨。”
趙雨探出頭問道:“楊大哥,怎麽了?”
楊信有些不好開口,但是為了得到戲誌才的忠心,也不管這麽多了,小雨這裏,以後再慢慢的安慰吧。
想到這裏,楊信開口道:“小雨,是這樣的,前麵有位先生很是病重,你看外麵如此的天寒地凍,我想借你馬車一用,所以我想你能不能跟宓兒一起共用一輛馬車?”
趙雨當然不是一個小氣的人,事實上她是一個內心非常善良的姑娘,聽了楊信的請求,笑著道:“當然可以,楊大哥,你快把那位先生抬進來,我去跟宓兒姐姐擠擠。”
說完就跳下了馬車,一臉高興的向甄宓的馬車走去,就好像一個在街上撿了一塊錢交給警察叔叔,然後被表揚了的小屁孩兒。
楊信見此,心中卻是一暖,不過好像又想到什麽,趕緊對身後的士兵道:“快把先生抬到馬車裏去。”
然後就追了上去,來到甄宓的馬車前道:“宓兒。”
還未等楊信開口,甄宓卻早已知道是什麽原因,畢竟她身邊的郭環早已把此事告知於她了。
“楊大哥,你快讓雨兒妹妹進來吧,外麵冷。”
楊信聽罷,也不知道說什麽了,哎,就兩個字,舒服,有這樣的兩個老婆,老子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就算最後一無所獲,帶著這兩個老婆找一不認識的地方,安度一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趙雨迴頭看了楊信一眼,然後就走上了甄宓的馬車。
楊信在外麵停留了一會兒,卻聽裏麵不一會兒就傳出一陣的歡笑聲,這才讓他放心,轉身迴到馬前,跨上戰馬大喝一聲道:“現在天色尚早,且此處風雪太大,我們再行三十裏,找一可避風的地方再行紮營,出發。”
隊伍聽令,再次緩緩的向前走去。
“哦,帶我去看看。”
說完,楊信就讓士兵帶他去看看。
來到前麵,卻見一位中年文士正躺在路邊,楊信趕緊上前摸了摸他的鼻息,還好,尚有氣息,趕緊道:“快,快把他扶起來,這麽寒冷的天氣,他怎麽會在此處呢?”
幾個士兵趕緊把他文士抬起來,放到一輛馬車上,然後給他加了兩張毯子給他保暖。
這時,趙雲也上前來,當他看了這文士後,有些好奇的道:“這人我認識。”
楊信有些詫異的道:“啊,你認識,不會吧,你在哪裏認識他的?”
趙雲道:“族長府上呀,就是上次我們打敗了張燕慶祝的那次酒宴上,隻是他坐在最角落裏,你並沒有注意罷了。”
楊信聽了,還真是沒有想起來,可能當時自己喝得太多,再加上自己坐在上首位,基本沒有注意下麵的情況。
“哦,既然是認識的人,那等他醒過來了,讓兩個兄弟把他送迴去吧,如此亂世,他一個文士在外,太過危險了。”
聽楊信如此一說,趙雲也覺得深以為然。
又行進了大概兩個時辰,那專門照顧文士的士兵過來道:“主公,那位先生他醒了。”
楊信大喜,趕緊過去看望,卻見這文士依然很是虛弱,見楊信來看望他,很是感動的道:“是你救了我?”
楊信點了點頭道:“你先別說話,好好的休息,大家都是一個莊裏出來的,出門在外相互幫忙是應該的。”
說到這裏,對身邊的士兵道:“你快去弄碗熱粥來,給先生喂下。”
文士仔細看了楊信一會兒後,終於也想起了眼前這人是誰,不正是那晚在趙家莊的宴會上見到的青年嗎,這還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您是楊公子?”文士虛弱的問道。
楊信聽了,露出一個確定的微笑道:“先生認識我,看來我師兄說得對,您想必就是當日在趙族長宴會上的那位先生吧?”
“是的,學生戲忠,當日剛路過趙家莊,未曾想卻見到了一場大勝,拜會了趙族長後,就留在那裏歇息了一晚。”
聽他說完,楊信覺得他的口音好像不是這燕趙口音呀,倒像後世的河南口音,於是問道:“聽口音,戲先生好像不是這本地人吧?”
戲忠搖了搖頭道:“不是,學生乃是穎川人,此次與好友文若等一起到這冀州來遊曆,學生去了一趟幽州,而文若他們則去了渤海,隻是學生天生體弱多病,所以.......”
楊信聽他說完,提到好友文若的時候,身子一震,喃喃道:“文若,好像在哪裏聽過此人呀,怎麽就是想不起來了呢,哎,這腦子,穿越後遺症吧。”
想到這裏,轉頭對戲忠道:“不知先生表字是?”
戲忠見他問自己表字,趕緊道:“學生誌才。”
“啊,什麽,你是戲誌才,omg,怎麽可能,沒這麽好運氣吧?”
看著楊信聽了自己的字後,很有些失態,倒把戲忠嚇得不輕,難道說這楊公子與自己有仇,自己的仇人裏,好像沒有姓楊的呀。
楊信一陣癲狂後,蹲下很是嚴肅的問道:“您真的是戲誌才?”
戲忠聽得百思不得其解,反問道:“難道楊公子還認識叫戲誌才的人?”
楊信聽到確認的迴答,感覺自己就是個傻子,隻怪自己曆史學得太差,隻看演義了。
他總認為戲誌才是曹操的得力助手,從來沒有想過現在還是公元190年12月,此時的戲誌才與荀文若等人都還在滿天下的觀明主,根本還沒有認主。
原本他們兩人一個是去渤海看下袁紹,一個去幽州看下公孫瓚,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明主。
隻是可惜,他們兩人在袁紹與公孫瓚身上都未找到明主的樣子,一個殘暴不仁,一個優柔寡斷假仁假義。
楊信聽了戲誌才的迴答,終於相信自己眼前這肯定就是貨真價實的戲誌才了,想到了戲誌才,自然就想到了荀彧,他現在也終於想起來,這荀彧好像與荀文若就是同一個人。
於是又問道:“戲先生,不知您說的文若,可是荀彧荀文若?”
戲誌才聽了,倒是很吃驚的問道:“難道楊公子認識文若。”
不過當話一出口,戲誌才就想明白了,像楊信這樣的世家子弟,認識文若那樣的世家子弟好像也正常,哪像自己,一介寒門,若不是與文若有幾分交情,連出來遊曆的盤纏都湊不齊呀。
現如今家母已逝,大仇得報,也沒什麽好牽掛的了,隻是可惜了自己那十年寒窗,本以為可得遇明主,好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奈何這些所謂的明主,根本不值得托付。
“那戲先生可知文若先生此時在何處?”
聽楊信又問他,戲誌才想了下道:“當時學生與文若約定,十月的時候在鄴城匯合,然後一起迴穎川,如今都已經十二月了,想來文若當已迴穎川老家了。”
聽到此話,楊信歎了口氣,戲誌才明顯能從他的歎氣聲中聞到一絲可惜的味道。
楊信暗自可惜了一下後,馬上心情又好了起來,自己雖然沒有得見荀彧,但有這戲誌才也不錯了,自己還想怎麽樣,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曹孟德與袁本初。
想到這裏,楊信轉身來到趙雨的馬車前道:“小雨。”
趙雨探出頭問道:“楊大哥,怎麽了?”
楊信有些不好開口,但是為了得到戲誌才的忠心,也不管這麽多了,小雨這裏,以後再慢慢的安慰吧。
想到這裏,楊信開口道:“小雨,是這樣的,前麵有位先生很是病重,你看外麵如此的天寒地凍,我想借你馬車一用,所以我想你能不能跟宓兒一起共用一輛馬車?”
趙雨當然不是一個小氣的人,事實上她是一個內心非常善良的姑娘,聽了楊信的請求,笑著道:“當然可以,楊大哥,你快把那位先生抬進來,我去跟宓兒姐姐擠擠。”
說完就跳下了馬車,一臉高興的向甄宓的馬車走去,就好像一個在街上撿了一塊錢交給警察叔叔,然後被表揚了的小屁孩兒。
楊信見此,心中卻是一暖,不過好像又想到什麽,趕緊對身後的士兵道:“快把先生抬到馬車裏去。”
然後就追了上去,來到甄宓的馬車前道:“宓兒。”
還未等楊信開口,甄宓卻早已知道是什麽原因,畢竟她身邊的郭環早已把此事告知於她了。
“楊大哥,你快讓雨兒妹妹進來吧,外麵冷。”
楊信聽罷,也不知道說什麽了,哎,就兩個字,舒服,有這樣的兩個老婆,老子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就算最後一無所獲,帶著這兩個老婆找一不認識的地方,安度一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趙雨迴頭看了楊信一眼,然後就走上了甄宓的馬車。
楊信在外麵停留了一會兒,卻聽裏麵不一會兒就傳出一陣的歡笑聲,這才讓他放心,轉身迴到馬前,跨上戰馬大喝一聲道:“現在天色尚早,且此處風雪太大,我們再行三十裏,找一可避風的地方再行紮營,出發。”
隊伍聽令,再次緩緩的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