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排門告示,但有的差使無推故,這差使不尋俗。


    一壁廂納草也根,一邊又要差夫,索應付。


    又言是車駕,都說是鑾輿,今日還鄉故。


    浩浩蕩蕩的一行人走出了長安,沿路的縣鄉即刻開始做準備,不敢怠慢,前頭那儀仗甚是豪華,打頭的旗幟迎風飄揚,郎中開道,紅漆的叉,銀鍍的斧,先後便又是幾輛立車,車吏披甲持弩。


    但見一車,曲柄的黃蓋,一個魁梧壯漢坐在其中,撫摸著胡須,斜視眾人,目中無物,車前是侍中吏,車後則是持長戟的衛士,再往後還有數輛車,還有一輛龐大的,足足有六匹馬來拉乘的大車,正不慌不忙的前進著。


    這副昏君的標準出行配置,當然就是劉長了。


    “大王,安車舒適,何以坐立車?”


    駕車的呂祿很是困惑,他剛剛從趙國迴到長安,便又接到差事,要為劉長駕車,這方麵,他自認還是有才能的,起碼比夏侯灶那廝要做的好,不過,走出了沒多久,劉長便又換了車,要坐立車。


    “阿母在車內休息,寡人不願打擾,故而坐立車。”


    劉長說著,呂祿不由得誇讚道:“天下孝子,莫有如大王者1


    “什麽啊,大母要仲父讀書,仲父不肯,故而逃出安車1


    正在騎著駿馬,享受著縱馬樂趣的劉祥聽不下去了,即刻開口反駁道。


    劉長瞥了一眼這豎子,這豎子不打是不行了,等到下一個縣,還是得抽出時日來狠狠揍他一頓。


    呂祿笑了起來,又看著他,“河西王怎麽也出來了?”


    “我是跟仲父學的1


    呂祿笑著說道:“大王,此子甚是類您啊1


    “放屁,這廝類趙王,不學無術,寡人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早就跟著蓋公通讀黃老,開始鑽研聖賢之學,頗有所得了1


    呂祿點了點頭,“這倒是實話,當初我們聚在一起,辯論經典,通讀詩書,作文作賦,暢談治國之道,這是如今的孩子們所不能比的。”


    劉祥一愣,驚訝的看著他們兩人,“真的假的?你們年幼的時候真的是這樣?”


    “那是自然,寡人年幼的時候,便是聚集了長安群賢,整日鑽研學術,哪裏像你們這般混賬。”


    “那也太無趣了。”


    劉祥低聲的嘀咕道,心裏卻忽然有些慚愧,想起來,他長這麽大,就沒有做過正事,一直都是帶著弟弟們偷雞摸狗,不成想,原來仲父們年幼時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本事,自己怎麽就做不到呢?


    就在這個時候,啟也騎著馬,晃晃悠悠的來到了他們的身邊,拜見了仲父。


    “你怎麽也跑出來了?”


    “哦,大母跟安在辯論韓子,我起初還能聽得懂,後來幹脆就聽不懂了,便找個了理由跑了出來。”


    呂祿感慨道:“安類父也1


    劉啟看了看前後,罵道:“這些侍中之類的為什麽還要跟著來呢?柴將軍交代我們,說讓我們好好收拾這些作婦人狀的1


    呂祿臉色一黑,“首先...這侍中郎中未必都是作婦人狀的...不能以偏概全埃”


    呂後的心情看起來非常的不錯,她確實已經很久都沒有外出了,這次外出,她一直都在打量著周圍的情況,看著那連綿不絕的耕地,繁華的城池,往來不絕的商賈,太後的臉上總是掛著淡淡的笑意。


    在皇宮裏,太後看起來總是有些暮氣沉沉的,而這次出來,仿佛年輕了許多,在休息的時候,她甚至丟掉了拐杖,在幾個孫子的陪同下走到耕地裏,跟當地的百姓詢問收成。


    百姓們哪裏見過這樣的大人物,支支吾吾的,可是當這位老嫗熟練的說起了耕作的技巧的時候,這些百姓們卻覺得很是親切,“不知貴人也事農桑?”


    麵對底層百姓和麵對王公將相的呂後,完全就不是一個人。


    曆史上的呂後,在上台之後的一係列政策包括:舉民孝悌,力田者複其身,以免除徭役為優惠措施,來鼓勵農民從事生產。減田租,複十五稅一。修改漢法,廢除誅三族罪,妖言令。減刑,頒布贖罪法,製定戍卒歲更,除挾書律等等。


    這跟她殘酷的對待王公貴族,甚至是殘酷的對待親生兒子,親生女兒的風格截然不同,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


    直到如今,劉長在廟堂的威懾,還是遠遠不如太後,畢竟劉長很好哄,便是得罪了他,說幾句好話還是能活命的,至於太後嘛....若是沒有王陵那樣的本事,最好還是不要得罪,這完全就是漢初壓在眾人頭上的最大反派嘛。


    呂後牽著安的手,其餘兩個豎子,也被強令著跟在大母的身邊。


    呂後認真的給他們講解農桑的知識,劉祥和劉啟都害怕她,先前沒少挨揍,故而都是很乖巧的聽著。


    劉長也不打擾他們,此刻正在吩咐當地的官吏。


    “這裏的鹽鐵之商,可曾鬧事?”


    “大王,有鬧事的,早已平定1


    劉長這麽親自出巡,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各地都不敢再慣著那些鹽鐵商,生怕他們在大王趕來的時候鬧事,因此全力打壓,趕在劉長到來之前將事情平息掉,還有很多的政令,他們都是急著趕著去做,不敢有半點的怠慢。


    這微服私訪和浩蕩巡察,兩者的效果顯然是不太一樣的。


    劉長對地方倒是頗為熟悉,因為他平日裏哪怕是不外出巡察,也是常常到各地去狩獵,隻有那三個小崽子,什麽都不懂,跟在他們大母的身後,聽著大母教他們一些在地方上很基礎的事情。


    劉長走的並不急,在這個時代,出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老幼而言,這走著走著可能就走了。


    當這一行人晃晃悠悠的趕到了梁國的時候,梁王劉恢帶著家裏的眾人與梁國文武百官一同前來迎接。


    劉恢等待了許久,滿身大汗,他這樣肥胖的人,最是容易出汗,可也沒有辦法,若是劉長到來,他在城外迎接便是了,可這次來的是太後,無論是從兒子的角度出發,還是從一個想活命的諸侯王的角度出發,都應該在對方剛剛進入梁國的時候就去迎接,不能怠慢。


    張蒼低著頭,他跟劉長也有許久時日不曾相見,這次見麵,那豎子不會將老夫給帶迴去吧?


    劉恢的幾個孩子此刻卻很開心,聽說仲父要來,都在等著仲父的禮物。


    兩位夫人此刻麵色不同,王夫人眼裏滿是擔憂,呂夫人卻是喜上眉梢。


    呂夫人最大的靠山就要來了,這幾天,梁國上下,都對她更加客氣了。


    身為王後,呂夫人卻不如王夫人受寵,這讓呂夫人一直都不是很滿意,得知太後要來,她心裏不知有多開心。


    遠遠的,便看到了唐王的車架,劉恢急忙走上前。


    “哈哈哈,五哥!別來無恙?1


    劉長從車上跳了下來,兄弟兩人相見,分外激動,而幾個豎子也是急忙上前拜見了梁王,劉恢笑著摸了摸他們的頭,這才問道:“阿母呢?”


    “就在後頭1


    “五哥...不要害怕,這幾天忍一下,不要跟王夫人太親近。”


    “我明白的。”


    劉長帶著劉恢前往拜見呂後,呂後走下了車,看著劉恢拜見,表情甚是冷漠,隻是點了點頭,就從他身邊走過去了,兩位大王就跟在她的左右,大老遠的,呂夫人便急急忙忙走上來,“阿母1


    呂後臉上這才出現了笑容,笑著拉起了她的手,“許久不見,你都為人母了。”


    呂夫人在太後麵前,完全沒有平日裏的蠻橫,低著頭,滿臉嬌羞,如同娃娃一樣。


    “拜見阿母。”


    王夫人也跟著行禮。


    “稱太後得體。”


    “拜見太後。”


    .......


    宴席上,劉恢坐立不安。


    呂後坐在上位,拉著呂夫人的手,笑著寒暄了起來。


    劉長則是坐在老師的身邊,死死握著他的手。


    “師父啊,您是不知道,在您離開之後,群臣多欺寡人,孩視寡人,根本就不將寡人放在眼裏1


    “那個周昌,寡人不過就是吩咐他幾件事而已,他便要叫苦,說不能完成。”


    “還有那個陳平,寡人讓他批閱奏表,還不到子時,他居然就要迴府,不全力相助1


    聽到這些話,張蒼隻覺得心驚膽戰。


    “大王啊...臣犯下了大錯,在贖罪之前,怕是不能迴去相助您埃”


    劉長搖著頭,“師父啊,寡人這些時日裏所推行的不過二十政令,周昌他們忙一忙也就解決了,可他們卻不肯,寡人準備在皇宮內設一屋,讓他們搬進去,辦不完事就不要迴去。”


    張蒼幹笑著,沒有迴話。


    張蒼笑著說道:“我明白大王的意思了,請大王放心吧...我會好好輔佐梁王的。”


    “哈哈哈,師父還是那麽的聰慧啊1


    “我就是擔心那些人將您推出來,那寡人該多為難埃”


    兩人聊著天,一旁的靳亭卻滿頭霧水,自己怎麽完全不明白他們的意思呢?每一句話都能聽懂,可連起來怎麽就不明白呢?


    就在劉長和張蒼在當謎語人的時候,呂後終於將目光放在了王夫人的身上。


    她上下審視了一番王夫人,開口說道:“讓梁王不告而娶者,也不過如此埃”


    劉恢記著劉長的吩咐,不敢護著她,隻是無奈的低著頭,當作什麽都沒有聽到。


    呂後也沒有太為難王夫人,隻是平靜的看著劉恢,說道:“梁王,當一視同仁最好。”


    “唯!!1


    從頭到尾,劉長都沒有開口,自己這五哥啊,什麽都好,就是有點...哎,讓阿母敲打敲打也好,反正梁王沒有犯下什麽大錯,阿母也不會對他怎麽樣。


    呂後在這裏沒有待太久,她急著要去單父縣。


    呂後已經很久很久不曾來到這裏,當接近單父縣的時候,她顯得有些激動,不再是以往那樣的平靜。單父縣,跟劉長以往所見到的縣城都沒有什麽區別,普普通通的一處縣城,而對呂後而言,這裏卻是她曾經的家。


    呂後從進城之後,便不斷的念叨著,她看著周圍的建築,滿臉的笑容幾乎要溢了出來,“這裏曾是家食肆...那裏曾是我舅父的家1


    此刻的她,坐在立車上,激動的看著周圍那熟悉的建築群。


    緊緊拉著安的手,詳細的為他介紹著自己的家鄉。


    劉長從不曾見過阿母如此開心的模樣,她笑起來很是和藹,很是慈祥,在劉安和劉祥的扶持下,她徒步走在這縣城內,因為沒有經曆過太多戰亂的緣故,這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呂後對這裏依舊熟悉,她走的很是急,當她看到了自己的家的時候,她沉默了許久,隨即笑了起來。


    阿母的家,看起來並不是很奢華,遠不如舅父在長安的那套府邸,呂後在府邸內走來走去的,摸索著老宅的一草一木,在每一個地方,似乎都有一個故事,劉長很安靜的站在門口,看著阿母那激動的樣子,隻是咧嘴傻笑著。


    太後在這裏還有很多的族人。


    這些人聽聞太後迴來,都是紛紛前來拜見。


    劉長卻不太喜歡這些瑣事,便去城外狩獵去了。


    四匹駿馬在原野上狂奔,劉長衝在最前頭,三個小家夥就跟在他的身後,他們在這裏比試速度,顯然,劉長有著戰馬的加成,那三個家夥也根本就追不上他,當劉長勒馬的時候,戰馬揚起前蹄,高聲嘶鳴,劉長放聲大笑。


    “仲父!您耍賴!您的戰馬比我們的都快1


    “哼,寡人的戰馬,也是靠著自己的本事獲取的,怎麽算是作弊呢?”


    劉啟笑著叫道:“大丈夫當如是!快哉!1


    劉祥認真的說道:“等吾壯,則往河西,為仲父手刃匈奴,兼西域之地,為大漢開疆擴土,要他們都設立祭祀來祭拜仲父!1


    劉長總覺得這句話哪裏不對。


    劉啟也是說道:“我要去作戰,憑借戰功封王,擊敗南越,兼更南之地,要他們也設立祭祀,都來祭拜仲父1


    “南越不是已經敗了嗎?”


    “那就再擊敗他一次1


    劉長看向了劉安,劉安沉默了片刻,說道:“我留在長安祭拜阿父就是了。”


    “你們這三個豎子,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祭拜我是吧?寡人先送走你們1


    劉長佯怒,板著臉便縱馬去追,這幾個豎子頓時笑著逃離了。


    劉長對這三個豎子還是報以重望的,在宗室子弟裏,也就這幾個是最有能力的,但願他們將來都能實現自己的誌向吧!


    當幾個人灰頭土臉,髒兮兮的迴到單父縣的時候,呂後頓時就皺起了眉頭,打量著他們的服飾。


    劉長反應最快,皺起眉頭,罵道:“阿母,這幾個豎子非要縱馬狩獵,我去追他們迴來,因此弄髒了衣裳。”


    劉祥一愣,“大母!是...”


    “嗯?”


    劉長眯著雙眼,看向了他。


    “仲父說的對。”


    幾個豎子無奈的屈服,呂後心情很好,也就不願意計較,罵道:“去換了衣裳!多大的人了!非要弄得跟隸臣一樣1


    當劉長換好了衣服迴來的時候,呂後早已令人準備好了飯菜,幾個人便坐下來吃了起來。


    “阿母,我在周圍轉了轉,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哦?什麽問題?”


    “先前寡人下令各地開墾耕地,這些家夥都糊弄寡人,寡人看過了,那些由官府開墾的耕地,壓根就沒有用心,不少耕地都長草了,也沒有人去除...他們為了開墾的政績,居然敢如此糊弄1


    “還有那官吏,各個都在地方來往,還湊巧的見到寡人...一副勤勤懇懇的模樣,可看他們的模樣,白白淨淨的,膘肥體壯的,哪裏像是忙碌的人?也是在糊弄寡人,知道寡人前來,特意裝樣子呢1


    劉長吃著飯,卻不斷的抱怨著。


    呂後平靜的說道:“你太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官吏們自然要迎合你,用各種辦法來討取你的歡心...況且,梁國上下慵懶,他們的王就是這個樣子,官吏又能如何呢?”


    “迴去之後,寡人就要找周相,讓他想個辦法1


    “你方才不是還在張蒼麵前罵周昌是老狗嗎?現在怎麽又成周相了?”


    “哈哈哈,周昌他們想要請張相迴來...拿他來當盾牌,我自然是不能讓他們如願。”


    “這次寡人外出,那些人心裏指不定有多高興呢。”


    “隻是啊...他們高興的太早了,我離開之前,可是給他們留下了一個大驚喜1


    劉長滿臉的壞笑。


    ........


    張不疑怒氣衝衝的迴到了府邸,朝中這些奸賊們,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在大王離開之後,他們居然公然在家裏休息。


    再也不來辦公了。


    甚至,他們還常常設宴,飲酒作樂,一設宴便是三四天,越做越過分,起初,張不疑也沒有訓斥他們,畢竟,大王不在,休息幾天也無礙,可是就這樣過了許久,他們也沒有迴到原先的狀態,甚至還有大臣喝多了在城內縱車的。


    他們是被壓抑了太久,在劉長離開之後,便瘋狂的發泄這些時日裏的苦悶。


    張不疑卻不是如此,他很是厭惡這些佞臣奸賊,豈敢如此?!隻是,張不疑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哪怕他是禦史,也根本無法跟這麽多的大臣們作對。


    當他正在府內生著悶氣的時候,卻有一個不速之客前來。


    來人正是張釋之。


    張不疑對他很是不喜,不過,得知他是奉王令而來之後,還是讓他進了府。


    “有什麽事啊?”


    “張公,大王離開之前,特意交給我詔令,讓我在此時交給您。”


    “是什麽詔令?”


    “讓您來負責朝中大事,督促群臣辦事的詔令。”


    “你說什麽?1


    張不疑猛地站起身來,隨即大笑了起來。


    “大王英明啊!!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漢高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史係之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史係之狼並收藏家父漢高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