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啊,幾百個甲士擋著我的去路,我大吼一聲,將兄長背負在身上,一手持劍,一手拿盾,冒著箭雨就衝了上去,那些甲士們根本攔不住我,我左劈右砍,一路殺進了椒房殿內,等我迴過頭的時候,身後那是屍山血海啊...”


    群賢們瞪大了雙眼,急忙問道:“然後呢?然後呢?”


    “兄長對我感激涕零,將梁國和吳國的將領都給我大唐了,對了,還把韓國的一個港口也給我大唐了!”


    “大王神武!”


    “大王之勇,縱項羽英布也不能及!”


    眾人紛紛叫著。


    周亞夫在一旁說道:“大王如此神武,我們何懼曹賊?不如衝進他的府邸,先將他痛打一頓,再綁了他的女兒做唐王皇後!”


    周勝之猛地敲了一下他的腦袋,“那叫唐王妃!!”


    周亞夫捂著頭,可憐兮兮的說道:“哦。”


    劉長認真的說道:“我們都已年長,不能再那般胡作非為,我劉長乃是荀子親傳,豈能做出強搶相女之事?”


    “大王英明!!”


    眾人又開始吹捧,劉長這才說道:“諸君!我有一言!”


    眾人頓時安靜下來,都看著劉長。


    “各位,吾等也不再年幼了...這些年裏,我們想要做大事,嚐試了很多次,每次都失敗了...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們一定也要做出一些利國利民的大事!”


    “大王,你說吧,要我們怎麽做?!”


    眾人紛紛看著劉長,躍躍欲試。


    “暫時還不能說,等我決定要做的時候,一定會告知大家!來,阿父喪期,不能飲,且飲水!”


    劉長與眾人一同飲水,因為喪期,不能再歌舞助興了,但是,有吃的就已經知足。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而這次的宴席也是隨著三位舍人的找來而草草結束了。


    劉長無奈的帶著三人朝著皇宮走去。


    “什麽大事啊,需要你們三人一起來抓我迴去?”


    “大王...”,欒布有些遲疑,卻還是說道:“三位大王要前往封國了。”


    聽到這句話,劉長頓時就安靜了下來,低著頭,再也沒有說話。


    看到一向活潑的大王變得安靜,三位舍人也有些不習慣。


    張不疑說道:“大王不必擔憂...過不了多久,大王也能返迴大唐了,到時候,若是大王想要見他們,便派人將他們叫來拜見就好!”


    召平抿著嘴,“張不疑!我再給你說一遍!諸侯沒有召見其他諸侯的權力!”


    “我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抵禦匈奴嘛...匈奴勢大,肯定是需要其他諸侯國協助的。”


    “放屁!張不疑,老夫平日裏從不動怒,可你這廝,不是後有反骨,你是反骨上長了個人,你蠱惑君王,你這等小人,簡直是給留侯丟臉!”


    “召平!你個老匹夫,你是大唐之臣還是漢臣?你不用心輔佐你的君王,你才是不臣賊子!”


    “好了,同為舍人,如何能爭吵呢?”,欒布急忙上前勸架。


    劉長無奈的看著三大舍人吵架,忽然,他罵道:“你們吵就吵吧!把寡人圍起來吵是什麽意思?!難道寡人還會逃跑不成?!”


    看到劉長發怒,這幾個人才有所收斂,召平和張不疑冷哼了一聲,不再去看對方。


    在劉長的身邊,張不疑年輕且激進,雖然年輕,可他的思維方式似乎卻還停留在戰國,在他這裏,他的君主隻有劉長一個人,其他人啥也不是,他的國隻有大唐一個,其他的也啥也不是。而召公年邁且穩重,雖然年邁,他的想法跟蕭相是差不多,都希望天下能繼續太平,希望唐國強盛可不希望唐國受到廟堂忌憚。


    至於欒布,那是兩麵派,在這兩人之中反複橫跳,沒有立場。


    當劉長返迴了皇宮的時候,幾個哥哥已經做好了離開的準備。


    劉恢欲言又止,小心翼翼的走到了劉長的身邊,摸了摸他的頭,“長弟啊...本來是想直接離開的...可是,又怕你找不到我們,在母後那裏哭鬧...”


    “兄長多慮啦,我要鬧也是去宣室殿,不會去椒房殿的。”


    劉恢認真的說道:“長弟啊,以後我們都不在了,你要照顧好自己...沒有人再給你塗藥了...你不要再惹母後生氣...”,說著說著,劉恢自己的眼眶卻已經泛紅了,險些哭了出來。


    在這裏生活了這麽久,劉恢心裏自然也是非常的不舍。


    “兄長,你放心吧,我會再找一個塗藥的人!你每次塗藥,手太重,我每次都看在你是我兄長的份上,沒有告訴你,本來挨打就夠疼了,你還下手那麽重!”


    “啊...我非故意..”


    “無礙,我大人有大量!”


    劉長大手一揮,非常大度的原諒了劉恢,劉恢握著他的手,依依不舍的交代著,反複的囉嗦著,劉長卻不覺得煩。


    劉恆平靜的說道:“長弟...多扶持兄長。”


    “然後呢?沒了?”


    “嗯,沒了。”


    “你是我親哥哥嘛?哎,看在港口的份上,我就饒了你!”


    劉友也上前告別,“長弟...這是送給你的。”


    劉長接過來,發現是一個精致的木偶人,他開心的問道:“這是大姊當初送兄長的嘛?”


    劉友臉色一變,解釋道:“這是我自己做的。”


    “哇!看不出來啊,六哥,你有這樣的本事,為何不早說啊...早知道就讓你幫我雕戰車了,我那戰車上的花紋不好看...”


    “我幫你。”


    兄弟幾個告別,劉長的臉上並沒有什麽愁苦,一直都是樂嗬嗬的。


    “長弟,你準備什麽時候前往封國啊?”


    劉恢忽然問道。


    劉長一愣,腦海裏忽然浮現出跪坐在椒房殿門前的劉盈的身影,他搖了搖頭,大聲的說道:“我還不急,我還得留在這裏給唐國百姓謀福!”


    “你啊...我看你不把長安挖空是不會迴到唐國的!”


    劉恢笑罵道。


    他們離開的很是突然,因為下令的乃是太後,而不是天子。劉盈一直都想要將他們留在身邊,等他們再年長幾歲再送過去,奈何,太後和群臣都不願意,他們都覺得,既然新皇登基,那這些已經封王的諸侯們就應該迴到自己的封地去。


    劉盈被雙方同時施壓,可也絕不低頭,與雙方大吵。


    最後,劉恆帶著其他幾個弟弟在宣室殿外跪拜,懇求天子放自己歸國,否則便不起身。


    劉盈這才憤怒的罵道:“你們都滾吧!”


    雖然很生氣,可劉盈還是幫他們準備了離開的一切,甚至每個人配發了一個太醫,要求照顧好他們,同時,太後也是寬容的讓薄夫人離開,陪同劉恆前往韓國,離開之前,甚至還跟她一起吃了飯。


    群臣與太後皆大歡喜,唯獨劉盈悶悶不樂。


    最後,他還是來送別自己的這幾個弟弟,多次囑咐,不是讓他們治理好國家,卻是讓他們照顧好自己。


    哥哥們離開的那一天,劉長並沒有哭,他笑著向他們揮手。


    當劉長笑著迴到椒房殿,跟呂後分享今天的樂趣的時候,呂後卻主動將他抱在了自己的懷裏,認真的聽著。


    “五哥還哭了,我都沒哭,他一直在哭,說舍不得我...”


    “你是不是在怪我,送走了他們?”


    “不怪,新皇登基,稍年長的皇子們都要離開...我知道,這是阿父和蕭相所製定的,這是為了防止將來有人強行將諸侯留在長安,引發大亂...作為大漢的第一批諸侯王,我們應當遵從...”


    “隻是,我有點舍不得他們...他們都很好的...”


    劉長的眼眶忽有些濕潤,聲音也跑調了,他倔強的瞪著雙眼,“但是我不會哭的!”


    呂後在他的臉上親了一口,“想哭就哭吧...”


    “哇”


    “阿母”


    “我不想讓他們走”


    劉長抱著呂後大哭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漢高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史係之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史係之狼並收藏家父漢高祖最新章節